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自行车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3302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2:54
一种山地自行车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把、弯把、第一调节块、第二调节块、第一螺栓、第二螺栓、透气孔、防滑套、凸起挡块,所述直把端部设有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外侧设有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一螺栓依次穿过第二调节块、第一调节块、直把并将以上三部件固定链接,所述第二调节块上安装有弯把,所述弯把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二调节块连接,所述直把与弯把上分别设有上下通透的透气孔,所述通气孔数量为N个,N≥2,所述直把与弯把除透气孔所在的表面设有防滑套,所述弯把端部设有突起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可以根据骑行者的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并且在夏季骑行时,手掌间的汗水及时排出,避免发生打滑现象,保证骑行安全。

A Mountain Bike Handle

A mountain bicycle handle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it comprises a straight handle, a bending handle, a first adjusting block, a second adjusting block, a first bolt, a second bolt, a breathing hole, an anti-skid sleeve and a convex block. The straigh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djusting block,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rst adjust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adjusting block. The first bolt in turn passes through the second adjusting block, the first adjusting block, the straight handle and will b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adjusting block. The upper three components are fixed links, and the second regulat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bending handl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regulating block through a second bolt. The straight handle and the bending handl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upper and lower permeable air holes, the number of air holes is N, and the number of air holes is more than 2. The surface of the straight handle and the bending handle is provided with an anti-slip sleeve, and the end of the bending handle is provided with a protruding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sweat between the palms can be discharged in time during summer riding, skidding phenomenon can be avoided, and the riding safety can be guarant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地自行车把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山地自行车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山地自行车把手。
技术介绍
山地车是专门为越野(丘陵,小径,原野及砂土碎石道等)行走而设计的自行车,一九七七年诞生于美国西岸的旧金山,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户外运动正成为现代健康生活新时尚,人们闲暇时走出家门,锻炼身体,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绿色环保的户外运动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特别是户外自行车运动和户外自行车旅行受到越来越多人喜欢,自行车锻炼的好处是不限时间、不限速度。骑自行车不但可以减肥,而且还可使身材匀称。由于自行车运动是需要大量氧气的运动,所以还可以强化心脏功能。同时还能防止高血压,有时比药物更有效。踩自行车压缩血管,使得血液循环加速,大脑摄入更多的氧气,再加上吸入大量新鲜空气,会觉得脑筋更清楚。此外,骑自行车还具有环保、安全、节能等优点,其中,把手作为山地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对骑行者的整体骑行体验起着决定性作用,现有的山地车把手均为固定结构,不能根据骑行者的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并且在夏季骑行时,手掌间的汗水不易排出,容易发生打滑现象,对行车安全造成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山地自行车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把、弯把、第一调节块、第二调节块、第一螺栓、第二螺栓、透气孔、防滑套、凸起挡块,所述直把端部设有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外侧设有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一螺栓依次穿过第二调节块、第一调节块、直把并将以上三部件固定链接,所述第二调节块上安装有弯把,所述弯把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二调节块连接,所述直把与弯把上分别设有上下通透的透气孔,所述通气孔数量为N个,N≥2,所述直把与弯把除透气孔所在的表面设有防滑套,所述弯把端部设有突起挡块。所述第一调节块为圆柱形,其直径与直把直径相同。所述第二调节块上部为凹形,下部为与第一调节块同心的半圆形。作为优选,所述透气孔数量为3个。所述防滑套上设有颗粒突起。所述凸起挡块为直径大于弯把的圆柱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为一种山地自行车把手,使用时,根据使用者的舒适度需求,先旋松第一螺栓,使第一调节块连同弯把同时进行前后方向转动,调节至合适位置,紧固第一螺栓,再旋松第二螺栓,使弯把相对于第一调节块进行左右方向转动,调节至合适位置,紧固第二螺栓,骑行者在骑行时,透气孔可增加透气性,减少出汗打滑的情况,即使手掌内出现汗水也会及时透过透气孔,不会在把手上蔓延,防滑套上的颗粒突起增大了摩擦力,凸起挡块对手部形成一定阻挡,防止手部滑出把手的现象,保证了骑车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如图,直把-1、弯把-2、第一调节块-3、第二调节块-4、第一螺栓-5、第二螺栓-6、透气孔-7、防滑套-8、凸起挡块-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为一种山地自行车把手,包括直把1、弯把2、第一调节块3、第二调节块4、第一螺栓5、第二螺栓6、透气孔7、防滑套8、凸起挡块9,直把1端部设有第一调节块3,第一调节块3为圆柱形,其直径与直把1直径相同,第一调节块3外侧设有第二调节块4,第二调节块4上部为凹形,下部为与第一调节块3同心的半圆形,第一螺栓5依次穿过第二调节块4、第一调节块3、直把1并将以上三部件固定链接,第二调节块4上安装有弯把2,弯把2通过第二螺栓6与第二调节块4连接,直把1与弯把2上分别设有上下通透的透气孔7,通气孔7数量为N个,N≥2,作为优选,透气孔7数量为3个,直把1与弯把2除透气孔7所在的表面设有防滑套8,防滑套8上设有颗粒突起,弯把2端部设有突起挡块9,凸起挡块9为直径大于弯把2的圆柱形,使用时,根据使用者的舒适度需求,先旋松第一螺栓5,使第一调节块3连同弯把2同时进行前后方向转动,调节至合适位置,紧固第一螺栓5,再旋松第二螺栓6,使弯把2相对于第一调节块3进行左右方向转动,调节至合适位置,紧固第二螺栓6,骑行者在骑行时,透气孔7可增加透气性,减少出汗打滑的情况,即使手掌内出现汗水也会及时透过透气孔7,不会在把手上蔓延,防滑套8上的颗粒突起增大了摩擦力,凸起挡块9对手部形成一定阻挡,防止手部滑出把手的现象,保证了骑车安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地自行车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把、弯把、第一调节块、第二调节块、第一螺栓、第二螺栓、透气孔、防滑套、凸起挡块,所述直把端部设有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外侧设有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一螺栓依次穿过第二调节块、第一调节块、直把并将以上三部件固定链接,所述第二调节块上安装有弯把,所述弯把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二调节块连接,所述直把与弯把上分别设有上下通透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数量为N个,N≥2,所述直把与弯把除透气孔所在的表面设有防滑套,所述弯把端部设有突起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地自行车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把、弯把、第一调节块、第二调节块、第一螺栓、第二螺栓、透气孔、防滑套、凸起挡块,所述直把端部设有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外侧设有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一螺栓依次穿过第二调节块、第一调节块、直把并将以上三部件固定链接,所述第二调节块上安装有弯把,所述弯把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二调节块连接,所述直把与弯把上分别设有上下通透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数量为N个,N≥2,所述直把与弯把除透气孔所在的表面设有防滑套,所述弯把端部设有突起挡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优维士天津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