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488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8:19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智能锁包括:N个开锁方式分别对应的数据库,N为大于1的整数,方法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注册命令。根据注册命令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将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存储至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从而可以提高智能锁的开锁效率。

Data Management Method, Device, Equipment,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of Intelligent Lock

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 data management method, device, device,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of an intelligent lock. Intelligent lock includes: N unlocking modes corresponding to the database, N is an integer greater than 1, the method includes: receiving registration commands sent by terminal equipment. Obtain the first unlock information of the current unlock mode according to the registration command. The first unlocking information of the current unlocking mode is stored in the database corresponding to the current unlocking mode. Thus, the efficiency of intelligent lock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智能锁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智能锁存在多种开锁方式,包括: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的开锁方式、数字密码开锁方式、指纹密码开锁方式等。针对上述任一种开锁方式,智能锁对开锁信息的识别过程是:智能锁获取开锁信息,并与数据库中的开锁信息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智能锁中的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MCU)控制驱动件以驱动智能锁呈打开状态。其中,基于NFC的开锁方式、数字密码开锁方式以及指纹密码开锁方式等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相同。基于此,对于上述任一种开锁方式,智能锁都是在该数据库中进行开锁信息的匹配过程,由于该数据库的数据量较大,从而造成智能锁的开锁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从而可以提高智能锁的开锁效率。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智能锁包括:N个开锁方式分别对应的数据库,N为大于1的整数,方法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注册命令。根据注册命令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将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存储至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由于智能锁包括多个开锁方式,并且每个开锁方式对应一个数据库,即多个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相互独立,基于此,针对任一种开锁方式,智能锁只要在该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进行开锁信息的匹配过程即可,从而可以提高智能锁的开锁效率。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智能锁以及服务器之间建立了绑定关系,基于此,用户只要通过终端设备就可以实现开锁信息的注册,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感。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将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存储至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之后,还包括: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在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识别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当对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识别成功时,控制智能锁为打开状态。从而可以提高智能锁的开锁效率。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删除命令,删除命令包括: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根据删除命令从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删除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以实现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对智能锁的管理,进而提高用户体验感。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生成用户对智能锁的操作记录。将操作记录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存储操作记录,或者,将操作记录发送给终端设备,以供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查询智能锁的操作记录。从而使得服务器或者终端设备可以实时获取到用户对智能锁的操作记录,进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感。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相应的,将操作记录发送给终端设备,包括:将操作记录通过蓝牙方式发送给终端设备。或者,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进行通信,相应的,将操作记录发送给终端设备,包括:将操作记录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操作记录通过2G、3G、4G或者物联网方式转发给终端设备。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时,智能锁和终端设备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为受限制的应用协议COAP。当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进行通信时,智能锁和服务器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为COAP或者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协议。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时,智能锁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包依次包括:待传输数据的前导码、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待传输数据、根据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和待传输数据计算得到的循环冗余校验CRC。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智能锁包括多个模块。相应的,方法还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查询请求用于请求查询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向终端设备发送查询响应,查询响应包括: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实时查询待查询模块的工作状态,进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感。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N个开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两种: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的开锁方式、数字密码开锁方式、指纹开锁方式。下面将提供终端设备侧的数据管理方法、以及数据管理装置、设备、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其效果可参考上述智能锁侧的数据管理方法的效果,下面对此不再赘述。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智能锁中包括:N个开锁方式分别对应的数据库,N为大于1的整数,方法包括:获取注册界面上的用户操作。根据用户操作生成注册命令,注册命令用于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向智能锁发送注册命令。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向智能锁发送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用于判断是否控制智能锁为打开状态。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向智能锁发送删除命令,删除命令包括: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获取智能锁的操作记录。显示智能锁的操作记录,以供用户查询智能锁的操作记录。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相应的,获取智能锁的操作记录,包括:通过蓝牙方式接收智能锁发送的操作记录。或者,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进行通信,相应的,获取智能锁的操作记录,包括: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接收服务器转发的操作记录。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时,智能锁和终端设备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为COAP协议。当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进行通信时,智能锁和服务器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为COAP协议或者MQTT协议。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时,智能锁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包依次包括:待传输数据的前导码、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待传输数据、根据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和待传输数据计算得到的CRC。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智能锁包括多个模块。相应的,方法还包括:向智能锁发送查询请求,查询请求用于请求查询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响应,查询响应包括: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N个开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两种:基于NFC的开锁方式、数字密码开锁方式、指纹开锁方式。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装置,智能锁包括:N个开锁方式分别对应的数据库,N为大于1的整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注册命令。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注册命令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将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存储至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装置,智能锁中包括:N个开锁方式分别对应的数据库,N为大于1的整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注册界面上的用户操作。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操作生成注册命令,注册命令用于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智能锁发送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锁包括:N个开锁方式分别对应的数据库,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注册命令;根据所述注册命令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将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存储至所述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锁包括:N个开锁方式分别对应的数据库,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注册命令;根据所述注册命令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将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存储至所述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存储至所述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之后,还包括:获取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在所述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识别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当对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识别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锁为打开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删除命令,所述删除命令包括: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根据所述删除命令从所述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删除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成用户对所述智能锁的操作记录;将所述操作记录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存储所述操作记录,或者,将所述操作记录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以供用户通过所述终端设备查询所述智能锁的操作记录。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相应的,所述将所述操作记录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将所述操作记录通过所述蓝牙方式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或者,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第二代2G移动通信方式、第三代3G移动通信方式、第四代4G移动通信方式、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B-IoT通信方式、LoRa通信方式或者无线保真WiFi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相应的,所述将所述操作记录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将所述操作记录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操作记录通过所述2G、3G、4G或者物联网方式转发给所述终端设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时,所述智能锁和所述终端设备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为受限制的应用协议COAP;当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进行通信时,所述智能锁和服务器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为COAP或者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协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时,所述智能锁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包依次包括:待传输数据的前导码、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所述待传输数据、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和所述待传输数据计算得到的循环冗余校验CRC。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锁包括多个模块;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用于请求查询所述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查询响应,所述查询响应包括:所述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开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两种: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的开锁方式、数字密码开锁方式、指纹开锁方式。10.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锁中包括:N个开锁方式分别对应的数据库,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注册界面上的用户操作;根据所述用户操作生成注册命令,所述注册命令用于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向智能锁发送所述注册命令。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所述智能锁发送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用于判断是否控制所述智能锁为打开状态。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所述智能锁发送删除命令,所述删除命令包括: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所述智能锁的操作记录;显示所述智能锁的操作记录,以供用户查询所述智能锁的操作记录。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相应的,所述获取所述智能锁的操作记录,包括:通过所述蓝牙方式接收所述智能锁发送的所述操作记录;或者,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进行通信,相应的,所述获取所述智能锁的操作记录,包括:通过所述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接收服务器转发的所述操作记录。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时,所述智能锁和所述终端设备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为COAP协议;当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进行通信时,所述智能锁和服务器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为COAP协议或者MQTT协议。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时,所述智能锁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包依次包括:待传输数据的前导码、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所述待传输数据、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和所述待传输数据计算得到的CRC。17.根据权利要求10-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锁包括多个模块;相应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斌王智白海周伟马国荣曾鑫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