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输送装置及清洗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499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夹持输送装置及清洗机,涉及餐具清洗装置技术领域。该夹持输送装置包括动力组件、第一输送组件以及第二输送组件,动力组件与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传动连接。第一输送组件具有第一工作部,第二输送组件具有第二工作部,第一工作部的输送方向和第二工作部的输送方向相同,第一工作部和第二工作部相对设置且形成用于夹持待输送体的夹持腔。第一工作部的输送速度和第二工作部的输送速度不相等。该夹持输送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夹持输送装置能够对待输送体进行夹持和输送,且夹持腔大小可调,其适用性好,实用性强,提高工作效率。

Clamping conveyor and clean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lamping conveying device and a cleaning machin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ableware cleaning device. The clamping conveying device comprises a power component, a first conveying component and a second conveying component, and the power component is driven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veying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conveying component. The first conveying component has a first working part, and the second conveying component has a second working part. The conveying direction of the first working part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second working part. The first working part and the second working part are relatively arranged and form a clamping cavity for clamping the conveying body. The conveying speed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working parts is not equal. The clamping conveying device has reasonable design and simple structure. The clamping conveying device can clamp and convey the conveyor, and the size of the clamping chamber can be adjusted. It has good applicability,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high work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持输送装置及清洗机
本技术涉及餐具清洗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夹持输送装置及清洗机。
技术介绍
餐具清洗消毒机是在对用过的餐具进行清洗、消毒,包括对已经用过的餐具的暂时储存清洗,以及对餐具进行杀菌消毒的工作,然而,在现有的餐具清洗、消毒生产线上,因没有较为合适的清洗设备,餐具都是混合在一起清洗。由于餐具之间重叠挤压严重,清洗效果难以保证,特别是一些像玻璃杯深度较深的餐具,更是不易清洗,在清洗完之后需要人工检查,餐具分为上下两面,人工很难全部检查,造成市场投诉较多,严重影响餐具消毒的声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输送装置,能够将每个类似玻璃杯状的餐具独立输送,使得餐具具有向前输送和旋转的复合运动,在输送过程中,能够对餐具进行清洗、喷淋,从而达到对每个餐具独立、全方位的清洗效果。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清洗机,通过夹持输送装置对餐具进行夹持并带动餐具向前复合运动,在输送过程中,通过喷淋系统对餐具进行全方位的喷淋、清洗,从而保证清洗效果。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持输送装置,包括动力组件、第一输送组件以及第二输送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具有第一工作部,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具有第二工作部,所述第一工作部的输送方向和所述第二工作部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工作部和所述第二工作部相对设置且形成用于夹持待输送体的夹持腔;所述第一工作部的输送速度和所述第二工作部的输送速度不相等。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夹持输送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带和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第一夹持件,所述动力组件带动所述第一输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运动,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第二输送带和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第二夹持件,所述动力组件带动所述第二输送带沿逆时针方向运动;所述第一输送带靠近所述第二输送带一侧的所述第一夹持件为所述第一工作部,所述第二输送带靠近所述第一输送带一侧的所述第二夹持件为所述第二工作部。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本体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本体靠近所述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夹持件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外侧;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夹持本体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本体靠近所述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夹持件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外侧。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本体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第一夹持片,全部所述第一夹持片均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夹持本体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第二夹持片,全部所述第二夹持片均为弧形结构。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输送装置还包括具有固定部和调节部的基体,所述第一输送组件通过第一轴承座设置于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二输送组件通过第二轴承座设置于所述调节部,所述第二轴承座可调节的设置于所述调节部,使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的距离可调。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轴承座包括基座、调节件、第一支撑体以及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位于所述基座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二输送组件还包括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体,所述从动带轮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体,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主动带轮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设于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基座连接且用于调节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位置;和/或所述第二轴承座设置有锁紧部,所述调节部设置有多个调节孔,所述锁紧部可选择性的与其中一组所述调节孔固定连接,调节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之间的距离。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传送组件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传送组件与所述第二输送组件传动连接;和/或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动力源、传动齿轮组件以及换向齿轮组件,所述传动齿轮组件包括传动齿轮和第一输出轴,所述换向齿轮组件包括换向齿轮和第二输出轴,所述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传动齿轮连接,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换向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输送组件还包括第一主动带轮,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主动带轮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组件还包括第二主动带轮,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主动带轮连接。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工作部和所述第二工作部在输送过程中具有速度差,所述速度差能够使所述待输送体旋转至少30°。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速度差能够使所述待输送体旋转90°。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清洗机,包括机架、喷淋系统以及所述的夹持输送装置;所述动力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平行设置于所述机架的输送区,所述喷淋系统设置于所述机架的输送区且与能够对所述夹持腔内的待输送体进行喷淋作业。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夹持输送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对待输送体进行夹持和输送,同时,在输送过程中使待输送体可以转动,夹持腔大小可调,从而解决了待输送体的外径不统一所带来的夹持问题和定位困难,使其适用性更好,实用性更强,清洗机应用了夹持输送装置,实现了杯状餐具的自动清洗功能,清洗过程中无需工作员操作,每个餐具输送和旋转的复合运动,实现餐具的全方位、无死角清洗。且通过弹性件和可调节的输送组件,解决了杯状餐具大小不统一所带来的夹持和定位问题,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夹持输送装置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夹持输送装置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夹持输送装置中基体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夹持输送装置中基体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夹持输送装置中第一种传动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清洗机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清洗机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夹持输送装置;10-动力组件;11-第一电机;12-第二电机;14-第一方向;15-第二方向;20-第一输送组件;21-第一输送带;23-第一弹性件;25-第一夹持件;26-第一夹持片;30-第二输送组件;31-第二输送带;33-第二弹性件;35-第二夹持件;36-第二夹持片;40-基体;402-固定部;405-调节部;42-第一轴承座;44-第二轴承座;442-基座;443-调节件;444-第一支撑体;445-第二支撑体;46-杯状餐具;200-清洗机;50-机架;53-喷淋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组件、第一输送组件以及第二输送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具有第一工作部,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具有第二工作部,所述第一工作部的输送方向和所述第二工作部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工作部和所述第二工作部相对设置且形成用于夹持待输送体的夹持腔;所述第一工作部的输送速度和所述第二工作部的输送速度不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组件、第一输送组件以及第二输送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具有第一工作部,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具有第二工作部,所述第一工作部的输送方向和所述第二工作部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工作部和所述第二工作部相对设置且形成用于夹持待输送体的夹持腔;所述第一工作部的输送速度和所述第二工作部的输送速度不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带和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第一夹持件,所述动力组件带动所述第一输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运动,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第二输送带和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第二夹持件,所述动力组件带动所述第二输送带沿逆时针方向运动;所述第一输送带靠近所述第二输送带一侧的所述第一夹持件为所述第一工作部,所述第二输送带靠近所述第一输送带一侧的所述第二夹持件为所述第二工作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本体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本体靠近所述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夹持件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外侧;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夹持本体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本体靠近所述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夹持件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本体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第一夹持片,全部所述第一夹持片均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夹持本体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第二夹持片,全部所述第二夹持片均为弧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输送装置还包括具有固定部和调节部的基体,所述第一输送组件通过第一轴承座设置于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二输送组件通过第二轴承座设置于所述调节部,所述第二轴承座可调节的设置于所述调节部,使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的距离可调。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彬陈吉鑫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鼎泰盛食品工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