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复丝加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9093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涤纶复丝加弹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绕线辊,另一侧设置有转盘,所述绕线辊的两端均通过第一底座与基板焊接,其中第一底座与绕线辊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所述转盘上远离第一底座的一侧中心处焊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与基板通过第二底座焊接,其中第二底座与转动柱之间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所述转盘竖直端两侧对称嵌设有出线筒,所述出线筒靠近转动柱的一端设置有载线柱,两个所述载线柱的内侧均通过连接杆与转盘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增加涤纶复丝的强度的同时降低了涤纶复丝的生产成本以及缠绕更加合理且便于运输的涤纶复丝加弹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涤纶复丝加弹装置
本技术属于纺织品加工
,具体为涤纶复丝加弹装置。
技术介绍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是以精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涤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加弹操作,然而现有的加弹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首先,现有的加弹装置往往以涤纶为主线,在涤纶的外圈缠绕低弹丝的方式进行加弹,然而这样的加弹方式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之处,一方面,这样的加弹方式将需要使用大量的低弹丝,增加了加工的成本,另一方面,这样的加弹方式使用的涤纶较少,使得涤纶复丝的强度降低,从而降低了涤纶复丝的质量;其次,现有的涤纶复丝在卷线的过程中,涤纶复丝往往难以进行水平移动,从而使得涤纶复丝的线圈直径较大,而宽度较小,这样的涤纶线圈在运输的过程中极易散开,不利于运输;最后,现有的涤纶线圈在缠绕过程中,涤纶复丝与绕线辊之间往往没有压力,使得涤纶复丝的缠绕往往较为松散,从而使得涤纶复丝的线圈缠绕不够紧密,降低了缠绕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涤纶复丝的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涤纶复丝加弹装置,包括基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绕线辊(4),另一侧设置有转盘(9),所述绕线辊(4)的两端均通过第一底座(3)与基板(2)焊接,其中第一底座(3)与绕线辊(4)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所述转盘(9)上远离第一底座(3)的一侧中心处焊接有转动柱(12),所述转动柱(12)与基板(2)通过第二底座(14)焊接,其中第二底座(14)与转动柱(12)之间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所述转盘(9)竖直端两侧对称嵌设有出线筒(8),所述出线筒(8)靠近转动柱(12)的一端设置有载线柱(10),两个所述载线柱(10)的内侧均通过连接杆(11)与转盘(9)焊接,其中载线柱...

【技术特征摘要】
1.涤纶复丝加弹装置,包括基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绕线辊(4),另一侧设置有转盘(9),所述绕线辊(4)的两端均通过第一底座(3)与基板(2)焊接,其中第一底座(3)与绕线辊(4)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所述转盘(9)上远离第一底座(3)的一侧中心处焊接有转动柱(12),所述转动柱(12)与基板(2)通过第二底座(14)焊接,其中第二底座(14)与转动柱(12)之间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所述转盘(9)竖直端两侧对称嵌设有出线筒(8),所述出线筒(8)靠近转动柱(12)的一端设置有载线柱(10),两个所述载线柱(10)的内侧均通过连接杆(11)与转盘(9)焊接,其中载线柱(10)与连接杆(11)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基板(2)的水平端中心处嵌设有滑轨(15),所述滑轨(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7),所述滑动块(7)的顶部通过拉伸弹簧(6)弹性连接有集线筒(5),底部套接有套筒(16),所述套筒(16)的一侧设置有传动带(18),且套筒(16)与传动带(18)之间通过转动轴(17)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朱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泽榆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