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添加菌剂的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4603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添加菌剂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机架、大型颗粒过滤网、支撑板、第一卡扣和第一卡槽,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大型颗粒过滤网,所述机架的外侧壁上设有等间距的第一保护柱,所述机架内部靠近大型颗粒过滤网的一侧设有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远离第一过滤层的一侧设有微生物过滤层,所述微生物过滤层远离第二过滤层的一侧设有臭氧过滤层,所述微生物过滤层上方机架顶端的外侧壁安装有臭氧箱,所述机架靠近臭氧过滤层外侧壁的拐角位置处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方的机架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过滤装置更换的便利性,预防了过滤装置被破坏,而且预防了水资源的二次污染。

A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for Easy Addition of Microbial Agen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adding microbial agents, including a rack, a large particle filter, a support plate, a first clamp and a first clamp groove. A large particle filter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rack, and a first protective column with equal spacing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rack. A first filter layer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rack, which is close to the large particle filter. The side of the second filter layer away from the first filter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microbial filter layer, and the side of the microbial filter layer away from the second filter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n ozone filter layer. The outer wall of the top of the frame above the microbial filter layer is equipped with an ozone tank. The corner position of the frame near the outer wall of the ozone filter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n outlet pipe, and the surface of the frame above the outlet pipe is equipped with a control device. Panel making.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improves the convenience of replacing the filter device, prevents the filter device from being destroyed, but also prevents the secondary poll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添加菌剂的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便于添加菌剂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能有效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的工业设备,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水污染的话题不断被提起,特别是地下水污染问题,浙江杭州、温州等地有农民或者企业家出资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以此来引起大家对水污染严重程度的关注,虽然各个环保局长都选择了沉默或者拒绝,但是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对水污染的关切程度达到了空前,水污染情况不断加剧,使得污水处理和再生行业受到空前的关注,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突飞猛进,整体发展处于快速成长期,主要表现在污水处理能力迅速扩张、污水处理率稳步提高、污水处理量快速增长等方面,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0262万立方米,比2009年末增长13.4%,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6.9%,截至2011年9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077座,处理能力达到1.36亿立方米/日,近两年各地区毛利率都保持在70%左右,甚至有的地区超过了100%,行业发展潜力非常大,但是目前污水处理装置的过滤层因机架难以拆卸,导致过滤层难以更换,有些污水污染严重,大颗粒物品较多,容易破坏过滤层,而且污水处理用的微生物浓度高时,没有好的处理方法,对人们造成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添加菌剂的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添加菌剂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机架、大型颗粒过滤网、支撑板、第一卡扣和第一卡槽,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大型颗粒过滤网,且大型颗粒过滤网的两端皆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靠近机架一端的两侧固定有第一卡扣,第一卡扣位置处的机架侧壁上设有第一卡槽,且第一卡槽与第一卡扣相互配合,所述机架的外侧壁上设有等间距的第一保护柱,且第一保护柱内侧的机架设有等间距的第二保护柱,所述第二保护柱与第一保护柱的两侧皆固定有第二卡扣,且第二卡扣位置处的机架内侧壁上皆设有第二卡槽,且第二卡槽与第二卡扣相互配合,所述机架内部靠近大型颗粒过滤网的一侧设有第一过滤层,且第一过滤层远离机架的一侧设有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远离第一过滤层的一侧设有微生物过滤层,微生物过滤层上方机架顶端的外侧壁安装有菌剂箱,且菌剂箱通过输菌管与机架相连通,所述微生物过滤层远离第二过滤层的一侧设有臭氧过滤层,且臭氧过滤层两侧的机架内侧壁上安装有微生物浓度检测仪,所述微生物过滤层上方机架顶端的外侧壁安装有臭氧箱,且臭氧箱通过输臭氧管与机架相连通,所述机架靠近臭氧过滤层外侧壁的拐角位置处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方的机架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入端与微生物浓度检测仪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与菌剂箱的输入端以及臭氧箱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机架的底端固定有等间距的支撑脚。优选的,所述大型颗粒过滤网的宽度等于机架的宽度。优选的,所述菌剂箱的顶端安装有菌剂盖。优选的,所述臭氧箱的顶端安装有臭氧盖。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一端机架的外表面安装有微生物浓度报警器,且微生物浓度报警器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添加菌剂的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在第二保护柱与第一保护柱的两侧固定第二卡扣,机架内侧壁上设第二卡槽,实现了机架拆卸时的便利性,从而提高了过滤装置更换时的便利性,通过在机架的一侧设大型颗粒过滤网,大型颗粒过滤网的两端固定支撑板,实现了污水装置对污水中较大异物的处理功能,从而预防了过滤装置被破坏,同时通过在臭氧过滤层两侧机架的内侧壁上安装微生物浓度检测仪,机架的外表面安装微生物浓度报警器,实现了污水装置对微生物的检测和处理功能,从而预防了水资源的二次污染,本技术不仅提高了过滤装置更换的便利性,预防了过滤装置被破坏,而且预防了水资源的二次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大型颗粒过滤网;3、支撑板;4、第一卡扣;5、第一保护柱;6、菌剂箱;7、菌剂盖;8、输菌管;9、臭氧箱;10、臭氧盖;11、输臭氧管;12、控制面板;13、出水管;14、臭氧过滤层;15、微生物浓度检测仪;16、微生物过滤层;17、支撑脚;18、第二过滤层;19、第二保护柱;20、第一过滤层;21、第一卡槽;22、微生物浓度报警器;23、第二卡扣;24、第二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便于添加菌剂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机架1、大型颗粒过滤网2、支撑板3、第一卡扣4和第一卡槽21,机架1的一侧设有大型颗粒过滤网2,大型颗粒过滤网2的宽度等于机架1的宽度,便于处理污水中的异物,机架1的底端固定有等间距的支撑脚17,便于支撑污水处理装置,大型颗粒过滤网2的两端皆固定有支撑板3,支撑板3靠近机架1一端的两侧固定有第一卡扣4,第一卡扣4位置处的机架1侧壁上设有第一卡槽21,第一卡槽21与第一卡扣4相互配合,机架1的外侧壁上设有等间距的第一保护柱5,第一保护柱5内侧的机架1设有等间距的第二保护柱19,第二保护柱19与第一保护柱5的两侧皆固定有第二卡扣23,第二卡扣23位置处的机架1内侧壁上皆设有第二卡槽24,第二卡槽24与第二卡扣23相互配合,机架1内部靠近大型颗粒过滤网2的一侧设有第一过滤层20,第一过滤层20远离机架1的一侧设有第二过滤层18,第二过滤层18远离第一过滤层20的一侧设有微生物过滤层16,微生物过滤层16上方机架1顶端的外侧壁安装有菌剂箱6,菌剂箱6的顶端安装有菌剂盖7,防止杂物进入菌剂盖7,菌剂箱6通过输菌管8与机架1相连通,微生物过滤层16远离第二过滤层18的一侧设有臭氧过滤层14,臭氧过滤层14两侧的机架1内侧壁上安装有微生物浓度检测仪14,该微生物浓度检测仪14的型号可为KG1006A,微生物过滤层16上方机架1顶端的外侧壁安装有臭氧箱9,臭氧箱9的顶端安装有臭氧盖10,防止异物进入臭氧箱9,臭氧箱9通过输臭氧管11与机架1相连通,机架1靠近臭氧过滤层14外侧壁的拐角位置处设有出水管13,出水管13上方的机架1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12,控制面板12内部单片机的输入端与微生物浓度检测仪1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控制面板12一端机架1的外表面安装有微生物浓度报警器22,该微生物浓度报警器22的型号可为SS168A,微生物浓度报警器22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12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对微生物浓度进行报警,控制面板12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与菌剂箱6的输入端以及臭氧箱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工作原理:污水处理装置使用时,首先通过机架1一侧的大型颗粒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添加菌剂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机架(1)、大型颗粒过滤网(2)、支撑板(3)、第一卡扣(4)和第一卡槽(2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一侧设有大型颗粒过滤网(2),且大型颗粒过滤网(2)的两端皆固定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靠近机架(1)一端的两侧固定有第一卡扣(4),第一卡扣(4)位置处的机架(1)侧壁上设有第一卡槽(21),且第一卡槽(21)与第一卡扣(4)相互配合,所述机架(1)的外侧壁上设有等间距的第一保护柱(5),且第一保护柱(5)内侧的机架(1)设有等间距的第二保护柱(19),所述第二保护柱(19)与第一保护柱(5)的两侧皆固定有第二卡扣(23),且第二卡扣(23)位置处的机架(1)内侧壁上皆设有第二卡槽(24),且第二卡槽(24)与第二卡扣(23)相互配合,所述机架(1)内部靠近大型颗粒过滤网(2)的一侧设有第一过滤层(20),且第一过滤层(20)远离机架(1)的一侧设有第二过滤层(18),所述第二过滤层(18)远离第一过滤层(20)的一侧设有微生物过滤层(16),微生物过滤层(16)上方机架(1)顶端的外侧壁安装有菌剂箱(6),且菌剂箱(6)通过输菌管(8)与机架(1)相连通,所述微生物过滤层(16)远离第二过滤层(18)的一侧设有臭氧过滤层(14),且臭氧过滤层(14)两侧的机架(1)内侧壁上安装有微生物浓度检测仪(15),所述微生物过滤层(16)上方机架(1)顶端的外侧壁安装有臭氧箱(9),且臭氧箱(9)通过输臭氧管(11)与机架(1)相连通,所述机架(1)靠近臭氧过滤层(14)外侧壁的拐角位置处设有出水管(13),出水管(13)上方的机架(1)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12),且控制面板(12)内部单片机的输入端与微生物浓度检测仪(1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控制面板(12)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与菌剂箱(6)的输入端以及臭氧箱(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添加菌剂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机架(1)、大型颗粒过滤网(2)、支撑板(3)、第一卡扣(4)和第一卡槽(2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一侧设有大型颗粒过滤网(2),且大型颗粒过滤网(2)的两端皆固定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靠近机架(1)一端的两侧固定有第一卡扣(4),第一卡扣(4)位置处的机架(1)侧壁上设有第一卡槽(21),且第一卡槽(21)与第一卡扣(4)相互配合,所述机架(1)的外侧壁上设有等间距的第一保护柱(5),且第一保护柱(5)内侧的机架(1)设有等间距的第二保护柱(19),所述第二保护柱(19)与第一保护柱(5)的两侧皆固定有第二卡扣(23),且第二卡扣(23)位置处的机架(1)内侧壁上皆设有第二卡槽(24),且第二卡槽(24)与第二卡扣(23)相互配合,所述机架(1)内部靠近大型颗粒过滤网(2)的一侧设有第一过滤层(20),且第一过滤层(20)远离机架(1)的一侧设有第二过滤层(18),所述第二过滤层(18)远离第一过滤层(20)的一侧设有微生物过滤层(16),微生物过滤层(16)上方机架(1)顶端的外侧壁安装有菌剂箱(6),且菌剂箱(6)通过输菌管(8)与机架(1)相连通,所述微生物过滤层(16)远离第二过滤层(18)的一侧设有臭氧过滤层(14),且臭氧过滤层(14)两侧的机架(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祥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市杭川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