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退浆后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15997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退浆后冷却系统,包括一号导轮,所述一号导轮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号伺服电机,所述一号导轮的一侧活动安装有金属展开辊,且金属展开辊远离一号导轮的一侧靠近底端位置设有二号导轮,所述二号导轮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二号伺服电机,所述二号导轮远离金属展开辊的一侧靠近顶端位置设有一号侧顶辊,所述二号导轮靠近金属展开辊的一侧靠近顶端位置设有二号侧顶辊。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退浆后冷却系统,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玻璃纤维布布面张力稳定、尺寸安定性好、没有褶皱异常,可以满足高端客户的品质要求,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A Cooling System for Ultra-thin Electronic Grade Glass Fiber Cloth after Desiz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ultra-thin electronic grade glass fiber cloth desizing and cool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guide wheel No. 1. A servo motor is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guide wheel No. 1 through bolts. A metal unfolding roller is movably installed on one side of the guide wheel No. 1, and a second guide wheel is located near the bottom of the side far from the first guide wheel,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second guide wheel is connected. A No. 2 servo motor is fixed and installed through the bolt. The No. 2 guide wheel is located near the top of the metal unfolding roll on the side far from the metal unfolding roll. The No. 2 guide wheel is located near the top of the metal unfolding roll on the side near the top of the metal unfolding rol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ultra-thin electronic glass fiber cloth desizing and cooling system. The glass fiber cloth obtained by the invention has stable surface tension, good dimensional stability and no wrinkle abnormality, which can meet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high-end customers and bring better application prosp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退浆后冷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退浆后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退浆后的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表面温度在200~250℃,在收卷前需要降温处理,该系统在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温度的冷却效果直接影响生产过程的可靠性,对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产品品质、生产效益有着较大的影响。传统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退浆后冷却系统是单纯利用两个通冷却水介质的导轮进行布面冷却,一般是玻纤布从炉体出来后直接通过两个导轮,再进行收卷,由于玻纤布出炉后的表面温度在220~250℃,高温直接冷却很大程度上会对布面造成很多品质异常,比如超薄布的褶皱异常、张力不均异常等,生产效率低,品质得不到保证,同时通水导轮内部水温过高,容易积聚水垢,造成管路堵塞,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厚度在47微米以下玻璃纤维布特别是超薄玻纤布纱束的单纤直径5微米以下,玻纤布又是平纹织造结构,对温差变化的精度要求较高,出炉后直接强制冷却势必产生很多褶皱,现有的导轮在进行水循环时,水流直接穿过导轮内部,只有少量的水与导轮内壁接触进行热量交换,大部分的水无法进热量交换,这部分水做无用功,造成资源的浪费,对产品品质造成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退浆后冷却系统,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退浆后冷却系统,包括一号导轮,所述一号导轮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号伺服电机,所述一号导轮的一侧活动安装有金属展开辊,且金属展开辊远离一号导轮的一侧靠近底端位置设有二号导轮,所述二号导轮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二号伺服电机,所述二号导轮远离金属展开辊的一侧靠近顶端位置设有一号侧顶辊,所述二号导轮远离一号侧顶辊的一侧靠近顶端位置设有二号侧顶辊,所述一号侧顶辊远离二号导轮的一侧上下交错设置有三号导轮与四号导轮,且四号导轮远离三号导轮的位置设有收卷装置,所述二号导轮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回水池。优选的,所述二号导轮的两端均焊接有连接侧板,且两个连接侧板之间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海绵辊,所述二号导轮的内表面开设有通水槽,且通水槽的内表面等距焊接有三个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表面焊接有六个铜片,且固定环的内表面通过铜片固定连接有放置环,所述通水槽的内表面焊接有石墨片,所述放置环的内表面焊接有铜柱。优选的,所述二号导轮的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水管。优选的,所述收卷装置的内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之间设有收卷辊。优选的,所述海绵辊的内部中心处设有电热丝。优选的,一种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退浆后冷却系统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初步降温:使退浆后的电子布穿过一号导轮的下方,对电子布进行初步降温;B、舒展降温:经过初步降温的电子布穿过金属展开辊的上方,对电子布扩展,并进一步降温;C、收卷前冷却:经过舒展降温后,依次穿过上下交错的二号侧顶辊、二号导轮与一号侧顶辊,对电子布进行循环冷却;D、收卷:通过收卷装置对冷却后的电子布进行收卷。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向一号导轮的内部通孔中通入常温常压空气,常温温度为22~28℃,经过初步降温后,布面温度降低50~70℃。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循环冷却为冷却水从回水池流经二号导轮,最终流回回水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炉体出口导轮通空压进行初步冷却,使布面温度降低50~70℃,导轮用伺服电机带动可根据布面张力调整转速,得到的玻璃纤维布布面张力稳定、尺寸安定性好、没有褶皱异常,可以满足高端客户的品质要求;2、二号导轮转动时,海绵辊与其表面贴合,能够对二号导轮表面的水分进行吸收,避免水分粘连在玻璃纤维布的表面出现褶皱;3、在二号导轮的内部安装铜柱,能够挤压进出导轮内部的水,使得水从通水槽与铜柱之间穿过,更好的实现水与二号导轮之间的热量交换;4、在通水槽的内部安装石墨片,石墨导热性与热传递性好,既能使二号导轮表面热量均匀,从而更加均匀的对玻璃纤维布进行冷却,还能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热量交换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退浆后冷却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退浆后冷却系统中冷却水回收循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退浆后冷却系统中二号导轮与海绵辊的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退浆后冷却系统中二号导轮与海绵辊的截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退浆后冷却系统中二号导轮的截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退浆后冷却系统中固定环的截面图。图中:1、一号导轮;2、一号伺服电机;3、金属展开辊;4、二号导轮;5、二号伺服电机;6、一号侧顶辊;7、二号侧顶辊;8、三号导轮;9、四号导轮;10、收卷装置;11、回水池;12、连接侧板;13、海绵辊;14、通水槽;15、固定环;16、铜柱;17、石墨片;18、铜片;19、放置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2所示,一种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退浆后冷却系统,包括一号导轮1,一号导轮1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号伺服电机2,一号导轮1的一侧活动安装有金属展开辊3,且金属展开辊3远离一号导轮1的一侧靠近底端位置设有二号导轮4,二号导轮4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二号伺服电机5,二号导轮4远离金属展开辊3的一侧靠近顶端位置设有一号侧顶辊6,二号导轮4远离一号侧顶辊6的一侧靠近顶端位置设有二号侧顶辊7,一号侧顶辊6远离二号导轮4的一侧上下交错设置有三号导轮8与四号导轮9,且四号导轮9远离三号导轮8的位置设有收卷装置10,二号导轮4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回水池11。参照图1-2,二号导轮4的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水管;收卷装置10的内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之间设有收卷辊。参照图3-6所示,二号导轮4的两端均焊接有连接侧板12,且两个连接侧板12之间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海绵辊13,二号导轮4的内表面开设有通水槽14,且通水槽14的内表面等距焊接有三个固定环15,固定环15的内表面焊接有六个铜片18,且固定环15的内表面通过铜片18固定连接有放置环19,通水槽14的内表面焊接有石墨片17,放置环19的内表面焊接有铜柱16。参照图4,海绵辊13的内部中心处设有电热丝。二号导轮4转动时,海绵辊13与其表面贴合,能够对二号导轮4表面的水分进行吸收,避免水分粘连在玻璃纤维布的表面出现褶皱,在二号导轮4的内部安装铜柱16,能够挤压进出导轮内部的水,使得水从通水槽14与铜柱16之间穿过,更好的实现水与二号导轮4之间的热量交换,同时在通水槽14的内部安装石墨片17,石墨导热性与热传递性好,既能使二号导轮4表面热量均匀,从而更加均匀的对玻璃纤维布进行冷却,还能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热量交换速率。参照图1-2所示,一种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退浆后冷却系统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初步降温:使退浆后的电子布穿过一号导轮1的下方,对电子布进行初步降温,向一号导轮1的内部通孔中通入常温常压空气,常温温度为22~28℃,经过初步降温后,布面温度降低50~70℃;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退浆后冷却系统,包括一号导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导轮(1)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号伺服电机(2),所述一号导轮(1)的一侧活动安装有金属展开辊(3),且金属展开辊(3)远离一号导轮(1)的一侧靠近底端位置设有二号导轮(4),所述二号导轮(4)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二号伺服电机(5),所述二号导轮(4)远离金属展开辊(3)的一侧靠近顶端位置设有一号侧顶辊(6),所述二号导轮(4)靠近金属展开辊(3)的一侧靠近顶端位置设有二号侧顶辊(7),所述一号侧顶辊(6)远离二号导轮(4)的一侧上下交错设置有三号导轮(8)与四号导轮(9),且四号导轮(9)远离三号导轮(8)的位置设有收卷装置(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退浆后冷却系统,包括一号导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导轮(1)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号伺服电机(2),所述一号导轮(1)的一侧活动安装有金属展开辊(3),且金属展开辊(3)远离一号导轮(1)的一侧靠近底端位置设有二号导轮(4),所述二号导轮(4)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二号伺服电机(5),所述二号导轮(4)远离金属展开辊(3)的一侧靠近顶端位置设有一号侧顶辊(6),所述二号导轮(4)靠近金属展开辊(3)的一侧靠近顶端位置设有二号侧顶辊(7),所述一号侧顶辊(6)远离二号导轮(4)的一侧上下交错设置有三号导轮(8)与四号导轮(9),且四号导轮(9)远离三号导轮(8)的位置设有收卷装置(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退浆后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装置(10)的内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之间设有收卷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退浆后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导轮(1)与二号导轮(4)的内部中心处均贯穿开设有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退浆后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导轮(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义飞陶应龙马宏强张任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