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缸星型内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7534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1:49
一种多缸星型内腔泵。其包括底座、弹簧支撑架、液压缸体、盖板、进液口支座、主轴、电机、轴承透盖、液压挡板、复位弹簧、星型轮、滚子、平键和轴承;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由星型轮、液压挡板、液压缸体组成核心机构,利用该机构内腔容积变化进行吸排液,避免剪切流体与困油,有利于保持流体物理化学性质。采用七个内腔与三组进液口、排液口相配合,三个排液口的流量存在相位差,流量叠加后整台泵的流量连续且流量脉动减小,工作更加稳定。每个排液口的流量规律与液压挡板的往复运动规律由星型轮外曲面的形状决定,采用合适的外曲面形状既能适应大流量作业,又可减小流体对液压挡板的冲击作用,使整台泵的强度更大,可靠性更高,承载能力更强。

Multi-cylinder Star-shaped Inner Cavity Pum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lti-cylinder star-shaped inner cavity pump. It includes base, spring support frame, hydraulic cylinder block, cover plate, inlet support, spindle, motor, bearing cap, hydraulic baffle, reset spring, star wheel, roller, flat key and bearing;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vention are that the core mechanism is composed of star wheel, hydraulic baffle and hydraulic cylinder block, and the fluid is sucked and discharged by using the change of the volume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mechanism to avoid shearing fluid and oil trapping, which is advantageous. To maintai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fluids. When seven chambers are combined with three groups of inlets and outlets, the flow of the three outlets has phase difference. After flow superposition, the flow of the whole pump is continuous and the flow pulsation decreases, and the work is more stable. The flow rate law of each outlet and the reciprocating motion law of the hydraulic baffle are determined by the shape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tar wheel. The suitable shape of the outer surface can not only adapt to the operation of large flow rate, but also reduce the impact of fluid on the hydraulic baffle, so that the strength of the whole pump is greater, the reliability is higher and the bearing capacity is stro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缸星型内腔泵
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输送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缸星型内腔泵。
技术介绍
传统的输送泵不能稳定地输出长链大分子结构的流体,甚至会破坏其物理化学性质,且存在摩擦阻力大、耗能高和部件磨损快的问题,因此需要经常更换部件,特别是当物料产生化学反应而出现团块时,较易发生泵卡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缸星型内腔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缸星型内腔泵包括底座、弹簧支撑架、液压缸体、盖板、进液口支座、主轴、电机、轴承透盖、液压挡板、复位弹簧、星型轮、滚子、平键和轴承;其中,所述的底座由一个水平设置的底板和三根贯穿底板且沿底板的周向均匀分布的排液管构成,底板的表面中心部位向下凹陷形成有一个凹槽,凹槽内安装有一个轴承,轴承的外部通过一个安装在底板上的轴承透盖进行轴向固定;液压缸体位于底座的上方,底面上均匀形成有三个与上述三根排液管的上端相连通的排液口,侧面沿径向均匀形成有三个细长槽,外圆周面上位于每个细长槽外侧的部位分别安装有一个弹簧支撑架,每个细长槽内以可移动的方式插入一块垂直设置的液压挡板,液压挡板的内外侧部位分别位于液压缸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缸星型内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缸星型内腔泵包括底座(1)、弹簧支撑架(2)、液压缸体(3)、盖板(4)、进液口支座(5)、主轴(6)、电机(7)、轴承透盖(9)、液压挡板(10)、复位弹簧(11)、星型轮(12)、滚子(13)、平键(14)和轴承(15);其中,所述的底座(1)由一个水平设置的底板(16)和三根贯穿底板(16)且沿底板(16)的周向均匀分布的排液管(17)构成,底板(16)的表面中心部位向下凹陷形成有一个凹槽,凹槽内安装有一个轴承(15),轴承(15)的外部通过一个安装在底板(16)上的轴承透盖(9)进行轴向固定;液压缸体(3)位于底座(1)的上方,底面上均匀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缸星型内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缸星型内腔泵包括底座(1)、弹簧支撑架(2)、液压缸体(3)、盖板(4)、进液口支座(5)、主轴(6)、电机(7)、轴承透盖(9)、液压挡板(10)、复位弹簧(11)、星型轮(12)、滚子(13)、平键(14)和轴承(15);其中,所述的底座(1)由一个水平设置的底板(16)和三根贯穿底板(16)且沿底板(16)的周向均匀分布的排液管(17)构成,底板(16)的表面中心部位向下凹陷形成有一个凹槽,凹槽内安装有一个轴承(15),轴承(15)的外部通过一个安装在底板(16)上的轴承透盖(9)进行轴向固定;液压缸体(3)位于底座(1)的上方,底面上均匀形成有三个与上述三根排液管(17)的上端相连通的排液口,侧面沿径向均匀形成有三个细长槽,外圆周面上位于每个细长槽外侧的部位分别安装有一个弹簧支撑架(2),每个细长槽内以可移动的方式插入一块垂直设置的液压挡板(10),液压挡板(10)的内外侧部位分别位于液压缸体(3)的内外部;盖板(4)覆盖在液压缸体(3)的上端口处,中心部位形成有一个轴向通孔,外侧部位沿周向均匀形成有三个进液口;进液口支座(5)由一块顶板(18)和三根贯穿顶板(18)且沿顶板(18)的周向均匀分布的进液管(19)构成,其中顶板(18)位于盖板(4)的上方,三根进液管(19)的下端分别与盖板(4)上的三个进液口相连通;顶板(18)的底面中心部位向上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孟丽张俊龙张悦孙禄冰王明曦韩贤磊殷建平吴新雨陈伟斌岳贤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航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