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17189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桩基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包括:S1.清理场地;S2.安装钻机;S3.制成泥浆开钻;S4.清孔:S5.制作钢筋笼骨架;S6.安装钢筋笼骨架;利用吊车将钢筋笼骨架吊入桩孔内,钢筋笼骨架分段制作,每下完一节后用钢筒穿过钢筋笼骨架与护筒抵接进行固位,再用吊车吊住另一节进行驳接;在钢筋笼骨架外侧安装预制的混凝土垫块后,吊放钢筋笼骨架入桩孔内;S7.对导管进行水密试验;S8.吊装导管;S9.灌注高压水;S10.水下灌注混凝土。在钢筋笼的外侧设置混凝土垫块使得钢筋笼和桩孔的侧壁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灌注桩成型后钢筋和灌注桩的外表面留有至少一个混凝土垫块的间距,使得钢筋不易被锈蚀。

Construction method of bored cast-in-place pi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to a bored cast-in-place pile construction method.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bored cast-in-place pile includes: S1. clearing site; S2. installing drilling rig; S3. making mud drilling; S4. clearing hole: S5. making reinforcing cage skeleton; S6. installing reinforcing cage skeleton; using crane to hang reinforcing cage skeleton into pile hole, making reinforcing cage skeleton in segments, after each section, using steel barrel to pass through reinforcing cage skeleton and connect with guard to fix it, then using crane to hang another section. The first section connects; after the prefabricated concrete pads are install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steel cage skeleton, the steel cage skeleton is hoisted into the pile hole; S7. Water tightness test on the conduit; S8. hoisting conduit; S9. pouring high pressure water; S10. underwater pouring concrete. A concrete pad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reinforcing cage to make a certain distance between the reinforcing cage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pile hole. After the cast-in-place pile is formed, at least one concrete pad is left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reinforcing bar and the cast-in-place pile, which makes the reinforcing bar not easy to be corro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桩基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钻孔灌注桩是指利用钻孔机械钻出桩孔,先在孔中吊放钢筋笼,并在孔中浇筑混凝土而成的桩,由于具有施工时无振动、无挤土、噪音小、适宜在城市建筑物密集地区使用等优点,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103924584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但是该施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钢筋笼放置的过程中容易偏心导致灌注桩成型后容易有部分钢筋外露或者和混凝土外侧壁的间距过小,这将导致部分的钢筋易被锈蚀而影响灌注桩的整体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优势在于能够方便地控制钢筋笼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包括:S1.清理场地;S2.安装钻机;S3.制成泥浆开钻;S4.清孔:S5.制作钢筋笼骨架;S6.安装钢筋笼骨架;利用吊车将钢筋笼骨架吊入桩孔内,钢筋笼骨架分段制作,每下完一节后用钢筒穿过钢筋笼骨架与护筒抵接进行固位,再用吊车吊住另一节进行驳接;在钢筋笼骨架外侧安装预制的混凝土垫块后,吊放钢筋笼骨架入桩孔内;S7.对导管进行水密试验;S8.吊装导管;S9.灌注高压水;S10.水下灌注混凝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安装钢筋笼时,通过在钢筋笼的外侧设置混凝土垫块使得钢筋笼和桩孔的侧壁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灌注桩成型后钢筋和灌注桩的外表面留有至少一个混凝土垫块的间距,使得钢筋不易被锈蚀。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3中,在桩孔内投入一定数量的粘土及相应的水,钻机不进尺空转,利用钻头搅制泥浆,搅拌后抽至循环池;待循环池及桩孔全部储够泥浆后,钻机慢速尺钻进,泵机同时将循环池内的泥浆注入到桩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钻头不进尺空转来带动搅拌黏土和水制成泥浆。制备大量的泥浆后进入循环池内缓存,然后在钻孔的时候注入泥浆在桩孔壁上形成泥浆防护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钻机开始进尺时,钻机慢速尺钻进,待导向部份全部进入地层后,方可全速钻进。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钻机开始缓慢钻进,使得钻进方向准确。在导向部分完全钻入后全速钻进,加快施工速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钻进过程中,经常捞取钻渣,观察地层的变化及时调整泥浆的稠度,改变转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不同的地质层需要使用不同稠度的砂浆以及使用不同的转速,因此需要实时观察钻渣以进行适应性调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5中,先制定相应的加劲筋,然后布置主筋,每隔2m设立一道的加劲筋,加劲筋下垫枕木,排列好后将主筋按规定间距焊死在加劲筋上,再依规定的间距烧焊箍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组装焊接过程中,于加劲筋下方垫枕木以避免加劲筋在焊接主筋后由于压力增大而与地面石子之间挤压发生形变。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土垫块侧面成型有与混凝土垫块相配合的安装槽,安装槽的两端贯通,安装槽的宽度等于钢筋的直径,安装槽的深度小于钢筋的直径且大于钢筋的半径,混凝土垫块开有安装槽的一侧预埋有两根分别位于安装槽两侧的钢丝,钢丝的一端外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槽与钢筋相配合,通过两根钢丝拧紧后将混凝土垫块的位置固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的两相对侧壁上每相隔一定间距成型有一道限位槽,相邻限位槽的间距等于钢筋的肋间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槽和钢筋肋配合限制混凝土垫块沿钢筋方向的运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7中,导管吊装前试拼,根据桩孔的总长,确定导管的拼装长度;进行导管水密试验,试验时的水压大于井底水压的1.5倍,当导管通过水密试验合格后才可以使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导管进行1.5倍水压得的水密性试验后再用于施工,使得导管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泄漏的情况。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9中,在导管上端连接漏斗,当漏斗箱内储足砼后,剪断吊住沙袋的铁丝,使砼落下;在漏斗内砼下落完毕前,继续放砼接上,以增加第一次进入桩孔内的砼数量;砼迅速落至孔底并把导管裹住,使得导管有2m以上的埋置深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第一次进入桩孔内的砼数量,使得砼迅速落至孔底并以2m以上的深度裹住导管。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灌注过程中,灌注应连续进行,并边灌注边缓慢提升导管,导管提升速度要比砼上升速度慢;提升导管时先将漏斗挪开,然后垂直提升导管,拆去最上端的一节导轨后再接上漏斗,继续灌注砼;砼灌注到距离桩顶5m以内时,不再提升导管,待灌注至规定标高后缓慢拔出导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管提升速度要比砼上升速度慢,使砼经常处于流动状态,有利于砼的均匀混合成型。灌注到最后5m以内时不再提升导管,避免将导管提出砼面而造成灌注中断。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在钢筋笼的外侧设置混凝土垫块使得钢筋笼和桩孔的侧壁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灌注桩成型后钢筋和灌注桩的外表面留有至少一个混凝土垫块的间距,使得钢筋不易被锈蚀;2.使用前对导管进行1.5倍水压得的水密性试验后再用于施工,使得导管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泄漏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混凝土垫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混凝土垫块;2、安装槽;3、限位槽;4、钢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包括:S1.清理场地;平整桩基范围内的场地,清除淤泥,在附近取土或石屑填整。埋设直径比桩径大15~20cm的钢护筒。护筒沉落后,周边用粘土回填夯实。护筒下沉时要核对桩轴线,保证护筒中心与桩轴线一致,护筒上端高出地面30cm。S2.安装钻机;用枕木作机座安装钻机就位,要使底座和顶端平稳。钻机就位后,将钻机底盘调节成水平状态,当钻头吊入护筒开始钻下第一钻时,应小心使锥尖对准设计中心,然后盖上封口板。S3.制成泥浆开钻;开钻时,在桩孔内投入一定数量的粘土及相应的水,钻机不进尺空转,利用钻头搅制泥浆,搅拌后抽至循环池。泥浆的相对密度为1.05~1.20,待循环池及桩孔全部储够泥浆后,钻机慢速尺钻进,待导向部份全部进入地层后,方可全速钻进。同时通过泵机将循环池内的泥浆注入到桩孔内。在钻进过程中,经常捞取钻渣,观察地层的变化及时调整泥浆的稠度,确定是否增加或减少转速。在粘性土及含砂率小的泥岩中,宜用中等转速稀泥浆(相对密度为1.05~1.20)钻进;在砂性土及含砂率高的地层中,宜用低转慢速、大泵量、稠泥浆(相对密度为1.20~1.45)钻进。含砂率高的地层钻孔更容易坍孔,因此需要使用相对密度较大的泥浆形成较厚的砂浆护壁,来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钻孔施工时密切注意地层的变化,当孔深已达到设计标高,但岩芯的承载力仍未达到设计要求时,则仍继续钻孔,变更该孔的终孔标高。S4.清孔:桩孔完成后,提起钻锥约20cm后继续旋转,然后以相对密度较低的泥浆压入,把桩孔内浮悬的钻渣和相对密度较大的泥浆换出,换至孔内泥浆的相对密度低于1.2为止。在清孔排渣时,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S5.制作钢筋笼骨架;先制定相应的加劲筋,然后布置主筋,每隔2m设立一道的加劲筋,加劲筋下垫枕木,排列好后将主筋按规定间距焊死在加劲筋上,再依规定的间距烧焊箍筋。S6.安装钢筋笼骨架;利用吊车将钢筋笼骨架吊入桩孔内,钢筋笼骨架分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S1.清理场地;S2.安装钻机;S3.制成泥浆开钻;S4.清孔:S5.制作钢筋笼骨架;S6.安装钢筋笼骨架;利用吊车将钢筋笼骨架吊入桩孔内,钢筋笼骨架分段制作,每下完一节后用钢筒穿过钢筋笼骨架与护筒抵接进行固位,再用吊车吊住另一节进行驳接;在钢筋笼骨架外侧安装预制的混凝土垫块(1)后,吊放钢筋笼骨架入桩孔内;S7.对导管进行水密试验;S8.吊装导管;S9.灌注高压水;S10.水下灌注混凝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S1.清理场地;S2.安装钻机;S3.制成泥浆开钻;S4.清孔:S5.制作钢筋笼骨架;S6.安装钢筋笼骨架;利用吊车将钢筋笼骨架吊入桩孔内,钢筋笼骨架分段制作,每下完一节后用钢筒穿过钢筋笼骨架与护筒抵接进行固位,再用吊车吊住另一节进行驳接;在钢筋笼骨架外侧安装预制的混凝土垫块(1)后,吊放钢筋笼骨架入桩孔内;S7.对导管进行水密试验;S8.吊装导管;S9.灌注高压水;S10.水下灌注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3中,在桩孔内投入一定数量的粘土及相应的水,钻机不进尺空转,利用钻头搅制泥浆,搅拌后抽至循环池;待循环池及桩孔全部储够泥浆后,钻机慢速尺钻进,泵机同时将循环池内的泥浆注入到桩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是:钻机开始进尺时,钻机慢速尺钻进,待导向部份全部进入地层后,方可全速钻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钻进过程中,经常捞取钻渣,观察地层的变化及时调整泥浆的稠度,改变转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5中,先制定相应的加劲筋,然后布置主筋,每隔2m设立一道的加劲筋,加劲筋下垫枕木,排列好后将主筋按规定间距焊死在加劲筋上,再依规定的间距烧焊箍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垫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魏鑫张妨段侠光徐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鸿宇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