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体立卧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2323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9 0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筒体立卧转换装置,包括:L型支撑板、驱动件、可移动小车和自调式滚轮架,L型支撑板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筒体的端面接触,第二侧板与筒体的侧面接触;自调式滚轮架设置在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相对的侧面上,自调式滚轮架与筒体的侧面接触,并带动筒体转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可移动小车的上侧面交替接触;驱动件固定在可移动小车与第二侧板相对的可移动小车上,且驱动件与第二侧板连接,以带动第二侧板翻转。通过移动可移动小车至X光探伤室内,并将筒体与设置在L型支撑板上的自调式滚轮架接触,通过自调式滚轮架带动筒体旋转,从而对筒体进行全方位检测,极大地提高了筒体探伤检测的效率。

Cylinder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nvers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nversion device of a cylinder body, which comprises an L-type support plate, a driving device, a movable car and a self-adjusting roller rack. The L-type support plate comprises a first side plate and a second side plate. The first side plate contacts with the end surface of the cylinder body, and the second side plate contacts with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cylinder body. The self-adjusting roller rack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pposite to the first side plate, and the self-adjusting roller rack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surface opposite to the second side plate. The first side plate and the second side plate are alternately contacted with the upper side of the movable car, and the driving parts are fixed on the movable car opposite to the second side plate, and the driving part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side plate to drive the second side plate to turn over. By moving the movable car to the X-ray flaw detection room, contacting the cylinder with the self-adjusting roller rack installed on the L-shaped support plate, and driving the cylinder to rotate through the self-adjusting roller rack, the cylinder can be detected in all directions,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cylinder flaw de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筒体立卧转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筒体探伤检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筒体立卧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卫生储罐是一种用于储存饮料、啤酒等有一定卫生要求的储罐,其普遍特点是厚度较薄,制造的难点是刚性差,运转和组对困难。同时需要表面光洁,易于清洗,没有卫生死角,也普遍采用不锈钢制造。上述容器的筒体的焊缝以及探伤检测是整个容器制造的核心环节。现有技术根据国家质量标准规定的法定程序是在容器的筒体焊接完毕之后必须进行焊缝的X射线探伤检测。而现有技术在进行X光探伤检测时,需要人工频繁转动筒体至合适位置以方便检测,从而导致检测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筒体立卧转换装置,旨在解决在对筒体X光探伤检测时,能够对筒体进行全方位快速检测的问题。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筒体立卧转换装置,包括:L型支撑板、驱动件、可移动小车和自调式滚轮架,其中,所述L型支撑板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筒体的端面接触,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筒体的侧面接触;所述自调式滚轮架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相对的侧面上,所述自调式滚轮架与所述筒体的侧面接触,并带动所述筒体转动;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在所述可移动小车上翻转,且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所述可移动小车的上侧面交替接触;所述驱动件固定在所述可移动小车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的所述可移动小车的上侧面上,且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二侧板翻转。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小车包括底板、凸起部和连接板,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底板相对的两侧,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凸起部上,并与所述L型支撑板可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L型支撑板沿其翻转。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设置两个,两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凸起部连接,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端的两侧部可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底板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两个,两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下侧面接触;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底板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两个,第二支撑板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侧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的高度相同。进一步地,可移动小车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通孔内。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下侧设置有凹形件,所述凹形件覆盖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可移动小车连接,所述驱动件放置在所述凹形件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滑动槽,所述自调式滚轮架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并沿所述滑动槽的设置方向滑动。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槽设置两个,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滑动槽用于使所述自调式滚轮架沿所述筒体侧壁的设置方向滑动。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立卧转换装置还包括平移单元,所述平移单元设置在所述可移动小车的下侧,用于带动所述可移动小车平移。进一步地,所述平移单元包括滚轮和滚轮固定板,所述滚轮均匀的设置在所述可移动小车下侧的四角位置,所述滚轮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滚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可移动小车连接。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滚轮与两所述滚轮固定板连接,两所述滚轮固定板相对平行设置,所述滚轮设置在两所述滚轮固定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驱动连接板,所述驱动连接板用于将所述L型支撑板和驱动件连接为一体。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连接板设置两个,两所述驱动连接板并排设置,所述驱动件的连接端设置在两所述驱动连接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包括液压缸或者气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L型支撑板、驱动件、可移动小车和自调式滚轮架,将待测筒体放置在L型支撑板上,L型支撑板与可移动小车可转动连接,并通过驱动件驱动L型支撑板在可移动小车上翻转90度,从而L型支撑板带动筒体在可移动小车由立到卧的姿态转换,同时通过移动可移动小车至X光探伤室内,并将筒体与设置在L型支撑板上的自调式滚轮架接触,通过自调式滚轮架带动筒体旋转,从而对筒体进行全方位检测,极大地提高了筒体探伤检测的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筒体立卧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筒体立卧转换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筒体立卧转换装置的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筒体立卧转换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参阅图1-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筒体立卧转换装置,转换装置包括:L型支撑板1、驱动件2、可移动小车3和自调式滚轮架4,其中,L型支撑板1包括第一侧板10和第二侧板11,第一侧板10和第二侧板11互相垂直设置,且两者的端部相连接,形成一L型结构。第一侧板10与筒体的端面接触,第二侧板11与筒体的侧面接触,即是,筒体立向放置在第一侧板10上,筒体底面与第一侧板10接触,筒体的外侧面与第二侧板11接触,当筒体的外侧面与第二侧板11接触时,筒体为卧式放置。具体而言,自调式滚轮架4设置在第二侧板11与第一侧板10相对的侧面上,自调式滚轮架4与筒体的侧面接触,并带动筒体转动,即,自调式滚轮架4设置在第二侧板11上,且设置在第一侧板10和第二侧板11之间的第二侧板11的侧面上,筒体的侧面与自调式滚轮架4接触,通过自调式滚轮架4以带动筒体旋转。具体而言,第一侧板10和第二侧板11在可移动小车3上翻转,且第一侧板10和第二侧板11与可移动小车3的上侧面交替接触。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侧板10和第二侧板11组成一L型结构的L型支撑板1,则L型支撑板1可以是一体制成的L型结构板,也可以是由第一侧板10和第二侧板11相互垂直连接制成。L型支撑板1在可移动小车3上来回翻转,即L型支撑板1的第一侧板10和第二侧板11交替与可移动小车3接触,从而使得放置在L型支撑板1的筒体进行立、卧姿态的转换。具体而言,驱动件2固定在可移动小车3与第二侧板11相对的可移动小车3的上侧面上,且驱动件2与第二侧板11连接,以带动第二侧板11翻转。即,筒体放置第一侧板10上,且自调式滚轮架4设置在第二侧板11的靠近筒体的一侧面上,而驱动件2则设置在靠近第二侧板11另一侧面的可移动小车3上,且驱动件2与可移动小车3连接并固定在其上,驱动件2的驱动端则与第二侧板11的侧面连接,具体与自调式滚轮架4相反的一侧面连接,从而通过驱动件11带动L型支撑板转动,进而带动筒体翻转一定的角度,使得筒体由立式姿态变为卧式姿态,同时还可以使筒体由卧式姿态变为立式姿态。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L型支撑板、驱动件、可移动小车和自调式滚轮架,将待测筒体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体立卧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支撑板(1)、驱动件(2)、可移动小车(3)和自调式滚轮架(4),其中,所述L型支撑板(1)包括第一侧板(10)和第二侧板(11),所述第一侧板(10)与筒体的端面接触,所述第二侧板(11)与所述筒体的侧面接触;所述自调式滚轮架(4)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11)与第一侧板(10)相对的侧面上,所述自调式滚轮架(4)与所述筒体的侧面接触,并带动所述筒体转动;所述第一侧板(10)和第二侧板(11)在所述可移动小车(3)上翻转,且所述第一侧板(10)和第二侧板(11)与所述可移动小车(3)的上侧面交替接触;所述驱动件(2)固定在所述可移动小车(3)与所述第二侧板(11)相对的所述可移动小车(3)的上侧面上,且所述驱动件(2)与所述第二侧板(11)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二侧板(11)翻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体立卧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支撑板(1)、驱动件(2)、可移动小车(3)和自调式滚轮架(4),其中,所述L型支撑板(1)包括第一侧板(10)和第二侧板(11),所述第一侧板(10)与筒体的端面接触,所述第二侧板(11)与所述筒体的侧面接触;所述自调式滚轮架(4)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11)与第一侧板(10)相对的侧面上,所述自调式滚轮架(4)与所述筒体的侧面接触,并带动所述筒体转动;所述第一侧板(10)和第二侧板(11)在所述可移动小车(3)上翻转,且所述第一侧板(10)和第二侧板(11)与所述可移动小车(3)的上侧面交替接触;所述驱动件(2)固定在所述可移动小车(3)与所述第二侧板(11)相对的所述可移动小车(3)的上侧面上,且所述驱动件(2)与所述第二侧板(11)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二侧板(11)翻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立卧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小车(3)包括底板(30)、凸起部(32)和连接板(34),所述凸起部(32)设置在所述底板(30)相对的两侧,所述连接板(34)设置在所述凸起部(32)上,并与所述L型支撑板(1)可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L型支撑板(1)沿其翻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体立卧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4)设置两个,两所述连接板(34)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凸起部(32)连接,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10)和第二侧板(11)相连接端的两侧部可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体立卧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0)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板(33)和第二支撑板(31),所述第一支撑板(33)设置在所述底板(30)靠近所述第一侧板(10)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33)设置两个,两所述第一支撑板(33)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板(30)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一侧板(10)的下侧面接触;所述第二支撑板(31)设置在所述底板(30)靠近所述第二侧板(11)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板(31)设置两个,第二支撑板(31)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板(30)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1)的下侧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筒体立卧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3)和第二支撑板(3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天宝施裕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天宝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