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处理位置感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6777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处理位置感应装置,该热处理位置感应装置涉及热处理设备领域,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托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托板上的第二托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托板上的第三托板、设置于所述第三托板上的控制箱、设置于所述控制箱的侧壁的安装座、位置感应器,所述安装座的侧壁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位置感应器上下移动的第三调节组件以及用于保护所述位置感应器免受灼伤的防护罩,所述位置感应器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三托板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托板的滑动方向均相互垂直;其便于对位置感应器安装位置的快速调节,同时设置防护罩进行防护,在保证位置感应器的运行性能的前提下,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

A Position Induction Device for Heat Treat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sition induction device for heat treatment,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heat treatment equipment, including a rack, a first bracket arranged on the rack, a second bracket sliding connected to the first bracket, a third bracket sliding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bracket, a control box arranged on the third bracket, and a control box arranged on the third bracket. A mounting seat and a position sensor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box making are provided with a third adjusting component for driving the position sensor up and down and a protective cover for protecting the position sensor from burns. The moving direction of the position sensor, the sliding direction of the third bracket and the sliding direction of the second bracket are mutually perpendicular to each other, which is convenient. Fast adjustment of installation position of position sensor and protective shield are provide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device on the premise of guaranteeing the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position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处理位置感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处理位置感应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件淬火过程中,为保证淬火加工的精确度和效果,通常在淬火装置上增设一个位置感应器,位置感应器通过接近或者接触工件,感受工件相对于淬火预设位置的相对距离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从而保证淬火工件的位置精度。公开号为CN10608633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轴杆的淬火装置,包括有运输轴杆的运输带以及冷却池,所述冷却池安装在运输带的一侧,所述冷却池与运输带的中间设置有机械手,并在所述机械手上设置有抓取轴杆用的夹具,所述冷却池的一旁还设置有淬火炉,所述淬火炉中设置有工装板,所述夹具上设置于位置感应器。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作为长期使用的淬火部件,上述装置通过一定的安装工具将位置感应器安装在夹具上方,从而实现对工件位置的感应;但是,淬火中产生的高温容易对位置感应器的性能造成影响,淬火前需要调整位置感应器与淬火位置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确保位置感应器后续的稳定运行,但是该过程需要消耗较长工时,从而影响整个装置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处理位置感应装置,其解决了现有的淬火用位置感应器的安装位置调节不便的问题,达到了便于位置感应器调节安装位置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热处理位置感应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托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托板上的第二托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托板上的第三托板、设置于所述第三托板上的控制箱、设置于所述控制箱的侧壁的安装座、位置感应器,所述安装座的侧壁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位置感应器上下移动的第三调节组件以及用于保护所述位置感应器免受灼伤的防护罩,所述位置感应器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三托板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托板的滑动方向均相互垂直。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控制第二托板以及第三托板的移动,从而调节位置感应器的水平位置,使位置感应器位于淬火的预设位置的上方,然后控制第三调节组件驱使位置感应器下移,达到检测工件的位置精度的目的,在兼顾高效的同时,能根据不同的检测环境进行调节,具有较好的通用性,从而保证位置感应器的检测效果;检测结束后,控制调节组件驱使位置感应器上移至防护罩处,淬火产生的高温被防护罩隔离,使位置感应器免受高温灼伤,后续再将位置感应器下移,即可检测下一个件的位置精度,操作简易快捷,在便于位置感应器的位置调节的同时,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托板上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滑轨和位于所述第一滑轨之间的第一定位座,所述第二托板的底部并排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上的第一滑块和位于所述第一滑块之间的第一调节座,所述第一定位座和所述第一调节座内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穿出至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托板外、且固定有第一握持部,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一滑轨的长度方向平行。采用上述方案,利用第一丝杆与第一定位座和第一安装座组成丝杠副,丝杠副由于启动力矩极小,不会出现滑动运动那样的爬行现象,能保证实现精确的微进给,从而实现第一滑块在第一滑轨上的定点移动,保证位置感应器在第一滑轨长度方向上定位的精确性,从而保证位置感应器的检测效果,在便于位置感应器的位置调节的同时,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托板上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滑轨和位于所述第二滑轨之间的第二定位座,所述第三托板的底部并排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上的第二滑块和位于所述第二滑块之间的第二调节座,所述第二定位座和所述第二调节座内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穿出至所述第二托板和所述第二托板外、且固定有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第二滑轨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二滑轨的长度方向垂直。采用上述方案,在基于沿第一滑轨长度方向上的水平位置调节的前提下,通过控制第二丝杆,实现第二滑块在第一滑轨上的定点移动,保证位置感应器在第二滑轨长度方向上定位的精确性,最终实现位置感应器在水平方向上的定点调节,在便于位置感应器的位置调节的同时,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三调节件包括相对并排设置于所述安装座背离所述控制箱一侧的侧壁的上挡板和下挡板、转动连接于所述上挡板与所述下挡板内的第三丝杆、转动连接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三丝杆上的安装块,所述第三丝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三握持部,所述安装块的底部固定有位置感应器。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三丝杆控制安装块轴向移动,同时带动感应器上下移动,最终实现位置感应器在竖直方向上的定点调节,在便于位置感应器的位置调节的同时,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安装座的侧壁并排设置有位于所述上挡板与所述下挡板之间的安装杆,所述防护罩包括两侧铰接于所述安装杆上的第二护罩和第一护罩;所述安装块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用于将所述安装块导向至所述防护罩的上方。采用上述方案,利用导向面的导向作用,当位置感应器上移时,第一导向面顶开第一护罩和第二护罩,并将安装块导向至防护罩内,然后位置感应器继续上移至防护罩上方,第一护罩与第二护罩复位并闭合,达到隔绝高温的目的,在便于位置感应器的位置调节的同时,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同时通过位于安装块两侧的第一护罩和第二护罩,给予安装块水平方向上的支撑,减少安装块的偏转,使得安装块能快速地上下移动。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防护罩为半球形护罩或矩形护罩。采用上述方案,采用矩形或者半球形的护罩,使得第一护罩与第二护罩存在一个可供转动的空间,便于供位置感应器上下移动。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护罩的切向端面设置有凹槽、沿轴向贯穿所述第二护罩的第一凹孔,所述第一护罩的切向端面设置有嵌合于所述凹槽内的凸起部、沿轴向贯穿所述第一护罩的第二凹孔;所述凸起部嵌合于所述凹槽时,所述第二护罩的切向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一护罩的切向端面,所述第三丝杆嵌设于所述第一凹孔与所述第二凹孔内。采用上述方案,在第一护罩和第二护罩闭合时,通过第一护罩和第二护罩的切向端面之间的抵接,凸起部嵌合于凹槽内,第一凹孔与第二凹孔嵌接于第三丝杆外,使第一护罩与第二护罩成为一个整体,从而保证防护罩的防护效果,避免感应器受淬火高温的影响。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护罩的切向端面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凹孔的轴心线、所述第二凹孔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三丝杆的轴心线平行。采用上述方案,使得凸起部与凹槽、第一凹孔和第二凹孔与第三丝杆之间的配合更为紧密,进一步保证防护罩的防护效果,避免感应器受淬火高温的影响。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护罩和所述第一护罩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用于将所述位置感应器导向至所述防护罩的下方。采用上述方案,利用导向面的导向作用,当位置感应器下移时,安装块沿第二导向面下移并使得第一护罩和第二护罩逐渐分开,从而获得一个供位置感应器下移至防护罩下方的空间,最终位置感应器到达测量位置,在便于位置感应器的位置调节的同时,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第一丝杆、第二丝杆以及第三丝杆,从而实现对位置感应器水平与竖直位置的快速调节,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2.通过设置可转动并相互配合的第一护罩与第二护罩,能有效对位置感应器进行防护,使得位置感应器免受淬火的高温灼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处理位置感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第一托板(11)、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托板(11)上的第二托板(12)、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托板(12)上的第三托板(13)、设置于所述第三托板(13)上的控制箱(14)、设置于所述控制箱(14)的侧壁的安装座(15)、位置感应器(16),所述安装座(15)的侧壁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位置感应器(16)上下移动的第三调节组件(4)以及用于保护所述位置感应器(16)免受灼伤的防护罩(5),所述位置感应器(16)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三托板(13)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托板(12)的滑动方向均相互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处理位置感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第一托板(11)、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托板(11)上的第二托板(12)、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托板(12)上的第三托板(13)、设置于所述第三托板(13)上的控制箱(14)、设置于所述控制箱(14)的侧壁的安装座(15)、位置感应器(16),所述安装座(15)的侧壁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位置感应器(16)上下移动的第三调节组件(4)以及用于保护所述位置感应器(16)免受灼伤的防护罩(5),所述位置感应器(16)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三托板(13)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托板(12)的滑动方向均相互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处理位置感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托板(11)上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滑轨(21)和位于所述第一滑轨(21)之间的第一定位座(22),所述第二托板(12)的底部并排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21)上的第一滑块(23)和位于所述第一滑块(23)之间的第一调节座(24),所述第一定位座(22)和所述第一调节座(24)内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杆(25),所述第一丝杆(25)的一端穿出至所述第一托板(11)和所述第二托板(12)外、且固定有第一握持部(26),所述第一丝杆(25)与所述第一滑轨(21)的长度方向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处理位置感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托板(12)上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滑轨(31)和位于所述第二滑轨(31)之间的第二定位座(32),所述第二托板(12)的底部并排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31)上的第二滑块(33)和位于所述第二滑块(33)之间的第二调节座(34),所述第二定位座(32)和所述第二调节座(34)内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杆(35),所述第二丝杆(35)的一端穿出至所述第二托板(12)和所述第二托板(12)外、且固定有第二握持部(36),所述第二丝杆(35)与所述第二滑轨(3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滑轨(21)与所述第二滑轨(31)的长度方向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处理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振羽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大山热处理厂普通合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