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中间植骨高度可调的可撑开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25051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7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镜下融合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中间植骨高度可调的可撑开融合器。该可撑开融合器包括支撑平台、支架和调节组件,采用内部中空外部镂空设计,具有较大的植骨空间,易于植骨,使融合器植入后,更好地建立和维持腰椎稳定性,且可实现融合器主体的平行撑开功能,垫升高度,适应不同节段椎间隙高度,应用范围广,总体成本较低。

A distractable fusion device with adjustable height of intermediate bone graf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irror fusion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 distractable fusion device with adjustable height of intermediate bone graft. The supporting platform, bracket and adjusting components are included. The internal hollow and external hollow design is adopted. It has larger space for bone grafting and is easy for bone grafting. After implantation, the stability of lumbar spine can be better established and maintained. The parallel opening function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fusion cage can be realized. The height of the pad can be raised to meet the height of intervertebral space at different levels. The application scope is wide and the total cost is wide. L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中间植骨高度可调的可撑开融合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镜下融合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中间植骨高度可调的可撑开融合器。
技术介绍
椎间融合技术是治疗椎间疾患的主要手段,在腰椎失稳、退变、创伤、肿瘤、感染中广泛应用,可以切除导致疼痛的椎间盘,并提供腰椎节段间坚强的融合固定,以维持腰椎的承重作用,同时可以恢复椎间隙的高度,扩大椎间孔,解除或缓解神经根压迫。手术治疗原则是充分减压和保持脊柱稳定性,目的是去除突出物造成的压迫和刺激,清除或缓解临床症状。通过腰椎前、后路手术在椎间植骨或植入,使腰椎关节之间发生骨性结合,从而建立和维持腰椎稳定性。现有技术方案:经皮内镜辅助下椎间融合器植入技术,指在经皮内镜下完成神经结构减压,椎间隙及终板清理、椎体间植骨并植入椎间融合器完成椎体间融合的微创手术技术。主要适应症有椎间盘源性腰痛、腰椎终板炎、腰椎不稳症或腰椎退行性滑脱症等。不同椎间融合植入物的形状与结构限制其功能性。主流子弹头型融合器,该类融合器除前后端两面,其余四面均为镂空设计,融合器内部中空。该类融合器的优势为:内部中空外部镂空设计,易于植骨,使融合器植入后,更好地建立和维持腰椎稳定性。该类融合器的劣势为:该类型融合器的高度固定,不能适应不同节段椎间隙高度,应用范围相对较窄。在不同的椎间隙高度中需要应用不同规格的椎间融合器,种类复杂,增加手术难度,需要较长手术时间,手术过程繁复。另一类可膨胀椎间融合器,特点为:可实现融合器主体的平行撑开功能,也可垫升高度或面积,可适应一定范围内的不同节段椎间隙高度或面积。该类可膨胀融合器的劣势为:该类融合器主体虽可适应不同节段椎间隙高度或面积,但撑开高度范围有限,且体积普遍较大,更普遍适用于开放性手术,较大体积融合器对关节突和椎间盘纤维环等原有稳定结构破坏过多而造成脊柱不稳,术后必须加钉棒进行固定,不仅增加手术难度,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费用,同时对神经根损伤的概率也较大。针对目前融合器的不足,结合其优点,本方案设计了一种可中间植骨高度可调且收缩时尺寸小巧的可撑开融合器。使用该可撑开融合器的镜下融合技术配合目前已迅速发展的脊柱内镜及微创技术,可以更加安全地实现不同方向的融合手术入路,包括OLIF、ATP、XLIF、LLIF、PLIF、TLIF和ALIF等手术入路,真正实现安全的微创融合。该技术应用产品:可用于镜下融合器植入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中间植骨高度可调的可撑开融合器,结合现有两类可撑开融合器的优点,采用内部中空外部镂空设计,具有较大的植骨空间,易于植骨,使融合器植入后,更好地建立和维持腰椎稳定性,且可实现融合器主体的平行撑开功能,垫升高度,适应不同节段椎间隙高度,应用范围广,总体成本较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中间植骨高度可调的可撑开融合器,包括支撑平台、支架和调节组件。所述支撑平台呈梯形结构,包括上支撑平台、下支撑平台,上下支撑平台对称设置,所述上下支撑平台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前后两个梯形面相平行的斜向凸块。上支撑平台上表面和下支撑平台下表面设有方形天窗,方便植骨。所述支架包括调节端头、侧部保护外壳以及融合器前端;所述调节端头与所述调节组件的调节螺杆配合;所述侧部保护外壳为上下表面天窗结构,左右两侧为平板结构,左右两侧的平板结构内部前端分别设有呈上下反向布置的斜向导槽,用于与所述支撑平台的斜向凸块配合;左右两侧的平板结构内部后端中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反向布置的水平凸块;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杆和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设在支撑平台的后侧,侧部保护外壳内,调节端头前侧;所述滑动块前端设有分别与上下支撑平台梯形面相配合的锥形结构,两侧设有与平板结构的水平凸块相配合的水平凹槽。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还包含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所述调节端头的圆形定位槽紧密结合。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杆设计为内部中空结构,头部设有Y型锁定卡槽,所述融合器前端中心位置设有微小圆形孔状结构。融合器前端中心微孔配合融合器中空调节螺杆,可用于导向导丝的置入,或借助辅助工具进行组织填补。优选的,所述上支撑平台上表面和所述下支撑平台下表面分别设有与人体终板曲度相吻合的防滑齿,所述防滑齿为多排平行的横向小齿,确保在传导外力时融合器不会出现移位现象。优选的,所述调节端头后端外部两侧设有弧形定位槽,控制所述融合器绕植入工具前端正负摆动。在保证夹持头对融合器稳定夹持的情况下可实现融合器绕植入工具前端正负摆动,医生可根据患者患处实现角度植入,使得植入更精准,植入工具不易损坏。优选的,所述弧形定位槽呈60度,实现正负30度摆动。优选的,所述侧部保护外壳的上下表面的天窗大小形状适应上下支撑平台上表面和下表面尺寸;左右两侧的平板结构上分别设有2个椭圆天窗。优选的,所述侧部保护外壳的左右两侧的平板结构设有一个圆形销子,位于2个椭圆天窗之间,用于限制融合器膨胀体的爬升高度,避免膨胀体因过度爬升而脱离保护外壳。优选的,所述融合器前端外部结构为外凸弧形结构。所述调节端头为后端中部设有凹型圆形定位槽,与所述调节组件的调节螺杆的限位环紧密结合后,可限制调节螺杆运动方向。所述侧部保护外壳为上下表面天窗结构,左右两侧为平板结构,左右两侧的平板结构内部前端分别设有呈上下反向布置的斜向导槽,用于与所述支撑平台的斜向凸块配合,使支撑平台沿斜向导槽滑动,便于支撑平台撑开和闭合,控制并限制支撑平台的运动方向。左右两侧的平板结构内部后端中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反向布置的水平凸块,用于与所述调节组件的滑动块的水平凹槽配合,使滑动块沿水平凸块滑动。所述融合器前端外部结构为子弹头型,融合器前端中心位置设有微小圆形孔状结构,可用于导向导丝的置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杆和滑动块,所述调节螺杆,与调节端头圆形定位槽紧密结合,控制调节螺杆的运行方向,使调节螺杆杆芯延轴向旋进旋出。所述调节螺杆,设计为内部中空,可便于导向导丝植入,精准定位;也可于中空插入辅助工具,进行植骨工作或补充植入组织。所述滑动块设在支撑平台的后侧,外壳内调节端头前侧。所述滑动块内部设有左旋螺纹,与调节螺杆配合,控制滑动块前后运动。所述滑动块前端设有分别与上下支撑平台梯形面相配合的锥形结构,两侧设有与平板结构的水平凸块相配合的水平凹槽。工作状态下,调节螺杆与调节端头相对固定,旋转调节螺杆,促使滑动块进行轴向运动,驱使上下支撑平台的斜向凸块沿左右两侧的平板结构的斜向导槽滑动,使得上、下支撑平台平行撑开和闭合,顺时针旋转调节螺杆时,支撑平台呈撑开趋势运动;逆时针旋转调节螺杆时,支撑平台呈闭合趋势运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结合现有两类融合器的优点,采用单边调节调节端头,融合器内部为中空结构,上下支撑平台表面设有天窗,侧部保护外壳上下表面天窗结构,实现内部中空外部镂空设计,具有较大的植骨空间,易于植骨,使融合器植入后,更好地建立和维持腰椎稳定性;这种设计的镜下可撑开融合器通过脊柱内镜手术中的工作通道直接植入,简化手术步骤,且融合器处于收缩时的最小尺寸状态,在可撑开融合器植入过程中,将极大降低损伤周边组织的风险。该技术不仅可以避免因手术破坏关节突而造成的脊柱不稳,还可避免传统手术植入过程中的神经根损伤的风险。2.采用单边调节调节端头,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中间植骨高度可调的可撑开融合器,包括支撑平台、支架和调节组件,所述支撑平台呈梯形结构,包括上支撑平台、下支撑平台;所述上下支撑平台对称设置,所述上下支撑平台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前后两个梯形面相平行的斜向凸块,上支撑平台上表面和下支撑平台下表面设有方形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调节端头、侧部保护外壳以及融合器前端;所述调节端头与所述调节组件的调节螺杆配合;所述侧部保护外壳为上下表面天窗结构,左右两侧为平板结构,左右两侧的平板结构内部前端分别设有呈上下反向布置的斜向导槽,用于与所述支撑平台的斜向凸块配合;左右两侧的平板结构内部后端中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反向布置的水平凸块;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杆和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设在支撑平台的后侧、侧部保护外壳内、调节端头前侧;所述滑动块前端设有分别与上下支撑平台梯形面相配合的锥形结构,两侧设有与平板结构的水平凸块相配合的水平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中间植骨高度可调的可撑开融合器,包括支撑平台、支架和调节组件,所述支撑平台呈梯形结构,包括上支撑平台、下支撑平台;所述上下支撑平台对称设置,所述上下支撑平台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前后两个梯形面相平行的斜向凸块,上支撑平台上表面和下支撑平台下表面设有方形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调节端头、侧部保护外壳以及融合器前端;所述调节端头与所述调节组件的调节螺杆配合;所述侧部保护外壳为上下表面天窗结构,左右两侧为平板结构,左右两侧的平板结构内部前端分别设有呈上下反向布置的斜向导槽,用于与所述支撑平台的斜向凸块配合;左右两侧的平板结构内部后端中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反向布置的水平凸块;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杆和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设在支撑平台的后侧、侧部保护外壳内、调节端头前侧;所述滑动块前端设有分别与上下支撑平台梯形面相配合的锥形结构,两侧设有与平板结构的水平凸块相配合的水平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中间植骨高度可调的可撑开融合器,所述调节组件还包含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所述调节端头的圆形定位槽紧密结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中间植骨高度可调的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善云卢宏浩李振宙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维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