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绕线机上的三维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550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绕线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绕线机上的三维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方通过Y向驱动组件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方通过X向驱动组件连接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侧面通过Z向驱动组件固定有连接板;该三维驱动机构通过Y向驱动组件、X向驱动组件与Z向驱动组件配合驱动,驱动组件模块化设计,三组组件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相互配合运行,且运行过程中不会对彼此造成干扰,设备的稳定性优秀,设备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的组装与维修。

A Three-Dimensional Driving Mechanism for Win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ind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to a three-dimensional driving mechanism for winding machines, including a first support plat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support plate through a Y-direction driving component above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a third support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n X-direction driving component above the second support plate, and a support frame is fixed by a bolt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third support plate. The side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fixed with a connecting plate through Z-direction driving component; the three-dimensional driving mechanism is driven by Y-direction driving component, X-direction driving component and Z-direction driving component, and the driving component is modularized design. The three groups of components can run independently or in coordination with each other, and they will not interfere with each other during operation, the stability of the equipment is excellent,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equipment is simple. It is convenient for staff to assemble and maint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绕线机上的三维驱动机构
本技术属于绕线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绕线机上的三维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绕线机主要是用来生产线圈设备,是集机械、气压、计算机等先进领域的前沿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主要用于各类电磁线圈、变压器、发电机和稳压器、电动机等线圈的生产制造。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工业控制技术的大力发展,人类生产生活中的线圈越来越多,品种也比较齐全,从大型的电力变压器、发电机粗线经线圈到迷你型电器线圈、灯具专用线圈以及各种电子产品生产所必需使用的线圈,这给绕线机的技术发展和生产制造创造了新的发展时机;但是目前的绕线机使用的过程中依旧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改进,目前的绕线机使用时三维驱动结构非常复杂,设备稳定性低下,且设备生产成本高,且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效率低下,针对目前的三维驱动机构所暴露的问题,有必要对三维驱动机构进行结构上的改进并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绕线机上的三维驱动机构,具有设备模块化设计,设备结构安装便捷,稳定性高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绕线机上的三维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方通过Y向驱动组件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方通过X向驱动组件连接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侧面通过Z向驱动组件固定有连接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绕线机上的三维驱动机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Y向驱动组件包括Y轴导轨、Y轴传动装置、第一固定块、行走块与Y轴调节输出轴,所述第一固定块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顶端卡合有Y轴导轨,所述Y轴导轨通过螺栓与第二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在第一固定块的侧面通过L型支架固定有Y轴传动装置,所述Y轴传动装置的一端设有Y轴调节输出轴,所述Y轴调节输出轴的外壁套接有行走块,所述行走块通过螺栓与第二支撑板的底面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绕线机上的三维驱动机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X向驱动组件包括X轴传动装置、X轴调节输出轴、X轴导轨与第二固定块,所述X轴导轨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X轴导轨的上表面卡合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的顶端通过螺栓与第三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上表面通过L型支架固定有X轴传动装置,第二转轮的一端设有X轴调节输出轴,X轴调节输出轴的外壁套接有行走块,行走块的顶端与第三支撑板的底面通过螺栓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绕线机上的三维驱动机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Z向驱动组件包括Z轴传动装置、第一转轮、第二转轮、Z轴调节输出轴、Z轴导轨与第三固定块,Z轴传动装置的底端设有S型支架,S型支架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架上,Z轴传动装置的输出轴外壁套接有第一转轮,支撑架的侧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上表面通过过盈配合固定有第二转轮,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通过传动带滑动连接,第二转轮的内部贯穿有Z轴调节输出轴,Z轴调节输出轴底端通过连接套与连接板相连接,支撑架的侧表面通过螺栓设有Z轴导轨,Z轴导轨的侧表面卡合有第三固定块,第三固定块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连接板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绕线机上的三维驱动机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Z轴调节输出轴、Y轴调节输出轴与X轴调节输出轴均为丝杠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绕线机上的三维驱动机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Y轴导轨、X轴导轨与Z轴导轨均设有两个,每个所述Y轴导轨侧表面卡合有两个第一固定块,所述X轴导轨侧表面卡合有两个第二固定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绕线机上的三维驱动机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的侧面对称设有两个Z轴导轨,每个所述Z轴导轨的侧面均卡合有一个第三固定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绕线机上的三维驱动机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Y轴传动装置、Z轴传动装置与X轴传动装置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三维驱动机构通过Y向驱动组件、X向驱动组件与Z向驱动组件配合驱动,驱动组件模块化设计,三组组件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相互配合运行,且运行过程中不会对彼此造成干扰,设备的稳定性优秀,设备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的组装与维修。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驱动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支撑板;2、Y轴导轨;3、Y轴传动装置;4、第二支撑板;5、X轴导轨;6、第三支撑板;7、支撑架;8、Z轴传动装置;9、第一转轮;10、第二转轮;11、Z轴调节输出轴;12、Z轴导轨;13、连接板;14、第一固定块;15、行走块;16、Y轴调节输出轴;17、X轴调节输出轴;18、第二固定块;19、第三固定块;20、X轴传动装置;21、从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绕线机上的三维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一支撑板1的上方通过Y向驱动组件连接有第二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4的上方通过X向驱动组件连接有第三支撑板6,第三支撑板6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架7,支撑架7的侧面通过Z向驱动组件固定有连接板13,本实施方案中,X向驱动组件使得连接板13向X轴方向运动,Y向驱动组件使得连接板13向Y轴方向运动,Z向驱动组件使得连接板13的高度产生变化。具体的,Y向驱动组件包括Y轴导轨2、Y轴传动装置3、第一固定块14、行走块15与Y轴调节输出轴16,第一固定块14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的上表面,第一固定块14的顶端卡合有Y轴导轨2,Y轴导轨2通过螺栓与第二支撑板4连接,第一支撑板1的上表面在第一固定块14的侧面通过L型支架固定有Y轴传动装置3,Y轴传动装置3的一端设有Y轴调节输出轴16,Y轴调节输出轴16的外壁套接有行走块15,行走块15通过螺栓与第二支撑板4的底面连接,本实施例中Y轴传动装置3运行过程中带动Y轴调节输出轴16转动,Y轴调节输出轴16转动带动其侧面的行走块15滑动。具体的,X向驱动组件包括X轴传动装置20、X轴调节输出轴17、X轴导轨5与第二固定块18,X轴导轨5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支撑板4的上表面,X轴导轨5的上表面卡合有第二固定块18,第二固定块18的顶端通过螺栓与第三支撑板6连接,第二支撑板4的一侧上表面通过L型支架固定有X轴传动装置20,第二转轮10的一端设有X轴调节输出轴17,X轴调节输出轴17的外壁套接有行走块15,行走块15的顶端与第三支撑板6的底面通过螺栓相连接。具体的,Z向驱动组件包括Z轴传动装置8、第一转轮9、第二转轮10、Z轴调节输出轴11、Z轴导轨12与第三固定块19,Z轴传动装置8的底端设有S型支架,S型支架的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绕线机上的三维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上方通过Y向驱动组件连接有第二支撑板(4),所述第二支撑板(4)的上方通过X向驱动组件连接有第三支撑板(6),所述第三支撑板(6)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的侧面通过Z向驱动组件固定有连接板(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绕线机上的三维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上方通过Y向驱动组件连接有第二支撑板(4),所述第二支撑板(4)的上方通过X向驱动组件连接有第三支撑板(6),所述第三支撑板(6)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的侧面通过Z向驱动组件固定有连接板(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绕线机上的三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驱动组件包括Y轴导轨(2)、Y轴传动装置(3)、第一固定块(14)、行走块(15)与Y轴调节输出轴(16),所述第一固定块(14)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块(14)的顶端卡合有Y轴导轨(2),所述Y轴导轨(2)通过螺栓与第二支撑板(4)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上表面在第一固定块(14)的侧面通过L型支架固定有Y轴传动装置(3),所述Y轴传动装置(3)的一端设有Y轴调节输出轴(16),所述Y轴调节输出轴(16)的外壁套接有行走块(15),所述行走块(15)通过螺栓与第二支撑板(4)的底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绕线机上的三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驱动组件包括X轴传动装置(20)、X轴调节输出轴(17)、X轴导轨(5)与第二固定块(18),所述X轴导轨(5)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支撑板(4)的上表面,X轴导轨(5)的上表面卡合有第二固定块(18),第二固定块(18)的顶端通过螺栓与第三支撑板(6)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4)的一侧上表面通过L型支架固定有X轴传动装置(20),第二转轮(10)的一端设有X轴调节输出轴(17),X轴调节输出轴(17)的外壁套接有行走块(15),行走块(15)的顶端与第三支撑板(6)的底面通过螺栓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弘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