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仕霞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式纺织助剂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540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式纺织助剂反应装置,包括:内流道、装置本体、冷媒进口、釜体内底板、驱动电机、冷媒出口、加热盘管和出料口;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的内流道,且内流道与装置本体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装置本体的左侧下端设置有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的冷媒进口,且冷媒进口与内流道通过贯通方式相连接;所述釜体内底板设置在装置本体的下端;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的加热盘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结构上的改进,具有结构精良实用性强、对高温的纺织助剂及时进行良好的散热、加热部件与降温部件互不干涉不影响使用的优点,从而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之具有更加实用性的目的。

A Compound Textile Auxiliaries Rea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mposite textile auxiliaries rea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inner runner, a device body, an inlet of refrigerant, a bottom plate of the kettle body, a driving motor, an outlet of refrigerant, a heating coil and an outlet port; the inner runner of the device body is connected by a sleeve mode, and the inner runner and the device body are integrated into one structure. The lower end of the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refrigerant inlet connected by welding mode, and the refrigerant in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runner through a through way;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kettle body is locat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device body; the inner part of the devic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heating coil connected by a sleeve mode. The utility model has fine structure,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high temperature spinning by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The advantages of good heat dissipation and non-interference between heating and cooling components in time are solved, and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in the existing devices are solved, so as to make them more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式纺织助剂反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式纺织助剂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助剂是纺织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必须的化学品,纺织助剂对提高纺织品的产品质量和附加价值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能赋予纺织品各种特殊功能和风格,如柔软、防皱、防缩、防水、抗菌、抗静电、阻燃等,还可以改进染整工艺,起到节约能源和降低加工成本的作用,目前在在纺织化工助剂生产的行业中,多采用反应釜进行对纺织助剂的反应生产,其反应釜一般包括有一具有容腔的釜体,釜体内设置有对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釜体上安装有用于驱使搅拌装置的动力传动机构。通过观察发现,现有的纺织助剂反应装置存在结构单一实用性差、纺织助剂反应过程易产生高温的有害气体等的问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于是,如何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精良实用性强、对高温的纺织助剂及时进行良好的散热、加热部件与降温部件互不干涉不影响使用的复合式纺织助剂反应装置,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精良实用性强、对高温的纺织助剂及时进行良好的散热、加热部件与降温部件互不干涉不影响使用优点的复合式纺织助剂反应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纺织助剂反应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结构单一实用性差、纺织助剂反应过程易产生高温的有害气体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式纺织助剂反应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复合式纺织助剂反应装置,包括:注料口、端盖、搅拌轴、内流道、装置本体、冷媒进口、釜体内底板、驱动电机、冷媒出口、加热盘管和出料口;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螺栓旋接设置在端盖的顶端上部,且驱动电机的下端设置有通过过盈配合相连接的搅拌轴;所述端盖的上端两侧设置有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的注料口,且端盖通过螺栓旋接设置在装置本体的上部;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的内流道,且内流道与装置本体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装置本体的左侧下端设置有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的冷媒进口,且冷媒进口与内流道通过贯通方式相连接;所述装置本体的右侧上部设置有通过焊接方式的冷媒出口,且冷媒出口与内流道通过贯通方式相连接;所述釜体内底板设置在装置本体的下端,且釜体内底板与装置本体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釜体内底板的下端设置有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的出料口;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的加热盘管。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复合式纺织助剂反应装置所述内流道截面呈U形状结构,且内流道呈中空式结构设置有一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复合式纺织助剂反应装置所述釜体内底板呈漏斗状结构设置,且釜体内底板与装置本体为一体式结构设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复合式纺织助剂反应装置所述冷媒进口与冷媒出口采用非对称状结构设置,且冷媒进口设置在装置本体的左侧下部冷媒出口设置在装置本体的右侧上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复合式纺织助剂反应装置所述加热盘管整体截面呈U形状结构,且加热盘管呈套合状设置在装置本体的内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复合式纺织助剂反应装置所述加热盘管呈整体式结构设置有一组,且上端加热盘管呈螺旋状底部加热盘管呈旋涡状。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通过内流道截面呈U形状结构,且内流道呈中空式结构设置有一组,便于对加工过程的纺织助剂及时降温,有助于提高纺织助剂的生产质量,同时可避免处于高温反应过程纺织助剂产生有害气体。2、本技术通过釜体内底板呈漏斗状结构设置,且釜体内底板与装置本体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有利于纺织助剂的排出避免纺织助剂残留在装置本体内部,同时方便了装置本体内部的筒体的清洗和清洗液的排出。3、本技术通过加热盘管呈整体式结构设置有一组,且上端加热盘管呈螺旋状底部加热盘管呈旋涡状,采用加热盘管对纺织助剂进行加热,可避免降温部件与加热部件相互影响。4、本技术通过对纺织助剂加工设备的改进,具有结构精良实用性强、对高温的纺织助剂及时进行良好的散热、加热部件与降温部件互不干涉不影响使用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加热盘管结构示意图。图中:注料口1、端盖2、搅拌轴3、内流道4、装置本体5、冷媒进口6、釜体内底板7、驱动电机8、冷媒出口9、加热盘管10、出料口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式纺织助剂反应装置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复合式纺织助剂反应装置,包括:注料口1、端盖2、搅拌轴3、内流道4、装置本体5、冷媒进口6、釜体内底板7、驱动电机8、冷媒出口9、加热盘管10和出料口11;所述驱动电机8通过螺栓旋接设置在端盖2的顶端上部,且驱动电机8的下端设置有通过过盈配合相连接的搅拌轴3;所述端盖2的上端两侧设置有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的注料口1,且端盖2通过螺栓旋接设置在装置本体5的上部;所述装置本体5的内部设置有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的内流道4,且内流道4与装置本体5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装置本体5的左侧下端设置有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的冷媒进口6,且冷媒进口6与内流道4通过贯通方式相连接;所述装置本体5的右侧上部设置有通过焊接方式的冷媒出口9,且冷媒出口9与内流道4通过贯通方式相连接;所述釜体内底板7设置在装置本体5的下端,且釜体内底板7与装置本体5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釜体内底板7的下端设置有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的出料口11;所述装置本体5的内部设置有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的加热盘管10。具体的,参照附图1内流道4截面呈U形状结构,且内流道4呈中空式结构设置有一组,便于对加工过程的纺织助剂及时降温,有助于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式纺织助剂反应装置,包括:注料口(1)、端盖(2)、搅拌轴(3)、内流道(4)、装置本体(5)、冷媒进口(6)、釜体内底板(7)、驱动电机(8)、冷媒出口(9)、加热盘管(10)和出料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8)通过螺栓旋接设置在端盖(2)的顶端上部,且驱动电机(8)的下端设置有通过过盈配合相连接的搅拌轴(3);所述端盖(2)的上端两侧设置有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的注料口(1),且端盖(2)通过螺栓旋接设置在装置本体(5)的上部;所述装置本体(5)的内部设置有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的内流道(4),且内流道(4)与装置本体(5)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装置本体(5)的左侧下端设置有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的冷媒进口(6),且冷媒进口(6)与内流道(4)通过贯通方式相连接;所述装置本体(5)的右侧上部设置有通过焊接方式的冷媒出口(9),且冷媒出口(9)与内流道(4)通过贯通方式相连接;所述釜体内底板(7)设置在装置本体(5)的下端,且釜体内底板(7)与装置本体(5)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釜体内底板(7)的下端设置有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的出料口(11);所述装置本体(5)的内部设置有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的加热盘管(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纺织助剂反应装置,包括:注料口(1)、端盖(2)、搅拌轴(3)、内流道(4)、装置本体(5)、冷媒进口(6)、釜体内底板(7)、驱动电机(8)、冷媒出口(9)、加热盘管(10)和出料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8)通过螺栓旋接设置在端盖(2)的顶端上部,且驱动电机(8)的下端设置有通过过盈配合相连接的搅拌轴(3);所述端盖(2)的上端两侧设置有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的注料口(1),且端盖(2)通过螺栓旋接设置在装置本体(5)的上部;所述装置本体(5)的内部设置有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的内流道(4),且内流道(4)与装置本体(5)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装置本体(5)的左侧下端设置有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的冷媒进口(6),且冷媒进口(6)与内流道(4)通过贯通方式相连接;所述装置本体(5)的右侧上部设置有通过焊接方式的冷媒出口(9),且冷媒出口(9)与内流道(4)通过贯通方式相连接;所述釜体内底板(7)设置在装置本体(5)的下端,且釜体内底板(7)与装置本体(5)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釜体内底板(7)的下端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仕霞李倩倩续虎魏同
申请(专利权)人:徐仕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