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释放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318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31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末释放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胶囊型粉末释放装置的胶囊室设置偏转进气通道,以在使用者吸气时制造螺旋气流,降低了胶囊旋转的启动流速,使使用者提供较少的吸气流量即可让胶囊高速旋转释药,为5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呼吸功能受损的患者使用胶囊型DPI提供了途径。

Powder Release Device and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owder release device and method. By setting a deflection intake passage in the capsule chamber of the capsule powder release device, the spiral airflow can be produced when the user breathes in, the starting velocity of the capsule rotation can be reduced, and the high speed revolving drug release of the capsule can be achieved by providing less suction flow for the user,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ld and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impairment. The use of capsule DPI provides a 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粉末释放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粉末释放装置及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胶囊型粉末释放装置。
技术介绍
干粉吸入器(DPI)在支气管扩张治疗上的用途是众所周知的,其通常由患者的吸气流量驱动,并通过空气动力学方法将药物分散为可吸入的粉末。胶囊型干粉吸入器是一种已知的干粉吸入器,其包括一个胶囊室及与用于开启该胶囊室的致动部,胶囊的开启主要通过剪切力、针刺或切割来实现,其中针刺是最常见的开启机制,例如US8196578B2公开的胶囊型吸入器。对于针刺机制的胶囊型DPI来说,包含在胶囊中的粉末在雾化期间通过胶囊的针刺穿孔来释放,当患者吸气产生足够流量时,胶囊在胶囊室内开始转动和振动,随着吸气流量增加,胶囊的转速将增加,从而产生足够的离心力将粉末从胶囊中释放出来。因此,胶囊型DPI对于产生足够的吸气流量的能力受到损害的患者同样存在吸气流量不足的问题,通常不推荐用于5岁以下的儿童以及部分呼吸功能受损的患者。此外,涉及不同和互补活性药物的组合疗法也是已知的,目前,不仅仅是两种,甚至三种、四种活性药物的组合疗法已经出现。虽然组合产品为患者提供了额外的便利,但是某些药剂活性物质难以配制成独特的组合产品。例如,当配制在一起时,活性物质可能彼此间发生化学相互作用,以产生负面影响。申请人发现,一种胶囊型干粉吸入器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该胶囊型干粉吸入器包括至少两个胶囊室以及与胶囊室的数量相匹配的致动部,每个胶囊室装载有包含不同的药物活性物质的胶囊,通过混合每个胶囊室中胶囊释放出的药粉,可提供给予患者的组合吸入药剂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吸入给药的粉末释放装置,包括:胶囊室,其为可直立容纳胶囊的筒状容室,所述胶囊室的顶部开放;致动部,其包括刺针,被安装为可向胶囊室侧壁移动以刺破胶囊,所述致动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装置外部以供使用者操纵;吸嘴,其自上向下延伸的一个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的底部开口处固定有筛网罩,所述筛网罩中镶嵌有筛网,并且可分离地衔接至胶囊室顶部,以使筛网覆盖胶囊室的顶部;其中,所述胶囊室在其底部和/或侧壁设有与外界空气相通的偏转进气通道组,所述偏转进气通道组包括至少两个环绕胶囊室中轴线排布、并朝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同步偏转的偏转进气通道,以在使用者吸气时提供自偏转进气通道向上运动的螺旋气流。优选的,所述筛网下侧向胶囊室凸起。优选的,所述胶囊室底部设有向上开设且与外界空气相通的进气通道,以提供自下往上的气流。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胶囊室底部的进气通道沿胶囊室的中轴线向上开设。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胶囊室底部的进气通道为偏转进气通道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偏转进气通道组在底部整体布置为固定的叶轮结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偏转进气通道的开口与胶囊室的侧壁相切。优选的,所述胶囊室侧壁设有偏转进气通道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胶囊室侧壁的下部设有偏转进气通道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偏转进气通道的开口与胶囊室的侧壁相切。优选的,所述胶囊室的侧壁的下部设有一组由两个偏转进气通道构成的偏转进气通道组,所述胶囊室的底部设有一个直流进气通道。优选的,所述胶囊室的直径为胶囊直径的1.1至2.5倍,高度为胶囊高度的1.02至2.0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胶囊室的直径为胶囊直径的1.2至1.5倍,高度为胶囊高度的1.05至1.3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胶囊室的直径为胶囊直径的1.35倍,高度为胶囊高度的1.15倍。优选的,所述胶囊室的侧壁设有第一偏转进气通道组,胶囊室的底部设有第二偏转进气通道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利用上述粉末释放装置释放胶囊中可吸入粉末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药粉释放装置通过在胶囊室设置偏转进气通道,以在使用者吸气时制造螺旋气流,降低了胶囊旋转的启动流速,使使用者提供较少的吸气流量即可让胶囊高速旋转释药,为5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呼吸功能受损的患者使用胶囊型DPI提供了途径。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干粉吸入装置,包括:胶囊室,其为可直立容纳胶囊的筒状容室,所述胶囊室的顶部开放、底部和/或侧壁设有与外界空气相通的进气通道;致动部,其包括刺针,被安装为可供使用者操作向胶囊室侧壁移动以刺破胶囊;吸嘴,其下方包括一个出气通道;其中,胶囊室的数量为二至四个,所有胶囊室并联排布为一个一体成型的多胶囊室,胶囊室之间单独或共有地设有致动部,所述致动部在宽度方向上设有至少与其匹配的胶囊室数目相同的刺针,所述吸嘴下方的出气通道底部固定有一个筛网罩,所述筛网罩中固定有筛网,并可分离地衔接至多胶囊室顶部,以使筛网覆盖所有胶囊室的顶部。优选的,所述出气通道的侧壁至少设有一个与外界空气相通的小孔,所述小孔以不朝向出气通道中轴线的方向开设,以在使用者吸气时促进出气通道中的气流旋转。优选的,所述出气通道自下往上口径逐渐减小,在抵达吸嘴前形成一个窄颈部,所述出气通道的小孔设在窄颈部下侧。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气通道的侧壁的小孔数量为两个,其环绕出气通道中轴线对称开设。优选的,所述每个胶囊室的底部设有进气通道,以在使用者吸气时提供自下往上的气流。进一步优选的,胶囊室的底部的进气通道为偏转进气通道组,所述偏转进气通道组包括至少两个环绕胶囊室中轴线排布、并朝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同步偏转的偏转进气通道,以在使用者吸气时提供自下往上的螺旋气流。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每个胶囊室底部的偏转进气通道整体上布置为固定的叶轮结构。优选的,每个胶囊室侧壁分别设有偏转进气通道组,所述偏转进气通道组包括至少两个环绕胶囊室中轴线排布、并朝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同步偏转的偏转进气通道,以在使用者吸气时提供自偏转进气通道向上运动的螺旋气流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偏转进气通道组设置在胶囊室侧壁的下部。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偏转进气通道的开口方向与胶囊室的侧壁相切。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偏转进气通道组的偏转进气通道的数量为两个。优选的,所述至少一个胶囊室的进气通道和/或顶部开口的尺寸与其他胶囊室不同,以使得该胶囊室内的空气流速与其他胶囊室不同。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至少一个胶囊室的进气通道孔径与其他胶囊室不同,以使得该胶囊室内的空气流速与其他胶囊室不同。优选的,所述胶囊室的直径为胶囊直径的1.1至2.5倍,高度为胶囊高度的1.02至2.0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胶囊室的直径为胶囊直径的1.2至1.5倍,高度为胶囊高度的1.05至1.3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胶囊室的直径为胶囊直径的1.35倍,高度为胶囊高度的1.15倍。优选的,所述多胶囊室由紧密排布的第一胶囊室和第二胶囊室构成,第一胶囊室和第二胶囊室所在连线的两端布置有第一致动部和第二致动部,第一致动部和第二致动部可自两侧向中间移动以分别刺破第一胶囊室和第二胶囊室中的胶囊。优选的,所述多胶囊室由紧密排布的第一胶囊室和第二胶囊室构成,所述第一胶囊室和第二胶囊室所在连线的一侧布置有致动部,所述致动部在宽度方向上包括至少两个刺针,以同时刺破第一胶囊室和第二胶囊室中的胶囊。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干粉吸入装置的空气阻力值为0.01-0.08KPa0.5分钟/升。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干粉吸入装置的空气阻力值为0.02-0.05KPa0.5分钟/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干粉吸入装置的空气阻力值为0.0325KPa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吸入给药的粉末释放装置,包括:胶囊室(1),其为可直立容纳胶囊的筒状容室,所述胶囊室(1)的顶部开放;致动部(2),其包括至少一个刺针(21),被安装为可向胶囊室(1)侧壁移动以刺破胶囊,所述致动部(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装置外部以供使用者操纵;吸嘴(3),其下方包括一个出气通道(11),所述出气通道(11)底部固定有一个筛网罩(15),所述筛网罩(15)中镶嵌有筛网(12),并可分离地衔接至胶囊室(1)顶部,以使筛网(12)覆盖胶囊室(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胶囊室(1)在其底部和/或侧壁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偏转进气通道组,所述偏转进气通道组包括至少两个环绕胶囊室(1)中轴线排布、并朝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同步偏转的偏转进气通道(13),以在使用者吸气时提供自偏转进气通道(13)向上运动的螺旋气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吸入给药的粉末释放装置,包括:胶囊室(1),其为可直立容纳胶囊的筒状容室,所述胶囊室(1)的顶部开放;致动部(2),其包括至少一个刺针(21),被安装为可向胶囊室(1)侧壁移动以刺破胶囊,所述致动部(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装置外部以供使用者操纵;吸嘴(3),其下方包括一个出气通道(11),所述出气通道(11)底部固定有一个筛网罩(15),所述筛网罩(15)中镶嵌有筛网(12),并可分离地衔接至胶囊室(1)顶部,以使筛网(12)覆盖胶囊室(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胶囊室(1)在其底部和/或侧壁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偏转进气通道组,所述偏转进气通道组包括至少两个环绕胶囊室(1)中轴线排布、并朝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同步偏转的偏转进气通道(13),以在使用者吸气时提供自偏转进气通道(13)向上运动的螺旋气流。2.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释放装置,其中通气的筛网(12)的下侧向胶囊室(1)凸起。3.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释放装置,其中胶囊室(1)底部设有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辉董平朱雪冰
申请(专利权)人: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