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部外科术后防压防护型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309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31 22:08
一种腹部外科术后防压防护型护理装置,包括护理垫主体、上肢约束垫,护理垫主体上开有通长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上方固定有弧形支被架,弧形凹槽的弧面中部开有防护槽,防护槽的槽口上方固定有滑动支撑架;护理垫主体上固定有插座和铰接座,上肢约束垫包括第一上肢约束垫和第二上肢约束垫,弧形支被架由一对弧形拱圈和两端固定于弧形拱圈上的连接杆组成,弧形拱圈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铰接片,铰接片插入护理垫主体一侧的铰接座上,弧形拱圈的另一端部插入护理垫主体另一侧的插座的插孔中;滑动支撑架由固定杆、推拉杆、铰接件和操作杆组成。该装置可对患者在各种睡姿下对患者的腹部手术切口部位进行防压防护,保护更加全面。

A Pressure-proof and Protective Nursing Device after Abdominal Surgery

A pressure-proof and protective nursing device after abdominal surgery includes the main body of nursing pad and upper limb restraint pad. The main body of nursing pad is provided with a long arc groove, the upper part of the arc groove is fixed with an arc support quilt, the middle part of the arc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protective groove,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groove is fixed with a sliding support frame; the main body of nursing pad is fixed with sockets and hinges, and the upper limb restraint is fixed. The cushion includes the first upper limb restraint pad and the second upper limb restraint pad. The arc support quilt consists of a pair of arc arch rings and connecting rods fixed at both ends on the arc arch ring. The end of the arc arch ring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rticulated sheets. The articulated sheets are inserted on the articulated seat on one sid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nursing pa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arc arch ring is inserted into the socket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nursing Fixed rod, push-pull rod, articulated parts and operating rod are composed. The device can protect the abdominal incision from pressure under various sleeping postures, and the protection is more comprehens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部外科术后防压防护型护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护理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腹部外科术后防压防护型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腹部外科术后伤口在胸部下方处,病人盖设被子以及睡眠过程中容易压迫伤口,容易使伤口再次破裂。目前也仅仅是通过在伤口上盖设纱布的方式进行基本防护,还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720537674.4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肝胆外科术后防压防护型护理装置,包括一对保护组件,保护组件包括夹紧件,夹紧件包括调节部,调节部下端一侧上一体成型有限制部一和限制部二,限制部一和限制部二的一端与调节部为一体,限制部一和限制部二另一端之间卡接有限制板,限制部一和限制部二之间形成限制腔,调节部的另一侧上滑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在调节部上,伸缩杆的另一端固连有伸缩板,伸缩板的上端一侧固连于伸缩杆,两保护组件中的伸缩板上端之间卡接有上伸缩卡板。该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被子放置于夹紧件上方时,被子极易发生中部沉陷而压在患者的伤口上;(2)该装置仅适用于睡姿较好的患者且只能平躺时使用,当患者在翻身侧卧以及俯卧时,该装置则难以保护患者的伤口切口部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腹部外科术后防压防护型护理装置,该装置可对患者在各种睡姿下对患者的腹部手术切口部位进行防压防护,保护更加全面;同时该装置可对被子进行支持,在保温、保暖的同时可防止被子对切口部位造成压迫而影响切口部位的愈合进程。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腹部外科术后防压防护型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理垫主体,护理垫主体的前、后两侧面固定有上肢约束垫,护理垫主体上开有通长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上方固定有弧形支被架,弧形凹槽的弧面中部开有防护槽,防护槽的槽口上方固定有滑动支撑架;所述的护理垫主体的前、后两顶面上分别固定有插座和铰接座,护理垫主体的底部的前、后两侧面对称开有非贯通的插槽,护理垫主体的右侧面开有与插槽贯通的滑道,防护槽的前、后槽壁上开有滑槽;所述的上肢约束垫包括固定于护理垫主体后侧面的第一上肢约束垫和固定于护理垫主体前侧面的第二上肢约束垫,第一上肢约束垫和第二上肢约束垫的结构相同,第一上肢约束垫的顶面开有约束凹槽且约束凹槽上方固定有尼龙约束带,第一上肢约束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板,插板的端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栓,插板插入护理垫主体的插槽中且螺栓从滑道中伸出,螺栓上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将第一上肢约束垫固定于护理垫主体上;所述的弧形支被架由一对弧形拱圈和两端固定于弧形拱圈上的连接杆组成,弧形拱圈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铰接片,铰接片插入护理垫主体一侧的铰接座上,弧形拱圈的另一端部插入护理垫主体另一侧的插座的插孔中;所述的滑动支撑架由固定杆、推拉杆、铰接件和操作杆组成,固定杆固定于防护槽的左侧槽壁上,左端的一对推拉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杆和铰接件铰接,中间部分的推拉杆相互交叉且其两端与铰接件通过铆钉铰接,铰接件呈Y字型,铰接件的两个分叉部分别与两个推拉杆铰接,铰接件的直通部插入防护槽的滑槽中,右端的一对推拉杆的端部与操作杆的两端铰接。优选的,所述的尼龙约束带的两端与第一上肢约束垫尼龙粘贴,尼龙约束带的数量为3个且等间距设置于第一上肢约束垫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可对患者在各种睡姿下对患者的腹部手术切口部位进行防压防护,保护更加全面;同时该装置可对被子进行支持,在保温、保暖的同时可防止被子对切口部位造成压迫而影响切口部位的愈合进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一种腹部外科术后防压防护型护理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所述的护理垫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所述的第一上肢约束垫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所述的弧形支被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所述的滑动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护理垫主体,2-第一上肢约束垫,3-第二上肢约束垫,4-弧形支被架,5-滑动支撑架,11-防护槽,12-插槽,13-滑道,14-滑槽,15-插座,16-铰接座,21-约束凹槽,22-尼龙约束带,31-插板,32-螺栓,33-螺母,41-弧形拱圈,42-连接杆,43-铰接片,51-固定杆,52-推拉杆,53-铰接件,54-铆钉,55-操作杆,151-插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5所示,一种腹部外科术后防压防护型护理装置,包括护理垫主体1,护理垫主体1的前、后两侧面固定有上肢约束垫,护理垫主体1上开有通长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上方固定有弧形支被架4,弧形凹槽的弧面中部开有防护槽11,防护槽11的槽口上方固定有滑动支撑架5;所述的护理垫主体1的前、后两顶面上分别固定有插座15和铰接座16,护理垫主体1的底部的前、后两侧面对称开有非贯通的插槽12,护理垫主体1的右侧面开有与插槽贯通的滑道13,防护槽11的前、后槽壁上开有滑槽14;所述的上肢约束垫包括固定于护理垫主体后侧面的第一上肢约束垫2和固定于护理垫主体前侧面的第二上肢约束垫3,第一上肢约束垫2和第二上肢约束垫3的结构相同,第一上肢约束垫2的顶面开有约束凹槽21且约束凹槽21上方固定有尼龙约束带22,第一上肢约束垫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板31,插板31的端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栓32,插板31插入护理垫主体的插槽12中且螺栓32从滑道13中伸出,螺栓32上螺纹连接有螺母33,螺母33将第一上肢约束垫2固定于护理垫主体1上;所述的弧形支被架4由一对弧形拱圈41和两端固定于弧形拱圈上的连接杆42组成,弧形拱圈4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铰接片43,铰接片43插入护理垫主体一侧的铰接座16上,弧形拱圈41的另一端部插入护理垫主体1另一侧的插座15的插孔151中;所述的滑动支撑架5由固定杆51、推拉杆52、铰接件53和操作杆55组成,固定杆51固定于防护槽11的左侧槽壁上,左端的一对推拉杆52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杆51和铰接件53铰接,中间部分的推拉杆52相互交叉且其两端与铰接件53通过铆钉54铰接,铰接件53呈Y字型,铰接件53的两个分叉部分别与两个推拉杆52铰接,铰接件53的直通部插入防护槽的滑槽14中右端,右端的一对推拉杆52的端部与操作杆55的两端铰接其中的,所述的尼龙约束带22的两端与第一上肢约束垫2尼龙粘贴,尼龙约束带22的数量为3个且等间距设置于第一上肢约束垫2上。本装置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患者躺在护理垫主体1的弧形凹槽上,根据切口的位置及大小,握持于操作杆55上并推拉滑动支撑架5使其暴露出的防护槽11与切口的位置与大小相对应;将弧形支被架4盖合于护理垫主体1的上方并将被子等保温物品铺放于弧形支被架4上,弧形支被架4可防止被子中间部位沉陷而对切口部位造成压迫;拧松螺母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腹部外科术后防压防护型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理垫主体,护理垫主体的前、后两侧面固定有上肢约束垫,护理垫主体上开有通长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上方固定有弧形支被架,弧形凹槽的弧面中部开有防护槽,防护槽的槽口上方固定有滑动支撑架;所述的护理垫主体的前、后两顶面上分别固定有插座和铰接座,护理垫主体的底部的前、后两侧面对称开有非贯通的插槽,护理垫主体的右侧面开有与插槽贯通的滑道,防护槽的前、后槽壁上开有滑槽;所述的上肢约束垫包括固定于护理垫主体后侧面的第一上肢约束垫和固定于护理垫主体前侧面的第二上肢约束垫,第一上肢约束垫和第二上肢约束垫的结构相同,第一上肢约束垫的顶面开有约束凹槽且约束凹槽上方固定有尼龙约束带,第一上肢约束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板,插板的端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栓,插板插入护理垫主体的插槽中且螺栓从滑道中伸出,螺栓上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将第一上肢约束垫固定于护理垫主体上;所述的弧形支被架由一对弧形拱圈和两端固定于弧形拱圈上的连接杆组成,弧形拱圈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铰接片,铰接片插入护理垫主体一侧的铰接座上,弧形拱圈的另一端部插入护理垫主体另一侧的插座的插孔中;所述的滑动支撑架由固定杆、推拉杆、铰接件和操作杆组成,固定杆固定于防护槽的左侧槽壁上,左端的一对推拉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杆和铰接件铰接,中间部分的推拉杆相互交叉且其两端与铰接件通过铆钉铰接,铰接件呈Y字型,铰接件的两个分叉部分别与两个推拉杆铰接,铰接件的直通部插入防护槽的滑槽中,右端的一对推拉杆的端部与操作杆的两端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部外科术后防压防护型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理垫主体,护理垫主体的前、后两侧面固定有上肢约束垫,护理垫主体上开有通长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上方固定有弧形支被架,弧形凹槽的弧面中部开有防护槽,防护槽的槽口上方固定有滑动支撑架;所述的护理垫主体的前、后两顶面上分别固定有插座和铰接座,护理垫主体的底部的前、后两侧面对称开有非贯通的插槽,护理垫主体的右侧面开有与插槽贯通的滑道,防护槽的前、后槽壁上开有滑槽;所述的上肢约束垫包括固定于护理垫主体后侧面的第一上肢约束垫和固定于护理垫主体前侧面的第二上肢约束垫,第一上肢约束垫和第二上肢约束垫的结构相同,第一上肢约束垫的顶面开有约束凹槽且约束凹槽上方固定有尼龙约束带,第一上肢约束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板,插板的端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栓,插板插入护理垫主体的插槽中且螺栓从滑道中伸出,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杨雪梅罗群苟淼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