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2897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31 21:09
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屏蔽壳体、绝缘主体、弹性端子、穿刺结构及理线组合块;绝缘主体安装屏蔽壳体内,弹性端子安装绝缘主体上,各弹性端子之弹性电源端子及弹性接地端子包括夹型接触结构,各穿刺结构设置在各弹性端子后端,理线组合块安装在绝缘主体上,各穿刺结构穿入至理线组合块之各穿线槽孔内而连接线材。

Plug electrical connector

A plug electrical connector includes a shielding case, an insulating body, an elastic terminal, a piercing structure and a wiring assembly block; the insulating body is installed in the shielding case, and the elastic terminal is installed on the insulating body; the elastic power supply terminals and the elastic grounding terminals of each elastic terminal include a clamp-type contact structure; each piercing structure is set at the back end of each elastic terminal, and the wiring assembly block is installed in the insulating main body. On the body, each puncture structure penetrates into each puncture groove hole of the alignment assembly block and connects the wi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头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插头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一般电连接器界面为通用序列总线(UniversalSerialBus,简称USB)为普遍为大众所使用,并以USB2.0传输规格发展至现今为传输速度更快的USB3.0传输规格。现有USBType-C电连接器的外型、结构、端子接触方式、端子数目、各端子的距离(Pitch)、各端子的分配(PinAssignment),都和目前的USB电连接器截然不同。目前的USBType-C电连接器公头包含有结合于胶芯上之上排弹性端子与下排弹性端子、覆盖在胶芯外部的外铁壳等结构,一般上排弹性端子与下排弹性端子后端皆以焊接方式与线材结合,方使USBType-C电连接器公头形成传输线,让上排弹性端子与下排弹性端子传输讯号与电源经由各线材进行传输。然而,现有USBType-C电连接器公头的上排弹性端子与下排弹性端子相分离而必须各别组装至胶芯上,相对提高组装难度与成本;并且,上排弹性端子与下排弹性端子以焊接方式与线材结合,其焊接方式较为困难与复杂,必须精准将各线材对位上排弹性端子与下排弹性端子进行焊接、避免相互接触而短路。是以如何有效降低组装成本,如何解决现有USBType-C电连接器公头与线材透过焊接产生的问题,即为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屏蔽壳体、绝缘主体、弹性端子、穿刺结构及理线组合块;屏蔽壳体包含收纳槽;绝缘主体设置于屏蔽壳体之收纳槽,绝缘主体包含基座、环形壁结构、插槽及装设凹槽,环形壁结构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环形壁结构自基座一侧延伸,插槽位于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之间,装设凹槽形成于基座另一侧;弹性端子包含弹性讯号端子、弹性电源端子及弹性接地端子,弹性端子包含第一接触段、第二接触段及连接段,各连接段设置于基座,各弹性讯号端子之第一接触段自连接段一侧延伸而位于第一板体之下表面或第二板体之上表面,弹性电源端子及弹性接地端子之第一接触段、第二接触段与连接段形成夹型接触结构,夹型接触结构之第一接触段自连接段一侧上端延伸而位于第一板体之下表面,夹型接触结构之第二接触段自连接段一侧下端延伸而位于第二板体之上表面;穿刺结构各自连接段另一侧延伸至装设凹槽;理线组合块设置在绝缘主体之装设凹槽,理线组合块包括板块、穿线槽孔与剖槽,各穿线槽孔分别贯穿板块,各剖槽形成于板块底部而相通各穿线槽孔,各穿刺结构由各剖槽穿入至各穿线槽孔。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穿刺结构包含延伸段与尖端突块,延伸段自连接段另一侧延伸至装设凹槽,尖端突块间隔设置在延伸段顶部而位于穿线槽孔。在一些实施例中,夹型接触结构包括夹持区,夹持区形成在第一接触段与第二接触段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插头电连接器更包含线材,各线材穿入各穿线槽孔,各穿刺结构刺破各线材。在一些实施例中,插头电连接器更包含夹持结构,各夹持结构分别位于绝缘主体两侧,各夹持结构包含突出状卡钩部及突出状接触部,各突出状接触部自各突出状卡钩部前侧延伸至绝缘主体之插槽,各突出状卡钩部各别固定于绝缘主体两侧。本专利技术亦提供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屏蔽壳体、绝缘主体、弹性端子、穿刺结构及理线组合块;屏蔽壳体包含收纳槽;绝缘主体设置于屏蔽壳体之收纳槽,绝缘主体包含基座、环形壁结构、插槽及装设凹槽,环形壁结构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环形壁结构自基座一侧延伸,插槽位于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之间,装设凹槽形成于基座另一侧;弹性端子包含弹性讯号端子、至少一弹性电源端子及至少一弹性接地端子,各弹性端子包含接触段及连接段,各连接段设置于基座,接触段自连接段一侧延伸而位于第一板体之下表面或第二板体之上表面;穿刺结构各自该连接段另一侧延伸至装设凹槽;理线组合块设置在绝缘主体之装设凹槽,理线组合块包括板块、穿线槽孔与剖槽,各穿线槽孔分别贯穿板块,各剖槽形成于板块底部而相通各穿线槽孔,各穿刺结构由各剖槽穿入至各穿线槽孔。本专利技术亦提供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屏蔽壳体、绝缘主体、弹性端子、穿刺结构及理线组合块;屏蔽壳体包含收纳槽;绝缘主体设置于屏蔽壳体之收纳槽,绝缘主体包含基座、环形壁结构、插槽及装设凹槽,环形壁结构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环形壁结构自基座一侧延伸,插槽位于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之间,装设凹槽形成于基座另一侧;弹性端子包含弹性讯号端子、至少一弹性电源端子及至少一弹性接地端子,弹性端子包含第一接触段、第二接触段及连接段,各连接段设置于基座,第一接触段自连接段一侧上端延伸而位于第一板体之下表面,第二接触段自连接段一侧下端延伸而位于第二板体之上表面,第一接触段、第二接触段与连接段形成夹型接触结构,夹型接触结构之第一接触段自连接段一侧上端延伸而位于第一板体之下表面,夹型接触结构之第二接触段自连接段一侧下端延伸而位于第二板体之上表面;穿刺结构各自各第一连接段另一侧与各第二连接段另一侧延伸至装设凹槽;理线组合块设置在绝缘主体之装设凹槽,理线组合块包括板块、穿线槽孔与剖槽,各穿线槽孔分别贯穿板块,各剖槽形成于板块底部而相通各穿线槽孔,各穿刺结构由各剖槽穿入至各穿线槽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触段位于第一板体之下表面而传输一组第一讯号,第二接触段位于第二板体之上表面而传输一组第二讯号,该组第一讯号之传输规格为符合该组第二讯号之传输规格,第一接触段与第二接触段以收纳槽之中心点为对称中心而彼此点对称。并且,第一接触段之排列位置对应于第二接触段之排列位置。综上所述,通过各弹性电源端子及各弹性接地端子之第一接触段、第二接触段与连接段形成一夹型接触结构,便于各弹性电源端子及各弹性接地端子于安装在绝缘主体上时,可一次组装程序即可完成具有第一接触段、第二接触段之各弹性电源端子及各弹性接地端子在绝缘主体上的作用,让绝缘主体之插槽内具有上排与下排第一接触段、第二接触段的效果,解决现有各上排弹性端子及各下排弹性端子分别以各自独立进行组装的复杂程序。并且,可在各弹性端子后端以穿刺结构直接刺破线材表面而接触,各弹性端子之各尖端突块与各线材内之芯线接触而电性传导,有效解决现有插头电连接器必须透过焊接方式与线材结合的复杂加工程序。此外,穿刺结构可运用在形成上下双排型式的弹性端子,抑或是,形成上排或下排之单排型式的弹性端子,抑或是,以部份双排型式的弹性端子与部份单排型式的弹性端子搭配的端子型式上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结合线材之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安装理线组合块前之侧视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安装理线组合块时之侧视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前视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弹性端子与理线组合块分开之外观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弹性端子与理线组合块结合之外观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之单排弹性端子之外观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之前视剖面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之双排弹性端子之外观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之前视剖面示意图。符号说明100插头电连接器11屏蔽壳体111收纳槽21绝缘主体210基座21a环形壁结构211第一板体212第二板体213插槽22装设凹槽221扣槽222卡合槽224安装槽孔31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可正向或反向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包括:一屏蔽壳体,包含一收纳槽;一绝缘主体设置于收纳槽,并包含一基座、一环形壁结构、一插槽和一装设凹槽以及扣槽、卡合槽,环形壁结构包括一第一板体、一第二板体,而且环形壁结构自基座一侧延伸,插槽位于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之间,装设凹槽形成于基座另一侧;扣槽分别凹陷形成在装设凹槽内部两侧的内壁面上,而卡合槽凹陷形成在装设凹槽两侧壁上;弹性端子包含至少一弹性讯号端子、至少一弹性电源端子及至少一弹性接地端子,其特征在于:任一弹性电源端子和任一弹性接地端子都包含一第一接触段、一第二接触段及一连接段,弹性讯号端子包含一第一接触段及一连接段,各连接段设置于基座,各弹性讯号端子之第一接触段自连接段一侧延伸而位于第一板体下表面或第二板体上表面,弹性电源端子及弹性接地端子之第一接触段、第二接触段与连接段形成一夹型接触结构,夹型接触结构之第一接触段自连接段一侧上端延伸而位于第一板体下表面,夹型接触结构之第二接触段自连接段一侧下端延伸而位于第二板体上表面;弹性端子还包括穿刺结构及一理线组合块,其中:穿刺结构自连接段另一侧延伸至装设凹槽;一理线组合块设置在装设凹槽,并包括一板块、穿线槽孔、剖槽以及突块与卡合块,各穿线槽孔分别贯穿板块,各剖槽形成于板块底部而相通各穿线槽孔,各穿刺结构由各剖槽穿入至各穿线槽孔;各突块突出于板块两侧,各卡合块突出于板块两侧,并位于各突块上方,当理线组合块安装在装设凹槽内,各突块卡扣各扣槽而提供限位理线组合块于装设凹槽内,以各卡合块卡扣各卡合槽而提供限位理线组合块于装设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可正向或反向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包括:一屏蔽壳体,包含一收纳槽;一绝缘主体设置于收纳槽,并包含一基座、一环形壁结构、一插槽和一装设凹槽以及扣槽、卡合槽,环形壁结构包括一第一板体、一第二板体,而且环形壁结构自基座一侧延伸,插槽位于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之间,装设凹槽形成于基座另一侧;扣槽分别凹陷形成在装设凹槽内部两侧的内壁面上,而卡合槽凹陷形成在装设凹槽两侧壁上;弹性端子包含至少一弹性讯号端子、至少一弹性电源端子及至少一弹性接地端子,其特征在于:任一弹性电源端子和任一弹性接地端子都包含一第一接触段、一第二接触段及一连接段,弹性讯号端子包含一第一接触段及一连接段,各连接段设置于基座,各弹性讯号端子之第一接触段自连接段一侧延伸而位于第一板体下表面或第二板体上表面,弹性电源端子及弹性接地端子之第一接触段、第二接触段与连接段形成一夹型接触结构,夹型接触结构之第一接触段自连接段一侧上端延伸而位于第一板体下表面,夹型接触结构之第二接触段自连接段一侧下端延伸而位于第二板体上表面;弹性端子还包括穿刺结构及一理线组合块,其中:穿刺结构自连接段另一侧延伸至装设凹槽;一理线组合块设置在装设凹槽,并包括一板块、穿线槽孔、剖槽以及突块与卡合块,各穿线槽孔分别贯穿板块,各剖槽形成于板块底部而相通各穿线槽孔,各穿刺结构由各剖槽穿入至各穿线槽孔;各突块突出于板块两侧,各卡合块突出于板块两侧,并位于各突块上方,当理线组合块安装在装设凹槽内,各突块卡扣各扣槽而提供限位理线组合块于装设凹槽内,以各卡合块卡扣各卡合槽而提供限位理线组合块于装设凹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结构包含一延伸段与尖端突块,所述延伸段自所述连接段另一侧延伸至所述装设凹槽,所述尖端突块自所述延伸段顶部延伸而位于所述穿线槽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夹型接触结构包括一夹持区,夹持区形成在第一接触段与第二接触段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线材,各线材穿入各穿线槽孔,各穿刺结构刺破各线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夹持结构,夹持结构分别位于绝缘主体两侧,各夹持结构包含一突出状卡钩部及一突出状接触部,各突出状接触部自各突出状卡钩部前侧延伸至绝缘主体之插槽,各突出状卡钩部各别固定于绝缘主体两侧。6.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可正向或反向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包括:一屏蔽壳体,包含一收纳槽;一绝缘主体设置于收纳槽,并包含一基座、一环形壁结构、一插槽、一装设凹槽及以及扣槽与卡合槽,环形壁结构包括一第一板体、一第二板体,而且环形壁结构自基座一侧延伸,插槽位于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之间,装设凹槽形成于基座另一侧;各扣槽分别凹陷形成在装设凹槽内部两侧的内壁面上,而各卡合槽凹陷形成在装设凹槽两侧壁上;弹性端子包含至少一弹性讯号端子、至少一弹性电源端子及至少一弹性接地端子,各弹性端子包含一接触段及一连接段,各连接段设置于基座,接触段自连接段一侧延伸而位于第一板体下表面或第二板体上表面;其特征在于,弹性端子还包括穿刺结构及一理线组合块,其中:穿刺结构自连接段另一侧延伸至装设凹槽;一理线组合块设置在绝缘主体之装设凹槽,并包括一板块、穿线槽孔与剖槽以及突块与卡合块,各穿线槽孔分别贯穿板块,各剖槽形成于板块底部而相通各穿线槽孔,各穿刺结构由各剖槽穿入至各穿线槽孔;各突块突出于板块两侧,各卡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侑伦侯斌元廖崇甫高雅芬陈龙飞荘建宗
申请(专利权)人: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