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智能防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5738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智能防眩处理装置,包括柱体,所述主体的左右两个端面均为正方形,且柱体的四个侧面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设有反光度不同的反光镜,所述主体的两端均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固定轴侧面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位于柱体内部的安装槽内,固定装置的上端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表面中部设有圆形槽,且圆形槽的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齿槽,圆形槽的内部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的减震器侧面下端设有光电传感器。该汽车智能防眩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维修,可以通过用电设备和手对柱体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对不同反光度的反光镜进行调节,能够有效起到防眩作用,使用方便。

An Intelligent Anti-glare Device for Automobi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anti-glare processing device for automobiles,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main body are square, and the four sides of the cylinder are arranged with reflecting mirrors with different reflectivity in clockwise direction. Both ends of the main body are provided with fixing devices, and the side of the fixing shaft of the fix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device, and the driving device is install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column. Inside the groove, the upper end of the fix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fixing plate, the middle part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ix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ircular groove, and the side of the circular groove is equipped with a uniformly distributed toothed groove, the inside of the circular groove is equipped with a regulating devic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shock absorber side of the adjusting device The automobile intelligent anti-glare processing device has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easy maintenance. It can adjust the height and angle of the column by using electric equipment and hand, so as to adjust the reflecting mirrors with different reflectivity. It can effectively play the role of anti-glare and easy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智能防眩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为一种汽车智能防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后视镜位于汽车头部的左右两侧,以及汽车内部的前方。汽车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的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汽车后视镜属于重要安全件,它的镜面、外形和操纵都颇讲究。后视镜的质量及安装都有相应的行业标准,不能随意,现有的车内后视镜为了达到防眩效果,主要通过电致变色器件对玻璃透明度进行调节,结构比较复杂,当出现线路故障时,反光镜的反光度无法调节,从而导致起不到防眩作用,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智能防眩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维修,可以通过用电设备和手对柱体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对不同反光度的反光镜进行调节,能够有效起到防眩作用,使用方便,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智能防眩处理装置,包括柱体,所述主体的左右两个端面均为正方形,且柱体的四个侧面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设有反光度不同的反光镜,所述主体的两端均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固定轴侧面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柱体内部的安装槽内,所述固定装置的上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中部设有圆形槽,且圆形槽的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齿槽,所述圆形槽的内部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减震器侧面下端设有光电传感器,且减震器的上表面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设有安装孔,且光电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外部汽车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方形伸缩杆,所述方形伸缩杆固定端的侧面上端设有紧固旋钮,且方形伸缩杆的伸缩端与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方形伸缩杆固定端的侧面下端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侧面通过第一轴承与柱体转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通过电机座与左侧的固定轴固定连接,且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侧面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柱体固定连接,且步进电机的输入端与外部汽车控制系统的输出端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上表面与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减震器的侧面上端设有齿轮,所述减震器的侧面下端通过第二轴承与安装板转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孔有四个,且四个安装孔在封顶板的上表面呈矩形分布,且安装孔的内部活动穿插有固定螺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汽车智能防眩处理装置,可以对柱体进行固定,同时便于柱体的转动;可以通过步进电机带动固定板转动,使固定板可以带动柱体转动,便于对反光镜进行调节;可以向下拉动安装板,便于安装板的转动,从而对反光镜的角度进行调节;起到固定安装顶板的作用,便于整个装置的固定安装;整个汽车智能防眩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维修,可以通过用电设备和手对柱体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对不同反光度的反光镜进行调节,能够有效起到防眩作用,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柱体、2反光镜、3固定装置、31方形伸缩杆、32固定轴、33第一轴承、34紧固旋钮、4安装槽、5驱动装置、51电机座、52步进电机、53固定板、6安装板、61圆形槽、62齿槽、7调节装置、71减震器、72齿轮、73第二轴承、8光电传感器、9顶板、91安装孔、92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智能防眩处理装置,包括柱体1,主体1的左右两个端面均为正方形,且柱体1的四个侧面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设有反光度不同的反光镜2,主体1的两端均设有固定装置3,固定装置3包括方形伸缩杆31,方形伸缩杆31固定端的侧面上端设有紧固旋钮34,且方形伸缩杆31的伸缩端与安装板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方形伸缩杆31固定端的侧面下端设有固定轴32,固定轴32的侧面通过第一轴承33与柱体1转动连接,可以对柱体1进行固定,同时便于柱体1的转动,固定装置3的固定轴32侧面设有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包括步进电机52,步进电机52通过电机座51与左侧的固定轴32固定连接,步进电机52转动一次角度为九十度,且步进电机52的输出轴侧面设有固定板53,固定板53与柱体1固定连接,且步进电机52的输入端与外部汽车控制系统的输出端电连接,可以通过步进电机52带动固定板53转动,使固定板53可以带动柱体1转动,便于对反光镜2进行调节,驱动装置5位于柱体1内部的安装槽4内,后车光照较强时,光电传感器8将信号传递给汽车的控制系统,汽车的控制系统控制步进电机52工作,步进电机52带动固定板53和柱体1转动,柱体1带动反光镜2转动,从而对不同反光度的反光镜2进行调节,固定装置3的上端设有安装板6,安装板6的上表面中部设有圆形槽61,且圆形槽61的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齿槽62,圆形槽61的内部设有调节装置7,调节装置7包括减震器71,减震器71的上表面与顶板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减震器71的侧面上端设有齿轮72,减震器71的侧面下端通过第二轴承73与安装板6转动连接,可以向下拉动安装板6,便于安装板6的转动,从而对反光镜2的角度进行调节,调节方形伸缩杆31的高度,并转动紧固旋钮34对方形伸缩31进行固定,当需要对反光镜2的角度进行左右调节时,向下拉动柱体1,柱体1通过固定轴32带动方形伸缩杆31移动,方形伸缩杆31带动安装板6移动,安装板6带动减震器71移动,从而使减震器71伸长,并使齿轮72与齿槽62分离,转动柱体1,柱体1间接带动安装板6转动,然后缓慢松开柱体1,减震器71拉动安装板6上移,从而使齿轮72与圆形槽61和齿槽62卡接,调节装置7的减震器71侧面下端设有光电传感器8,且减震器71的上表面设有顶板9,顶板9的上表面设有安装孔91,安装孔91有四个,且四个安装孔91在封顶板9的上表面呈矩形分布,且安装孔91的内部活动穿插有固定螺栓92,起到固定安装顶板9的作用,便于整个装置的固定安装,且光电传感器8的输出端与外部汽车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汽车控制系统空格名内置步进电机52的方式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整个汽车智能防眩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维修,可以通过用电设备和手对柱体1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对不同反光度的反光镜2进行调节,能够有效起到防眩作用,使用方便。在使用时:通过固定螺栓92将顶板9与车体固定连接,调节方形伸缩杆31的高度,并转动紧固旋钮34对方形伸缩31进行固定,当需要对反光镜2的角度进行左右调节时,向下拉动柱体1,柱体1通过固定轴32带动方形伸缩杆31移动,方形伸缩杆31带动安装板6移动,安装板6带动减震器71移动,从而使减震器71伸长,并使齿轮72与齿槽62分离,转动柱体1,柱体1间接带动安装板6转动,然后缓慢松开柱体1,减震器71拉动安装板6上移,从而使齿轮72与圆形槽61和齿槽62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智能防眩处理装置,包括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左右两个端面均为正方形,且柱体(1)的四个侧面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设有反光度不同的反光镜(2),所述主体(1)的两端均设有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的固定轴(32)侧面设有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位于柱体(1)内部的安装槽(4)内,所述固定装置(3)的上端设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的上表面中部设有圆形槽(61),且圆形槽(61)的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齿槽(62),所述圆形槽(61)的内部设有调节装置(7),所述调节装置(7)的减震器(71)侧面下端设有光电传感器(8),且减震器(71)的上表面设有顶板(9),所述顶板(9)的上表面设有安装孔(91),且光电传感器(8)的输出端与外部汽车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智能防眩处理装置,包括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左右两个端面均为正方形,且柱体(1)的四个侧面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设有反光度不同的反光镜(2),所述主体(1)的两端均设有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的固定轴(32)侧面设有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位于柱体(1)内部的安装槽(4)内,所述固定装置(3)的上端设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的上表面中部设有圆形槽(61),且圆形槽(61)的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齿槽(62),所述圆形槽(61)的内部设有调节装置(7),所述调节装置(7)的减震器(71)侧面下端设有光电传感器(8),且减震器(71)的上表面设有顶板(9),所述顶板(9)的上表面设有安装孔(91),且光电传感器(8)的输出端与外部汽车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智能防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方形伸缩杆(31),所述方形伸缩杆(31)固定端的侧面上端设有紧固旋钮(34),且方形伸缩杆(31)的伸缩端与安装板(6)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倩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