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5481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伪标签,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纸、胶粘层、印刷层和保护层,印刷层包括中心部和包围中心部的外围部,中心部和外围部通过第一刻痕线隔开,还包括覆盖在第一刻痕线上的防伪码,胶粘层包括中心胶粘层和若干粘性柱,中心胶粘层与中心部相连,若干粘性柱均匀分布于外围部的下表面,此防伪标签,由于外围部的粘性柱较中心部的中心胶粘层的粘性小,因此在揭开时,会将外围部和中心部沿第一刻痕线分离,从而将覆盖在第一刻痕线之上防伪码破坏,从而使得防伪标签无法再次使用,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标签领域。

An Anti-counterfeiting Lab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counterfeiting label, which comprises bottom paper, adhesive layer, printing layer and protective layer arranged sequentially from bottom to top. The printing layer comprises the central part and the peripheral part surrounding the central part. The central part and the peripheral part are separated by the first notch line. The anti-counterfeiting code covering the first notch line is also included. The adhesive layer comprises a central adhesive layer, a number of sticky columns and a central adhesive layer. Connected with the center part, some sticky columns are evenly distribut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outer part. Because the sticky column in the outer part is less sticky than the central sticky layer in the center part, when uncovering, the outer part and the central part will be separated along the first notch line, thus the anti-counterfeiting code covering the first notch line will be destroyed, so that the anti-counterfeiting label can not be used again. The new type is used in the label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伪标签
本技术涉及标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伪标签。
技术介绍
防伪是人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商品进行的一种保护措施,以防止商品被他人冒名仿造。目前防伪已经有很多的方法,如:利用光学原理进行识别,利用特殊材料的某些物理或化学特性进行的防伪,还有的是结合专用仪器进行的防伪识别,有隐形也有显性,有静态也有动态,品种繁多举不胜举。但上述的防伪方法有些过于简单,容易被破译仿制,也有些防伪标签虽然制作技术难度较大不易被仿制,但却存在着易于被揭起的弊病,使造假者有了可乘之机,采用移花接木手段利用被揭起的真标签进行造假,使生产厂家蒙受损失,同时也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法重复使用的防伪标签。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伪标签,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纸、胶粘层、印刷层和保护层,印刷层包括中心部和包围中心部的外围部,中心部和外围部通过第一刻痕线隔开,还包括覆盖在第一刻痕线上的防伪码,胶粘层包括中心胶粘层和若干粘性柱,中心胶粘层与中心部相连,若干粘性柱均匀分布于外围部的下表面。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保护层上通过第二刻痕线围成一撕开部,撕开部位于防伪码的上方。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第二刻痕线围成一开口环。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撕开部的一侧设有弧形的手持部。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外围部所占面积超过印刷层面积的三分之二。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粘性柱的形状为方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此防伪标签,由于外围部的粘性柱较中心部的中心胶粘层的粘性小,因此在揭开时,会将外围部和中心部沿第一刻痕线分离,从而将覆盖在第一刻痕线之上防伪码破坏,从而使得防伪标签无法再次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印刷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3,本技术为一种防伪标签,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纸1、胶粘层2、印刷层3和保护层4,印刷层3包括中心部31和包围中心部31的外围部32,中心部31和外围部32通过第一刻痕线33隔开,还包括覆盖在第一刻痕线33上的防伪码5,胶粘层2包括中心胶粘层21和若干粘性柱22,中心胶粘层21与中心部31相连,若干粘性柱22均匀分布于外围部32的下表面。此防伪标签,由于外围部32的粘性柱22较中心部31的中心胶粘层21的粘性小,因此在揭开时,会将外围部32和中心部31沿第一刻痕线33分离,从而将覆盖在第一刻痕线33之上防伪码5破坏,从而使得防伪标签无法再次使用。通过设置粘性柱22和中心胶粘层21,使得外围部32和中心部31所受的粘力差异较大,因此更加容易分离。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保护层4上通过第二刻痕线41围成一撕开部42,撕开部42位于防伪码5的上方。具体的,保护层4为不透明材料制成,主要功能在于掩盖和保护防伪码5。保护层4上可用于印刷其他文字或图案,增加了防伪标签外表面的利用率。而需要识别防伪码5时,则可将撕开部42撕开再操作。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刻痕线41围成一开口环,撕开部42被撕开后,仍可连接在保护层4上不会掉落。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撕开部42的一侧设有弧形的手持部,方便了撕开部42的揭起。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外围部32所占面积超过印刷层3面积的三分之二。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粘性柱22的形状为方形。当然,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纸、胶粘层、印刷层和保护层,所述印刷层包括中心部和包围所述中心部的外围部,所述中心部和外围部通过第一刻痕线隔开,还包括覆盖在所述第一刻痕线上的防伪码,所述胶粘层包括中心胶粘层和若干粘性柱,所述中心胶粘层与所述中心部相连,若干所述粘性柱均匀分布于所述外围部的下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纸、胶粘层、印刷层和保护层,所述印刷层包括中心部和包围所述中心部的外围部,所述中心部和外围部通过第一刻痕线隔开,还包括覆盖在所述第一刻痕线上的防伪码,所述胶粘层包括中心胶粘层和若干粘性柱,所述中心胶粘层与所述中心部相连,若干所述粘性柱均匀分布于所述外围部的下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捷刘成丰刘建盾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挚联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