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勘探程度区勘探层单元划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0030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勘探程度区勘探层单元的划分方法,包括:确定适合盆地或凹陷勘探需求的目的层系划分方案;编绘目的层构造图,依据二级控带断层及主要沉积岩相分布,划分目的层二级构造岩相带;划分受构造控制的三级构造单元;编绘沉积相平面图与储层厚度等值线图,依据沉积相及储层厚度分布,划分受岩相控制的沉积单元边界;编绘分油藏类型已发现储量、流体压力叠合平面分布图,分析油气来源,剖析油气输导体系,划分油源+输导控制的油气运聚单元;叠合构造单元、沉积单元、运聚单元,结合不同单元勘探领域、部署思路技术方法的差异,综合确定勘探层单元边界。该方法可操作性强,明确探区勘探层单元成藏的差异性与富集规律。

Division method of exploration layer units in high exploration degree area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dividing exploration layer units in areas with high exploration degree, including: determining the division scheme of target strata suitable for exploration needs of basins or sags; compiling target strata structural maps, dividing target strata secondary structural lithofacies zones according to secondary zone-controlling faults and main sedimentary lithofacies distribution; dividing tertiary structural units controlled by structures; compiling sedimentary facies plane maps and reservoirs. Thickness contour map divides the boundary of sedimentary units controlled by lithofacies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ary facies and reservoir thickness; compiles the planar distribution map of discovered reserves and fluid pressure, analyses oil and gas sources, dissects oil and gas transmission system, divides oil and gas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units controlled by oil source and transmission; superimposes structural units, sedimentary units,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units, and combines exploration of different units. The differences of exploration fields and deployment ideas and techniques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unit boundaries of exploration layers. This method has strong operability and clarifies the difference of reservoir formation and enrichment law of exploration layer units in exploration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勘探程度区勘探层单元划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勘探理论方法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高勘探程度区勘探层单元划分方法。
技术介绍
勘探单元是指与油气勘探阶段相匹配的可供勘探研究、评价部署的勘探基本工作单元。目前,国内许多探区进入成熟勘探阶段。进入勘探成熟期的含油气盆地(或油区),正向构造圈闭型油气藏多已被发现和探明,而非构造圈闭型油气藏(即隐蔽型油气藏)则成为油气勘探的主要对象,勘探单元的评价优选也向精细化方向发展。纵观我国油气勘探历史,不同的勘探历史时期,勘探单元划分的理论依据及尺度不同。19世纪40年代,在陆相生油理论指导下,以含油气盆地为主要勘探单元,尺度大,适合勘探初期。19世纪60年代,在源控论的指导下,划分了含油气系统,以有效烃源岩体所生油气可到达的最大范围为边界,它强调源与藏之间的成因联系,将生烃演化与聚集成藏一起系统研究,适合于单旋回一次成烃的含油气盆地的早期成藏研究,但对成熟探区精细划分无实际意义。19世纪80年代,在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指导下,划分了复式油气聚集带,它指同一个二级构造带内,成因上有联系、聚集条件相似,以某类油气藏为主,其他为辅的油气藏群;它强调了油气成因的相似性,从宏观的角度对成藏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描述;适用于盆地勘探早、中期类比预测,不是真正意义上成因分类的油气单元。进入20世纪,油气勘探进入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该时期共划分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勘探单元:一是构造岩相带,它强调二级构造带划分及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划分上要求构造体系、沉积体系的完整性,适合区带级的油气勘探评价研究;二是聚油单元,它以排烃槽、构造脊等作为相邻单元的分界线,隆起区以剥蚀线为界,强调输导体系和与之相关的生、储、盖关系,即已发现油藏的整体性与不可分性,但是一个聚油单元内油藏类型差别大,不适合用统一的勘探理论和技术进行评价,只适合作资源评价;三是成藏组合体,以主要输导路线为骨干,以流体分隔槽、构造鞍部、构造顶点为边界,保证运聚系统的完整性,它强调源、输、圈之间成因联系及空间组合,实现动静结合,适用于勘探中后期,对盆地油源、输导和成藏认识清楚的前提下的立体勘探。以上调研结果表明,勘探单元的划分是随着勘探发展、地质认识和部署思路的变化而改变的,与所处的勘探阶段和勘探能力相适应,因此,勘探单元的划分是动态的。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勘探单元的划分应该更精细。如济阳坳陷的东营凹陷,截至2017年底,三维地震覆盖率100%,探井密度0.41口/km2,油气探明、控制地质储量之和已占总资源量的64.3%,达到高-特高勘探程度阶段。但不同构造岩相带、不同层系之间的勘探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沙四段上亚段及以上层系勘探程度高、勘探认识相对清楚,勘探进入以储量“空白区”精细勘探或已探明区重新认识阶段,勘探对象更小、散、隐,构造岩相带已不适合勘探需求;沙四段下亚段和其以下层系及对应地区的勘探程度较低。因此需细分层系、细分区带,划分勘探层单元,突出勘探的差异性,找出制约每个勘探层单元的勘探关键问题,为勘探攻关研究和高效部署提出方向。为此,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高勘探程度区勘探层单元的划分方法,以适应当前的勘探阶段和勘探形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操作性强,划分结果直接应用于当前探区精细勘探的高勘探程度区勘探层单元的划分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高勘探程度区勘探层单元的划分方法,该高勘探程度区勘探层单元的划分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结合勘探现状评价结果,确定适合盆地或凹陷勘探需求的目的层系划分方案;步骤2,编绘目的层构造图,依据二级控带断层及主要沉积岩相分布,划分目的层二级构造岩相带;步骤3,在目的层二级构造岩相带内,依据三级断裂、构造脊、构造谷的分布,划分出受构造控制的三级构造单元;步骤4,编绘沉积相平面图与储层厚度等值线图,依据沉积相及储层厚度分布,划分出受岩相控制的沉积单元边界;步骤5,编绘分油藏类型(构造类、岩性类、地层类和潜山类)已发现油气储量(探明储量、控制储量和预测储量)与流体压力系数叠合平面分布图,分析油气来源,剖析油气输导体系,划分油源+输导条件控制的油气运聚单元;步骤6,叠合构造单元、沉积单元、运聚单元划分图,以构造单元为主,再结合不同单元勘探领域、部署思路技术方法的差异,最终综合确定勘探层单元边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在步骤1中,对于高勘探程度区,根据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结合不同层系勘探现状的梳理评价,确定适合当前勘探需求的目的层地质分层划分方案;地质分层是根据沉积间断、变形变质、岩浆侵位的特征不同等分出若干个构造层,根据勘探部署需求进行目的层系划分,最多相当于三级层序。在步骤2中,编绘目的层构造图,依据二级控带断层及主要沉积岩相分布来划分沉积单元边界;构造岩相带是以二级构造带为主线,考虑沉积相带完整性,强调断陷盆地构造控沉积、沉积控油藏分布及富集的特点划分的区带。在步骤3中,在目的层二级构造岩相带内,依据三级断裂、构造脊、构造谷的分布,划分出受构造控制的三级构造单元;构造脊是指由于岩层产状发生改变而形成的正向构造的脊线;构造谷指构造走向与构造线一致的谷地。在步骤4中,编绘沉积相平面图与储层厚度等值线图,依据沉积相边界及储层厚度分布差异,划分出受岩相控制的沉积单元边界。在步骤5中,编绘分油藏类型的已发现储量和流体压力叠合平面分布图,分析油气来源,剖析油气输导体系,划分油源+输导条件控制的油气运聚单元。在步骤6中,叠合构造单元、沉积单元、运聚单元的划分图,以构造单元边界为主,结合不同单元勘探领域、部署思路技术方法的差异,最终综合确定勘探层单元边界。本专利技术中的高勘探程度区勘探层单元划分方法,根据钻井、测井和地震等区域地质资料,结合勘探程度、认识程度梳理评价,确定适合盆地或凹陷勘探需求的目的层系地质分层划分方案;编绘目的层构造图,依据二级控带断层及主要沉积岩相分布,划分洼陷带、陡坡带和缓坡带等构造岩相带,外包络线为地层尖灭线或相邻地区边界线;在目的层二级构造岩相带内,依据三级断裂、构造脊、构造谷的分布,划分出受构造控制的主要三级构造单元;编绘沉积相平面图,依据沉积相分布,划分出受岩相控制的沉积单元边界;编绘分油藏类型已发现储量、流体压力叠合平面分布图,分析油气来源,剖析油气输导体系,划分油源+输导条件控制的油气运聚单元;叠合构造单元、沉积单元、运聚单元,结合不同单元勘探领域、部署思路技术方法的差异,综合确定勘探层单元边界。该方法适应了当前的勘探程度和部署形势,整个方法可操作性强,划分结果直接应用于当前探区的精细勘探,对于深化探区石油地质规律再认识,明确探区勘探层单元成藏的差异性与富集规律,明确近中期增储、突破方向及重点攻关方向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高勘探程度区勘探层单元划分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目的层层位划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构造岩相带划分结果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目的层三级构造单元划分结果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目的层沉积单元划分结果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目的层运聚单元划分结果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综合考虑构造、沉积、运聚体系划分的勘探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高勘探程度区勘探层单元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高勘探程度区勘探层单元划分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结合勘探现状评价结果,确定适合盆地或凹陷勘探需求的目的层系划分方案;步骤2,编绘目的层构造图,依据二级控带断层及主要沉积岩相分布,划分目的层二级构造岩相带;步骤3,在目的层二级构造岩相带内,依据三级断裂、构造脊、构造谷的分布,划分出受构造控制的三级构造单元;步骤4,编绘沉积相平面图与储层厚度等值线图,依据沉积相及储层厚度分布,划分出受岩相控制的沉积单元边界;步骤5,编绘分油藏类型已发现油气储量与流体压力系数叠合平面分布图,分析油气来源,剖析油气输导体系,划分油源+输导条件控制的油气运聚单元;步骤6,叠合构造单元、沉积单元、运聚单元划分图,以构造单元为主,再结合不同单元勘探领域、部署思路技术方法的差异,最终综合确定勘探层单元边界。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勘探程度区勘探层单元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高勘探程度区勘探层单元划分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结合勘探现状评价结果,确定适合盆地或凹陷勘探需求的目的层系划分方案;步骤2,编绘目的层构造图,依据二级控带断层及主要沉积岩相分布,划分目的层二级构造岩相带;步骤3,在目的层二级构造岩相带内,依据三级断裂、构造脊、构造谷的分布,划分出受构造控制的三级构造单元;步骤4,编绘沉积相平面图与储层厚度等值线图,依据沉积相及储层厚度分布,划分出受岩相控制的沉积单元边界;步骤5,编绘分油藏类型已发现油气储量与流体压力系数叠合平面分布图,分析油气来源,剖析油气输导体系,划分油源+输导条件控制的油气运聚单元;步骤6,叠合构造单元、沉积单元、运聚单元划分图,以构造单元为主,再结合不同单元勘探领域、部署思路技术方法的差异,最终综合确定勘探层单元边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勘探程度区勘探层单元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对于高勘探程度区,根据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结合不同层系勘探现状的梳理评价,确定适合当前勘探需求的目的层地质分层划分方案;地质分层是根据沉积间断、变形变质、岩浆侵位的特征不同等分出若干个构造层,根据勘探部署需求进行目的层系划分,最多相当于三级层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明水王永诗郝雪峰李友强杨万芹崔营滨尚冰石红霞高磊徐桂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