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装填颗粒物料的装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13064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于装填颗粒物料的装料系统,属于一种物料装料系统。该装料系统包括下料管、伸缩软管、倾斜管和接料组件;下料管高于接料组件;接料组件包括可绕转动轴线转动的倾斜平台,还包括设于倾斜平台上的集装箱;集装箱具有进料口;倾斜管包括调节管段和送料管段,调节管段具有侧向开口,送料管段为送料管段;伸缩软管可由侧向开口伸出或缩进调节管段,伸缩软管段一端与下料管连接,另一端与送料管段连接;送料管段与进料口连接送料管段远离下料管的一端与接料组件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第一铰接轴平行于转动轴线。该装料系统可提高集装箱的装料量,利用物料自重流动实现物料输送,避免物料在输送时受到机械磨损影响品质。

A Material Loading System Suitable for Filling Particulate Materia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oading system suitable for filling particulate matter, which belongs to a material loading system. The charging system includes feeding pipe, telescopic hose, inclined pipe and feeding component; the feeding pipe is higher than the feeding component; the feeding component includes an inclined platform which can rotate around the rotating axis, and a container located on the inclined platform; the container has a feeding port; the inclined pipe includes a regulating pipe section and a feeding pipe section; the regulating pipe section has a lateral opening, and the feeding pipe section is a feeding pipe section; The retractable hose can be extended or retracted from the side opening, one end of the retractable hos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eeding pipe section,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eeding pipe section; the feeding pipe sect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feeding port, and one end of the feeding pipe section far from the feeding pipe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feeding assembly through the first articulated shaft, and the first articulated shaft is parallel to the rotating axis. The loading system can increase the loading capacity of containers, realize material transportation by means of material self-weight flow, and avoid material being affected by mechanical wear during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于装填颗粒物料的装料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料装料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适于装填颗粒物料的装料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颗粒物料(如塑料粒子)或粉料等适于装填颗粒物料的装料系统,一般是利用装料装置,将料仓里的散料,装载至的集装箱内,以将料仓内的散料装至集装箱以实现物料的运输。现有的集装箱适于装填颗粒物料的装料系统,一般都是采用机械动力传送(申请号为“CN201521087192.0”的专利公开了相关的技术方案)或气力输送(申请号为“CN201521087192.0”的专利公开了相关的方案),以将颗粒物料从料仓等储料装置中,输送至集装箱内。其中,利用机械动力传送的装料系统,有的利用螺旋搅龙将物料输送至集装箱内,有的利用皮带将物料输送至集装箱内。但是,现有的适于装填颗粒物料的装料系统存在以下缺陷:(1)采用机械动力传送的装料系统,传送的物料容易受机械摩擦发热产生粘结,或容易受到螺旋搅龙的挤压,而导致物料破损;(2)当传输皮带的滚动速度或气力输送的驱动风力过大时,物料在传送的过程中,容易因为高速冲击碰撞而造成破损;(3)落入集装箱内的物料容易在进料口区域产生局部堆积,集装箱内形成中间高、四周低的堆料锥状,物料难以均匀地填满集装箱,造成集装箱的装载容积率不高(通常只有60~70%)。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利用物料重力输送物料,且能有效提高装料容积率的适于装填颗粒物料的装料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适于装填颗粒物料的装料系统,包括下料管、伸缩软管、倾斜管和接料组件;所述下料管高于所述接料组件;所述接料组件包括可绕转动轴线转动的倾斜平台,还包括设于所述倾斜平台上的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具有进料口;所述倾斜管包括调节管段和送料管段,所述调节管段具有侧向开口,所述送料管段为中空管段;所述伸缩软管可由所述侧向开口伸出或缩进所述调节管段,所述伸缩软管段一端与所述下料管连接,另一端与送料管段连接;所述送料管段与所述进料口连接;所述送料管段远离所述下料管的一端与所述接料组件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轴平行于所述转动轴线。进一步地,所述集装箱包括箱体,还包括设于所述箱体内的衬袋,所述衬袋设有所述进料口,所述衬袋伸出所述箱体,所述送料管段管口与所述进料口可拆式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上支架和滑槽,所述倾斜管侧壁设有所述滑槽,所述上支架固定于所述下料管,所述上支架往所述滑槽方向延伸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端部设有配合件,所述配合件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倾斜管相对所述接料组件绕所述第一铰接轴转动时,所述配合件与所述滑槽发生相对位移。进一步地,所述滑槽两端分别设有限位件。进一步地,所述倾斜平台包括底板和门架,所述集装箱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门架包括立柱和横梁,所述立柱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另一端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上设有连接部,所述倾斜管远离所述下料管侧的端部设有下支架,所述下支架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所述连接部铰接。进一步地,所述门架还包括斜杆,所述斜杆一端固定于所述立柱,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斜杆往接近所述转动轴线的方向倾斜。进一步地,所述门架上还设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转动架和料位计;所述转动架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于所述横梁,所述第二铰接轴与所述横梁垂直;所述转动架远离所述横梁的一端设有所述料位计;所述衬袋设有查看口,所述转动架具有检测位置,所述转动架可相对所述横梁转动至或脱离所述检测位置,所述转动架位于所述检测位置时,在水平方向上,所述料位计的投影落入所述查看口的投影内。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固定于所述横梁远离所述底板侧,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于所述横梁接近所述底板侧,所述转动架还具有初始位置,所述转动架旋转抵接所述第一限位块时,所述转动架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所述转动架旋转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块时,所述转动架位于所述检测位置。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架还包括环形板,所述环形板沿其环形轴线方向延伸设有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Z形板,所述Z形板数量为2,所述Z形板对称设置,所述环形板内壁与所述下料管外壁固定;所述Z形板长度方向与所述环形板的轴心线相互平行。进一步地,还包括料仓,所述料仓具有出料管段,所述出料管段与所述下料管远离所述伸缩软管的一端可拆式连接;所述料仓与所述伸缩软管之间设有电动闸阀。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需要装料运输时,只需将下料管与储料装置连接,可将颗粒物料或粉状物料从一定高度通过伸缩软管、倾斜管均匀地留到相对低处的集装箱内,实现物料的装载;可通过调节倾斜平台的倾斜角度,以调整进料角度,有效避免物料的锥状堆积,有利于均匀物料,可将集装箱装的更满,且还可有效控制集装箱的进料速度和速率;(2)该装料系统,无需动力(如风动力)输送物料,利用进料管与集装箱的高度差实现物料通过自重传送,由于物料是靠自身动力流动,可以避免物料的损伤和发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装料系统中集装箱处于高位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装料系统中集装箱处于水平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装料系统中集装箱处于中位状态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装料系统的左视图;图7为图6中C部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装料系统的上支架与下料管的连接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装料系统的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下料管;20、伸缩软管;30、倾斜管;31、调节管段;32、送料管段;40、接料组件;41、倾斜平台;411、底板;412、门架;4121、立柱;4122、横梁;4123、斜杆;42、集装箱;421、箱体;422、衬袋;4221、查看口;51、下支架;61、上支架;611、环形板;612、连接板;62、滑槽;621、限位件;63、配合件;71、转动架;72、料位计;721、第一限位块;722、第二限位块;80、料仓;90、电动闸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8所示,一种适于装填颗粒物料的装料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下料管10、伸缩软管20、倾斜管30和接料组件40;伸缩软管20可为金属伸缩软管20,也可以是塑料波纹伸缩软管20等,依实际情况选择;下料管10用于将储料装置与伸缩软管20连接连通,下料管10可以是与储料装置一体连接的,也可以是单独设置用于连接储料装置出料口和伸缩软管20的,在该装料系统正常使用实施装料操作时,下料管10高于接料组件40设置,以使得由下料管10流出的物料可以靠自重流动至集装箱42内;接料组件40包括可绕转动轴线转动的倾斜平台41,还包括设于倾斜平台41上的集装箱42,倾斜平台41转动时,集装箱42相对的地面发生角度的变化,集装箱42具有进料口;倾斜管30包括调节管段31和送料管段32,调节管段31具有侧向开口,调节管段31可以是U形管段,送料管段32为送料管段32,以方便连接伸缩软管20,与伸缩软管20连通形成物料输送的通道;伸缩软管20可由侧向开口伸出或缩进调节管段31,伸缩软管20段一端与下料管10连接,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于装填颗粒物料的装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管、伸缩软管、倾斜管和接料组件;所述下料管高于所述接料组件;所述接料组件包括可绕转动轴线转动的倾斜平台,还包括设于所述倾斜平台上的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具有进料口;所述倾斜管包括调节管段和送料管段,所述调节管段具有侧向开口,所述送料管段为中空管段;所述伸缩软管可由所述侧向开口伸出或缩进所述调节管段,所述伸缩软管段一端与所述下料管连接,另一端与送料管段连接;所述送料管段与所述进料口连接;所述送料管段远离所述下料管的一端与所述接料组件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轴平行于所述转动轴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装填颗粒物料的装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管、伸缩软管、倾斜管和接料组件;所述下料管高于所述接料组件;所述接料组件包括可绕转动轴线转动的倾斜平台,还包括设于所述倾斜平台上的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具有进料口;所述倾斜管包括调节管段和送料管段,所述调节管段具有侧向开口,所述送料管段为中空管段;所述伸缩软管可由所述侧向开口伸出或缩进所述调节管段,所述伸缩软管段一端与所述下料管连接,另一端与送料管段连接;所述送料管段与所述进料口连接;所述送料管段远离所述下料管的一端与所述接料组件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轴平行于所述转动轴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装填颗粒物料的装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包括箱体,还包括设于所述箱体内的衬袋,所述衬袋设有所述进料口,所述衬袋伸出所述箱体,所述送料管段管口与所述进料口可拆式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于装填颗粒物料的装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上支架和滑槽,所述倾斜管侧壁设有所述滑槽,所述上支架固定于所述下料管,所述上支架往所述滑槽方向延伸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端部设有配合件,所述配合件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倾斜管相对所述接料组件绕所述第一铰接轴转动时,所述配合件与所述滑槽发生相对位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于装填颗粒物料的装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两端分别设有限位件。5.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于装填颗粒物料的装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平台包括底板和门架,所述集装箱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门架包括立柱和横梁,所述立柱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另一端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上设有连接部,所述倾斜管远离所述下料管侧的端部设有下支架,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昌方新目高育松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合捷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