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513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4:56
一种引流组件,其包括外管和吸引管,外管设有引流孔,吸引管具有抽吸孔,当吸引管中产生负压进行引流时,人体内的液体可通过外管的引流孔进入到引流腔内,进而从抽吸孔进入到吸引管内。在吸引管、外管和/或吸引管与外管的装配处设有至少一条用于气体进入引流腔的气体通道,该气体通道将引流腔与引流目标体的体外空间连通。因此,即使外管的引流孔被堵塞,引流腔内依然可通过该气体通道进气,保持吸引管和外管内的气压,避免造成吸引管和外管变扁平乃至堵塞。如出现引流孔堵塞的情况,可以调整外管和吸引管的位置,无需更换引流组件来重新引流,提高引流效率,也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Drainage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rainage assembly,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tube and a suction tube. The outer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drainage hole, and the suction tube has a suction hole. When negative pressure is generated in the suction tube for drainage, the liquid in the human body can enter the drainage cavity through the drainage hole of the outer tube, and then enter the suction tube from the suction hole. At least one gas passage for gas entering the drainage chamber is provided at the assembly of the suction tube, the outer tube and/or the suction tube and the outer tube, which connects the drainage chamber with the outer space of the drainage target body. Therefore, even if the drainage hole of the outer tube is blocked, the air intake in the drainage chamber can still pass through the gas passage to keep the air pressure in the suction tube and the outer tube, so as to avoid flattening or even blocking the suction tube and the outer tube. If the drainage hole is blocked, the position of the external tube and the suction tube can be adjusted without replacing the drainage components to re-drain, which improves the drainage efficiency and reduces the patient's p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流组件
本申请涉及医疗用具,具体涉及一种引流设备。
技术介绍
外科引流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等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孔愈合现象的发生。引流设备,例如引流管,主要用于病人手术后短时间内留置腹腔内,起到引流腹腔内的积液和积血的目的。临床上,外科手术中采用的引流术是手术极其重要的环节,开放性手术置管相对简单直接,无明显操作空间限制。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腹腔引流管为圆管,在管头和管壁设置有引流孔。在负压引流过程中,人体组织紧贴引流管外壁,引流孔容易被人体组织堵塞,进而引起管内负压不断增大,引流管逐渐变扁平,最后扁平的引流管内壁紧贴彻底堵塞,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更换引流管重新引流,费时费力,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的引流组件,用以避免由于引流孔堵塞而造成引流管堵塞的问题。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引流组件,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具有长条形的引流腔,所述引流腔一端开口形成插入口,所述引流腔的腔壁具有引流孔;以及吸引管,所述吸引管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所述吸引管装配在外管上,所述第一端从所述插入口伸入至引流腔内,所述第二端位于引流腔外,用于外接管路;所述第一端的侧壁具有抽吸孔,用于抽吸液体,且所述第一端的外壁与所述引流腔的腔壁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吸引管、外管和/或吸引管与外管的装配处设有至少一条用于气体进入引流腔的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将引流腔与引流目标体的体外空间连通。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吸引套管,所述吸引套管套接在外管的插入口内,所述吸引套管具有贯通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引流腔连通,所述吸引管插入并装配在安装口内。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口的口壁具有至少一个作为所述气体通道的凹槽或通气孔,用于将引流腔与吸引套管外部连通,使气体进入引流腔内。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口上至少部分口壁具有沿周向呈波浪形起伏的形状,在所述波浪形起伏的形状中,其凹陷部分形成所述气体通道。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冲洗管,所述冲洗管的外壁与外管的外壁连接为一体,所述冲洗管的侧壁具有冲洗孔。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冲洗管和外管并排设置,且所述冲洗管的外壁延伸出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延伸至外管处并与外管的外壁连接为一体。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筋分布在冲洗管外壁的两侧,且所述冲洗管、外管和连接筋外壁一起围成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柱状体。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筋采用比冲洗管的管壁更容易撕裂或剪开的材质和/或结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筋至少部分地方具有比冲洗管管壁更薄的厚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筋至少与冲洗管连接的部分具有比冲洗管管壁更薄的厚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筋上具有至少一个贯通的开口,用以使连接筋更容易被撕裂。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筋最薄处的厚度≤1mm。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束缚环,所述束缚环可移动地套设在冲洗管和外管上,用以将冲洗管和外观束缚成一体。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冲洗塞,所述冲洗塞安装在冲洗管的管口,并堵塞所述管口。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的外壁上的抽吸孔与所述引流腔的引流孔之间的径向间距≥0.8mm。一种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抽吸孔与引流孔位置错开。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引流孔分布在外管的至少两个侧面上。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引流孔的孔径小于抽吸孔的孔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外管的外侧设置有显影线和刻度,用以展示外管插入人体内的深度。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吸引接头,所述吸引接头一端密封接通吸引管的第二端,另一端成宝塔状,用以外接管路。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引流组件,其包括外管和吸引管,该吸引管一端容置在外管内,且这部分吸引管的外壁与外管的引流腔腔壁之间具有间隙。外管设有引流孔,吸引管具有抽吸孔,当吸引管中产生负压进行引流时,人体内的液体可通过外管的引流孔进入到引流腔内,进而从抽吸孔进入到吸引管内。由于,在吸引管、外管和/或吸引管与外管的装配处设有至少一条用于气体进入引流腔的气体通道,该气体通道将引流腔与引流目标体的体外空间连通。因此,即使外管的引流孔被堵塞,引流腔内依然可通过该气体通道进气,保持吸引管和外管内的气压,避免造成吸引管和外管变扁平乃至堵塞。如出现引流孔堵塞的情况,可以调整外管和吸引管的位置,无需更换引流组件来重新引流,提高引流效率,也减少了病人的痛苦。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引流组件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引流组件的分解图;图3和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引流组件的局部剖视放大图;图5为图2所示分解图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冲洗管被撕开(剪开)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流组件,其主要用于外科引流手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等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孔愈合现象的发生。请参考图1-4,一种实施例中,该引流组件包括外管100和吸引管200。该外管100具有长条形的引流腔110,该引流腔110一端开口形成插入口。该外管100本身可以具有圆形或椭圆形的横截面。该引流腔110的腔壁具有引流孔120。该引流孔120可以为至少一个,其位置可分布在外管100的侧面任一位置。当引流孔120为两个以上时,例如五个以上,较好地可以使引流孔120分布在外管100的至少两个侧面上,例如该外管100单独使用时,其可以在三个或四个侧面上均分布有引流孔120;假如该外管100与其他部件整体使用(例如后续的冲洗管400),则可以在其空出的三个侧面设置引流孔120。这样有利于液体的进入,同时在其中某个引流孔120被堵塞的情况下,另外的引流孔120还可以正常工作。该吸引管200为长条形管体结构,其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该吸引管200装配在外管100上,其中,该吸引管200可直接与外管100相互配合安装,也可以通过其他部件来转接。吸引管200的第一端从插入口伸入至引流腔110内,第二端位于引流腔110外,用于外接管路,例如外接负压系统、液体收集装置等。该第一端的侧壁具有抽吸孔210,用于抽吸液体。当吸引管200中产生负压进行引流时,引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具有长条形的引流腔,所述引流腔一端开口形成插入口,所述引流腔的腔壁具有引流孔;以及吸引管,所述吸引管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所述吸引管装配在外管上,所述第一端从所述插入口伸入至引流腔内,所述第二端位于引流腔外,用于外接管路;所述第一端的侧壁具有抽吸孔,用于抽吸液体,且所述第一端的外壁与所述引流腔的腔壁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吸引管、外管和/或吸引管与外管的装配处设有至少一条用于气体进入引流腔的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将引流腔与引流目标体的体外空间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具有长条形的引流腔,所述引流腔一端开口形成插入口,所述引流腔的腔壁具有引流孔;以及吸引管,所述吸引管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所述吸引管装配在外管上,所述第一端从所述插入口伸入至引流腔内,所述第二端位于引流腔外,用于外接管路;所述第一端的侧壁具有抽吸孔,用于抽吸液体,且所述第一端的外壁与所述引流腔的腔壁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吸引管、外管和/或吸引管与外管的装配处设有至少一条用于气体进入引流腔的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将引流腔与引流目标体的体外空间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引套管,所述吸引套管套接在外管的插入口内,所述吸引套管具有贯通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引流腔连通,所述吸引管插入并装配在安装口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上至少部分口壁具有沿周向呈波浪形起伏的形状,在所述波浪形起伏的形状中,其凹陷部分形成所述气体通道。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引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海军孙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华坤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