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金属丝覆塑层快速无损剥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1549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金属丝覆塑层快速无损剥离的方法,通过第二液压卡盘夹住待剥离金属丝的上端端部,然后启动伺服电机,进而伺服电机带动第一链轮旋转,第一链轮带动第二链轮旋转,进而带动丝杆旋转,进而带动矩形板向上运动,矩形板的运动带动第一液压卡盘向上运动,然后使第一液压卡盘夹紧待剥离金属丝的下端端部,然后使伺服电机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液压卡盘向下运动,金属丝的上端被第二液压卡盘夹紧,进而第一液压卡盘的向下运动对金属丝向下拉伸,进而金属丝在拉力作用下变细,金属丝与其外侧包裹的覆塑层分离,使第一液压卡盘和第二液压卡盘与金属丝分开,用手直接便可从金属丝上剥离下覆塑层,对覆塑层无损坏。

A Fast Non-destructive Peeling Method for Plastic Coating of Metal Wi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rapid and non-destructive stripping of metal wire coating layer. The upper end of the metal wire to be stripped is clamped by a second hydraulic chuck, and then a servo motor is activated. The servo motor then drives the first sprocket to rotate. The first sprocket drives the second sprocket to rotate, and then drives the screw to rotate, thereby driving the rectangular plate to move upward, and the movement of the rectangular plate drives the first liquid. The first hydraulic chuck moves upward and then clamps the lower end of the wire to be stripped. Then the servo motor rotates backward, which drives the first hydraulic chuck to move downward. The upper end of the wire is clamped by the second hydraulic chuck. Then the downward movement of the first hydraulic chuck draws the wire downward, and the wire fines under the pulling force, and the wire and its outside. The side wrapped plastic cladding layer is separated so that the first hydraulic chuck and the second hydraulic chuck are separated from the metal wire, and the plastic cladding layer can be stripped directly from the metal wire by hand without damage to the plastic cladding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金属丝覆塑层快速无损剥离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丝覆塑层剥离
,具体涉及一种对金属丝覆塑层快速无损剥离的方法。
技术介绍
格宾石笼网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产物,可以很好的运用在交通、水利等方面的可开发项目中的一种全新的科技材料。在我国的河道整治护坡中,一般都会采用比较容易取材的石块或者预制出来的混凝土结构形式,这样就很容易会忽略了河道的生态功能,然而现在利用格宾石笼网护坡,就很轻易的解决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既可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又可以维护并且恢复河道生态的结构形式,使其不会遭到因石块和混凝土的破坏而产生的不良影响。格宾石笼是用外部包裹PVC的金属丝编制形成的,PVC可以防腐蚀,金属丝的力学性能好,但是一旦PVC质量不达标,整个结构很快就破坏,因此格宾石笼网铺设前需要在成品上无损取下来PVC,以便进行测试相关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现有市场上没有专门剥离的设备往往通过人工剥离,容易造成对PVC覆塑层的破坏,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有鉴于此设计一种对金属丝覆塑层快速无损剥离的方法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金属丝覆塑层快速无损剥离的方法,通过拉力把金属丝内金属丝拉伸使其变细,进而覆塑层与金属丝分离,剥离方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金属丝覆塑层快速无损剥离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剥离的金属丝两端端部的覆塑层去掉一部分,使金属丝的上下两端均漏出内芯;S2、然后把金属丝从下向上由电磁感应加热管内穿过,金属丝的上端由电磁感应加热管的内部穿出,并插入到上方的第二液压卡盘内,然后启动第二液压卡盘,使其对金属丝上端外漏的内芯夹紧;S3、然后启动安装箱内部的伺服电机使其逆时针旋转,进而伺服电机带动第一链轮旋转,第一链轮的旋转通过链条带动两侧的第二链轮同时、同速、同向旋转,进而带动丝杆旋转,丝杆的旋转驱动与其螺纹传动连接的传动螺母沿丝杆向上运动,进而带动矩形板向上运动;S4、矩形板向上运动带动第一液压卡盘向上运动,直至第一液压卡盘能够夹住金属丝下端外漏的内芯,停止伺服电机工作,进而第一液压卡盘停止运动;S5、启动第一液压卡盘使其对金属丝下端外漏的内芯夹紧,然后启动伺服电机使其顺时针转动,进而驱动第一液压卡盘向下运动,金属丝上端内芯被第二液压卡盘夹紧位置保持不动,金属丝下端内芯被第一液压卡盘向下拉伸,进而对金属丝的内芯进行了拉伸,内芯被拉伸后直径变细与覆塑层产生间隙,便于覆塑层的剥离;S6、金属丝内芯的向下拉伸拉动第二液压卡盘,进而第二液压卡盘向下拉动拉力传感器,通过观察拉力传感器的数值控制拉力的大小,以便保证金属丝的内芯被拉细方便剥离却又没被拉断;S7、拉伸的同时给电磁感应加热管通电,进而电磁感应加热管产生热量对其内部穿过的金属丝加热,进而金属丝的内芯与覆塑层之间的粘结剂失效,使覆塑层的剥离更加容易;S8、观察拉力传感器达到预定数值后松开第一液压卡盘,使其与金属丝的下端内芯分离,第一液压卡盘在伺服电机的带动下向下运动,直至到达下死点,进而第一液压卡盘与金属丝分离;S9、然后用手捏住金属丝的覆塑层向下拉动,由于金属丝的内芯被拉细且与覆塑层之间的粘结剂失效,所以很容易从金属丝上剥离下覆塑层,进而实现覆塑层的无损剥离。优选的,所述金属丝两端端部的覆塑层去掉1-2mm。优选的,所述电磁感应加热管的加热温度为300℃-40℃。优选的,所述拉力传感器拉力值为50N-80N之间时停止拉伸。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两侧均固定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转动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侧套接有橡胶套。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底端四角位置均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防滑凸起。优选的,所述矩形板的上方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匚型安装架上。优选的,所述丝杆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固定在匚型安装架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对金属丝覆塑层快速无损剥离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液压卡盘夹住待剥离金属丝的上端端部,然后启动伺服电机,进而伺服电机带动第一链轮旋转,第一链轮的旋转通过链条带动第二链轮旋转,进而带动丝杆旋转,丝杆的旋转驱动传动螺母沿丝杆向上运动,进而带动矩形板向上运动,矩形板的运动带动第一液压卡盘向上运动,直至第一液压卡盘处于能够把待剥离金属丝的下端端部夹紧位置停止,然后使第一液压卡盘夹紧待剥离金属丝的下端端部,然后使伺服电机反向转动,进而驱动矩形板带动第一液压卡盘沿丝杆向下运动,金属丝的上端被第二液压卡盘夹紧,进而第一液压卡盘的向下运动对金属丝向下拉伸,进而金属丝在拉力作用下变细,进而金属丝与其外侧包裹的覆塑层分离,然后使第一液压卡盘和第二液压卡盘与金属丝分开,用手直接便可从金属丝上剥离下覆塑层,方便快捷,对覆塑层无损坏;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对金属丝进行拉伸过程中使待剥离的金属丝从电磁感应加热管内穿过,电磁感应加热管对待剥离的金属丝进行加热,进而使金属丝与覆塑层之间的粘结剂失效,使覆塑层的剥离更加容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轴侧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B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轴侧图二。附图标记:1、安装箱;2、伺服电机;3、第一链轮;4、第二链轮;5、丝杆;6、匚型安装架;7、传动螺母;8、矩形板;9、第一液压卡盘;10、第二液压卡盘;11、拉力传感器;12、电磁感应加热管;13、L型连接板;14、安装块;15、把手;16、橡胶套;17、底座;18、防滑凸起;19、限位块;20、保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对金属丝覆塑层快速无损剥离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剥离的金属丝两端端部的覆塑层去掉一部分,使金属丝的上下两端均漏出内芯;S2、然后把金属丝从下向上由电磁感应加热管12内穿过,电磁感应加热管12通过L型连接板13固定在匚型安装架6上,匚型安装架6固定在安装箱1上,金属丝的上端由电磁感应加热管12的内部穿出,并插入到上方的第二液压卡盘10内,然后启动第二液压卡盘10,使其对金属丝上端外漏的内芯夹紧;S3、然后启动安装箱1内部的伺服电机2使其逆时针旋转,进而伺服电机2带动第一链轮3旋转,第一链轮3的旋转通过链条带动两侧的第二链轮4同时、同速、同向旋转,进而带动丝杆5旋转,丝杆5的旋转驱动与其螺纹传动连接的传动螺母7沿丝杆5向上运动,进而带动矩形板8向上运动;S4、矩形板8向上运动带动第一液压卡盘9向上运动,直至第一液压卡盘9能够夹住金属丝下端外漏的内芯,停止伺服电机2工作,进而第一液压卡盘9停止运动;S5、启动第一液压卡盘9使其对金属丝下端外漏的内芯夹紧,然后启动伺服电机2使其顺时针转动,进而驱动第一液压卡盘9向下运动,金属丝上端内芯被第二液压卡盘10夹紧位置保持不动,金属丝下端内芯被第一液压卡盘9向下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金属丝覆塑层快速无损剥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剥离的金属丝两端端部的覆塑层去掉一部分,使金属丝的上下两端均漏出内芯;S2、然后把金属丝从下向上由电磁感应加热管内穿过,金属丝的上端由电磁感应加热管的内部穿出,并插入到上方的第二液压卡盘内,然后启动第二液压卡盘,使其对金属丝上端外漏的内芯夹紧;S3、然后启动安装箱内部的伺服电机使其逆时针旋转,进而伺服电机带动第一链轮旋转,第一链轮的旋转通过链条带动两侧的第二链轮同时、同速、同向旋转,进而带动丝杆旋转,丝杆的旋转驱动与其螺纹传动连接的传动螺母沿丝杆向上运动,进而带动矩形板向上运动;S4、矩形板向上运动带动第一液压卡盘向上运动,直至第一液压卡盘能够夹住金属丝下端外漏的内芯,停止伺服电机工作,进而第一液压卡盘停止运动;S5、启动第一液压卡盘使其对金属丝下端外漏的内芯夹紧,然后启动伺服电机使其顺时针转动,进而驱动第一液压卡盘向下运动,金属丝上端内芯被第二液压卡盘夹紧位置保持不动,金属丝下端内芯被第一液压卡盘向下拉伸,进而对金属丝的内芯进行了拉伸,内芯被拉伸后直径变细与覆塑层产生间隙,便于覆塑层的剥离;S6、金属丝内芯的向下拉伸拉动第二液压卡盘,进而第二液压卡盘向下拉动拉力传感器,通过观察拉力传感器的数值控制拉力的大小,以便保证金属丝的内芯被拉细方便剥离却又没被拉断;S7、拉伸的同时给电磁感应加热管通电,进而电磁感应加热管产生热量对其内部穿过的金属丝加热,进而金属丝的内芯与覆塑层之间的粘结剂失效,使覆塑层的剥离更加容易;S8、观察拉力传感器达到预定数值后松开第一液压卡盘,使其与金属丝的下端内芯分离,第一液压卡盘在伺服电机的带动下向下运动,直至到达下死点,进而第一液压卡盘与金属丝分离;S9、然后用手捏住金属丝的覆塑层向下拉动,由于金属丝的内芯被拉细且与覆塑层之间的粘结剂失效,所以很容易从金属丝上剥离下覆塑层,进而实现覆塑层的无损剥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金属丝覆塑层快速无损剥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剥离的金属丝两端端部的覆塑层去掉一部分,使金属丝的上下两端均漏出内芯;S2、然后把金属丝从下向上由电磁感应加热管内穿过,金属丝的上端由电磁感应加热管的内部穿出,并插入到上方的第二液压卡盘内,然后启动第二液压卡盘,使其对金属丝上端外漏的内芯夹紧;S3、然后启动安装箱内部的伺服电机使其逆时针旋转,进而伺服电机带动第一链轮旋转,第一链轮的旋转通过链条带动两侧的第二链轮同时、同速、同向旋转,进而带动丝杆旋转,丝杆的旋转驱动与其螺纹传动连接的传动螺母沿丝杆向上运动,进而带动矩形板向上运动;S4、矩形板向上运动带动第一液压卡盘向上运动,直至第一液压卡盘能够夹住金属丝下端外漏的内芯,停止伺服电机工作,进而第一液压卡盘停止运动;S5、启动第一液压卡盘使其对金属丝下端外漏的内芯夹紧,然后启动伺服电机使其顺时针转动,进而驱动第一液压卡盘向下运动,金属丝上端内芯被第二液压卡盘夹紧位置保持不动,金属丝下端内芯被第一液压卡盘向下拉伸,进而对金属丝的内芯进行了拉伸,内芯被拉伸后直径变细与覆塑层产生间隙,便于覆塑层的剥离;S6、金属丝内芯的向下拉伸拉动第二液压卡盘,进而第二液压卡盘向下拉动拉力传感器,通过观察拉力传感器的数值控制拉力的大小,以便保证金属丝的内芯被拉细方便剥离却又没被拉断;S7、拉伸的同时给电磁感应加热管通电,进而电磁感应加热管产生热量对其内部穿过的金属丝加热,进而金属丝的内芯与覆塑层之间的粘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炳观訾洪利严太勇王建军韩炎李国盛邱坤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工程质量检测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