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型承载装置及自动化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003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丝杠副传导动力,驱使托架、载台等承载部位沿丝杠副的丝杠作直线升降运动的装置及自动化系统。升降型承载装置包括一动力源、一丝杠副及至少一托架,所述动力源具有一输出轴,所述丝杠副包括一丝杠、一螺母,所述动力源连有一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部设有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凹槽内置有一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一端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丝杠副的丝杠一端连接,所述丝杠副的螺母连有一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至少一所述托架连接,其上设有一纵向的通孔,所述丝杠副的丝杠背离所述联轴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块的纵向通孔,使所述第二连接块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丝杠副的丝杠之上。

A Lifting Loading Device and Autom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vice and an automation system for driving the bearing parts of the bracket and the platform to move up and down in a straight line along the screw of the screw pair by conducting power through the screw pair. The lifting bearing device includes a power source, a screw pair and at least one bracket. The power source has an output shaft. The screw pair includes a screw and a nut. The power source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connecting block. The first connecting block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groove,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block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coupling. One end of the coupling is conveyed with the power source. The other end of the screw pair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screw pair, and the nut of the screw pair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connecting block. The second connecting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at least the bracket, on which a longitudinal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The screw of the screw pair deviates from one end of the coupling and through the longitudinal through hole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block, so that the second connecting block can be movably sleeved. On the screw of the screw p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型承载装置及自动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型承载装置及自动化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沿直线运送物品的升降型承载装置及自动化系统。
技术介绍
伴随“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以及人口红利的消退,因应新的市场环境,以工业4.0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自动化设备的多元应用也因此日渐兴起。作为一种用于垂直起重、运送物品的自动化设备,现有升降机构,由于设计的缺陷,在升降过程中,其承载部位通常以斜向上升或者下降,因此,其承载后的受力方向与承载部位的运动方向呈一夹角,存在所需空间偏大,以及结构晃动,容易产生位移偏差,甚至倾倒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丝杠副传导动力,驱使托架、载台等承载部位沿丝杠副的丝杠作直线升降运动的装置及自动化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降型承载装置,包括一动力源、一丝杠副及至少一托架,所述动力源具有一输出轴,所述丝杠副包括一丝杠、一螺母,所述动力源连有一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呈侧置的凹型,其下底和上顶分别设有一孔,内部设有一连通下底中孔与上顶中孔的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凹槽内置有一联轴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下底中孔,所述联轴器的一端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顶中孔,其另一端与所述丝杠副的丝杠一端连接,所述丝杠副的螺母连有一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至少一所述托架连接,其上设有一纵向的通孔,所述丝杠副的丝杠背离所述联轴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块的纵向通孔,使所述第二连接块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丝杠副的丝杠之上。进一步地,所述丝杠副的丝杠背离所述联轴器的一端设有一止推机构,所述止推机构包括一轴承座、一止推轴承及一轴承盖板,所述止推轴承嵌置于所述轴承座内,所述轴承盖板压置在所述止推轴承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侧壁上设有至少一对横向盲孔,每一所述第二连接块的横向盲孔中设有一可转动的导向轴承,至少一对所述导向轴承的间隙中设有一导向条,所述导向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侧壁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止推机构的轴承座侧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型承载装置包括一限位框架,所述限位框架具有一中空部,其主体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侧壁连接,上边沿与所述止推机构的轴承座侧壁连接,所述托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侧壁连接,其另一端背离所述第二连接块向外延伸,横向穿过所述限位框架的中空部。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型承载装置包括二所述托架,所述托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块的相对两侧壁连接,其上边沿相互平行,并且位于同一水平面。进一步地,二所述托架之上设有一载台。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侧壁上设有一第一槽型光电开关,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侧壁上设有一挡片,所述止推机构的轴承座上设有一连接件,所述止推机构的连接件连有一第二槽型光电开关,所述挡片能够随所述第二连接块沿所述丝杠副的丝杠作直线往复运动至所述第一槽型光电开关和所述第二槽型光电开关的槽孔间。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源为一驱动电机。进一步地,所述丝杠副为一滚珠丝杠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系统,包括上述升降型承载装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升降型承载装置及自动化系统采用丝杠副传导动力,将动力源输出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托架、载台等承载部位的升降位移,剔除冗余动作的同时,实现了沿丝杠副的丝杠起重、运送物品的功能,具有结构稳定,坚实耐用的优点。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一种升降型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升降型承载装置中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升降型承载装置中第一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种升降型承载装置中滚珠丝杠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一种升降型承载装置中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一种升降型承载装置中止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一种升降型承载装置中第二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为驱动电机,101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2为第一连接块,201为第一连接块的下底中孔,202为第一连接块的上顶中孔,203为第一连接块内部的凹槽;3为联轴器;4为滚珠丝杠副,401为滚珠丝杠副的丝杠,402为滚珠丝杠副的螺母,403为滚珠丝杠副的螺母上纵向凸出部;5为第二连接块,501为第二连接块的纵向通孔,502和503为第二连接块的横向盲孔;601和602为托架;7为载台;8为止推机构,801为轴承座,802为止推轴承,803为轴承盖板,804为连接件;901和902为导向轴承;10为导向条;11为限位框架;121为第一槽型光电开关、122为挡片、123为第二槽型光电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技术。应当理解,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技术,但这些实施方案拟阐述,而不是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作为本案一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升降型承载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第一连接块2、联轴器3、滚珠丝杠副4、第二连接块5、托架601、托架602及载台7,驱动电机1具有输出轴101,第一连接块2呈侧置的凹型,其下底和上顶分别设有孔201、孔202,内部设有连通下底中孔201与上顶中孔202的凹槽203,滚珠丝杠副4包括丝杠401、螺母402,滚珠丝杠副4的螺母402具有至少一纵向的凸出部403,第二连接块5上设有一纵向的通孔501,托架601和托架602的上边沿相互平行,并且位于同一水平面。驱动电机1与第一连接块2连接,第一连接块2的凹槽203内置有联轴器3,通过第一连接块2的下底中孔201,联轴器3的一端与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101连接,通过第一连接块2的上顶中孔202,其另一端与滚珠丝杠副4的丝杠401一端连接,通过滚珠丝杠副4的螺母402上纵向凸出部403,滚珠丝杠副4的螺母402与第二连接块5连接,滚珠丝杠副4的丝杠401背离联轴器3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块5的纵向通孔501,使第二连接块5可移动地套设于滚珠丝杠副4的丝杠401之上,托架601和托架602的一端分别与第二连接块5的相对两侧壁连接,其另一端背离第二连接块5向外延伸,载台7装置在托架601和托架602的上边沿之上。为提高滚珠丝杠副4的丝杠401的轴向承载能力,滚珠丝杠副4的丝杠401背离联轴器3的一端设有止推机构8。如图6所示,止推机构8包括轴承座801、止推轴承802、轴承盖板803及连接件804,轴承座801与连接件804连接,止推轴承802嵌置于轴承座801内,轴承盖板803压置在止推轴承802上。为导向第二连接块5的移动方向,使其带动托架601、托架602及载台7等承载部位沿丝杠副4的丝杠401作直线升降运动,升降型承载装置还包括导向轴承901、导向轴承902及导向条10。如图7所示,第二连接块5的一侧壁上设有横向盲孔502、横向盲孔503,第二连接块5的横向盲孔502、横向盲孔503中分别设有可转动的导向轴承901、导向轴承902。导向轴承901和导向轴承902的间隙中设有导向条10,导向条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型承载装置,包括一动力源、一丝杠副及至少一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具有一输出轴,所述丝杠副包括一丝杠、一螺母,所述动力源连有一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呈侧置的凹型,其下底和上顶分别设有一孔,内部设有一连通下底中孔与上顶中孔的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凹槽内置有一联轴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下底中孔,所述联轴器的一端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顶中孔,其另一端与所述丝杠副的丝杠一端连接,所述丝杠副的螺母连有一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至少一所述托架连接,其上设有一纵向的通孔,所述丝杠副的丝杠背离所述联轴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块的纵向通孔,使所述第二连接块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丝杠副的丝杠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型承载装置,包括一动力源、一丝杠副及至少一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具有一输出轴,所述丝杠副包括一丝杠、一螺母,所述动力源连有一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呈侧置的凹型,其下底和上顶分别设有一孔,内部设有一连通下底中孔与上顶中孔的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凹槽内置有一联轴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下底中孔,所述联轴器的一端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顶中孔,其另一端与所述丝杠副的丝杠一端连接,所述丝杠副的螺母连有一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至少一所述托架连接,其上设有一纵向的通孔,所述丝杠副的丝杠背离所述联轴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块的纵向通孔,使所述第二连接块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丝杠副的丝杠之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型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副的丝杠背离所述联轴器的一端设有一止推机构,所述止推机构包括一轴承座、一止推轴承及一轴承盖板,所述止推轴承嵌置于所述轴承座内,所述轴承盖板压置在所述止推轴承之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型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侧壁上设有至少一对横向盲孔,每一所述第二连接块的横向盲孔中设有一可转动的导向轴承,至少一对所述导向轴承的间隙中设有一导向条,所述导向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侧壁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止推机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赛众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