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电控仓散热结构及置顶式车用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2948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电控仓散热结构及使用该散热结构的置顶式车用空调。所述空调电控仓散热结构中电控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空调冷凝器风机连通,散热空气通过负压进入和排出所述电控仓。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空调冷凝器外风机在电控仓出风口形成负压,使电控仓无需设置散热风扇也能将散热气体排出,降低了设备成本和使用成本,使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of Air Conditioning Electronic Control Warehouse and Top-mounted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of an air conditioning electronic control warehouse and a roof-mounted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using the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The electric control warehouse in the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ntrol warehouse comprises an air inlet and an air outlet,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the air conditioning condenser fan, and the heat dissipating air enters and discharges the electric control warehouse through negative pressure. The invention uses the external fan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condenser to form negative pressure at the outlet of the electric control warehouse, so that the electric control warehouse can discharge the heat-dissipating gas without setting a heat-dissipating fan, thereby reducing the cost of equipment and use, and making more rational use of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电控仓散热结构及置顶式车用空调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电控仓散热结构及使用该散热结构的置顶式车用空调。
技术介绍
置顶式电动客车的空调一般采用一体设计,摆放在车顶直接暴露在太阳底下,导致电控仓温度偏高,严重时影响电子元器件的工作。为保证电子元器件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需要对客车空调电控仓进行散热,以便提高控制器的可靠性。目前的汽车空调利用设置在控制仓进风口处的两个风扇直接引进室外高温空气对电控仓进行散热,由于进风温度偏高,散热效果差。图1为现有电动客车置顶空调的俯视图。图中显示空调未盖盖子密封的情况,密封盖盖上后,电控仓1的隔板3和盖子(图中未示)形成独立空间。隔板的另一侧是压缩机仓2。风扇安装在电控仓内进风口处,从车外引进的空气经过外进风口和内进风口进入电控仓给电器元件散热后排放到室外。如图2所示,由于电控仓外出风口92设在空调底部,内出风口位置与外出风口成90°关系,而且电控仓出风口气流没有外力带动,导致出风被阻挡,气流阻力增大,且容易形成气体回流,散热效果不理想。如果在电控仓出风口也设两台风机,成本较高。此外,电控仓1的进风口8直接与车外连接,存在雨水从进风口进入电控仓的现象,需额外设计防水装置,进一步提高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空调电控仓散热结构及使用该散热结构的顶置式车用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控仓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空调电控仓散热结构,所述电控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所述出风口与空调冷凝器风机连通,散热空气通过负压进入和排出所述电控仓。优选地,所述电控仓出风侧设有排风夹层,所述出风口包括内出风口和外出风口,所述外出风口与冷凝器风机连通并低于所述内出风口。优选地,所述电控仓设置至少两个内出风口和至少两个外出风口,内出风口和外出风口连通,以形成多个出风路径。优选地,所述外出风口水平设置或向下倾斜设置。优选地,所述排风夹层的底部设有排水孔。优选地,所述进风口与空调回风口连通。优选地,所述电控仓进风侧设有进风夹层,所述进风口包括外进风口和内进风口,外进风口和内进风口设置在同一平面,或设置在不同平面。优选地,所述电控仓设置有至少两个内进风口和至少两个外进风口,内进风口和外进风口连通,使进入中间夹层的风形成多个流路,均匀进入电控仓。优选地,所述电控仓进风口和/或出风口位置设有加强风扇。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电控仓散热结构还包括一控制器和设置在电控仓内的温度传感器,用于当电控仓温度达到第一设定值T0时,控制所述加强风扇开启。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电控仓散热结构还包括一控制器和设置在电控仓内指定元器件位置的温度传感器,用于当指定电子元器件温度达到第二设定值T1时控制所述加强风扇开启。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电控仓散热结构还包括一控制器、设置在电控仓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设置在指定元器件位置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当电控仓温度达到第一设定值T0,或指定电子元器件达到第二设定值T1时控制所述加强风扇开启。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置顶式车用空调,所述车用空调包括上述电控仓散热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空调冷凝器外风机在电控仓出风口形成负压,使电控仓无需设置散热风扇也能将散热气体排出,降低了设备成本和使用成本,使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2、利用空调车内回风给电控仓散热,由于车内回风温度比室外空气温度低,散热效果好,而且,无需在进风口处设防水结构;3、电控仓进出风口气流流路得到改善,散热效果增强;4、通过特殊的出风口设计,有效防止雨水进入电控仓,造成电子元器件损坏,提高了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和空调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车用置顶式空调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电控仓散热空气的流动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置顶式车用空调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3中沿B-B线的剖视图;图6是图3中电控仓散热空气的流动示意图;图7是进风侧多个进风口的流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以下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本专利技术构成限制。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车用置顶式空调的俯视图。图中显示空调未盖盖子密封的情况。中间上部为电控仓1,下部为压缩机组仓2。上下部之间设有隔板3。密封盖盖上后,隔板和盖子形成独立的电控仓。左边是冷凝器4,冷凝器的中部设有两台外风机5,右边设有蒸发器6和空调内风机13,中间设有空调回风口7。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空调电控仓散热结构包括至少一个与空调回风口7连通的进风口8和至少一个与空调冷凝器外风机5连通的出风口9。当空调开启时,外风机5相对于车顶向上吹风,由于电控仓的出风口与外风机连通,使电控仓内形成负压,带动空气从车内空调回风口进到电控仓中,然后从电控仓出风口排出。由于对电控仓中的电子元器件降温的气流来至空调的回风,温度较低,冷却效果好,之后,空气通过外风机形成的负压从电控仓出风口排出,散热空气的流向如图3和图6中箭头所示。如图3、图6和图7所示,电控仓1的进风侧设有进风夹层10,进风口包括外进风口81和内进风口82。由于进风口与车内的空调回风口连通,不会受雨水的影响,外进风口和内进风口可以设置在同一平面,如图4所示,当然,也可以设置在不同平面。电控仓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内进风口和一个或多个外进风口,内进风口和外进风口连通,使进入中间夹层的风形成多个流路,均匀进入电控仓,如图7所示。电控仓1的出风侧也可以设有送风夹层11,出风口包括内出风口91和外出风口92,外出风口与冷凝器风机连通。为防止雨水通过进入电控仓,外出风口92的位置应低于内出风口91的位置,如图5所示。外出风口可以水平设置或向下倾斜设置,只要跟外风机5连通即可。电控仓可以设置至少两个内出风口和至少两个外出风口,内出风口和外出风口连通,以形成多个出风路径。工作时,在外风机5产生的负压作用下,车内部分空调回风空气从电控仓外进风口81进入进风夹层10,再从内进风口82进入到电控仓1中,空气给电子元器件降温后,经过电控仓内出风口91进入到出风夹层11,然后经过外出风口92排放到电控仓外。由于电控仓散热的空气来自于车内空调回风,所以进风口无需进行防进水设计,电控仓的内进风口和外进风口可以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电控仓的外出口92与车外连通,在下雨或者其他空调接触到水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导致水进入电控仓,所以电控仓外出风口92与电控仓内出风口91的位置不在同一水平,外低内高,如图6所示。内外出风口之间隔了中间出风夹层11,在出风夹层的底部可以增设排水孔12,即使水通过外出风口进入夹层,也可以从排水孔12排出,不会进入到电控仓1内。当电控仓散热需求不大时,电控仓进风口或者出风口位置无需增加风机来给增强散热效果,这样就可以仅靠车外冷凝器风机产生的负压带动电控仓空气流动,无需开启风机,降低了运行成本,节约了资源。当电控仓需要更强的散热效果,可在电控仓进风口或者出风口位置增设加强风扇。此时,需要在电控仓内增加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并设置一个第一温度值T0,当电控仓温度达到第一温度值T0时控制器控制加强风扇开启,加强散热效果;或者针对重要的电子元器件设置第二温度值T1,当电控仓内的电子元器件的温度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电控仓散热结构,所述电控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与空调冷凝器风机连通,散热空气通过负压进入和排出所述电控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电控仓散热结构,所述电控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与空调冷凝器风机连通,散热空气通过负压进入和排出所述电控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电控仓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仓出风侧设有排风夹层,所述出风口包括内出风口和外出风口,所述外出风口与冷凝器风机连通并低于所述内出风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电控仓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仓设置至少两个内出风口和至少两个外出风口,内出风口和外出风口连通,以形成多个出风路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电控仓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出风口水平设置或向下倾斜设置。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电控仓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夹层的底部设有排水孔。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电控仓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与空调回风口连通。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电控仓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仓进风侧设有进风夹层,所述进风口包括外进风口和内进风口,外进风口和内进风口设置在同一平面,或设置在不同平面。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电控仓散热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泰霖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