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316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31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包括:内盖;排气阀可活动地设置在内盖上;顶杆凸轮包括相互连接的旋转部和驱动部,旋转部可转动地设置在内盖上,驱动部的驱动端朝向排气阀的方向延伸,驱动端包括第一斜面,旋转部旋转带动第一斜面与排气阀相抵触以驱动排气阀实现顶起进行排气或回落进行密封往复运动;驱动部在排气位置与密封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当驱动部位于排气位置时,驱动端与排气阀相配合并将排气阀顶起进行排气,当驱动部位于密封位置时,驱动端解除与排气阀之间的配合,以使排气阀回落,保证了排气的过程完全可由用户控制,使得用户仅仅通过直接或间接转动旋转部即可以完成控制排气阀排气,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能。

Top Cover Components and Cooking Utensil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upper cover assembly and cooking utensils, which comprises an inner cover; an exhaust valve can be movably arranged on the inner cover; a top rod cam comprises an interconnected rotating part and a driving part, which can be rotatably arranged on the inner cover; the driving end of the driving part extends toward the direction of the exhaust valve; the driving end includes a first inclined plane; the rotating part drives the first inclined plane and the exhaust valve. The driving part switches between the exhaust position and the sealing position. When the driving part is in the exhaust position, the driving end cooperates with the exhaust valve and lifts the exhaust valve to exhaust. When the driving part is in the sealing position, the driving end releases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exhaust valve and the driving end so as to make the exhaust valve return. It ensures that the exhaust process can be completely controlled by the user, so that the user can control the exhaust of the exhaust valve only by rotating the rotating part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nd improves the safety performance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盖组件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压力锅的排气阀除通过电磁阀控制排气以外,还需要设置手动排气部件以使得用户可以在断电或电磁阀失效时进行排气。在相关技术中,往往需要通过顶杆凸轮与杠杆的共同作用来带动排气阀进行排气,但是顶杆凸轮与杠杆之间的装配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盖组件。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鉴于上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上盖组件,包括:内盖;排气阀,排气阀可活动地设置在内盖上;顶杆凸轮,包括相互连接的旋转部和驱动部,旋转部可转动地设置在内盖上,驱动部的驱动端朝向排气阀的方向延伸,驱动端包括第一斜面,旋转部旋转带动第一斜面与排气阀相抵触以驱动排气阀实现顶起进行排气或回落进行密封的往复运动;其中,驱动部在排气位置与密封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当驱动部位于排气位置时,驱动端与排气阀相配合并将排气阀顶起进行排气,当驱动部位于密封位置时,驱动端解除与排气阀之间的配合,以使排气阀回落。本技术提供的上盖组件包括内盖,排气阀和顶杆凸轮,排气阀可以通过顶杆凸轮的控制实现排气的效果,排气阀可活动地设置在内盖上,在排气阀向上运动时,其可以对锅体内的气体进行排气,而在排气阀向下回落至内盖上时,则实现密封的效果。顶杆凸轮包括旋转部和驱动部,旋转部可转动地设置在内盖上,而驱动部则与旋转部相连接,使得在旋转部进行转动时可以带动驱动部一起转动,驱动部远离旋转部的一端为驱动端,驱动端朝向排气阀的方向延伸,并且驱动端包括第一斜面,由于第一斜面的存在可以使得驱动端的高度不完全相同,这样在旋转部旋转带动第一斜面转动时,在驱动端的不同高度处与排气阀相抵触时,会相应驱动排气阀实现顶起进行排气或回落进行密封的往复运动;这样在旋转部旋转时,驱动部可以在排气位置与密封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并且当驱动部位于排气位置时,驱动端与排气阀相配合并将排气阀顶起进行排气,而当驱动部的位于密封位置时,驱动端解除与排气阀之间的配合,以使排气阀回落,通过转动旋转部可以带动驱动端改变与排气阀之间的距离,以实现用户在转动旋转部时控制排气阀的排气,保证了排气的过程完全可由用户控制,使得用户仅仅通过直接或间接转动旋转部即可以完成控制排气阀排气,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能。同时,可以控制排气速度,避免排气阀在开始排气时速度过快而易造成用户被烫伤的可能性,因此可以控制第一斜面的斜率,在整个驱动端的最高高度相同的情况下,当第一斜面倾斜较小时,驱动端需要使得排气阀向上顶起的速度就会越慢,因此排气就会越缓慢,这样可以保证排气时的安全性。优选地,可以使得第一斜面各处的斜率不完全相同,在起始段上斜率较小,保证排气初期的速度较小,不易突然喷射出大量高温气体而造成用户烫伤,而在中期的斜率可以较大,以加快排气速度,保证排气速度可控;此外,由于是将旋转部的转动动作转化为排气阀的上下往复运动,因此还可以通过对旋转部的转动速度进行控制,同样可以起到对排气阀的排气速度进行控制的效果。可以想到地,第一斜面可以为直面和/或为弧形面,当第一斜面为弧形面时,其可以为多段圆弧首尾相连而成。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上盖组件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部分驱动端位于排气阀的下方,第一斜面位于驱动端的顶面,当驱动部在排气位置时,驱动端的顶面中的最高处被旋转至与排气阀相配合,当驱动部在密封位置时,驱动端的顶面中的最低处被旋转至远离排气阀。在该技术方案中,将至少部分驱动端设置于排气阀的下方,同时将第一斜面设置在驱动端的顶面上,这样在驱动端与排气阀相接触时为驱动端的顶面与排气阀的部分底面相接触,使得在驱动端将排气阀向上顶起时,排气阀的重力可以完全沿直线作用于驱动端上,保证了驱动端受力均衡,并且可以保证排气阀不会受到倾斜的作用力,进而保证在排气阀顺畅地进行往复运动。此外,驱动端与排气阀的位置关系还可以为驱动端部分插入排气阀侧壁上开设的限位槽内,也可以起到对排气阀的驱动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端的外沿处处到旋转部的距离相等,以使得驱动端在垂直于旋转部轴线所在平面内的投影为至少部分圆弧形。在该技术方案中,将驱动端的外沿设置为处处到旋转部的距离相等,以使得驱动端在垂直于旋转部轴线所在平面内的投影为至少部分圆弧形,由于旋转部带动驱动端进行转动运动,因此为保证驱动端在转动的过程中均能接触到排气阀,需要将驱动端的外沿处设置为圆弧形,并且圆弧形的半径为连接部与排气阀之间的直线距离。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端的顶面还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分别位于第一斜面的两侧,第一斜面为由第一平面所在高度向第二平面所在高度上升,当驱动部在排气位置时,第二平面位于排气阀的下方,当驱动部在密封位置时,第一平面位于排气阀的下方。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端的顶面除具有第一斜面以外还具有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并且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分别位于第一斜面的两侧,并且第一斜面为由第一平面所在高度向第二平面所在高度上升,即第一平面处于较低位置,而第二平面处于较高位置,这样在进行提升排气阀时,首先第一平面旋转至排气阀的下方,此时第一平面与排气阀之间具有间隙,使得排气阀无法被提升,而在将驱动端的第一斜面旋转至排气阀时,排气阀被逐渐提升,排气阀经由第一斜面运动至第二平面上时,排气阀被完全顶起实现排气。通过设置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使得首先平整的第一平面更易于旋入排气阀的下方而不会与排气阀产生干涉,并且在将排气阀向上提升后,使得排气阀能始终处于被顶起的位置上进行持续排气,保证排气过程不易中断。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顶杆凸轮还包括:推杆,推杆与旋转部相连接,在旋转部旋转时,推杆可分离地与上盖组件中的开盖按键相接触,在驱动部位于排气位置时,推杆转动至与开盖按键相接触。在该技术方案中,顶杆凸轮还包括推杆,推杆与旋转部相连接,并且推杆与驱动部之间具有间隙,在旋转部旋转时,驱动部与推杆同时被旋转部带动进行转动,推杆可以转动到与开盖按键相接触的位置,以使得完成开盖的动作,在用户需要开盖时,由于转动旋转部带动驱动部也进行转动,而驱动部的转动则会使得排气阀发生排气动作,因此可以保证在开盖前必然使得排气阀进行了排气,保证了在开盖时锅体内的气压正常,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平面的长度与排气阀的排气速度负相关。在该技术方案中,将第二平面的长度设置为与排气阀的排气速度负相关,即排气阀的排气速度越慢,则第二平面的长度设置越长,由于在排气阀处于第二平面的位置上时,排气阀始终进行排气,因此为保证排气彻底,可以沿第二平面的长度。可以想到地,排气阀的排气速度与第一斜面的斜率正相关,因此第二平面的长度第一斜面的斜率负相关。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排气阀包括排气阀本体和排气阀顶杆,排气阀包括排气阀本体和排气阀顶杆,排气阀顶杆的顶端与排气阀本体配合,排气阀顶杆的底端与驱动端相配合,排气阀顶杆在驱动部的作用下驱动排气阀本体运动。在该技术方案中,排气阀包括排气阀本体和排气阀顶杆,排气阀本体用于排气,在排气阀本体和驱动端之间专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组件包括:内盖;排气阀,所述排气阀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内盖上;顶杆凸轮,包括相互连接的旋转部和驱动部,所述旋转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内盖上,所述驱动部的驱动端朝向所述排气阀的方向延伸,所述驱动端包括第一斜面,所述旋转部旋转带动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排气阀相抵触以驱动所述排气阀实现顶起进行排气或回落进行密封的往复运动;其中,所述驱动部在排气位置与密封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当所述驱动部位于排气位置时,所述驱动端与所述排气阀相配合并将所述排气阀顶起进行排气,当所述驱动部位于密封位置时,所述驱动端解除与所述排气阀之间的配合,以使所述排气阀回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组件包括:内盖;排气阀,所述排气阀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内盖上;顶杆凸轮,包括相互连接的旋转部和驱动部,所述旋转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内盖上,所述驱动部的驱动端朝向所述排气阀的方向延伸,所述驱动端包括第一斜面,所述旋转部旋转带动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排气阀相抵触以驱动所述排气阀实现顶起进行排气或回落进行密封的往复运动;其中,所述驱动部在排气位置与密封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当所述驱动部位于排气位置时,所述驱动端与所述排气阀相配合并将所述排气阀顶起进行排气,当所述驱动部位于密封位置时,所述驱动端解除与所述排气阀之间的配合,以使所述排气阀回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驱动端位于所述排气阀的下方,所述第一斜面位于所述驱动端的顶面,当所述驱动部在排气位置时,所述驱动端的顶面中的最高处被旋转至与所述排气阀相配合,当所述驱动部在密封位置时,所述驱动端的顶面中的最低处被旋转至远离所述排气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端的外沿处处到所述旋转部的距离相等,以使得所述驱动端在垂直于所述旋转部轴线所在平面内的投影为至少部分圆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端的顶面还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斜面的两侧,所述第一斜面为由所述第一平面所在高度向所述第二平面所在高度上升,当所述驱动部在排气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铭福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