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厢防坠装置及轿厢升降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6576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轿厢防坠装置及轿厢升降系统,涉及仓储物流设备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轿厢防坠装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对设置,第一连接件用于与绳具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连接件用于与绳具的第二端连接,轿厢与第一连接件连接;弹性件连接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以当绳具断裂时,使绳具的第一端和绳具的第二端有相互靠近的趋势;传动臂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接件连接,齿条设置于传动臂的第二端;转轴与轿厢的侧壁转动连接,齿轮套设于转轴,齿条与齿轮传动配合;偏心轮固定套设于转轴。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轿厢防坠装置应用于轿厢升降系统中,解决现有技术中轿厢升降类设备中难以自动防止轿厢下坠的技术问题。

Anti-falling device of car and lifting system of ca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ar anti-falling device and a car lifting system,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rehousing and logistics equipment. The car anti-fall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relative to the first connector and the second connector, the first connector is used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first end of the rope, the second connector is used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second end of the rope, and the car is elast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or. The first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a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arm, and the rack is set at the second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arm; the rotating connection between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car, the gear sleeve is set on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rack and the gear drive are fixed on the eccentric wheel; when the rope breaks, the first end of the rope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e rope are close to each other. On the shaft. The car anti-fall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car lifting system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automatically prevent the car falling in the car lifting equipment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轿厢防坠装置及轿厢升降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仓储物流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轿厢防坠装置及轿厢升降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4.0的到来,自动化仓储物流迅速地发展。轿厢升降类设备是自动化仓储物流领域的核心设备之一,因此,为了保证仓储过程中人和设备的安全,必须确保包括巷道堆垛机和各类提升机在内的轿厢升降类设备的安全运行。轿厢升降类设备中的轿厢靠同步带、钢丝绳、链条等绳具牵引,一旦绳具断裂,轿厢容易坠落,存在安全隐患;怎样及时发现绳具断裂并在第一时间制止轿厢下坠,是本领域一直渴望解决的技术问题。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轿厢防坠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轿厢升降类设备中难以自动防止轿厢下坠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轿厢防坠装置包括:触发单元、传动单元和阻力单元;所述触发单元包括弹性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与绳具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与所述绳具的第二端连接,轿厢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以当所述绳具断裂时,使所述绳具的第一端和所述绳具的第二端有相互靠近的趋势;所述传动单元包括传动臂和齿条,所述传动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传动臂的第二端;所述阻力单元包括转轴、齿轮和偏心轮,所述转轴与所述轿厢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齿轮套设于所述转轴,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传动配合;所述偏心轮固定套设于所述转轴,以使所述偏心轮随所述转轴转动时,所述偏心轮的周向侧面与轨道贴合或者分离。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触发单元相对的两侧均设置阻力单元,两个所述阻力单元的转轴相对设置;所述触发单元的两侧边分别通过所述传动单元的齿条与对应侧的所述阻力单元的齿轮传动连接。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包括第一连接件本体和滑杆,所述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本体连接,所述滑杆贯穿所述第二连接件且沿自身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滑动连接。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弹性件为螺旋弹簧或者蝶形弹簧,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滑杆上,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抵接,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滑杆的第一端通过螺纹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本体连接。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轿厢防坠装置还包括辅助连接件,所述辅助连接件用于与所述轿厢连接;所述辅助连接件沿所述滑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杆滑动连接,所述滑杆上通过螺纹配合有定位螺母,所述定位螺母抵接在所述辅助连接件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侧面。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阻力单元还包括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套设于所述转轴,所述扭转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扭转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轿厢防坠装置具有以下优势:绳具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绳具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件连接,绳具断裂的瞬间,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第二连接件向绳具的第一端靠近,第二连接件带动传动臂一起向绳具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传动臂第二端的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转轴转动,偏心轮随转轴转动,当偏心轮距离转轴较大的周向侧面转向轨道的侧壁时,偏心轮的周向侧面与轨道的侧壁贴合并发生摩擦,且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偏心轮会自动保持紧压轨道的侧壁,在轨道对偏心轮摩擦力的作用下,偏心轮逐渐相对轨道静止,轿厢停止下坠;以上过程中,绳具断裂的瞬间,自动触发第二连接件向绳具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从而间接带动偏心轮与轨道发生摩擦并促使轿厢停止下坠,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轿厢升降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轿厢升降类设备中难以自动防止轿厢下坠的技术问题。第二方面,轿厢升降系统包括:轨道、绳具、轿厢和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轿厢防坠装置;所述轿厢包括连接部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所述连接部连接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所述轨道的中部设置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轿厢防坠装置的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绳具沿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绳具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绳具的第二端与所述轿厢防坠装置的第二连接件连接,以形成封闭式传动结构,且所述绳具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轿厢防坠装置中的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侧壁,且所述转轴平行于所述侧壁。结合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轿厢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且所述导轨沿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轿厢防坠装置的传动臂沿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结合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轿厢防坠装置的传动臂的第一端沿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滑动连接;所述传动臂的第一端设有锁紧件,以使所述传动臂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固定。所述的轿厢升降系统与上述的轿厢防坠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轿厢升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轿厢升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轿厢升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轿厢防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轿厢防坠装置中阻力单元与传动单元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轨道;200-绳具;300-轿厢;310-侧壁;320-连接部;330-辅助连接件;410-滑杆;420-弹性件;430-定位螺母;440-辅助螺母;450-第一连接件本体;460-第二连接件;510-第一分臂;520-第二分臂;530-齿条;610-安装支架;620-齿轮;630-偏心轮;640-转轴;650-扭转弹簧;700-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轿厢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发单元、传动单元和阻力单元;所述触发单元包括弹性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与绳具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与所述绳具的第二端连接,轿厢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以当所述绳具断裂时,使所述绳具的第一端和所述绳具的第二端有相互靠近的趋势;所述传动单元包括传动臂和齿条,所述传动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传动臂的第二端;所述阻力单元包括转轴、齿轮和偏心轮,所述转轴与所述轿厢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齿轮套设于所述转轴,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传动配合;所述偏心轮固定套设于所述转轴,以使所述偏心轮随所述转轴转动时,所述偏心轮的周向侧面与轨道贴合或者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轿厢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发单元、传动单元和阻力单元;所述触发单元包括弹性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与绳具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与所述绳具的第二端连接,轿厢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以当所述绳具断裂时,使所述绳具的第一端和所述绳具的第二端有相互靠近的趋势;所述传动单元包括传动臂和齿条,所述传动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传动臂的第二端;所述阻力单元包括转轴、齿轮和偏心轮,所述转轴与所述轿厢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齿轮套设于所述转轴,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传动配合;所述偏心轮固定套设于所述转轴,以使所述偏心轮随所述转轴转动时,所述偏心轮的周向侧面与轨道贴合或者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单元相对的两侧均设置阻力单元,两个所述阻力单元的转轴相对设置;所述触发单元的两侧边分别通过所述传动单元的齿条与对应侧的所述阻力单元的齿轮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本体和滑杆,所述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本体连接,所述滑杆贯穿所述第二连接件且沿自身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轿厢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螺旋弹簧或者蝶形弹簧,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滑杆上,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抵接,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轿厢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祥磊李志军周洪伟吴伟峰赵伟陆海星宋迪先罗来超俸玉乐姚让
申请(专利权)人: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