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抛丸冲击的带钢除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305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抛丸冲击的带钢除鳞装置,属于带钢加工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第一粗除鳞单元、第二粗除鳞单元、精除鳞单元和除尘单元,按照带钢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粗除鳞单元、第二粗除鳞单元与精除鳞单元,除尘单元与三个除鳞单元分别连接。本装置针对三个除鳞单元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工作参数,提高了各自的除鳞能力,三组除鳞单元协同作业,极大程度上提高了鳞层除净效率。

A strip descaling device based on shot blasting impac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trip descaling device based on shot blasting impact,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trip processing. The device comprises the first coarse descaling unit, the second coarse descaling unit, the fine descaling unit and the dust removal unit. The first coarse descaling unit, the second coarse descaling unit and the fine descaling unit are arranged in sequence according to the moving direction of the strip steel, and the dust removal unit is connected with three descaling units respectively. The device sets different working parameters for three descaling units, which improves their descaling ability. The three groups of descaling units work together to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desca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抛丸冲击的带钢除鳞装置
本技术涉及带钢加工
,特别是指一种基于抛丸冲击的带钢除鳞装置。
技术介绍
热轧后带钢表面会形成致密脆性的氧化铁皮(俗称鳞层)。在冷轧、热镀锌或涂层等工艺之前,去除氧化铁皮是必不可缺的前道工艺。表面清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金属的表面涂层质量与最终产品的机械性能。传统除鳞工艺采用酸洗,利用酸液与带钢表面氧化铁皮发生化学反应来去除锈垢和鳞皮。但酸洗处理时间长,化学反应速度可控性差,酸洗液选择不当或过量时,会对带钢基体造成腐蚀破坏、金属表面凹凸不平。酸洗工艺在操作过程中对人员和设备会造成一定的损害,产生的废液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综合运行维护成本较高。为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学者们开始尝试研究无酸除鳞工艺技术。已有研究显示,抛丸除鳞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速度快,绿色无污染,稳定性好与便于调控等优势。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抛丸除鳞难以达到很高的除净率。这是由抛丸器冲击角度的设定、丸料类型的选取共同决定的。冲击角度越大,对鳞层的直接撞击效果越好,然而会导致除鳞面积降低。冲击角度越小,虽然对鳞层直接冲击效果差,然而会在带钢表面滑行较远的距离,作用区域大。在丸料使用总数相同的前提下,较小的丸料粒径,冲击力小,除鳞效果差,然而处理后带钢表面残余应力小,表面粗糙度小。丸料粒径越大,冲击破坏效果越强,同时也需要更大的能耗,并会引起带钢基体更大的残余应力,导致表面加工硬化,影响后续冷轧生产。目前钢铁企业生产线上的抛丸器都是固定于除鳞箱体上,即冲击角度是固定的;而为了便于循环使用,所采用的丸料粒径也是固定的。因此,上述技术缺陷不可避免地制约了除鳞系统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抛丸冲击的带钢除鳞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粗除鳞单元、第二粗除鳞单元、精除鳞单元以及除尘单元,第一粗除鳞单元、第二粗除鳞单元与精除鳞单元按照带钢运动方向依次设置,除尘单元与第一粗除鳞单元、第二粗除鳞单元与精除鳞单元分别连接;其中,第一粗除鳞单元内设置第一组抛丸机、第一丸料回收循环系统、第一组检测控制装置与第一丸料流量阀,第二粗除鳞单元内设置第二组抛丸机、第二丸料回收循环系统、第二组检测控制装置与第二丸料流量阀,精除鳞单元内设置第三组抛丸机、第三丸料回收循环系统、第三组检测控制装置与第三丸料流量阀;第一丸料流量阀控制第一组抛丸机的丸料流量,第一丸料回收循环系统与第一丸料流量阀连接,在第一粗除鳞单元末端设置第一组检测控制装置;第二丸料流量阀控制第二组抛丸机的丸料流量,第二丸料回收循环系统与第二丸料流量阀连接,在第二粗除鳞单元末端设置第二组检测控制装置;第三丸料流量阀控制第三组抛丸机的丸料流量,第三丸料回收循环系统与第三丸料流量阀连接,在精除鳞单元末端设置第三组检测控制装置。第一粗除鳞单元所使用的丸料粒径为1mm,冲击速度为50m/s,冲击角度为70°。第二粗除鳞单元所使用的丸料粒径为0.6mm,冲击速度为60m/s,冲击角度为45°精除鳞单元所使用的丸料为钢砂,冲击速度为60m/s,冲击角度为25°。第一组检测控制装置检测所述带钢表面的除鳞率,根据检测数据完成对第一丸料流量阀的控制,进而改变所述第一粗除鳞单元的除鳞率,实现闭环控制;所述第二组检测控制装置检测所述带钢表面的除鳞率,根据检测数据完成对第二丸料流量阀的控制,进而改变所述第二粗除鳞单元的除鳞率,实现闭环控制;所述第三组检测控制装置检测带钢表面的除鳞率,根据检测数据完成对第三丸料流量阀的控制,进而改变所述精除鳞单元的除鳞率,实现闭环控制。第一粗除鳞单元除鳞率设定为70%,第二粗除鳞单元除鳞率设定为90%,精除鳞单元除鳞率设定为100%。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上述方案中,将传统除鳞系统划分为三组单元,这三组单元根据鳞层除净率的不同,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工作参数,提高了各自除鳞能力,三组单元协同作业,极大程度上提高了鳞层效率。该装置无酸耗、低能耗、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基于抛丸冲击的带钢除鳞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粗除鳞机单个大丸料作用效果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精除鳞机单个钢砂作用效果示意图。其中:1-第一粗除鳞单元;2-第二粗除鳞单元;3-精除鳞单元;4-除尘单元;5-带钢;6-第一组抛丸机;7-第一丸料回收循环系统;8-第一检测控制装置;9-第一丸料流量阀;10-第二组抛丸机;11-第二丸料回收循环系统;12-第二检测控制装置;13-第二丸料流量阀;14-第三组抛丸机;15-第三丸料回收循环系统;16-第三检测控制装置;17-第三丸料流量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抛丸冲击的带钢除鳞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粗除鳞单元1、第二粗除鳞单元2、精除鳞单元3以及除尘单元4。第一粗除鳞单元1内设有第一组抛丸机6,第一丸料回收循环系统7,第一组检测控制装置8与第一丸料流量阀9。带钢5进入第一粗除鳞单元1后,第一组抛丸机6内的抛丸粒径为1mm,在抛丸机叶片的推力和离心力加速作用下以50m/s的冲击速度,与带钢5夹角为70°的冲击角度击打带钢5。第一组监测控制装置8检测带钢5表面的除鳞率,当除鳞率低于设定值时,通过调节第一丸料流量阀9增大丸料流量,使除鳞率达到预设值70%。带钢5进入第二粗除鳞单元2后,第二组抛丸机10内的抛丸粒径为0.6mm,在抛丸机叶片的推力和离心力加速作用下以60m/s的冲击速度,与带钢5夹角为45°的冲击角度击打带钢5。第二组监测控制装置12检测带钢5表面的除鳞率,通过调节第二丸料流量阀13使除鳞率达到预设值90%。带钢5进入精除鳞单元3后,第三组抛丸机14内的钢砂,在抛丸机叶片的推力和离心力加速作用下以60m/s的冲击速度,与带钢5夹角为25°的冲击角度击打带钢5。钢砂冲击角度小,在带钢处接触工作面积大,起到了很好的去除残余鳞层的作用。第三组监测控制装置16检测带钢5表面的除鳞率,通过调节第三丸料流量阀17使除鳞率达到预设值100%。三组除鳞单元依次作业,依据带钢表面除净率的不同,设置了不同的工作参数,增强了各自的除鳞能力,有效提高除鳞能力的同时,降低了系统总能耗。如图2所示,第一粗除鳞单元选用了较大的冲击角度(70°),较大的粒径(1mm),除鳞能力强,有效地实现了鳞层前期去除。第二粗除鳞单元选用了略偏小的冲击角度(45°),略小的粒径(0.6mm),除鳞能力强,且不会引起带钢表面的加工硬化,进一步地去除鳞层。如图3所示,精除鳞单元选用了体积更小,更加尖锐的钢砂,且冲击角度极小(25°),钢砂可在带钢表面滑行较远距离,有效将带钢表面残余的鳞层撞击去除。以上实施例以Q235钢为钢种类型得出的最优方案,如有其他带材,实施方案与上述方案类似,可通过相应试验数据测量,选取最优的复合分配方案。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抛丸冲击的带钢除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粗除鳞单元(1)、第二粗除鳞单元(2)、精除鳞单元(3)以及除尘单元(4),第一粗除鳞单元(1)、第二粗除鳞单元(2)与精除鳞单元(3)按照带钢(5)运动方向依次设置,除尘单元(4)与第一粗除鳞单元(1)、第二粗除鳞单元(2)与精除鳞单元(3)分别连接;其中,第一粗除鳞单元(1)内设置第一组抛丸机(6)、第一丸料回收循环系统(7)、第一组检测控制装置(8)与第一丸料流量阀(9),第二粗除鳞单元(2)内设置第二组抛丸机(10)、第二丸料回收循环系统(11)、第二组检测控制装置(12)与第二丸料流量阀(13),精除鳞单元(3)内设置第三组抛丸机(14)、第三丸料回收循环系统(15)、第三组检测控制装置(16)与第三丸料流量阀(17);第一丸料流量阀(9)控制第一组抛丸机(6)的丸料流量,第一丸料回收循环系统(7)与第一丸料流量阀(9)连接,在第一粗除鳞单元(1)末端设置第一组检测控制装置(8);第二丸料流量阀(13)控制第二组抛丸机(10)的丸料流量,第二丸料回收循环系统(11)与第二丸料流量阀(13)连接,在第二粗除鳞单元(2)末端设置第二组检测控制装置(12);第三丸料流量阀(17)控制第三组抛丸机(14)的丸料流量,第三丸料回收循环系统(15)与第三丸料流量阀(17)连接,在精除鳞单元(3)末端设置第三组检测控制装置(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抛丸冲击的带钢除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粗除鳞单元(1)、第二粗除鳞单元(2)、精除鳞单元(3)以及除尘单元(4),第一粗除鳞单元(1)、第二粗除鳞单元(2)与精除鳞单元(3)按照带钢(5)运动方向依次设置,除尘单元(4)与第一粗除鳞单元(1)、第二粗除鳞单元(2)与精除鳞单元(3)分别连接;其中,第一粗除鳞单元(1)内设置第一组抛丸机(6)、第一丸料回收循环系统(7)、第一组检测控制装置(8)与第一丸料流量阀(9),第二粗除鳞单元(2)内设置第二组抛丸机(10)、第二丸料回收循环系统(11)、第二组检测控制装置(12)与第二丸料流量阀(13),精除鳞单元(3)内设置第三组抛丸机(14)、第三丸料回收循环系统(15)、第三组检测控制装置(16)与第三丸料流量阀(17);第一丸料流量阀(9)控制第一组抛丸机(6)的丸料流量,第一丸料回收循环系统(7)与第一丸料流量阀(9)连接,在第一粗除鳞单元(1)末端设置第一组检测控制装置(8);第二丸料流量阀(13)控制第二组抛丸机(10)的丸料流量,第二丸料回收循环系统(11)与第二丸料流量阀(13)连接,在第二粗除鳞单元(2)末端设置第二组检测控制装置(12);第三丸料流量阀(17)控制第三组抛丸机(14)的丸料流量,第三丸料回收循环系统(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培王尚杨荃王晓晨孙友昭艾蕊赵剑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