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云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Wi-Fi信号传输的图像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5642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基于Wi‑Fi信号传输的图像识别装置,属于图像识别装置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基于Wi‑Fi信号传输的图像识别装置;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无线信号发送模块、图像识别服务器、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所述无线信号发送模块、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分别通过通信线缆与图像识别服务器相连;无线信号发送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无线连接;无线信号发送模块与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之间的通信区域设置有图像识别区域;图像识别服务器的内部设置有无线信道状态识别模块,可以对无线信号的收发和识别进行控制;无线信号发送模块、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具体为WIFI通信模块,收发信号具体为MIMO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图像识别装置。

An Image Recognition Device Based on Wi-Fi Signal Transmiss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mage recognition device based on Wi Fi signal transmission,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mage recognition devic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o be solved are: providing an image recognition device based on Wi Fi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the technical scheme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is as follows: including a wireless signal transmission module, an image recognition server, and a wireless signal reception module. Signal sending module and wireless signal receiving module are connected with image recognition server through communication cable respectively; wireless signal sending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wireless signal receiving module through wireless network; the communication area between wireless signal sending module and wireless signal receiving module is provided with image recognition area; and the internal part of image recognition server is provided with wireless channel status recognition. The other modules can control the transceiver and recognition of wireless signals; the wireless signal transmitting module and the wireless signal receiving module are specifically WIFI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the transceiver and receiving signal are MIMO signal; the utility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image recogni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Wi-Fi信号传输的图像识别装置
本技术一种基于Wi-Fi信号传输的图像识别装置,属于图像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机器对物体形状或图案的识别主要依靠光学视频信号的采集,要求使用摄像头对目标图像进行采集,计算机通过接收图像信号进行识别处理,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摄像头容易受到环境光线变化的影响,采集画质可靠性较低,当光照条件发生变化或摄像头被遮挡则无法对物体进行有效识别,视频采集过程中同时存在侵犯隐私的可能,将不应取得的图像也采集进去;因此,现有视频图像的采集方式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基于Wi-Fi信号传输的图像识别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Wi-Fi信号传输的图像识别装置,包括无线信号发送模块、图像识别服务器、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所述无线信号发送模块、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分别通过通信线缆与图像识别服务器相连;所述无线信号发送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无线连接;所述无线信号发送模块与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之间的通信区域设置有图像识别区域;所述图像识别服务器的内部设置有无线信道状态识别模块,可以对无线信号的收发和识别进行控制;所述无线信号发送模块、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具体为WIFI通信模块,收发信号具体为MIMO信号;所述无线信号发送模块和无线信号接收模块的内部结构相同,均包括:中央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相连;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使用的芯片为通信芯片U1,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电路结构为:所述通信芯片U1的2脚并接电感L2的一端后与电容C7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并接电感L1的一端后与天线E1相连,所述电感L1、L2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通信芯片U1的3脚并接通信芯片U1的4脚,电阻R27的一端,电容C9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后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8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通信芯片U1的7脚与电阻R27的另一端相连;所述通信芯片U1的8脚串接电阻R3后与芯片复位端相连;所述通信芯片U1的11脚并接电容C11的一端后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通信芯片U1的13脚串接电阻R5后接地;所述通信芯片U1的14脚串接电阻R6后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通信芯片U1的15脚串接电阻R4后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通信芯片U1的17脚并接电容C10的一端后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通信芯片U1的25脚、26脚与中央控制器的控制端相连;所述通信芯片U1的27脚并接电容C2的一端后与晶振X1的一端相连,所述通信芯片U1的28脚并接电容C1的一端后与晶振X1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1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通信芯片U1的29脚依次并接通信芯片U1的30脚,电容C5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通信芯片U1的1脚,电容C3的一端后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电容C3、C4、C5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通信芯片U1的31脚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所述通信芯片U1的32脚并接电阻R1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后与芯片复位端相连,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通信芯片U1的33脚并接电阻R2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电源模块使用的芯片为稳压器U2,所述电源模块的电路结构为:所述稳压器U2的8脚并接稳压器U2的7脚、5脚,电容C21的一端,电容C27的一端后与系统输入电源相连;所述稳压器U2的4脚并接电阻R28的一端后与电阻R29的一端相连;所述稳压器U2的2脚与电感L4的一端相连,所述电感L4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28的另一端,电容C19的一端,电容C26的一端后与3.3V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稳压器U2的1脚依次并接稳压器U2的3脚,电容C26的另一端,电容C19的另一端,电阻R29的另一端,电容C27的另一端,电容C21的另一端,稳压器U2的6脚,稳压器U2的9脚后接地。所述通信芯片U1的型号为ESP8285;所述稳压器U2的型号为ETA3410。所述图像识别区域内设置有图像信息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一种全新的图像采集系统,将需要识别的信息板放置于识别区域中,通过服务器控制相应的信号收发装置进入工作模式,收发装置间可以形成稳定的无线收发链路,其中信号接收模块从接收到的Wi-Fi信号中获取信道状态信息,信息图案特征会影响无线信号的多径传输效果,导致传输路径进行相应的变化,该变化会被记录在信道状态信息中,存入无线信道状态识别模块;经过训练学习并获得图案识别模型,与采集到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识别比对,可准确识别信息板上的图案信息;本技术克服传统图像采集的缺陷,可在缺少光照的环境下对相应图案目标进行图案识别,且仅使用Wi-Fi信号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识别,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可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无线信号收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无线通信模块的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电源模块的电路图;图中:1为无线信号发送模块、2为图像识别服务器、3为无线信号接收模块、4为图像识别区域、5为中央控制器、6为无线通信模块、7为数据存储模块、8为电源模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基于Wi-Fi信号传输的图像识别装置,包括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图像识别服务器2、无线信号接收模块3,所述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无线信号接收模块3分别通过通信线缆与图像识别服务器2相连;所述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通过无线网络与无线信号接收模块3无线连接;所述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与无线信号接收模块3之间的通信区域设置有图像识别区域4;所述图像识别服务器2的内部设置有无线信道状态识别模块,可以对无线信号的收发和识别进行控制;所述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无线信号接收模块3具体为WIFI通信模块,收发信号具体为MIMO信号;所述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和无线信号接收模块3的内部结构相同,均包括:中央控制器5、无线通信模块6、数据存储模块7,所述中央控制器5通过导线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6、数据存储模块7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5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模块8相连;所述无线通信模块6使用的芯片为通信芯片U1,所述无线通信模块6的电路结构为:所述通信芯片U1的2脚并接电感L2的一端后与电容C7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并接电感L1的一端后与天线E1相连,所述电感L1、L2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通信芯片U1的3脚并接通信芯片U1的4脚,电阻R27的一端,电容C9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后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8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通信芯片U1的7脚与电阻R27的另一端相连;所述通信芯片U1的8脚串接电阻R3后与芯片复位端相连;所述通信芯片U1的11脚并接电容C11的一端后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通信芯片U1的13脚串接电阻R5后接地;所述通信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Wi‑Fi信号传输的图像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图像识别服务器(2)、无线信号接收模块(3),所述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无线信号接收模块(3)分别通过通信线缆与图像识别服务器(2)相连;所述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通过无线网络与无线信号接收模块(3)无线连接;所述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与无线信号接收模块(3)之间的通信区域设置有图像识别区域(4);所述图像识别服务器(2)的内部设置有无线信道状态识别模块,可以对无线信号的收发和识别进行控制;所述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无线信号接收模块(3)具体为WIFI通信模块,收发信号具体为MIMO信号;所述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和无线信号接收模块(3)的内部结构相同,均包括:中央控制器(5)、无线通信模块(6)、数据存储模块(7),所述中央控制器(5)通过导线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6)、数据存储模块(7)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5)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模块(8)相连;所述无线通信模块(6)使用的芯片为通信芯片U1,所述无线通信模块(6)的电路结构为:所述通信芯片U1的2脚并接电感L2的一端后与电容C7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并接电感L1的一端后与天线E1相连,所述电感L1、L2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通信芯片U1的3脚并接通信芯片U1的4脚,电阻R27的一端,电容C9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后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8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通信芯片U1的7脚与电阻R27的另一端相连;所述通信芯片U1的8脚串接电阻R3后与芯片复位端相连;所述通信芯片U1的11脚并接电容C11的一端后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通信芯片U1的13脚串接电阻R5后接地;所述通信芯片U1的14脚串接电阻R6后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通信芯片U1的15脚串接电阻R4后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通信芯片U1的17脚并接电容C10的一端后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通信芯片U1的25脚、26脚与中央控制器(5)的控制端相连;所述通信芯片U1的27脚并接电容C2的一端后与晶振X1的一端相连,所述通信芯片U1的28脚并接电容C1的一端后与晶振X1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1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通信芯片U1的29脚依次并接通信芯片U1的30脚,电容C5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通信芯片U1的1脚,电容C3的一端后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电容C3、C4、C5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通信芯片U1的31脚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所述通信芯片U1的32脚并接电阻R1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后与芯片复位端相连,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通信芯片U1的33脚并接电阻R2的另一端后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Wi-Fi信号传输的图像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图像识别服务器(2)、无线信号接收模块(3),所述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无线信号接收模块(3)分别通过通信线缆与图像识别服务器(2)相连;所述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通过无线网络与无线信号接收模块(3)无线连接;所述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与无线信号接收模块(3)之间的通信区域设置有图像识别区域(4);所述图像识别服务器(2)的内部设置有无线信道状态识别模块,可以对无线信号的收发和识别进行控制;所述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无线信号接收模块(3)具体为WIFI通信模块,收发信号具体为MIMO信号;所述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和无线信号接收模块(3)的内部结构相同,均包括:中央控制器(5)、无线通信模块(6)、数据存储模块(7),所述中央控制器(5)通过导线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6)、数据存储模块(7)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5)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模块(8)相连;所述无线通信模块(6)使用的芯片为通信芯片U1,所述无线通信模块(6)的电路结构为:所述通信芯片U1的2脚并接电感L2的一端后与电容C7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并接电感L1的一端后与天线E1相连,所述电感L1、L2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通信芯片U1的3脚并接通信芯片U1的4脚,电阻R27的一端,电容C9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后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8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通信芯片U1的7脚与电阻R27的另一端相连;所述通信芯片U1的8脚串接电阻R3后与芯片复位端相连;所述通信芯片U1的11脚并接电容C11的一端后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通信芯片U1的13脚串接电阻R5后接地;所述通信芯片U1的14脚串接电阻R6后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通信芯片U1的15脚串接电阻R4后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通信芯片U1的17脚并接电容C10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铭曾正张六陈俊昌杨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