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生物滤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1461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8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式生物滤床,包括上舱体、下舱体以及密封组件,上舱体开口处设有第一法兰盘,第一法兰盘沿竖直方向向下倾斜,下舱体开口处设有与第一法兰盘配合的第二法兰盘,第二法兰盘沿竖直方向向上倾斜,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弹性止水圈、第二弹性止水圈和密封体,第一弹性止水圈、第二弹性止水圈和密封体均设于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之间,第二弹性止水圈设于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内侧边缘处,第一弹性止水圈套设于第二弹性止水圈外侧,密封体设于第一弹性止水圈和第二弹性止水圈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式生物滤床,采用法兰盘具有倾斜角设于舱体上,防止法兰盘与舱体连接处裂开的同时,增加生物滤床的密封性能。

Integrated Biofilt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tegrated biological filter bed,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cabin body, a lower cabin body and a sealing assembly. The first flange is arranged at the opening of the upper cabin body, and the first flange is inclined downward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second flange matches the first flange at the opening of the lower cabin body, and the second flange is inclined upward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sealing assembly includes the first elastic water stop ring, the second elastic water stop ring and the sealing body. The first elastic water stop ring, the second elastic water stop ring and the sealing body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flange and the second flange, the second elastic water stop ring is located at the inner edge of the first flange and the second flange, and the first elastic water stop ring is arranged at the inner edge of the first flange and the second flange. The outer side of the second elastic water stop 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elastic water stop ring and the second elastic water stop r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tegrated biological filter bed, which uses a flange with an inclined angle to be arranged on the cabin body to prevent the flange from splitting a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lange and the cabin body, while increasing the sealing performance of the biological filter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式生物滤床
本技术涉及生物滤床
,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式生物滤床。
技术介绍
生物滤床的结构从上到下依次分为布水系统、基质层、承托层及出水收集系统,其原理类似于土地处理中的快速渗过滤,可以对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质进行吸附降解。目前,畜禽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和丰富的有机质,也含有很多挥发性物质、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及重金属等,若未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将会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有预测结果表明,到2020年,我国畜禽养殖粪污产生量将达到2.98亿吨,畜禽养殖业污染压力将大幅增加。生物法是指采用微生物对含“三苯”有机废气进行吸收、分解。这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利用微生物菌种生长、繁殖过程吸收有机质作为营养物质的特性,把废气、废液中的有害成分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和细胞组成物质,从而达到处理废气的目的。现有技术中,采用容纳有生物填料的舱体安置于地下,对挥发性物质、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及重金属等进行处理,通常过滤舱体采用两部分合模组成,合模时采用固定脚将两部分连接起来,然而,随着路面不断有汽车或其他重物碾过,生物滤床受影响发生横向的窜动,使固定胶松脱,生物滤床内的生物填料泄漏,导致生物滤床功能失效,连接法兰与舱体之间也容易产生裂缝,使生物滤床内的生物填料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式生物滤床。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式生物滤床,包括上舱体、下舱体以及设于所述上舱体和下舱体之间的密封组件,所述上舱体和下舱体相对设置形成容纳生物填料的腔体,所述上舱体开口处设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沿竖直方向向下倾斜,所述下舱体开口处设有与所述第一法兰盘配合的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盘沿竖直方向向上倾斜,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弹性止水圈、第二弹性止水圈和密封体,所述第一弹性止水圈、第二弹性止水圈和密封体均设于所述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之间,所述第二弹性止水圈设于所述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内侧边缘处,所述第一弹性止水圈套设于所述第二弹性止水圈外侧,所述密封体设于所述第一弹性止水圈和第二弹性止水圈之间。上舱体和下舱体合模形成用于容纳生物生物填料的腔体,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用于将上舱体和下舱体固定连接,因为集成式生物滤床设于地下,第一弹性止水圈用于防止生物滤床外土里的水和杂质流进生物滤床内,第二弹性止水圈用于防止生物滤床内的生物填料从生物滤床内泄漏出去,密封体设于第一弹性止水圈和第二弹性止水圈之间用于加强生物滤床的密封能力。进一步,为了防止法兰盘与舱体连接处容易裂开,所述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倾斜角为3°~5°。进一步,为了将上舱体和下舱体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沿周向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螺栓用于将所述上舱体和下舱体固定连接。传统技术中,采用上舱体和下舱体之间注胶进行固定,然而,将生物滤床安置于地下工作时,随着路面不断有汽车或其他重物碾过,生物滤床受影响发生横向的窜动,使固定胶松脱,生物滤床内的生物填料泄漏,导致生物滤床功能失效。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止水圈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弹性止水圈厚度。第一弹性止水圈厚度大于第二弹性止水圈,在将上舱体和下舱体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时,第一弹性止水圈受压缩程度更大,生物滤床密封性能更好。进一步,为了防止拧紧螺栓时第一弹性止水圈和第二弹性止水圈位置发生移动,所述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弹性止水圈和第二弹性止水圈配合的环形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式生物滤床,采用法兰盘具有倾斜角设于舱体上,防止法兰盘与舱体连接处裂开的同时,增加与第一弹性止水圈和第二弹性止水圈连接的紧密程度,增加生物滤床的密封性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上舱体,2、下舱体,3、第一法兰盘,4、第二法兰盘,5、第一弹性止水圈,6、第二弹性止水圈,7、密封体,8、螺栓。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集成式生物滤床,包括上舱体1、下舱体2以及设于所述上舱体1和下舱体2之间的密封组件,所述上舱体1和下舱体2相对设置形成容纳生物填料的腔体,所述上舱体1开口处设有第一法兰盘3,所述第一法兰盘3沿竖直方向向下倾斜,所述下舱体2开口处设有与所述第一法兰盘3配合的第二法兰盘4,所述第二法兰盘4沿竖直方向向上倾斜,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弹性止水圈5、第二弹性止水圈6和密封体7,所述第一弹性止水圈5、第二弹性止水圈6和密封体7均设于所述第一法兰盘3和第二法兰盘4之间,所述第二弹性止水圈6设于所述第一法兰盘3和第二法兰盘4内侧边缘处,所述第一弹性止水圈5套设于所述第二弹性止水圈6外侧,所述密封体7设于所述第一弹性止水圈5和第二弹性止水圈6之间。所述第一法兰盘3和第二法兰盘4倾斜角α为5°。所述第一法兰盘3和第二法兰盘4沿周向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螺栓8用于将所述上舱体1和下舱体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止水圈5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弹性止水圈6厚度。所述第一法兰盘3和第二法兰盘4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弹性止水圈5和第二弹性止水圈6配合的环形凹槽。安装过程:将第一弹性止水圈5和第二弹性止水圈6设于第二法兰盘4上的环形凹槽内,在第一弹性止水圈5和第二弹性止水圈6之间填充密封体7,将第一法兰盘3与第二法兰盘4配合,使上舱体1设于下舱体2上,使用螺栓8穿过固定孔与螺母配合,将上舱体1与下舱体2固定连接,完成安装。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技术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生物滤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舱体(1)、下舱体(2)以及设于所述上舱体(1)和下舱体(2)之间的密封组件,所述上舱体(1)和下舱体(2)相对设置形成容纳生物填料的腔体,所述上舱体(1)开口处设有第一法兰盘(3),所述第一法兰盘(3)沿竖直方向向下倾斜,所述下舱体(2)开口处设有与所述第一法兰盘(3)配合的第二法兰盘(4),所述第二法兰盘(4)沿竖直方向向上倾斜,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弹性止水圈(5)、第二弹性止水圈(6)和密封体(7),所述第一弹性止水圈(5)、第二弹性止水圈(6)和密封体(7)均设于所述第一法兰盘(3)和第二法兰盘(4)之间,所述第二弹性止水圈(6)设于所述第一法兰盘(3)和第二法兰盘(4)内侧边缘处,所述第一弹性止水圈(5)套设于所述第二弹性止水圈(6)外侧,所述密封体(7)设于所述第一弹性止水圈(5)和第二弹性止水圈(6)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生物滤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舱体(1)、下舱体(2)以及设于所述上舱体(1)和下舱体(2)之间的密封组件,所述上舱体(1)和下舱体(2)相对设置形成容纳生物填料的腔体,所述上舱体(1)开口处设有第一法兰盘(3),所述第一法兰盘(3)沿竖直方向向下倾斜,所述下舱体(2)开口处设有与所述第一法兰盘(3)配合的第二法兰盘(4),所述第二法兰盘(4)沿竖直方向向上倾斜,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弹性止水圈(5)、第二弹性止水圈(6)和密封体(7),所述第一弹性止水圈(5)、第二弹性止水圈(6)和密封体(7)均设于所述第一法兰盘(3)和第二法兰盘(4)之间,所述第二弹性止水圈(6)设于所述第一法兰盘(3)和第二法兰盘(4)内侧边缘处,所述第一弹性止水圈(5)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叶岳永海万慧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常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