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钳爪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5780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非标自动化工装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钳爪夹持装置,包括如下部分:空心结构的箱体,具有一个与其内腔连通的、直线延伸的开口;丝杆,该丝杆可转动地连接在箱体上,该丝杆具有相互分开且旋向相反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安装在箱体上的回转驱动机构,该回转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丝杆传动连接且用于驱使丝杆进行绕轴旋转;以及一对分别与第一螺纹部、第二螺纹部螺纹配合的移动座,该移动座可滑动地安装在箱体的开口上且其滑动轨迹与开口的长度方向平行;其中,每个移动座均设有直接用于夹持工件的夹爪,开口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用于限定移动座的移动终端位置。操作方便,夹持作用稳定牢固。

A Claw Clamp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lamp clamping device in the technical field of non-standard automatic tooling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parts: a hollow structure box body with an opening connected with its inner cavity and extended in a straight line; a screw rod, which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box body, has a first thread part and a second thread part which ar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and rotated in opposite directions, and is installed on the box body; The power output end of the rotary drive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screw drive and used to drive the screw to rotate around the axis; and a pair of movable seats match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threads respectively are slidably mounted on the opening of the box body and the sliding track is parallel to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opening; each movable seat is directly used for the rotation. A clamp for clamping a workpiece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 protrusion at both ends of the opening. The limit protrusion is used to define the mobile terminal position of the mobile base. Easy to operate, stable and firm clamp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钳爪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非标自动化工装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是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夹持装置各式各样,形态不一,使用较多的是类似于人手抓取动作的夹持机构,利用两个可相对转动的夹持爪来夹住工件。但是,该夹持方式并不能很好地夹持类似于圆柱体形状的工件,操作不便,夹持不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钳爪夹持装置,操作方便,夹持作用稳定牢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钳爪夹持装置,包括如下部分:空心结构的箱体,具有一个与其内腔连通的、直线延伸的开口;丝杆,该丝杆可转动地连接在箱体上,该丝杆具有相互分开且旋向相反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安装在箱体上的回转驱动机构,该回转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丝杆传动连接且用于驱使丝杆进行绕轴旋转;以及一对分别与第一螺纹部、第二螺纹部螺纹配合的移动座,该移动座可滑动地安装在箱体的开口上且其滑动轨迹与开口的长度方向平行;其中,每个移动座均设有直接用于夹持工件的夹爪,所述开口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用于限定移动座的移动终端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夹爪上设有减重孔。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固定有导向杆,所述移动座可滑动地套装在导向杆上,且所述导向杆的轴线与丝杆的轴线相平行。进一步地,所述丝杆处于箱体内腔中。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杆处于箱体内腔中。进一步地,所述回转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机,所述电机、减速机、丝杆依次传动连接。进一步地,两个夹爪的相对侧均设有凹陷结构的、夹持时抱住工件的夹持槽。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座和夹爪相互结合成一个整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操作方便,夹持作用稳定牢固,使用时,只要启动电机,使得丝杆产生绕轴旋转动作,使得两个移动座产生相对运动而致两个夹爪夹住工件,即可完成夹持操作,非常方便;由于设置了导向杆,使得移动座在夹持时所作的移动具有很好的导向性,使得夹持更加牢固稳定;夹爪上设置的减重孔可减小夹爪的重量,减轻动力负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面示意图。图中,1电机,2减速机,3丝杆,3a第一螺纹部,3b第二螺纹部,4移动座,5夹爪,5a减重孔,5b夹持槽,6导向杆,7箱体,7a限位凸起,7b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钳爪夹持装置,包括如下部分:空心结构的箱体7,具有一个与其内腔连通的、水平直线延伸的开口7b;丝杆3,该丝杆3可转动地连接在箱体7上,该丝杆3具有相互分开且旋向相反第一螺纹部3a和第二螺纹部3b;安装在箱体7上的回转驱动机构,该回转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丝杆3传动连接且用于驱使丝杆3进行绕轴旋转;以及一对分别与第一螺纹部3a、第二螺纹部3b螺纹配合的移动座4,该移动座4可滑动地安装在箱体7的开口7b上且其滑动轨迹与开口7b的长度方向平行。其中,每个移动座4均设有直接用于夹持工件的夹爪5,开口7b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凸起7a,限位凸起7a用于限定移动座4的移动终端位置。上述夹爪5上设有减重孔5a,用以减轻动力负载。上述箱体7上固定有导向杆6,移动座4可滑动地套装在导向杆6上,且导向杆6的轴线与丝杆3的轴线相平行。导向杆6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使得移动座4能够更加平稳地进行移动,以使得夹持动作更加稳定。上述丝杆3处于箱体7内腔中,导向杆6也处于箱体7内腔中。上述回转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减速机2,电机1、减速机2、丝杆3依次传动连接。两个夹爪5的相对侧均设有凹陷结构的、夹持时抱住工件的夹持槽5b。该夹持槽5b可设置为V形结构的凹槽,以具备良好的夹持定位功能,能够更好地夹住圆柱体工件。上述移动座4和夹爪5相互结合成一个整体,可铸造成型以保证其塑性和韧性,经久耐用。在夹持圆柱体重物时,以重量100KG、直径180mm的圆柱体工件为例,电机1、减速机2、丝杆3依次传动配合,由于第一螺纹部3a和第二螺纹部3b旋向相反且分别与两个移动座4螺纹配合,因此,在丝杆3旋转时,两个移动座4产生相对的向内滑动,使得两个移动座4的夹爪5夹住工件,在需要松开工件时,只要驱使电机1反转,使得丝杆3反转,从而使得两个移动座4产生相对的向外滑动,即可松开工件。以上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技术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钳爪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部分:空心结构的箱体(7),具有一个与其内腔连通的、直线延伸的开口(7b);丝杆(3),该丝杆(3)可转动地连接在箱体(7)上,该丝杆(3)具有相互分开且旋向相反第一螺纹部(3a)和第二螺纹部(3b);安装在箱体(7)上的回转驱动机构,该回转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丝杆(3)传动连接且用于驱使丝杆(3)进行绕轴旋转;以及一对分别与第一螺纹部(3a)、第二螺纹部(3b)螺纹配合的移动座(4),该移动座(4)可滑动地安装在箱体(7)的开口(7b)上且其滑动轨迹与开口(7b)的长度方向平行;其中,每个移动座(4)均设有直接用于夹持工件的夹爪(5),所述开口(7b)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凸起(7a),所述限位凸起(7a)用于限定移动座(4)的移动终端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钳爪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部分:空心结构的箱体(7),具有一个与其内腔连通的、直线延伸的开口(7b);丝杆(3),该丝杆(3)可转动地连接在箱体(7)上,该丝杆(3)具有相互分开且旋向相反第一螺纹部(3a)和第二螺纹部(3b);安装在箱体(7)上的回转驱动机构,该回转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丝杆(3)传动连接且用于驱使丝杆(3)进行绕轴旋转;以及一对分别与第一螺纹部(3a)、第二螺纹部(3b)螺纹配合的移动座(4),该移动座(4)可滑动地安装在箱体(7)的开口(7b)上且其滑动轨迹与开口(7b)的长度方向平行;其中,每个移动座(4)均设有直接用于夹持工件的夹爪(5),所述开口(7b)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凸起(7a),所述限位凸起(7a)用于限定移动座(4)的移动终端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钳爪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5)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林恩陆凯张世朋张凯石佳文杨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