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低弹丝的染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0188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涤纶低弹丝的染色装置,包括染缸,所述染缸的内部呈环形等角度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与第三转动辊,所述染缸的内部配套设置有涤纶低弹丝本体,且涤纶低弹丝本体依次与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和第三转动辊缠绕,所述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与第三转动辊上位于染缸外侧的一端均焊接有行星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有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与第三转动辊,电机通过主齿轮与行星轮带动三个转动辊转动,从而使得涤纶低弹丝本体在染缸的内部进行交替张拉与放松,这样有利于涤纶低弹丝本体将染料吸收至内部,显著提高涤纶低弹丝本体的染色效率,降低了二次加工的工作量。

Dyeing Device for Polyester Low Elasticity Yar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yeing device for polyester low elasticity yarn, which comprises a dyeing cylinder. The inner part of the dyeing cylinder rotates at equal angles and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rotating roll, a second rotating roll and a third rotating roll. The inner part of the dyeing cylinder is matched with a polyester low elasticity yarn body, and the first rotating roll, the second rotating roll and the third rotating roll are wound in turn. The planetary wheel is welded at the outer end of the dyeing cylinder on the moving roll, the second rotating roll and the third rotating roll. In the utility model, the first rotating roll, the second rotating roll and the third rotating roll are arranged, and the motor drives three rotating rolls to rotate through the main gear and planetary wheel, so that the polyester low elastic filament body is alternately stretched and relaxed inside the dyeing cylinder,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absorption of dyes into the interior of the polyester low elastic filament body,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dyeing efficiency of the polyester low elastic filament body and reduces the dyein The workload of secondary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涤纶低弹丝的染色装置
本技术属于涤纶低弹丝加工
,具体为涤纶低弹丝的染色装置。
技术介绍
涤纶低弹丝是涤纶化纤的一种变形丝类型,它是以聚酯切片为原料,采用高速纺制涤纶预取向丝,再经牵伸假捻加工而成。具有流程短、效率高、质量好等特点。它除具有一般涤纶断裂强度和弹性模量高、热定型性优异、回弹性能好、耐热性、耐光性、耐腐蚀性强、易洗快干等特点外,还具有膨松性高、隔热性好、手感舒适、光泽柔和等特点。涤纶低弹丝主要进行染色加工,然而在涤纶低弹丝染色时,由于涤纶低弹丝自身的膨松性,导致涤纶低弹丝与染料的接触不充分,从而降低涤纶低弹丝的染色质量,需要进行二次染色,增加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涤纶低弹丝自身的膨松性,导致涤纶低弹丝与染料的接触不充分,从而降低涤纶低弹丝的染色质量,需要进行二次染色,增加工作量的问题,提供涤纶低弹丝的染色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涤纶低弹丝的染色装置,包括染缸,所述染缸的内部呈环形等角度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与第三转动辊,所述染缸的内部配套设置有涤纶低弹丝本体,且涤纶低弹丝本体依次与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和第三转动辊缠绕,所述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与第三转动辊上位于染缸外侧的一端均焊接有行星轮,三个所述行星轮均与染缸一侧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的主齿轮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染缸的一侧对应主齿轮位置处还焊接有电机,且电机通过转动轴与主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染缸的顶部焊接有烘干箱,所述涤纶低弹丝本体的一端贯穿与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内部对应涤纶低弹丝本体位置处焊接有限位辊,且涤纶低弹丝本体与限位辊相接触,所述烘干箱的内部位于限位辊的上方还焊接有中空板,且中空板的一侧等距连通有多个干燥环,并且干燥环的内侧呈环形等角度连通有多个气嘴,所述烘干箱的内部焊接有热风炉,且热风炉与中空板连通,所述烘干箱的顶部嵌入连接有空气过滤网,所述染缸顶口的一侧螺旋嵌入连接有调节螺栓,且调节螺栓的一端与染缸顶口内侧的挤压辊转动连接,并且染缸顶口的内侧对应挤压辊位置处还焊接有支撑块。其中,所述烘干箱的内部焊接有收集板,且烘干箱的外侧对应收集板位置处还螺旋固定有收纳盒。其中,所述收集板与烘干箱内壁之间的夹角为60度。其中,所述干燥环套接在涤纶低弹丝本体的外侧。其中,所述挤压辊的外壁与支撑块的一端均与涤纶低弹丝本体相接触。其中,所述涤纶低弹丝本体与染缸的内壁相接触。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设有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与第三转动辊,电机通过主齿轮与行星轮带动三个转动辊转动,从而使得涤纶低弹丝本体在染缸的内部进行交替张拉与放松,这样有利于涤纶低弹丝本体将染料吸收至内部,显著提高涤纶低弹丝本体的染色效率,降低了二次加工的工作量。2、本技术中,这有干燥环,利用干燥环对涤纶低弹丝本体进行全方位的干燥烘干,提高了涤纶低弹丝本体的干燥效率,同时,通过调节螺栓对挤压辊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对涤纶低弹丝本体上的染料挤压干净,这样便于对涤纶低弹丝本体进行烘干作业,使用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本技术中主齿轮与行星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干燥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烘干箱;2、染缸;3、第一转动辊;4、涤纶低弹丝本体;5、第二转动辊;6、第三转动辊;7、挤压辊;8、支撑块;9、调节螺栓;10、收纳盒;11、收集板;12、限位辊;13、干燥环;14、中空板;15、热风炉;16、空气过滤网;17、主齿轮;18、电机;19、行星轮;20、气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3,涤纶低弹丝的染色装置,包括染缸2,染缸2的内部呈环形等角度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辊3、第二转动辊5与第三转动辊6,染缸2的内部配套设置有涤纶低弹丝本体4,且涤纶低弹丝本体4依次与第一转动辊3、第二转动辊5和第三转动辊6缠绕,第一转动辊3、第二转动辊5与第三转动辊6上位于染缸2外侧的一端均焊接有行星轮19,三个行星轮19均与染缸2一侧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的主齿轮17齿轮啮合连接,染缸2的一侧对应主齿轮17位置处还焊接有电机18,且电机18通过转动轴与主齿轮17传动连接,染缸2的顶部焊接有烘干箱1,涤纶低弹丝本体4的一端贯穿与烘干箱1,烘干箱1的内部对应涤纶低弹丝本体4位置处焊接有限位辊12,且涤纶低弹丝本体4与限位辊12相接触,烘干箱1的内部位于限位辊12的上方还焊接有中空板14,且中空板14的一侧等距连通有多个干燥环13,并且干燥环13的内侧呈环形等角度连通有多个气嘴20,烘干箱1的内部焊接有热风炉15,且热风炉15与中空板14连通,烘干箱1的顶部嵌入连接有空气过滤网16,染缸2顶口的一侧螺旋嵌入连接有调节螺栓9,且调节螺栓9的一端与染缸2顶口内侧的挤压辊7转动连接,并且染缸2顶口的内侧对应挤压辊7位置处还焊接有支撑块8。烘干箱1的内部焊接有收集板11,且烘干箱1的外侧对应收集板11位置处还螺旋固定有收纳盒10,收集板11与烘干箱1内壁之间的夹角为60度,干燥环13套接在涤纶低弹丝本体4的外侧,挤压辊7的外壁与支撑块8的一端均与涤纶低弹丝本体4相接触,涤纶低弹丝本体4与染缸2的内壁相接触。调节螺栓9与挤压辊7转动连接,且挤压辊7的水平状态保持不变,这样便于对涤纶低弹丝本体4进行挤压,染缸2的顶部嵌入连接有加料口,这样便于对染缸2的内部添加染料。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涤纶低弹丝本体4的一端依次与第一转动辊3、第二转动辊5与第三转动辊6相缠绕,再将涤纶低弹丝本体4的一端依次穿过挤压辊7与支撑块8之间的间隙、干燥环13并与外部牵引装置连接,向染缸2的内部加入适量的染料,电机18通过主齿轮17带动行星轮19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辊3、第二转动辊5与第三转动辊6转动,当涤纶低弹丝本体4与染缸2的内部接触挤压时,涤纶低弹丝本体4张紧,当涤纶低弹丝本体4与染缸2的内壁分离时,涤纶低弹丝本体4再次膨松,从而将染料吸收至内部,涤纶低弹丝本体4通过挤压辊7时,通过调节螺栓9对挤压辊7的位置进行调整,将涤纶低弹丝本体4上沾有的染料排出,最后,热风炉15将经过空气过滤网16过滤后的空气通至中空板14的内部,再经过干燥环13内侧的气嘴20喷出,对涤纶低弹丝本体4进行干燥,涤纶低弹丝本体4上滴落的染料经收集板11排至收纳盒10的内部收集即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涤纶低弹丝的染色装置,包括染缸(2),其特征在于:所述染缸(2)的内部呈环形等角度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辊(3)、第二转动辊(5)与第三转动辊(6),所述染缸(2)的内部配套设置有涤纶低弹丝本体(4),且涤纶低弹丝本体(4)依次与第一转动辊(3)、第二转动辊(5)和第三转动辊(6)缠绕,所述第一转动辊(3)、第二转动辊(5)与第三转动辊(6)上位于染缸(2)外侧的一端均焊接有行星轮(19),三个所述行星轮(19)均与染缸(2)一侧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的主齿轮(17)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染缸(2)的一侧对应主齿轮(17)位置处还焊接有电机(18),且电机(18)通过转动轴与主齿轮(17)传动连接,所述染缸(2)的顶部焊接有烘干箱(1),所述涤纶低弹丝本体(4)的一端贯穿与烘干箱(1),所述烘干箱(1)的内部对应涤纶低弹丝本体(4)位置处焊接有限位辊(12),且涤纶低弹丝本体(4)与限位辊(12)相接触,所述烘干箱(1)的内部位于限位辊(12)的上方还焊接有中空板(14),且中空板(14)的一侧等距连通有多个干燥环(13),并且干燥环(13)的内侧呈环形等角度连通有多个气嘴(20),所述烘干箱(1)的内部焊接有热风炉(15),且热风炉(15)与中空板(14)连通,所述烘干箱(1)的顶部嵌入连接有空气过滤网(16),所述染缸(2)顶口的一侧螺旋嵌入连接有调节螺栓(9),且调节螺栓(9)的一端与染缸(2)顶口内侧的挤压辊(7)转动连接,并且染缸(2)顶口的内侧对应挤压辊(7)位置处还焊接有支撑块(8)。...

【技术特征摘要】
1.涤纶低弹丝的染色装置,包括染缸(2),其特征在于:所述染缸(2)的内部呈环形等角度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辊(3)、第二转动辊(5)与第三转动辊(6),所述染缸(2)的内部配套设置有涤纶低弹丝本体(4),且涤纶低弹丝本体(4)依次与第一转动辊(3)、第二转动辊(5)和第三转动辊(6)缠绕,所述第一转动辊(3)、第二转动辊(5)与第三转动辊(6)上位于染缸(2)外侧的一端均焊接有行星轮(19),三个所述行星轮(19)均与染缸(2)一侧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的主齿轮(17)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染缸(2)的一侧对应主齿轮(17)位置处还焊接有电机(18),且电机(18)通过转动轴与主齿轮(17)传动连接,所述染缸(2)的顶部焊接有烘干箱(1),所述涤纶低弹丝本体(4)的一端贯穿与烘干箱(1),所述烘干箱(1)的内部对应涤纶低弹丝本体(4)位置处焊接有限位辊(12),且涤纶低弹丝本体(4)与限位辊(12)相接触,所述烘干箱(1)的内部位于限位辊(12)的上方还焊接有中空板(14),且中空板(14)的一侧等距连通有多个干燥环(13),并且干燥环(13)的内侧呈环形等角度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朱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泽榆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