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连接进排气罩的动力转向储油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6179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连接进排气罩的动力转向储油罐,包括:相互配合且固定连接的上罐体和下罐体;上罐体和下罐体内贯穿设置有进排气管;伸出下罐体底部的进排气管的下端上通过橡胶座固定过滤棉;橡胶座内具有与进排气管相配合的进排气孔;下罐体的底部设置进油管和出油管;上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凸出的罐口;罐口上可拆卸连接有罐盖;进排气罩,其卡扣式连接在上罐体顶部,且伸出上罐体顶部的进排气管的上端位于进排气罩内;观察窗,其连接在所述下罐体的侧面;其中,进排气罩的高度被配置为高于罐盖的表面一预定高度,且进排气管的端口与进排气罩顶面具有一间隙。进排气罩采用卡扣式连接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因虚焊、漏焊等带来的漏油风险。

Power Steering Tank Conveniently Connecting Inlet and Exhaust Cover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wer steering oil storage tank which is convenient to connect the intake and exhaust hood,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tank body and a lower tank body which are mutually matched and fixed; an intake and exhaust pipe is arranged throughout the upper tank body and the lower tank body; a filter cotton is fixed through a rubber seat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intake and exhaust pipe extending from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tank body; and an intake and exhaust hole matching the intake and exhaust pipe is arranged in the rubber seat; The bottom of the tank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oil intake pipe and an oil outlet pipe; the top of the upper tank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rotruding tank opening; the tank mouth is detachable and connected with a lid; the intake and exhaust ho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upper tank body by a snap typ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intake and exhaust pipe extending from the top of the upper tank body is located in the intake and exhaust hood; the observation window is connected to the side of the lower tank body; where the height of the intake and exhaust hood is arranged to b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ank. The surface of the cover has a predetermined height, and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port of the intake and exhaust pipe and the top face of the intake and exhaust hood. The way of snap connection for inlet and exhaust hood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risk of oil leakage caused by virtual welding and leakage we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便连接进排气罩的动力转向储油罐
本技术属于车辆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方便连接进排气罩的动力转向储油罐。
技术介绍
现有的动力转向储油罐是通过焊接“上罐体”与“下罐体”而成的罐体,形成一个整体,在真空注油时、正常使用时与真空注油工装通过罐体上端的罐盖进行锁紧,无须将上罐体取下,防止漏油,故其结构的稳定性更好,另外通过进排气罩与进排气管的配合,使得其可采用进排气管、进排气罩与进排气口相配合的方式,实现下进排气即下呼吸;但是该动力转向储油罐采用的进排气罩与上罐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固定连接,采用这种连接方式,焊接连接存在虚焊、漏焊等问题,容易在进排气罩与上罐体的焊接处产生漏油风险,且焊接工艺复杂,不容易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方便连接进排气罩的动力转向储油罐,包括:相互配合且固定连接的上罐体和下罐体;所述上罐体和下罐体内贯穿设置有进排气管;且伸出下罐体底部的进排气管的下端上通过橡胶座固定过滤棉;所述橡胶座内具有与进排气管相配合的进排气孔;所述下罐体的底部设置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上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凸出的罐口;所述罐口上可拆卸连接有罐盖;进排气罩,其卡扣式连接在上罐体顶部,且伸出上罐体顶部的进排气管的上端位于进排气罩内;观察窗,其连接在所述下罐体的侧面;其中,所述进排气罩的高度被配置为高于罐盖的表面一预定高度,且进排气管的端口与进排气罩顶面具有一间隙。优选的是,所述进排气罩为增强尼龙进排气罩;所述进排气罩与上罐体顶部的卡扣式连接的方式为:所述进排气罩的底部外壁上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锥环面、环形槽和第二锥环面;所述第一锥环面和第二锥环面的朝向相反且第二锥环面的直径大于第一锥环面的直径;所述上罐体顶部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边缘设置有朝下的凸起环;所述进排气罩插入安装孔内且使凸起环置于环形槽内,所述第一锥环面的上端面和第二锥环面的下端面将凸起环卡扣连接在环形槽内;且所述环形槽的顶部套设有O型密封圈;所述环形槽的上端设置为圆弧形。优选的是,所述罐口与罐盖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所述罐口与罐盖之间连接有密封圈。优选的是,所述观察窗包括:观察窗本体,其为柱形腔体结构,所述柱形腔体结构的一端为封闭的聚碳酸酯透明结构,另一端敞开设置,且敞开设置的一端的外壁上为凸起部;观察窗隔板,其为具有多个通孔的聚乙烯隔板;所述观察窗隔板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径向连接在观察窗本体的内部;观察窗密封圈,其套设在观察窗本体上;锁紧元件,其可拆卸连接在观察窗本体上,并将观察窗密封圈紧贴在下罐体的外壁上;其中,所述观察窗本体通过下罐体侧壁上的观察窗安装孔从动力转向储油罐的内部伸出,且观察窗本体的凸起部的直径大于观察窗安装孔的直径使凸起部紧贴在下罐体的内壁上,实现对观察窗本体沿观察窗安装孔轴向的限位;所述观察窗本体在紧贴凸起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相对的弧形凸起;所述下罐体侧壁上的观察窗安装孔上设置有与弧形凸起相对应的弧形凹部。优选的是,所述观察窗密封圈为丁腈橡胶密封圈,且所述观察窗密封圈与下罐体的外壁相接触的端面设置为与下罐体的外壁相匹配的弧形端面Ⅰ。优选的是,所述锁紧元件为锁紧螺母,其可拆卸连接在观察窗本体上的方式为:所述观察窗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锁紧螺母套设在观察窗本体且与外螺纹相匹配实现连接。优选的是,所述观察窗本体上还套设有垫片,其位于所述锁紧螺母与观察窗密封圈之间。优选的是,所述凸起部与下罐体的内壁相接触的端面设置为与下罐体的内壁相匹配的弧形端面Ⅱ。优选的是,所述观察窗密封圈的外部设置有观察定位槽。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上罐体的上表面卡扣式连接有进排气罩,该进排气罩内腔直径小、孔深,罐内液压油随着汽车振动而剧烈晃动,也很难接触到进排气罩内表面,而进排气管就安装在进排气罩内,开口位置挨着进排气罩顶面,在下罐体下端进排气,这种结构能有效防止罐内的液压油因晃动进入进排气通道,随着空气流到罐外,并且采用卡扣式连接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因虚焊、漏焊等带来的漏油风险。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动力转向储油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动力转向储油罐的上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动力转向储油罐的上罐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动力转向储油罐的上罐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动力转向储油罐的进排气罩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动力转向储油罐的进排气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动力转向储油罐的下罐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动力转向储油罐的观察窗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动力转向储油罐的观察窗的观察窗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动力转向储油罐的观察窗的观察窗本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动力转向储油罐的观察窗的观察窗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动力转向储油罐的观察窗的观察窗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动力转向储油罐的下罐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图1~13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方便连接进排气罩的动力转向储油罐,包括:相互配合且固定连接的上罐体7和下罐体5;所述上罐体7和下罐体5内贯穿设置有进排气管8;且伸出下罐体底部的进排气管8的下端上通过橡胶座9固定过滤棉(未示出);所述橡胶座9内具有与进排气管8相配合的进排气孔(未示出);所述下罐体5的底部设置进油管53和出油管54;所述上罐体7的顶部设置有凸出的罐口71;所述罐口71上可拆卸连接有罐盖72;进排气罩10,其卡扣式连接在上罐体7顶部,且伸出上罐体7顶部的进排气管8的上端位于进排气罩内;观察窗100,其连接在所述下罐体5的侧面;观察窗可以方便的对动力转向储油罐内的油量情况进行观测;其中,所述进排气罩10的高度被配置为高于罐盖72的表面一预定高度,且进排气管8的上端的端口与进排气罩10顶面具有一间隙。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当通过进油管向罐体内输入油时,因油量增加气压增大,通过挤压进排气管内的空气对罐体内部的压力进行释放,而通过出油管将罐内油泵出时,油量减少,进排气管内空气在吸力的作用下恢复原状;进排气罩的作用在于为进排气管上方提供空气,并容纳进排气管排出的空气,过滤棉的作用在于,在进排气的过程中对外部的空气进行过滤,所述过滤棉通过与进排气管相配合的橡胶座进而固定,其解决了过滤棉不稳定的问题,对其进行固定,保证其工作的稳定性;所述橡胶座内具有与进排气管相配合的进排气孔,其作用将现有进排气方式修改为下进排气即下呼吸式,使得其外观更好,与其它设备的结合更加好,所述进排气罩的高度被配置为高于罐盖的表面一预定高度,其作用在于使得其内部的内腔直径小、孔深,罐内液压油随着汽车振动而剧烈晃动,也很难接触到进排气罩内表面,且进排气管的端口与进排气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连接进排气罩的动力转向储油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且固定连接的上罐体和下罐体;所述上罐体和下罐体内贯穿设置有进排气管;且伸出下罐体底部的进排气管的下端上通过橡胶座固定过滤棉;所述橡胶座内具有与进排气管相配合的进排气孔;所述下罐体的底部设置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上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凸出的罐口;所述罐口上可拆卸连接有罐盖;进排气罩,其卡扣式连接在上罐体顶部,且伸出上罐体顶部的进排气管的上端位于进排气罩内;观察窗,其连接在所述下罐体的侧面;其中,所述进排气罩的高度被配置为高于罐盖的表面一预定高度,且进排气管的端口与进排气罩顶面具有一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连接进排气罩的动力转向储油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且固定连接的上罐体和下罐体;所述上罐体和下罐体内贯穿设置有进排气管;且伸出下罐体底部的进排气管的下端上通过橡胶座固定过滤棉;所述橡胶座内具有与进排气管相配合的进排气孔;所述下罐体的底部设置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上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凸出的罐口;所述罐口上可拆卸连接有罐盖;进排气罩,其卡扣式连接在上罐体顶部,且伸出上罐体顶部的进排气管的上端位于进排气罩内;观察窗,其连接在所述下罐体的侧面;其中,所述进排气罩的高度被配置为高于罐盖的表面一预定高度,且进排气管的端口与进排气罩顶面具有一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连接进排气罩的动力转向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排气罩为增强尼龙进排气罩;所述进排气罩与上罐体顶部的卡扣式连接的方式为:所述进排气罩的底部外壁上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锥环面、环形槽和第二锥环面;所述第一锥环面和第二锥环面的朝向相反且第二锥环面的直径大于第一锥环面的直径;所述上罐体顶部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边缘设置有朝下的凸起环;所述进排气罩插入安装孔内且使凸起环置于环形槽内,所述第一锥环面的上端面和第二锥环面的下端面将凸起环卡扣连接在环形槽内;且所述环形槽的顶部套设有O型密封圈;所述环形槽的上端设置为圆弧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连接进排气罩的动力转向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口与罐盖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所述罐口与罐盖之间连接有密封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连接进排气罩的动力转向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包括:观察窗本体,其为柱形腔体结构,所述柱形腔体结构的一端为封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富春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历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