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污水循环处理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460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污水循环处理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防护盖、支撑架、电控箱和储污箱,所述防护盖下端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安装有布液管,所述支撑架内部布液管的下方安装有第二储液箱,所述第二储液箱的底端安装有闸门,所述支撑架内部第二储液箱的下方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一侧安装有储污箱,所述支撑架远离电控箱一侧内部的顶端安装有增氧机,所述增氧机的一端设置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远离增氧机的一端延伸至布液管内部,所述支撑架内部增氧机的下方安装有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立页增氧装置,装置使用时,该装置可以循环处理,使污水净化更彻底,且设置了生物吸附剂,处理污水里面的有害分子。

A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with Sewage Circulation Treatment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with sewage recycling treatment function, which comprises a protective cover, a support frame, an electronic control box and a sewage storage box. The lower end of the protective cover is equipped with a support frame, the inner end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equipped with a liquid distributor, the lower part of the inner liquid distributor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equipped with a second liquid storage tank,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second liquid storage box is equipped with a gate and the support. A filter screen is installed below the second liquid storage tank in the frame, and a contamination tank is installed on one side of the filter. An aerator is installed at the top of the support frame far from the inside of the electronic control box. An outlet duct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aerator, and the outlet duct extends far from the one end of the aerator 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distributor. A fan is installed below the aerator in the support frame. The new type of vertical page aeration device can be recycled to purify sewage more thoroughly, and biological adsorbent is installed to treat harmful molecules in sewage when the device is u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污水循环处理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具有污水循环处理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之下,水污染的治理对于人们越来越重要,现在一般污水都是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的,对于环境的污染非常大,严重的影响的人们日常生活。现在大多数的污水处理装置不能很好的净化污水,处理污水里面的物质,而且一般立页增氧装置增氧效率低,能耗较大,无法满足节能减排,且不易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污水循环处理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污水处理不彻底且增氧效率低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污水循环处理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防护盖、支撑架、电控箱和储污箱,所述防护盖下端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安装有布液管,所述支撑架内部上方的布液管底部均匀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支撑架内部下方的布液管顶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布液管之间均匀安装有布液支管,所述支撑架内部布液管的下方安装有第二储液箱,所述第二储液箱的底端安装有闸门,所述支撑架内部第二储液箱的下方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一侧安装有储污箱,所述支撑架内部过滤网的另一侧安装有清洁板,所述过滤网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储液箱,所述第一储液箱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生物吸附剂,所述支撑架一侧的底端安装有第二进水管,且第二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储液箱内部,所述支撑架的外部设置有吸水泵,所述吸水泵通过第二进水管与支撑架连接,所述吸水泵的上端安装有第二出水管,且第二出水管远离吸水泵的一端与布液管相连接,所述支撑架远离吸水泵的一侧安装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外部的一侧安装有显示屏,所述电控箱内部靠近支撑架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电控箱内部控制器的下方安装有电机,所述支撑架靠近电控箱一侧的外部设置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管,所述污泥泵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中央设置有控制阀,且第一出水管靠近支撑架一端延伸至第二储液箱的内部,所述支撑架远离电控箱一侧内部的顶端安装有增氧机,所述增氧机的一端设置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远离增氧机的一端延伸至布液管内部,所述支撑架内部增氧机的下方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一端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与增氧机连接,所述增氧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风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显示屏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布液支管内部均匀设置有活性炭挡水块,布液支管和活性炭挡水块构成水流减速结构。优选的,所述清洁板通过第一底座与支撑架连接,支撑架和第一底座构成固定伸结构。优选的,所述闸门通过第二底座与支撑架连接,支撑架和第二底座构成固定结构。优选的,所述闸门两侧设置有滑槽,且闸门通过弹簧与第二底座连接,滑槽和弹簧构成弹性滑动结构。优选的,所述清洁板通过伸缩杆与第一底座连接,伸缩杆和清洁板构成伸缩滑动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污水循环处理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防护盖、支撑架、电控箱和储污箱,防护盖下端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内部安装有布液管,支撑架内部上方的布液管底部均匀设置有进水口,支撑架内部下方的布液管顶部设置有出水口,布液管之间均匀安装有布液支管,布液支管内部均匀设置有活性炭挡水块,便于减缓流速,能大大增加了污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增氧效率,且是活性炭可以吸附气味,使污水的气味大大减小,支撑架内部布液管的下方安装有第二储液箱,第二储液箱的底端安装有闸门,支撑架内部第二储液箱的下方安装有过滤网,方便固液分离,使固体和液体分开处理,过滤网的一侧安装有储污箱,支撑架内部过滤网的另一侧安装有清洁板,便于清理过滤网上残留的固体,过滤网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储液箱,第一储液箱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生物吸附剂,生物吸附是物质通过共价、静电或分子力的作用吸附在生物体表面的现象,支撑架一侧的底端安装有第二进水管,且第二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储液箱内部,支撑架的外部设置有吸水泵,吸水泵通过第二进水管与支撑架连接,吸水泵的上端安装有第二出水管,且第二出水管远离吸水泵的一端与布液管相连接,支撑架远离吸水泵的一侧安装有电控箱,电控箱外部的一侧安装有显示屏,便于整个装置的使用和控制,电控箱内部靠近支撑架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电控箱内部控制器的下方安装有电机,支撑架靠近电控箱一侧的外部设置有污泥泵,污泥泵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管,污泥泵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中央设置有控制阀,便于控制所要净化的污泥泵量的多少,且第一出水管靠近支撑架一端延伸至第二储液箱的内部,所述支撑架远离电控箱一侧内部的顶端安装有增氧机,增氧机的一端设置有出风管,出风管远离增氧机的一端延伸至布液管内部,本技术支撑架内部增氧机的下方安装有风机,风机的一端设置有进风管,进风管与增氧机连接,便于提高增氧效率,增氧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风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显示屏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置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系统框图;图中:1、防护盖;2、增氧机;3、出风管;4、布液管;5、进水口;6、布液支管;7、电控箱;8、控制器;9、显示屏;10、电机;11、控制阀;12、第一出水管;13、第一进水管;14、污泥泵;15、储污箱;16、闸门;17、过滤网;18、生物吸附剂;19、第一储液箱;20、第二储液箱;21、第二进水管;22、吸水泵;23、第二出水管;24、风机;25、进风管;26、活性炭挡水块;27、清洁板;28、伸缩杆;29、第一底座;30、弹簧;31、第二底座;32、滑槽;33、出水口;34、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具有污水循环处理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防护盖1、支撑架34、电控箱7和储污箱15,防护盖1下端安装有支撑架34,支撑架34内部安装有布液管4,支撑架34内部上方的布液管4底部均匀设置有进水口5,支撑架34内部下方的布液管4顶部设置有出水口33,布液管4之间均匀安装有布液支管6,布液支管6内部均匀设置有活性炭挡水块26,便于减缓流速,能大大增加了污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增氧效率,且可以吸附气味,使污水的气味大大减小,支撑架34内部布液管4的下方安装有第二储液箱20,第二储液箱20的底端安装有闸门16,所述支撑架34内部第二储液箱20的下方安装有过滤网17,过滤网17的一侧安装有储污箱15,支撑架34内部过滤网17的另一侧安装有清洁板27,过滤网17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储液箱19,第一储液箱19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生物吸附剂18,生物吸附是物质通过共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污水循环处理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防护盖(1)、支撑架(34)、电控箱(7)和储污箱(15),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1)下端安装有支撑架(34),所述支撑架(34)内部安装有布液管(4),所述支撑架(34)内部上方的布液管(4)底部均匀设置有进水口(5),所述支撑架(34)内部下方的布液管(4)顶部设置有出水口(33),所述布液管(4)之间均匀安装有布液支管(6),所述支撑架(34)内部布液管(4)的下方安装有第二储液箱(20),所述第二储液箱(20)的底端安装有闸门(16),所述支撑架(34)内部第二储液箱(20)的下方安装有过滤网(17),所述过滤网(17)的一侧安装有储污箱(15),所述支撑架(34)内部过滤网(17)的另一侧安装有清洁板(27),所述过滤网(17)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储液箱(19),所述第一储液箱(19)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生物吸附剂(18),所述支撑架(34)一侧的底端安装有第二进水管(21),且第二进水管(21)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储液箱(19)内部,所述支撑架(34)的外部设置有吸水泵(22),所述吸水泵(22)通过第二进水管(21)与支撑架(34)连接,所述吸水泵(22)的上端安装有第二出水管(23),且第二出水管(23)远离吸水泵(22)的一端与布液管(4)相连接,所述支撑架(34)远离吸水泵(22)的一侧安装有电控箱(7),所述电控箱外部的一侧安装有显示屏(9),所述电控箱(7)内部靠近支撑架(34)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8),所述电控箱(7)内部控制器(8)的下方安装有电机(10),所述支撑架(34)靠近电控箱(7)一侧的外部设置有污泥泵(14),所述污泥泵(14)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管(13),所述污泥泵(14)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出水管(12),所述第一出水管(12)中央设置有控制阀(11),且第一出水管(12)靠近支撑架(34)一端延伸至第二储液箱(20)的内部,所述支撑架(34)远离电控箱(7)一侧内部的顶端安装有增氧机(2),所述增氧机(2)的一端设置有出风管(3),所述出风管(3)远离增氧机(2)的一端延伸至布液管(4)内部,所述支撑架(34)内部增氧机(2)的下方安装有风机(24),所述风机(24)的一端设置有进风管(25),所述进风管(25)与增氧机(2)连接,所述增氧机(2)通过导线与控制器(8)电连接,所述风机(24)通过导线与控制器(8)电连接,所述控制器(8)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机(10)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显示屏(9)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8)的输出端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污水循环处理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防护盖(1)、支撑架(34)、电控箱(7)和储污箱(15),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1)下端安装有支撑架(34),所述支撑架(34)内部安装有布液管(4),所述支撑架(34)内部上方的布液管(4)底部均匀设置有进水口(5),所述支撑架(34)内部下方的布液管(4)顶部设置有出水口(33),所述布液管(4)之间均匀安装有布液支管(6),所述支撑架(34)内部布液管(4)的下方安装有第二储液箱(20),所述第二储液箱(20)的底端安装有闸门(16),所述支撑架(34)内部第二储液箱(20)的下方安装有过滤网(17),所述过滤网(17)的一侧安装有储污箱(15),所述支撑架(34)内部过滤网(17)的另一侧安装有清洁板(27),所述过滤网(17)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储液箱(19),所述第一储液箱(19)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生物吸附剂(18),所述支撑架(34)一侧的底端安装有第二进水管(21),且第二进水管(21)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储液箱(19)内部,所述支撑架(34)的外部设置有吸水泵(22),所述吸水泵(22)通过第二进水管(21)与支撑架(34)连接,所述吸水泵(22)的上端安装有第二出水管(23),且第二出水管(23)远离吸水泵(22)的一端与布液管(4)相连接,所述支撑架(34)远离吸水泵(22)的一侧安装有电控箱(7),所述电控箱外部的一侧安装有显示屏(9),所述电控箱(7)内部靠近支撑架(34)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8),所述电控箱(7)内部控制器(8)的下方安装有电机(10),所述支撑架(34)靠近电控箱(7)一侧的外部设置有污泥泵(14),所述污泥泵(14)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管(13),所述污泥泵(14)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出水管(12),所述第一出水管(12)中央设置有控制阀(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祥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市杭川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