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患者约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9305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6
本技术属于约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患者约束装置,包括约束装置本体,且约束装置本体是由下托管一、下托管二、下托管三、保护垫一、保护垫二、保护套一、保护套二、保护套三与保护套四构成,所述下托管一上设置有约束条一、约束条二、插接座A与连接绳,所述下托管一上开设有凹槽一、插槽一、插槽二与螺孔,所述下托管二上设置有约束条三与插接座B,所述下托管二上开设有凹槽二、插槽三与螺孔,所述下托管三上设置有约束条四与插接座A、插接座B,所述下托管三上开设有插槽四与螺孔,通过本技术在使用时为对患者肘关节进行约束,能够由此避免若约束患者腕关节易与穿刺部位重合,从而影响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约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患者约束装置


技术介绍

1、临床中,为避免躁动患者产生非计划拔管行为,常需对患者肢体进行约束,目前现有约束装置多进行腕关节约束,主要约束装置为约束带或者网球拍式约束手套等。在现有约束装置条件下,非计划拔管依然经常发生,同时由于很多重症患者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的监测,约束腕关节的位置刚好和穿刺部位重合,容易影响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患者约束装置,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患者约束装置,包括约束装置本体,且约束装置本体是由下托管一、下托管二、下托管三、保护垫一、保护垫二、保护套一、保护套二、保护套三与保护套四构成,所述下托管一上设置有约束条一、约束条二、插接座a与连接绳,所述下托管一上开设有凹槽一、插槽一、插槽二与螺孔,所述下托管二上设置有约束条三与插接座b,所述下托管二上开设有凹槽二、插槽三与螺孔,所述下托管三上设置有约束条四与插接座a、插接座b,所述下托管三上开设有插槽四与螺孔,所述约束条二上设置有穿套环,所述连接绳与紧固螺栓相连,且紧固螺栓与螺孔旋接。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技术在使用时为对患者肘关节进行约束,能够由此避免若约束患者腕关节易与穿刺部位重合,从而影响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4、为了便于对约束装置本体进行初步组装: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托管一、下托管二与下托管三皆为半弧状,且下托管一后端外壁边缘处所设置的插接座a与下托管二或下托管三前端外壁边缘处所设置的插接座b插合连接,而下托管三后端外壁边缘处所设置的插接座a则与下托管二前端外壁边缘处所设置的插接座b插合连接。

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下托管一的插接座a与下托管二的插接座b插合连接后,能够对约束装置本体进行初步组装,当拆分下托管一与下托管二,经由下托管三前端所设置的插接座b与下托管一后端所设置的插接座a插合连接、经由下托管三后端所设置的插接座a与下托管二前端所设置的插接座b插合连接,即能够由此完成约束装置本体的延长组装操作。

7、为了增加约束时的舒适度: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托管一的前端外壁及内壁皆开设有凹槽一,而下托管二的后端外壁及内壁皆开设有凹槽二,且凹槽一与保护垫一形状相同,并与其为卡合连接,而凹槽二则与保护垫二形状相同,并与其为卡合连接。

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保护垫一与保护垫二的设立,可便于当其分别卡合安装于凹槽一、凹槽二中后,能够在对患者肘关节进行约束时,增加与患者皮肤接触时的舒适度。

10、为了便于闭合各托管顶端开口: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约束条一、约束条二、约束条三、约束条四一端皆通过合页分别与下托管一、下托管二、下托管三一端铰连,且约束条一与约束条二分别设置于下托管一同一端面的前部及后部,而约束条三、约束条四则分别设置于下托管二、下托管三一端中部,并皆与约束条一、约束条二设置端面相同。

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约束条一、约束条二、约束条三与约束条四的设立,可便于能够环绕患者肢体,对各托管顶端开口进行闭合,从而对患者肘关节进行固定。

13、为了便于各对应约束条的插入: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约束条一、约束条二、约束条三与约束条四远离铰连端的另一端为开合端,各约束条开合端处皆等距开设有螺孔若干,且插槽一对应约束条一设置位置开设于下托管一前端内部夹层中、插槽二对应约束条二设置位置开设于下托管一后端内部夹层中、插槽三对应约束条三设置位置开设于下托管二内部夹层中、而插槽三则对应约束条四设置位置开设于下托管三内部夹层中。

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各插槽的设立,可便于各约束条开合端能够经由各插槽顶端开口插入各对应插槽内部进行收纳。

16、为了便于对各约束条进行位置固定: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托管一、下托管二、下托管三远离铰连端的另一端皆开设有螺孔,各螺孔与各约束条的设置位置为左右对应,并与各同位置的插槽相连通,且各螺孔一端的下托管一、下托管二与下托管三外壁上皆设置有连接绳,而连接绳另一端则与紧固螺栓相连。

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各约束条插入各对应插槽中后,只需将紧固螺栓经各下托管外壁所开设的螺孔旋入各插槽中的各约束条当前位置螺孔中,即能够对各约束条进行位置固定,从而完成约束装置本体在患者肘关节的穿戴操作。

19、为了便于紧固螺栓贯穿通孔与螺孔旋接,与对保护垫一与保护垫二进行进一步位置固定: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垫一与保护垫二一端外壁皆开设有通孔,且保护垫一通孔开设位置与下托管一前端外壁螺孔开设位置相同,而保护垫二通孔开设位置则与下托管二外壁螺孔开设位置相同。

2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通孔的设立,既便于紧固螺栓贯穿通孔与螺孔旋接,又能够对保护垫一与保护垫二进行进一步位置固定。

22、为了增加约束时的舒适度:

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套一与穿套于约束条一外端、保护套二穿套于约束条二外端、保护套三穿套于约束条三外端、而保护套四则穿套于约束条四外端,且保护套二顶端开设有缺口。

24、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各保护套的设立,可便于当将其穿套于各约束条外端后,能够在各约束条对患者肘关节处进行约束时,降低其对患者皮肤的勒压感,增加约束时的舒适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患者约束装置,包括约束装置本体,且约束装置本体是由下托管一(1)、下托管二(2)、下托管三(3)、保护垫一(4)、保护垫二(5)、保护套一(6)、保护套二(7)、保护套三(24)与保护套四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管一(1)上设置有约束条一(8)、约束条二(9)、插接座A(10)与连接绳(11),所述下托管一(1)上开设有凹槽一(12)、插槽一(13)、插槽二(14)与螺孔(15),所述下托管二(2)上设置有约束条三(16)与插接座B(17),所述下托管二(2)上开设有凹槽二(18)、插槽三(19)与螺孔(15),所述下托管三(3)上设置有约束条四(20)与插接座A(10)、插接座B(17),所述下托管三(3)上开设有插槽四(21)与螺孔(15),所述约束条二(9)上设置有穿套环(22),所述连接绳(11)与紧固螺栓(26)相连,且紧固螺栓(26)与螺孔(15)旋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管一(1)、下托管二(2)与下托管三(3)皆为半弧状,且下托管一(1)后端外壁边缘处所设置的插接座A(10)与下托管二(2)或下托管三(3)前端外壁边缘处所设置的插接座B(17)插合连接,而下托管三(3)后端外壁边缘处所设置的插接座A(10)则与下托管二(2)前端外壁边缘处所设置的插接座B(17)插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管一(1)的前端外壁及内壁皆开设有凹槽一(12),而下托管二(2)的后端外壁及内壁皆开设有凹槽二(18),且凹槽一(12)与保护垫一(4)形状相同,并与其为卡合连接,而凹槽二(18)则与保护垫二(5)形状相同,并与其为卡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一(8)、约束条二(9)、约束条三(16)、约束条四(20)一端皆通过合页分别与下托管一(1)、下托管二(2)、下托管三(3)一端铰连,且约束条一(8)与约束条二(9)分别设置于下托管一(1)同一端面的前部及后部,而约束条三(16)、约束条四(20)则分别设置于下托管二(2)、下托管三(3)一端中部,并皆与约束条一(8)、约束条二(9)设置端面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一(8)、约束条二(9)、约束条三(16)与约束条四(20)远离铰连端的另一端为开合端,各约束条开合端处皆等距开设有螺孔(15)若干,且插槽一(13)对应约束条一(8)设置位置开设于下托管一(1)前端内部夹层中、插槽二(14)对应约束条二(9)设置位置开设于下托管一(1)后端内部夹层中、插槽三(19)对应约束条三(16)设置位置开设于下托管二(2)内部夹层中、而插槽三(19)则对应约束条四(20)设置位置开设于下托管三(3)内部夹层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管一(1)、下托管二(2)、下托管三(3)远离铰连端的另一端皆开设有螺孔(15),各螺孔(15)与各约束条的设置位置为左右对应,并与各同位置的插槽相连通,且各螺孔(15)一端的下托管一(1)、下托管二(2)与下托管三(3)外壁上皆设置有连接绳(11),而连接绳(11)另一端则与紧固螺栓(26)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垫一(4)与保护垫二(5)一端外壁皆开设有通孔(25),且保护垫一(4)通孔(25)开设位置与下托管一(1)前端外壁螺孔(15)开设位置相同,而保护垫二(5)通孔(25)开设位置则与下托管二(2)外壁螺孔(15)开设位置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一(6)与穿套于约束条一(8)外端、保护套二(7)穿套于约束条二(9)外端、保护套三(24)穿套于约束条三(16)外端、而保护套四则穿套于约束条四(20)外端,且保护套二(7)顶端开设有缺口(2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患者约束装置,包括约束装置本体,且约束装置本体是由下托管一(1)、下托管二(2)、下托管三(3)、保护垫一(4)、保护垫二(5)、保护套一(6)、保护套二(7)、保护套三(24)与保护套四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管一(1)上设置有约束条一(8)、约束条二(9)、插接座a(10)与连接绳(11),所述下托管一(1)上开设有凹槽一(12)、插槽一(13)、插槽二(14)与螺孔(15),所述下托管二(2)上设置有约束条三(16)与插接座b(17),所述下托管二(2)上开设有凹槽二(18)、插槽三(19)与螺孔(15),所述下托管三(3)上设置有约束条四(20)与插接座a(10)、插接座b(17),所述下托管三(3)上开设有插槽四(21)与螺孔(15),所述约束条二(9)上设置有穿套环(22),所述连接绳(11)与紧固螺栓(26)相连,且紧固螺栓(26)与螺孔(15)旋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管一(1)、下托管二(2)与下托管三(3)皆为半弧状,且下托管一(1)后端外壁边缘处所设置的插接座a(10)与下托管二(2)或下托管三(3)前端外壁边缘处所设置的插接座b(17)插合连接,而下托管三(3)后端外壁边缘处所设置的插接座a(10)则与下托管二(2)前端外壁边缘处所设置的插接座b(17)插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管一(1)的前端外壁及内壁皆开设有凹槽一(12),而下托管二(2)的后端外壁及内壁皆开设有凹槽二(18),且凹槽一(12)与保护垫一(4)形状相同,并与其为卡合连接,而凹槽二(18)则与保护垫二(5)形状相同,并与其为卡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一(8)、约束条二(9)、约束条三(16)、约束条四(20)一端皆通过合页分别与下托管一(1)、下托管二(2)、下托管三(3)一端铰连,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秋林谭月英尹辉杨华辜斐张艳萍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