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压机及其取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041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压机及其取气结构,取气结构包括取气管;取气管的一端与发动机的进气总管连接,且取气管的进气口面向进气总管的进气流的方向;取气管的另一端与空压机的进气管连接,且取气管与进气管能够导通。取气结构使用时,空气通过进气总管进入发动机,取气管迎向进气总管的空气进气的方向,这样取气管取气为正压力取气,容易取气,减小了空压机从发动机取气的压力,进一步降低了空压机的漏油故障率。

An Air Compressor and Its Air Intak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ir compressor and its intake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n intake pipe; one end of the intak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take main pipe of the engine, and the intake port of the intake pipe is oriented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the intake air of the intake main pipe; the other end of the intak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take pipe of the compressor, and the intake pipe and the intake pipe can be opened. When the intake structure is used, air enters the engine through the intake manifold, and the intake manifold faces the direction of air intake in the intake manifold. This intake manifold takes air at positive pressure and is easy to take air. This reduces the pressure of air compressor taking air from the engine and further reduces the oil leakage failure rate of the air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压机及其取气结构
本技术涉及空压机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压机及其取气结构。
技术介绍
空压机是发动机上面的一个常用零部件,它的作用是把发动机滤清后的空气进行加压,然后把气体储存到气瓶中,气瓶中压力达到一定值时,空压机停止工作。整车以及发动机上需要取气的地方从气瓶中取气使用,气瓶中压力不足时,空压机再次工作压缩空气到气瓶。目前,空压机从发动机内通过抽取空气实现取气,取气阻力大,空压机往往容易发生漏油故障。因此,如何减小空压机从发动机取气的压力,降低空压机的漏油故障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取气结构,能够减小空压机从发动机取气的压力,降低空压机的漏油故障率。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空压机。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取气结构,包括取气管;所述取气管的一端与发动机的进气总管连接,且所述取气管的进气口面向所述进气总管的进气流的方向;所述取气管的另一端与空压机的进气管连接,且所述取气管与所述进气管能够导通。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取气管与所述进气总管铸造连接。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取气管紧贴在所述进气总管的侧壁上。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取气管与所述进气总管的第一连接端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取气管与所述进气管的第二连接端的横截面为圆形。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光滑过渡到第二连接端。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取气结构还包括卡箍;所述取气管与所述进气管通过所述卡箍连接。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取气结构还包括胶管;所述胶管套设在所述取气管和所述进气管的外壁上,且所述卡箍卡接所述胶管上。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取气管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胶管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凸起抵接。根据本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这些组合之后所得的实施方案也在本技术范围内,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部分。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取气结构使用时,空气通过进气总管进入发动机,取气管迎向进气总管的空气进气的方向,这样取气管取气为正压力取气,容易取气,减小了空压机从发动机取气的压力,进一步降低了空压机的漏油故障率。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空压机,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取气结构。由于本技术公开的空压机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取气结构,因此,取气结构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均是本技术公开的空压机所包含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新颖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取气结构与进气总管及进气管连接在一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取气结构与进气总管及进气管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取气结构安装在进气总管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取气结构安装在进气总管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4中:取气管1、进气总管2、进气管3、卡箍4、胶管5、限位凸起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取气结构。其中,取气结构包括取气管1。取气管1的一端与发动机的进气总管2连接,且取气管1的进气口面向进气总管2的进气流的方向。取气管1的另一端与空压机的进气管3连接,且取气管1与进气管3能够导通。取气结构使用时,空气通过进气总管2进入发动机,取气管1迎向进气总管2的空气进气的方向,这样取气管1取气为正压力取气,容易取气,减小了空压机从发动机取气的压力,进一步降低了空压机的漏油故障率。实施例二在本技术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取气结构和实施例一中的取气结构的结构类似,对相同之处就不再赘述了,仅介绍不同之处。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具体公开了取气管1与进气总管2铸造连接,增加了取气管1与进气总管2的连接强度。需要说明的是,取气管1和进气总管2也可以是螺纹连接,并配合密封圈密封。进一步地,本技术公开了取气管1紧贴在进气总管2的侧壁上。取气管1紧贴在进气总管2的侧壁上是指取气管1贴合在进气总管2的侧壁上。紧贴进气总管2的内壁通过CFD分析(CFD全名为计算流体动力学,它以电子计算机为工具,应用各种离散化的数学方法,对流体力学的各类问题进行数值实验、计算机模拟和分析研究,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对发动机的进气影响很小。进一步地,本技术公开了取气管1与进气总管2的第一连接端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取气管1的第一连接端在进气总管2上面的形状设计成一个椭圆形,紧贴进气总管2的内壁,便于取气管1铸造的时候上下分模,容易铸造分模。进一步地,本技术公开了取气管1与进气管3的第二连接端的横截面为圆形。便于取气管1与进气管3的连接。为了进一步减小空气进入空压机的阻力,本技术公开了第一连接端光滑过渡到第二连接端,由椭圆形光滑的过渡为最后的圆形。进一步地,本技术公开了取气管1和进气管3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进气管3。进一步地,本技术公开了取气结构还包括卡箍4,取气管1与进气管3通过卡箍4连接。进一步地,本技术公开了取气结构还包括胶管5,胶管5套设在取气管1和进气管3的外壁上,且卡箍4卡接胶管5上。通过胶管5连接,避免了进气管3的直径和取气管1的直径满足能够卡住的尺寸关系。进一步地,本技术公开了取气管1上设置有限位凸起65,胶管5的一端与限位凸起65抵接,实现胶管5与限位凸起65之间的密封。为了避免空气从限位凸起65和取气管1之间漏出,设置限位凸起65和取气管1的抵接端的形状契合,本实施例中,限位凸起65与取气管1的抵接端均为平面。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空压机从发动机的进气总管2取气,迎着进气流的方向,容易取气,空压机取气的压力为正压,可以降低空压机的窜油故障率;(2)取气管1在进气总管2上面设计成椭圆形,紧贴进气总管2的内壁,这样容易铸造分模而且对发动机的进气影响很小;(3)取气管1和空压机的进气管3的第二连接端设计成圆形,使用胶管5和卡箍4连接,连接方便;(4)取气结构紧凑简洁。实施例三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压机,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的取气结构。由于本技术公开的空压机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的取气结构,因此,取气结构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均是本技术公开的空压机所包含的。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气管(1);所述取气管(1)的一端与发动机的进气总管(2)连接,且所述取气管(1)的进气口面向所述进气总管(2)的进气流的方向;所述取气管(1)的另一端与空压机的进气管(3)连接,且所述取气管(1)与所述进气管(3)能够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气管(1);所述取气管(1)的一端与发动机的进气总管(2)连接,且所述取气管(1)的进气口面向所述进气总管(2)的进气流的方向;所述取气管(1)的另一端与空压机的进气管(3)连接,且所述取气管(1)与所述进气管(3)能够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气管(1)与所述进气总管(2)铸造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气管(1)紧贴在所述进气总管(2)的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气管(1)与所述进气总管(2)的第一连接端的横截面为椭圆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气管(1)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王迎迎李德胜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