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俊青专利>正文

一种对拉式灌注桩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6944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对拉式灌注桩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螺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通过螺杆螺纹连接有连接套,两个所述连接套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均螺纹套接有连接块,两个螺纹杆的外表面均螺纹套接有移动环,移动环的一侧开设有凹槽。该对拉式灌注桩基坑支护结构,通过定位块将定位环连接正在移动环上,而定位环与螺纹杆套装,使得移动环带动定位环在螺纹杆上移动,配合固定转轴,使连接杆作用于定位环,再利用固定杆上的固定块与连接块一起分担螺纹杆的压力,使得螺纹杆的受到的作用力分布均匀,达到了受力均匀的作用。

A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Foundation Pit with Counter-pull Cast-in-place Pi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nd discloses a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a pair of pull-type cast-in-place piles,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ing rod, both ends of which are fixed with screw rods, both ends of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connecting sleeves through screw threads, one side of which is fixed with screw rods,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two threaded rods is even threaded. The sleeve is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block. The outer surfaces of the two threaded rods are all threaded with a movable ring, and a groov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movable ring.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the foundation pit of the pull-type cast-in-place pi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sitioning ring by the positioning block, and the positioning ring is fitted with the screw rod, so that the mobile ring drives the positioning ring to move on the screw rod, cooperates with the fixed rotating shaft, so that the connecting rod acts on the positioning ring, and then uses the fixed block on the fixed rod to share the pressure of the screw rod with the connecting block, so that the screw rod is subjected to the action. The force distribution is uniform, and the effect of uniform force is achie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拉式灌注桩基坑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设备
,具体为一种对拉式灌注桩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基坑支护结构体系的类型较多,各有其适用范围,从结构形式看,在软土地区较多采用排桩,内支撑系统,其中,排桩常用的是钻孔灌注桩,内支撑系统多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这些结构在施工过程种均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原材料消耗较多,尤其是内支撑系统,随施工进程相继要拆除并清理,增加的建筑垃圾及清理等一系列工序。但是现有支护结构在基坑支撑中容易形变,导致基坑出现塌方的情况,而且基坑支护一般都是一次性的,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另外支护结构在支撑的过程中受力不稳,会使支护结构的位置出现偏移,导致支护结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拉式灌注桩基坑支护结构,具备受力均匀和位置便于固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支护结构在基坑支撑中容易形变,导致基坑出现塌方的情况,而且基坑支护一般都是一次性的,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另外支护结构在支撑的过程中受力不稳,会使支护结构的位置出现偏移,导致支护结构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拉式灌注桩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螺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通过螺杆螺纹连接有连接套,两个所述连接套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均螺纹套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均螺纹套接有移动环,所述移动环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移动环的一侧通过凹槽且活动套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一端通过凹槽并延伸至移动环的外侧且固定安装有定位环,两个所述定位环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转轴,所述固定转轴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固定转轴平均分为两组,且两组固定转轴均匀分布正在两个定位环的外侧,四个所述固定转轴的外表面均活动套接有连接杆,四个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均活动套接有连接转轴,所述连接转轴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优选的,所述定位环的内侧与螺纹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且定位环的一侧与移动环的一侧相互接触。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中部固定套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承重杆,所述承重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件,所述承重杆的底部通过连接件且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底端固定套接有限位环。优选的,所述限位环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转轴,所述限位环的外表面通过定位转轴且活动套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活动套接有活动转轴,所述活动转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块。优选的,所述调节块的底部与另一个活动转轴固定连接,且另一个活动转轴的外表面与另一个活动杆的一端活动套接,另一个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定位转轴的外表面活动套接,另一个所述定位转轴的一侧与另一个限位环的外表面固定安装,另一个所述限位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接地杆。优选的,所述调节块的中部螺纹套接有双向螺旋杆,所述双向螺旋杆的两端均贯穿调节块并延伸至调节块的另一侧。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对拉式灌注桩基坑支护结构,通过定位块将定位环连接正在移动环上,而定位环与螺纹杆套装,使得移动环带动定位环在螺纹杆上移动,配合固定转轴,使连接杆作用于定位环,再利用固定杆上的固定块与连接块一起分担螺纹杆的压力,使得螺纹杆的受到的作用力分布均匀,达到了受力均匀的作用。2、该对拉式灌注桩基坑支护结构,通过双向螺旋杆使调节块移动,配合四个活动杆对两个限位环之间进行支撑,使圆杆与接地杆之间的间距改变,从而使圆杆带动承重杆对支撑杆进行支撑,避免整个支护装置出现偏移的情况,达到了便于固定支护位置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A的放大图。图中:1、支撑杆;2、螺杆;3、连接套;4、螺纹杆;5、连接块;6、移动环;7、定位块;8、定位环;9、固定转轴;10、连接杆;11、连接转轴;12、固定杆;13、固定块;14、连接环;15、承重杆;16、连接件;17、圆杆;18、限位环;19、活动杆;20、调节块;21、接地杆;22、双向螺旋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对拉式灌注桩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螺杆2,支撑杆1的两端均通过螺杆2螺纹连接有连接套3,两个连接套3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螺纹杆4,两个螺纹杆4的外表面均螺纹套接有连接块5,两个螺纹杆4的外表面均螺纹套接有移动环6,移动环6的一侧开设有凹槽,移动环6的一侧通过凹槽且活动套接有定位块7,定位块7的一端通过凹槽并延伸至移动环6的外侧且固定安装有定位环8,定位环8的内侧与螺纹杆4的外表面活动套接,且定位环8的一侧与移动环6的一侧相互接触,两个定位环8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转轴9,固定转轴9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固定转轴9平均分为两组,且两组固定转轴9均匀分布正在两个定位环8的外侧,四个固定转轴9的外表面均活动套接有连接杆10,四个连接杆10的另一端均活动套接有连接转轴11,连接转轴11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固定杆12,固定杆1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3,通过定位块7将定位环8连接正在移动环6上,而定位环8与螺纹杆4套装,使得移动环6带动定位环8在螺纹杆4上移动,配合固定转轴9,使连接杆10作用于定位环8,再利用固定杆12上的固定块13与连接块5一起分担螺纹杆4的压力,使得螺纹杆4的受到的作用力分布均匀,达到了受力均匀的作用,支撑杆1的中部固定套接有连接环14,连接环1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承重杆15,承重杆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件16,承重杆15的底部通过连接件16且固定连接有圆杆17,圆杆17的底端固定套接有限位环18,限位环18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转轴,限位环18的外表面通过定位转轴且活动套接有活动杆19,活动杆19的另一端活动套接有活动转轴,活动转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块20,调节块20的底部与另一个活动转轴固定连接,且另一个活动转轴的外表面与另一个活动杆19的一端活动套接,另一个活动杆19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定位转轴的外表面活动套接,另一个定位转轴的一侧与另一个限位环18的外表面固定安装,另一个限位环18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接地杆21,调节块20的中部螺纹套接有双向螺旋杆22,双向螺旋杆22的两端均贯穿调节块20并延伸至调节块20的另一侧,通过双向螺旋杆22使调节块20移动,配合四个活动杆19对两个限位环18之间进行支撑,使圆杆17与接地杆21之间的间距改变,从而使圆杆17带动承重杆15对支撑杆1进行支撑,避免整个支护装置出现偏移的情况,达到了便于固定支护位置的作用,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具备受力均匀和位置便于固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支护结构在基坑支撑中容易形变,导致基坑出现塌方的情况,而且基坑支护一般都是一次性的,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另外支护结构在支撑的过程中受力不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拉式灌注桩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螺杆(2),所述支撑杆(1)的两端均通过螺杆(2)螺纹连接有连接套(3),两个所述连接套(3)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螺纹杆(4),两个所述螺纹杆(4)的外表面均螺纹套接有连接块(5),两个所述螺纹杆(4)的外表面均螺纹套接有移动环(6),所述移动环(6)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移动环(6)的一侧通过凹槽且活动套接有定位块(7),所述定位块(7)的一端通过凹槽并延伸至移动环(6)的外侧且固定安装有定位环(8),两个所述定位环(8)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转轴(9),所述固定转轴(9)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固定转轴(9)平均分为两组,且两组固定转轴(9)均匀分布正在两个定位环(8)的外侧,四个所述固定转轴(9)的外表面均活动套接有连接杆(10),四个所述连接杆(10)的另一端均活动套接有连接转轴(11),所述连接转轴(11)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拉式灌注桩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螺杆(2),所述支撑杆(1)的两端均通过螺杆(2)螺纹连接有连接套(3),两个所述连接套(3)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螺纹杆(4),两个所述螺纹杆(4)的外表面均螺纹套接有连接块(5),两个所述螺纹杆(4)的外表面均螺纹套接有移动环(6),所述移动环(6)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移动环(6)的一侧通过凹槽且活动套接有定位块(7),所述定位块(7)的一端通过凹槽并延伸至移动环(6)的外侧且固定安装有定位环(8),两个所述定位环(8)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转轴(9),所述固定转轴(9)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固定转轴(9)平均分为两组,且两组固定转轴(9)均匀分布正在两个定位环(8)的外侧,四个所述固定转轴(9)的外表面均活动套接有连接杆(10),四个所述连接杆(10)的另一端均活动套接有连接转轴(11),所述连接转轴(11)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拉式灌注桩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8)的内侧与螺纹杆(4)的外表面活动套接,且定位环(8)的一侧与移动环(6)的一侧相互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拉式灌注桩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青林华夏杨丁庆赵锐张力卡
申请(专利权)人:李俊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