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昊专利>正文

一种抽油杆扶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7128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抽油杆扶正装置,包括抽油杆本体、摩擦杆、扶正块、滚珠、弧形块和弹簧,所述摩擦杆固定套接于抽油杆主体外侧,所述扶正块设置有滑槽,所述扶正块通过滑槽活动套设于摩擦杆外侧,所述摩擦杆下端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扶正块下端与支撑座接触配合,所述摩擦杆上端设有紧固帽,所述扶正块设置有多组泄流槽和弧形槽,所述滚珠活动设置于弧形槽内,所述弧形槽内设置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一侧与滚珠接触配合,所述弧形块另一侧通过弹簧与弧形槽槽壁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滚珠与管道接触面小,大大降低了整体的摩擦力,同时降低了滚珠的摩擦损耗,增加整体的使用寿命。此外设置减震结构,减少抽油工作时产生的振动。

A centralizer for sucker ro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ucker rod centraliz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cker rod body, a friction rod, a centralizing block, a ball, an arc block and a spring. The friction rod is fixed and sleeved outside the main body of the sucker rod. The centraliz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the centralizing block is movably sleeved outside the friction rod through the sliding groov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friction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seat. The upper end of the friction rod is provided with a fastening cap, the centralizer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drainage grooves and arc grooves, the ball is movably arranged in the arc groove, the arc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n arc block, one side of the arc block is in contact with the ball,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arc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ll of the arc groove through a spr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small contact surface between the ball and the pipeline, greatly reduces the overall friction force, reduces the friction loss of the ball and increases the overall service life. In addition, a shock absorption structure is set up to reduce the vibration caused by pumping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油杆扶正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田抽油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抽油杆扶正装置。
技术介绍
油田采油过程中,对于油井较深和斜井、水平井的抽油杆在上提和下行过程中,出现抽油杆与油管内壁之间摩擦增加,造成油管磨擦破损严重现象,缩短作业检修周期,影响原油产量。目前,油田广泛应用的常规抽油杆扶正器有滚轮扶正器、尼龙扶正器等类型,滚轮抽油杆扶正器是依靠装置上滚轮与油管内壁形成滚动摩擦副起减磨作用,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因井液中的杂物卡住滚轮,使原来的滚动摩擦转变成滑动摩擦;而尼龙抽油杆扶正器则将硬度低的尼龙部件设置在扶正套与油管内壁之间,用以保护抽油杆和油管,由于油管内壁粗糙度高,因此油管内壁与尼龙部件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使尼龙部件的磨损加快。因此,越来越多关于新型抽油杆扶正器相关专利被公开,利用申请号为CN201220562582.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抽油杆扶正器,包括摩擦杆,摩擦杆外部固定设有扶正套,摩擦套设置于摩擦杆与扶正套之间,且摩擦套与扶正套活动连接,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抽油杆扶正装置,通过在摩擦杆外部设置扶正套,并使摩擦套滑动设置在扶正器中,减少了抽油杆与油管之间的磨损,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但是该现有抽油杆扶正装置扶正套与管道之间的接触面大,随着抽油工作的进行,滑动摩擦面磨损会越来越严重,影响使用寿命。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抽油杆扶正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抽油杆扶正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抽油杆扶正装置扶正套与管道之间的接触面大,随着抽油工作的进行,滑动摩擦面磨损会越来越严重,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抽油杆扶正装置,包括抽油杆本体、摩擦杆、扶正块、滚珠、弧形块和弹簧,所述摩擦杆固定套接于抽油杆主体外侧,所述扶正块设置有滑槽,所述扶正块通过滑槽活动套设于摩擦杆外侧,所述摩擦杆下端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扶正块下端与支撑座接触配合,所述摩擦杆上端设有紧固帽,所述扶正块设置有多组泄流槽和弧形槽,所述滚珠活动设置于弧形槽内,所述弧形槽内设置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一侧与滚珠接触配合,所述弧形块另一侧通过弹簧与弧形槽槽壁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扶正块下端设置有开口,所述支撑座上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开口相互配合。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紧固帽与摩擦杆上端螺纹连接,所述紧固帽与支撑座配合将扶正块固定。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泄流槽纵向设置于扶正块表面,且泄流槽和弧形槽相互不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滚珠直径大于弧形槽槽口直径,所述滚珠为20CrMo材质。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中的至少之一:本技术利用扶正块表面的滚珠与管道内壁摩擦接触,由于滚珠的滚动,且滚珠与管道接触面小,大大降低了整体的摩擦力,同时降低了滚珠的摩擦损耗,增加整体的使用寿命。此外,滚珠与弧形槽之间设置了弧形块配合弹簧进行缓冲,可有效降低摩擦时产生的晃动,确保抽油管本体抽油工作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抽油杆扶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支撑座和扶正块连接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示意。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抽油杆本体,2-摩擦杆,21-支撑座,211-限位块,22-紧固帽,3-扶正块,31-滑槽,32-泄流槽,33-弧形槽,4-滚珠,5-弧形块,6-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内”、“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2、3,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抽油杆扶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支撑座和扶正块连接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示意。本技术所述一种抽油杆扶正装置,包括抽油杆本体1、摩擦杆2、扶正块3、滚珠4、弧形块5和弹簧6,摩擦杆2固定套接于抽油杆主体1外侧,扶正块3设置有滑槽31,扶正块3通过滑槽31活动套设于摩擦杆2外侧,摩擦杆2下端设置有支撑座21,扶正块3下端与支撑座21接触配合,摩擦杆2上端设有紧固帽22,扶正块3设置有多组泄流槽32和弧形槽33,滚珠4活动设置于弧形槽33内,弧形槽33内设置有弧形块5,弧形块5一侧与滚珠4接触配合,弧形块5另一侧通过弹簧6与弧形槽33槽壁连接。本技术中,所述扶正块3下端设置有开口,支撑座21上端设置有限位块211,限位块211与开口相互配合,实现对扶正块3的限位固定。紧固帽22与摩擦杆3上端螺纹连接,紧固帽22与支撑座21配合将扶正块3固定。泄流槽32纵向设置于扶正块3表面,且泄流槽32和弧形槽33相互不连通,在进入管道时,泄流槽32可有效的减少空气和油产生的压力。滚珠4直径大于弧形槽33槽口直径,可确保滚珠4在弧形槽33内滚动,滚珠4为20CrMo材质,耐摩擦能力强,增加整体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技术通过将扶正块3套接于摩擦杆2外侧,下端通过开口和限位块211配合限位,上端利用紧固帽22与摩擦杆3螺纹连接,实现对扶正块3在摩擦杆2外侧的固定安装。使用时,扶正块3表面的滚珠4与管道内壁摩擦接触,由于滚珠4的滚动,且滚珠4与管道接触面小,大大降低了整体的摩擦力,同时降低了滚珠4的摩擦损耗,增加整体的使用寿命。此外,滚珠4与弧形槽33之间设置了弧形块5配合弹簧6进行缓冲,可有效降低摩擦时产生的晃动,确保抽油管本体1抽油工作时的稳定性。应可理解的是,本技术不将其应用限制到本文提出的部件的详细结构和布置方式。本技术能够具有其他实施例,并且能够以多种方式实现并且执行。前述变形形式和修改形式落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应可理解的是,本文公开和限定的本技术延伸到文中和/或附图中提到或明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特征的所有可替代组合。本文所述的实施例说明了已知用于实现本技术的最佳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油杆扶正装置,包括抽油杆本体、摩擦杆、扶正块、滚珠、弧形块和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杆固定套接于抽油杆主体外侧,所述扶正块设置有滑槽,所述扶正块通过滑槽活动套设于摩擦杆外侧,所述摩擦杆下端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扶正块下端与支撑座接触配合,所述摩擦杆上端设有紧固帽,所述扶正块设置有多组泄流槽和弧形槽,所述滚珠活动设置于弧形槽内,所述弧形槽内设置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一侧与滚珠接触配合,所述弧形块另一侧通过弹簧与弧形槽槽壁连接;所述扶正块下端设置有开口,所述支撑座上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开口相互配合;所述紧固帽与摩擦杆上端螺纹连接,所述紧固帽与支撑座配合将扶正块固定;所述泄流槽纵向设置于扶正块表面,且泄流槽和弧形槽相互不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油杆扶正装置,包括抽油杆本体、摩擦杆、扶正块、滚珠、弧形块和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杆固定套接于抽油杆主体外侧,所述扶正块设置有滑槽,所述扶正块通过滑槽活动套设于摩擦杆外侧,所述摩擦杆下端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扶正块下端与支撑座接触配合,所述摩擦杆上端设有紧固帽,所述扶正块设置有多组泄流槽和弧形槽,所述滚珠活动设置于弧形槽内,所述弧形槽内设置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一侧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昊乔德爱金化线王保鹏高明珠
申请(专利权)人:孙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