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侧骨热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300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31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位侧骨热压机,在工作台上设置有两个工位以上的定压模块,将热压组件设在移载座上,通过往复驱动装置则驱动移载座相对机架沿着不同的定压模块上往复运动,使得摆放在定压模块上的文胸侧骨得到相应的热压,并通过自动控制热压组件的热压时长和温度,因此,有效控制了热压时间和温度,保证文胸侧骨热压质量统一;且当移载座移动至另一工位热压定压模块上的文胸侧骨时,作业员则可将另一工位上的文胸侧骨取下,因而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

Multi-station lateral bone hot pres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station side bone hot pressing machine, which has two or more constant pressure modules on the workbench. The hot pressing module is set on the transfer seat. Through reciprocating driving device, the transfer seat is driven to reciprocate with the frame along different constant pressure modules, so that the bra side bone placed on the fixed pressure module can get corresponding hot pressing, and the hot pressing module can be 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Therefore, the time and temperature of hot pressing ar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to ensure the uniformity of the quality of hot pressing of the bra side bones. When the carrier moves to the bra side bones on the hot pressing module of another station, the operator can remove the bra side bones from the other station, thus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工位侧骨热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衣机械,尤其是一种多工位侧骨热压机。
技术介绍
在生产制作文胸内衣过程中,其涉及200多道工序,其中就包括对侧骨进行热压。为了提高文胸内衣的舒适性以及便于下一工序作业,需要对文胸侧骨进行热压。而我们都知道,在目前,对于制衣行业,其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也是产品性质所决定。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则将工序进行细分,组织或安排专人对文胸侧骨进行热压,作业员将文文胸侧骨摆放在治具上时,则手持电烙铁或加热块,相应按压在文胸侧骨上。由于在进行热压时,电烙铁或加热块的温度不能太热且需要保压一定时间,然而,采用上述作业方式,对作业员要求要细心,也需要具有较高的熟练程度及安全意识,否者容易烫伤文胸侧骨,作业员也会因使用不当而烫伤自己或周遭其他物体;另外还存在热压质量不统一和劳动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即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工位侧骨热压机,在工作台上设置有两个工位以上的定压模块,将热压组件设在移载座上,通过往复驱动装置则驱动移载座相对机架沿着不同的定压模块上往复运动,使得摆放在定压模块上的文胸侧骨得到相应的热压,并通过自动控制热压组件的热压时长和温度,因此,有效控制了热压时间和温度,保证文胸侧骨热压质量统一;且当移载座移动至另一工位热压定压模块上的文胸侧骨时,作业员则可将另一工位上的文胸侧骨取下,因而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多工位侧骨热压机,包括机架1和移载座2,所述机架1上设有工作台3,所述工作台3上沿横向水平设置有用于摆放文胸侧骨的定压模块4,所述定压模块4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摆放文胸侧骨的工位,所述移载座2上设有用于热压摆放在定压模块4上的文胸侧骨的热压组件5,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移载座2在定压模块4上的工位间来回移动的往复驱动装置。如上所述多工位侧骨热压机,所述热压组件5包括升降驱动装置51,所述升降驱动装置51输出端朝下且连接有连接座52,所述连接座52上连接有动压膜块53,所述动压膜块53内沿横向均匀地嵌设有复数块电发热块54。如上所述多工位侧骨热压机,所述动压膜块53由两块导热的模板531固定连接而成,两所述模板531之间形成有凹腔,所述电发热块54置于两模板531之间的凹腔内。如上所述多工位侧骨热压机,所述升降驱动装置51为气缸。如上所述多工位侧骨热压机,所述动压膜块53与连接座52之间设有避免动压膜块53上的热量传递到升降驱动装置51上的隔热块55。如上所述多工位侧骨热压机,所述电发热块54横截面呈上窄下宽结构,所述电发热块54底面紧贴于两模板531所形成的内腔532底部,且所述电发热块54的顶面及侧面与模板531之间设有隔热填充物533。如上所述多工位侧骨热压机,所述电发热块54横截面呈上窄下宽的三角形结构,两所述模板531外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隔热凹槽534。如上所述多工位侧骨热压机,所述机架1上固定设有两支撑臂11,两所述支撑臂11之间设有导向横杆12,所述移载座2呈7字型,且所述移载座2上部可滑动地与导向横杆12连接,所述移载座2的下部与机架1滑动连接,所述往复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移载座2的下部连接。如上所述多工位侧骨热压机,所述往复驱动装置为气缸,该气缸输出端与移载座2的下部连接。如上所述多工位侧骨热压机,所述往复驱动装置为电机,该电机输出端连接有丝杠,该丝杠转动地设在机架1上,所述所述移载座2的下部通过丝母与丝杠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在工作台上设置多个定压模块,通过往复驱动装置则驱动移载座相对机架沿着不同的定压模块上往复运动,可在对应的工位停下而进行热压,即当移载座移动至另一工位热压定压模块上的文胸侧骨时,作业员则可将另一工位上的文胸侧骨取下,因而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2、通过自动控制热压组件的热压时长和温度,因此,有效控制了热压时间和温度,保证文胸侧骨热压质量统一。3、将电发热块设计为上窄下宽的结构,优先采用截面呈三角形结构,且电发热块的底面紧贴在两模板之间的凹腔底部,确保了电发热块所产生的热量大部分传递至动压膜块的底部,减少了热量损耗,具有节能的特点。4、为避免电发热块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动压膜块上部,在电发热块上部、侧面与凹腔之间设有隔热填充物,如石棉,同时在动压膜块于连接座之间也设有隔热块,以及在动压膜块两侧设有隔热凹槽,采用上述设计结构,有效避免了动压膜块底部的热量传递到升降驱动装置和动压膜块上部,进一步避免了热量散失。【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热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动压膜块横截面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参考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多工位侧骨热压机,包括机架1和移载座2,所述机架1上设有工作台3,所述工作台3上沿横向水平设置有用于摆放文胸侧骨的定压模块4,所述定压模块4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摆放文胸侧骨的工位,所述移载座2上设有用于热压摆放在定压模块4上的文胸侧骨的热压组件5,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移载座2在定压模块4上的工位间来回移动的往复驱动装置。如图5所示,在工作台上设置多个定压模块,通过往复驱动装置则驱动移载座相对机架沿着不同的定压模块上往复运动,可在对应的工位停下而进行热压,即当移载座移动至另一工位热压定压模块上的文胸侧骨时,作业员则可将另一工位上的文胸侧骨取下,因而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另外,通过自动控制热压组件的热压时长和温度,因此,有效控制了热压时间和温度,保证文胸侧骨热压质量统一。如图3-4所示,所述热压组件5包括升降驱动装置51,所述升降驱动装置51输出端朝下且连接有连接座52,所述连接座52上连接有动压膜块53,所述动压膜块53内沿横向均匀地嵌设有复数块电发热块54。为了提高热压效率,且保证动压膜块底部的温度一致,故在动压膜块内均匀地设置电发热块。所述动压膜块53由两块导热的模板531固定连接而成,两所述模板531之间形成有凹腔,所述电发热块54置于两模板531之间的凹腔内。为了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在电发热块与模板531接触面之间可涂覆有导热绝缘层。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升降驱动装置51为气缸。为避免动压膜块53上的热量传递到升降驱动装置51上,在所述动压膜块53与连接座52之间设有的隔热块55。如图4所示,为了使得电发热块的热量大部分传递到动压膜块底部,故将所述电发热块54横截面呈上窄下宽结构,所述电发热块54底面紧贴于两模板531所形成的内腔532底部,且所述电发热块54的顶面及侧面与模板531之间设有隔热填充物533,因此可使得热量向下传导至动压膜块底部,减少了热量损耗,具有节能的特点。进一步地,如图3-4所示,所述电发热块54横截面呈上窄下宽的三角形结构,两所述模板531外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隔热凹槽534,通过隔热凹槽534的设置,可减缓动压膜块底部的热量向上传递。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节省场地空间,所述机架1上固定设有两支撑臂11,两所述支撑臂11之间设有导向横杆12,所述移载座2呈7字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工位侧骨热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和移载座(2),所述机架(1)上设有工作台(3),所述工作台(3)上沿横向水平设置有用于摆放文胸侧骨的定压模块(4),所述定压模块(4)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摆放文胸侧骨的工位,所述移载座(2)上设有用于热压摆放在定压模块(4)上的文胸侧骨的热压组件(5),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移载座(2)在定压模块(4)上的工位间来回移动的往复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工位侧骨热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和移载座(2),所述机架(1)上设有工作台(3),所述工作台(3)上沿横向水平设置有用于摆放文胸侧骨的定压模块(4),所述定压模块(4)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摆放文胸侧骨的工位,所述移载座(2)上设有用于热压摆放在定压模块(4)上的文胸侧骨的热压组件(5),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移载座(2)在定压模块(4)上的工位间来回移动的往复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工位侧骨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组件(5)包括升降驱动装置(51),所述升降驱动装置(51)输出端朝下且连接有连接座(52),所述连接座(52)上连接有动压膜块(53),所述动压膜块(53)内沿横向均匀地嵌设有复数块电发热块(5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工位侧骨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压膜块(53)由两块导热的模板(531)固定连接而成,两所述模板(531)之间形成有凹腔,所述电发热块(54)置于两模板(531)之间的凹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工位侧骨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装置(51)为气缸。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工位侧骨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压膜块(53)与连接座(52)之间设有避免动压膜块(53)上的热量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启邦林泽南李亚强雷启忠陈强谭健
申请(专利权)人:英商马田纺织品中国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