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压装水平度的工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5543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压装水平度的工装装置,属于产品装配压装工艺技术领域,通过在压力传感器的底部设置上工装以及下工装,所述上工装安装于压力传感器的底部,所述上工装与所述下工装之间各对应设置一个半球形定位凹槽用以放置钢球,所述上工装与所述下工装通过若干个角度调整螺栓连接,用以在不同方向上对下工装底部的压头的水平度进行调整。该可调压装水平度的工装装置装配简单,易于操作,经久耐用,精确度高且安全可靠,大大的节约了公司的成本。

A Tool Device with Adjustable Pressure Leve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ooling device with adjustable pressure assembly level,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roduct assembly and pressure assembly. By setting up upper tooling and lower tool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pressure sensor, the upper tooling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ressure sensor, and a hemispherical positioning groove is set corresponding between the upper tooling and the lower tooling for placing steel balls. The lower tooling adjusts the bolt connection through several angles to adjust the level of the pressure head at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tooling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The adjustable pressure level tooling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ssembly, easy operation, durability, high accuracy, safety and reliability, and greatly saves the cost of the compan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压装水平度的工装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产品装配压装工艺
,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压装水平度的工装装置。
技术介绍
在市场现有的产品装配压装工艺领域,压头和被压装产品之间配合面的水平角度调整是个难题,由于压头的水平度受车间地坪水平度、操作台加工公差、压头加工公差、各个配合部件间的配合公差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各个公司存在的压装工艺都在调整压头水平度时花费大量精力和成本,调整水平度常用的方法都为在压头与压装本体(气缸或电缸)的各部件配合内部增加不同厚度的垫片,反复拆装以调整其水平度。一般情况下,对于压头的水平度调整方法只有在压头与压装本体(气缸或电缸)的各部件配合的内部增加不同厚度的垫片,来调整水平度,但是会浪费很多精力及时间成本,而且该方法调整好水平度后,受压装次数及时间的推移,其水平度还会发生变化,发生变化后需要重复拆装及增减垫片,进行反复的调整,后期的维护特别麻烦,而且垫片所带来的精确度不够高,影响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压装水平度的工装装置,通过在压力传感器的底部安装上工装以及下工装,所述上工装与所述下工装通过角度调整螺栓连接,所述上工装与所述下工装之间还设有钢球,可以有效调整下工装底部的压头的水平度。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压装水平度的工装装置,包括压装本体,所述压装本体的底端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底部安装有上工装,所述上工装的底部安装有下工装,所述上工装与所述下工装通过至少四个螺栓连接;所述上工装的底部设有半球形下凹槽,所述下工装的顶部设有与所述下凹槽对应的半球形上凹槽,所述上凹槽与所述下凹槽组成球形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内放置有钢球;所述下工装的底部设有压头。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工装的顶部固定设有螺纹杆,所述上工装通过所述螺纹杆安装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底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工装与所述下工装平行设置;所述上工装与所述下工装之间的间隙大于5mm。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球的直径大于所述上工装与所述下工装之间的间隙。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工装与所述下工装之间的至少四个螺栓为角度调整螺栓。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工装与所述下工装之间的至少四个螺栓均匀分布于所述上工装与所述下工装的周围。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头与所述下工装一体成型制造。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凹槽位于所述上工装的底部的中间位置。有益效果: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压装水平度的工装装置,通过在压力传感器的底部安装上工装以及下工装,所述上工装与所述下工装之间设有钢球,所述上工装与所述下工装通过若干个角度调整螺栓连接,通过螺栓的调整可以在不同方向上对压头的水平度进行调整,该工装装置安全可靠,装配简单,精确度高,经久耐用,大大的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可调压装水平度的工装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调压装水平度的工装装置的上工装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调压装水平度的工装装置的下工装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压装水平度的工装装置,包括压装本体1,所述压装本体1的底端设有压力传感器2,所述压力传感器2的底部安装有上工装3,所述上工装3的底部安装有下工装4,所述上工装3与所述下工装4通过四个螺栓7连接;所述上工装3的底部设有半球形下凹槽61,所述下工装4的顶部设有与所述下凹槽61对应的半球形上凹槽62,所述上凹槽62与所述下凹槽61组成球形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内放置有钢球6;所述下工装4的底部设有压头5。作为优选而非限定,所述上工装3的顶部固定设有螺纹杆8,所述上工装3通过所述螺纹杆8安装于所述压力传感器2的底部。作为优选而非限定,所述上工装3与所述下工装4平行设置;所述上工装3与所述下工装4之间的间隙大于5mm。作为优选而非限定,所述钢球6的直径大于所述上工装3与所述下工装4之间的间隙。作为优选而非限定,所述上工装3与所述下工装4之间的四个螺栓7为角度调整螺栓。作为优选而非限定,所述上工装3与所述下工装4之间的四个螺栓7均匀分布于所述上工装3与所述下工装4的四周。作为优选而非限定,所述压头5与所述下工装4一体成型制造。作为优选而非限定,所述下凹槽61位于所述上工装3底部的中间位置。作为优选而非限定,所述上工装与所述下工装均为圆柱体。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中相同之处不再叙述,仅叙述不同之处。针对上工装与压力传感器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上工装3通过固定螺栓(图中未画出)与压力传感器2可拆卸连接。具体来说,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调压装水平度的工装装置中,该工装装置的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2,所述压力传感器2的底部安装有上工装3,所述上工装3通过螺栓与所述压力传感器2可拆卸连接,或者所述上工装3顶部一体成型设置一个螺纹杆8与所述压力传感器2底部的螺纹孔配合,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工装3的底部安装有下工装4,所述上工装3和所述下工装4中间各对应设有一个半球形定位凹槽用以放置钢球6,所述上工装3和所述下工装4通过四个角度调整螺栓7连接,所述四个角度调整螺栓7均匀分布在上工装3和下工装4的四周,可以在不同方向进行角度的微调,以满足下工装4底部的压头5的水平度调整。该工装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经久耐用,精确度高并且安全可靠,能够大大节约公司的成本。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压装水平度的工装装置,包括压装本体,所述压装本体的底端设有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底部安装有上工装,所述上工装的底部安装有下工装,所述上工装与所述下工装通过至少四个螺栓连接;所述上工装的底部设有半球形下凹槽,所述下工装的顶部设有与所述下凹槽对应的半球形上凹槽,所述上凹槽与所述下凹槽组成球形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内放置有钢球;所述下工装的底部设有压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压装水平度的工装装置,包括压装本体,所述压装本体的底端设有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底部安装有上工装,所述上工装的底部安装有下工装,所述上工装与所述下工装通过至少四个螺栓连接;所述上工装的底部设有半球形下凹槽,所述下工装的顶部设有与所述下凹槽对应的半球形上凹槽,所述上凹槽与所述下凹槽组成球形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内放置有钢球;所述下工装的底部设有压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压装水平度的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工装的顶部固定设有螺纹杆,所述上工装通过所述螺纹杆安装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底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压装水平度的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工装与所述下工装平行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猛吴振兴刘允孙俊俊常宝国常江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时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