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力面料的梭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0173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力面料的梭织装置,包括梭织架和织轴,所述织轴通过轴连接在梭织架内壁上,所述梭织架的内壁依次设置有后梁、经停片、综框、钢筘、织口、内梁和卷布辊,所述后梁的两端通过轴连接在梭织架内壁上,所述织轴的外壁绕接有经纱,且经纱通过后梁绕接在经停片的内壁上,所述综框的内壁设置有飞梭,且飞梭的内壁设置有纬纱,所述纬纱和经纱在织口处交叉编织成面料,所述面料通过内梁和卷布辊形成滚动绕接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下穿插式配合上综框内偏移,通过拽轮将经线和纬线进行偏离式纵横编织,取代传统钩杆和飞梭配合,飞梭结构为半开放性结构,为了带动纬纱穿动至经纱每个线纱之间间隙,保证飞梭呈波浪型路径。

A Woven Device for Elastic Fabric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uttle weaving device for elastic fabrics, which comprises a shuttle frame and a weaving shaft. The weaving shaft is connected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uttle frame through a shaft.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uttle frame is arranged successively with a back beam, warp stop, heald frame, reed, knitting mouth, inner beam and coiling roll. The two ends of the back beam are connected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uttle frame through a shaft,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weaving shaft is wound with an existing yarn. The warp yarn is woun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warp stop piece through the back beam, the inner wall of the heald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shuttl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uttle is provided with a weft yarn. The weft yarn and the warp yarn are cross-woven into a fabric, and the fabric forms a rolling winding match through the inner beam and the winding roller. The upper and lower inserting type of the utility model matches the deviation within the upper heald frame, and the warp and weft are woven 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 by pulling wheel, replacing the traditional hook rod and shuttle matching. The shuttle structure is semi-open, so as to drive the weft yarn to the clearance between each warp yarn and ensure that the shuttle has a wavy pa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力面料的梭织装置
本技术涉及梭织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弹力面料的梭织装置。
技术介绍
弹力面料,户外运动面料:良好的伸缩性面料不断推动户外活动的便捷,快速,有效的保护肌肉在伸展中的力量消耗,面料的弹力使得服装与运动节奏保持同步,在保护身体表面的基础上,更大的发挥人类突破极限的能力。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69977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方便维护的梭织机,包括:梭织机本体;底座,设置在所述梭织机本体上;至少一个绕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拉力调节器,设置在所述梭织机本体上;导板,设置在所述拉力调节器上;卷轴,设置于所述梭织机本体的出布口;控制器;红外线测量装置,设置在所述出布口一侧,且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述专利中的梭织机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梭织机在梭织过程中,通过横纵交织的钩杆上下带动,平行走向,配合上飞梭的穿动引线,整体过程一旦出现紊乱,织品没法拖拽出梭织机内,在检修时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弹力面料的梭织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弹力面料的梭织装置,包括梭织架和织轴,所述织轴通过轴连接在梭织架内壁上,所述梭织架的内壁依次设置有后梁、经停片、综框、钢筘、织口、内梁和卷布辊,所述后梁的两端通过轴连接在梭织架内壁上,所述织轴的外壁绕接有经纱,且经纱通过后梁绕接在经停片的内壁上,所述综框的内壁设置有飞梭,且飞梭的内壁设置有纬纱,所述纬纱和经纱在织口处交叉编织成面料,所述面料通过内梁和卷布辊形成滚动绕接配合,所述综框包括插架、倾斜联板和中心架,所述插架的相对一侧内壁之间通过铰链和倾斜联板相连接,且中心架通过铰链和倾斜联板的外壁中轴线处相连接,所述插架的底部外壁通过铆钉铆接有飞梭夹,所述飞梭夹的内壁和飞梭形成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梭织架的内壁通过轴连接有拽轮,且拽轮内壁联动连接在中心架的一端外壁上。优选的,所述飞梭包括梭壳、梭面和梭夹,且梭面卡接在梭壳的内壁,梭夹卡接在梭面的一端内壁中轴线处,所述梭面靠近梭夹的一侧设置有钳口,纬纱卡接在钳口内壁上。优选的,所述飞梭靠近钳口的一侧设置有圆孔,且飞梭的另一侧开有定位孔,圆孔和定位孔均配合铰链和螺栓固定在飞梭夹内壁上。优选的,所述卷布辊和内梁之间设置有卷取辊,且梭织架内壁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插接在卷取辊的内壁上,电机连接有开关,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微处理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上下穿插式,配合上综框内的偏移,通过拽轮将整体的经线和纬线进行偏离式纵横编织,分成上下向内编织结构,整体配合联动较为密切,同时每部分可单独运作,编织线通过同向偏移交织保证整体织物织面紧凑,取代传统的钩杆和飞梭配合;2.通过设置有飞梭,飞梭结构为半开放性结构,主要是为了带动纬纱穿动至经纱每个线纱之间间隙,配合上综框内的倾斜联板、中心架和插架,保证飞梭呈波浪型路径走向,快速完成编织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弹力面料的梭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弹力面料的梭织装置的综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弹力面料的梭织装置的飞梭结构示意图。图中:1织轴、2经纱、3后梁、4经停片、5综框、6纬纱、7钢筘、8飞梭、9内梁、10卷布辊、11织口、12飞梭夹、13拽轮、14插架、15倾斜联板、16梭壳、17定位孔、18圆孔、19梭夹、20钳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弹力面料的梭织装置,包括梭织架和织轴1,织轴1通过轴连接在梭织架内壁上,梭织架的内壁依次设置有后梁3、经停片4、综框5、钢筘7、织口11、内梁9和卷布辊10,后梁3的两端通过轴连接在梭织架内壁上,织轴1的外壁绕接有经纱2,且经纱2通过后梁3绕接在经停片4的内壁上,综框5的内壁设置有飞梭8,且飞梭8的内壁设置有纬纱6,纬纱6和经纱2在织口11处交叉编织成面料,面料通过内梁9和卷布辊10形成滚动绕接配合,综框5包括插架14、倾斜联板15和中心架,插架14的相对一侧内壁之间通过铰链和倾斜联板15相连接,且中心架通过铰链和倾斜联板15的外壁中轴线处相连接,插架14的底部外壁通过铆钉铆接有飞梭夹12,飞梭夹12的内壁和飞梭8形成转动连接,梭织架的内壁通过轴连接有拽轮13,且拽轮13内壁联动连接在中心架的一端外壁上,飞梭8包括梭壳16、梭面和梭夹19,且梭面卡接在梭壳16的内壁,梭夹19卡接在梭面的一端内壁中轴线处,梭面靠近梭夹19的一侧设置有钳口20,纬纱6卡接在钳口20内壁上,飞梭8靠近钳口20的一侧设置有圆孔18,且飞梭8的另一侧开有定位孔17,圆孔18和定位孔17均配合铰链和螺栓固定在飞梭夹12内壁上,卷布辊10和内梁9之间设置有卷取辊,且梭织架内壁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插接在卷取辊的内壁上,电机连接有开关,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微处理器。工作原理:在织机上经纱2从织轴上退出,绕过后梁3,穿过经停片4、综眼和钢筘7而到达织口,与纬纱6交织形成织物,织物绕过内梁9,在卷取辊的带动下,经导辊后卷绕到卷布辊10上,经纱2与纬纱6交织时,综框5分别作上下运动,使穿入综眼中的经纱2分成两层,形成梭口,以便把纬纱6引入梭口,当纬纱6引过经纱层后,由钢筘7上的筘把它推向织口11,为了使交织连续进行,已制成的织物要引离工作区,而织轴1上的经纱2要进入工作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力面料的梭织装置,包括梭织架和织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织轴(1)通过轴连接在梭织架内壁上,所述梭织架的内壁依次设置有后梁(3)、经停片(4)、综框(5)、钢筘(7)、织口(11)、内梁(9)和卷布辊(10),所述后梁(3)的两端通过轴连接在梭织架内壁上,所述织轴(1)的外壁绕接有经纱(2),且经纱(2)通过后梁(3)绕接在经停片(4)的内壁上,所述综框(5)的内壁设置有飞梭(8),且飞梭(8)的内壁设置有纬纱(6),所述纬纱(6)和经纱(2)在织口(11)处交叉编织成面料,所述面料通过内梁(9)和卷布辊(10)形成滚动绕接配合,所述综框(5)包括插架(14)、倾斜联板(15)和中心架,所述插架(14)的相对一侧内壁之间通过铰链和倾斜联板(15)相连接,且中心架通过铰链和倾斜联板(15)的外壁中轴线处相连接,所述插架(14)的底部外壁通过铆钉铆接有飞梭夹(12),所述飞梭夹(12)的内壁和飞梭(8)形成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力面料的梭织装置,包括梭织架和织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织轴(1)通过轴连接在梭织架内壁上,所述梭织架的内壁依次设置有后梁(3)、经停片(4)、综框(5)、钢筘(7)、织口(11)、内梁(9)和卷布辊(10),所述后梁(3)的两端通过轴连接在梭织架内壁上,所述织轴(1)的外壁绕接有经纱(2),且经纱(2)通过后梁(3)绕接在经停片(4)的内壁上,所述综框(5)的内壁设置有飞梭(8),且飞梭(8)的内壁设置有纬纱(6),所述纬纱(6)和经纱(2)在织口(11)处交叉编织成面料,所述面料通过内梁(9)和卷布辊(10)形成滚动绕接配合,所述综框(5)包括插架(14)、倾斜联板(15)和中心架,所述插架(14)的相对一侧内壁之间通过铰链和倾斜联板(15)相连接,且中心架通过铰链和倾斜联板(15)的外壁中轴线处相连接,所述插架(14)的底部外壁通过铆钉铆接有飞梭夹(12),所述飞梭夹(12)的内壁和飞梭(8)形成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爱林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康芙德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