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元荷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扫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250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7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扫地机,属于扫地机技术领域,包括真空吸尘器,所述智能扫地机的周围设计有四个吸尘触手,所述吸尘触手上端设置有伸缩臂,所述智能扫地机的正中心内部设置有真空吸尘器,所述智能扫地机的另一侧设计有定位导航仪,所述扫地机的后侧设计有充电插口,所述扫地机的底部前端设计有万向轮,且左右两侧设计有越野驱动轮,所述其底部内后端设计有蓄电池,所述扫地机的底部设计有高密度滚刷和U型软胶刮刷,所述充电座的前侧设计有接触插板,且充电座的上表面设计有控制开关,该智能扫地机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加装了智能导航系统,使工作更加便捷和彻底,而且加装了吸尘触手,可以有效清理一些角落部位。

An Intelligent Sweep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sweeper,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weeper, including a vacuum cleaner. Four dust-collecting tentacles are designed around the intelligent sweeper. The upper end of the dust-collecting tentacle is provided with a telescopic arm.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intelligent sweeper is provided with a vacuum cleaner. The other side of the intelligent sweeper is designed with a positioning navigator. The rear side of the sweeper is provided with a charging socket. The front end of the bottom of the sweeper is provided with a universal wheel, and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are provided with an off-road driving wheel. The bottom of the sweeper is provided with a storage battery. The bottom of the sweeper is provided with a high-density roll brush and a U-shaped soft rubber scraper. The front side of the charg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contact socket,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charg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switch. Intelligent navigation system is added to the ground machine 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technology, which makes the work more convenient and thorough, and vacuum tentacles are added, which can effectively clean up some corn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扫地机
本技术涉及扫地机
,具体为一种智能扫地机。
技术介绍
智能扫地机是指扫地机器人。在不久的将来像白色家电一样成为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清洁帮手。产品也会由初级智能向着更高程度的智能化程度发展,逐步的取代人工清洁。随着中国国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本一直在欧美市场销售的扫地机器人走入平常百姓家,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现有的单吸入式的清洁方式对地面的浮灰有用,但对桌子下面久积的灰及静电吸附的灰尘清洁效果不理想。(设计相对简单只有一个吸入口);而中刷对夹式对大的颗粒物及地毯清洁效果较好,但对地面微尘处理稍差,较适欧洲全地毯的家居环境。对亚州市场的大理石头地板及木地板微尘清理较差。(清扫方式主面通过一个胶刷,一个毛刷相对旋转夹起垃圾)本设计主要针对这些问题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扫地机,以解决上述背景中出现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扫地机,包括吸尘触手、定位导航仪、真空吸尘器、排风口、控制开关、地检感应器、充电插口、收合槽、伸缩臂、高密度毛刷、万向轮、高密度滚刷、U型软胶刮刷、蓄电池、越野驱动轮、接触插板和充电座,所述智能扫地机的周围设计有四个吸尘触手,所述吸尘触手上设计有高密度毛刷,且吸尘触手上端设置有伸缩臂,所述伸缩臂安装在扫地机身的收合槽内,所述智能扫地机的正中心内部设置有真空吸尘器,所述智能扫地机的上表面一侧设计有控制开关,且其表面设计有左右两个排风口,所述智能扫地机的另一侧设计有定位导航仪,所述智能扫地机的四周侧面总共设计有八个地检感应器,所述扫地机的后侧设计有充电插口,所述扫地机的底部前端设计有万向轮,且左右两侧设计有越野驱动轮,所述其底部内后端设计有蓄电池,所述扫地机的底部中心真空吸尘器一周分别设计有高密度滚刷和U型软胶刮刷,所述充电插口正对安装有充电座,所述充电座的前侧设计有接触插板,且充电座的上表面设计有控制开关。进一步而言,所述吸尘触手的内部设计有真空管道,通过伸缩臂直通至真空吸尘器,可以将难以处理的角落进行清理。进一步而言,所述万向轮设计为360°旋转,由定位导航仪接收信号后,再经过智能系统输出导向信号传递给万向轮和越野驱动轮。进一步而言,所述万向轮、越野驱动轮、真空吸尘器、伸缩臂和定位导航仪,以及各种毛刷均与内部智能编程芯片电性控制连接,分别接收、传递和执行工作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智能扫地机的采用扫地机和充电座两体结构,可以进行智能化自动充电和蓄电,免除人工的操作,节省了人们的时间;(2)该智能扫地机采用吸尘触手,可以扩大清洁面积,清扫墙根和墙角更加彻底;而且高密度滚刷和U型软胶刮刷的使用更加深入地清理地面的灰尘和杂物;(3)该智能扫地机应用万向轮和越野驱动轮,不仅可以360°全方位移动清扫,而且越野驱动轮采用独立的浮动软胶包轮,不伤地板,可以轻松越过20°的障碍;(4)该智能扫地机的四周围设计有八个地检感应器,可以进行全方位的清扫和防蔽障工作,利于复杂空间的清扫工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智能扫地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智能扫地机的底盘正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智能扫地机的充电座系统示意图。图中:1-吸尘触手、2-定位导航仪、3-真空吸尘器、4-排风口、5-控制开关、6-地检感应器、7-充电插口、8-收合槽、9-伸缩臂、10-高密度毛刷、11-万向轮、12-高密度滚刷、13-U型软胶刮刷、14-蓄电池、15-越野驱动轮、16-接触插板、17-充电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扫地机,包括吸尘触手1、定位导航仪2、真空吸尘器3、排风口4、控制开关5、地检感应器6、充电插口7、收合槽8、伸缩臂9、高密度毛刷10、万向轮11、高密度滚刷12、U型软胶刮刷13、蓄电池14、越野驱动轮15、接触插板16和充电座17,所述智能扫地机的周围设计有四个吸尘触手1,所述吸尘触手1上设计有高密度毛刷10,且吸尘触手1上端设置有伸缩臂9,所述伸缩臂9安装在扫地机身的收合槽8内,所述智能扫地机的正中心内部设置有真空吸尘器3,所述智能扫地机的上表面一侧设计有控制开关5,且其表面设计有左右两个排风口4,所述智能扫地机的另一侧设计有定位导航仪2,所述智能扫地机的四周侧面总共设计有八个地检感应器6,所述扫地机的后侧设计有充电插口7,所述扫地机的底部前端设计有万向轮11,且左右两侧设计有越野驱动轮15,所述其底部内后端设计有蓄电池14,所述扫地机的底部中心真空吸尘器3一周分别设计有高密度滚刷12和U型软胶刮刷13,所述充电插口7正对安装有充电座17,所述充电座17的前侧设计有接触插板16,且充电座17的上表面设计有控制开关5,所述吸尘触手1的内部设计有真空管道,通过伸缩臂9直通至真空吸尘器3,所述万向轮11设计为360°旋转,所述万向轮11、越野驱动轮15、真空吸尘器3、伸缩臂9和定位导航仪2,以及各种毛刷均与内部智能编程芯片电性控制连接。工作原理:在该智能扫地机工作时,首先按下控制开关5或者遥控开启工作,智能扫地机被激活启动;使用过程中,智能扫地机根据预定的时间进行打扫地板,扫地机底板下的U型软胶刮刷13和高密度滚刷12进行大面积系统性清洁,将杂尘和废弃物经真空吸尘器3吸入内部空腔,当遇到难以清理的角落时,智能编程芯片控制伸缩臂9伸出进行角落清理,全程由地检感应器6感应进行巡航和防止触碰;当智能扫地机电力不足或者清理结束后,由定位导航仪2控制巡航至充电座17处进行蓄电,工作流程一体化,免人工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扫地机,包括吸尘触手(1)、定位导航仪(2)、真空吸尘器(3)、排风口(4)、控制开关(5)、地检感应器(6)、充电插口(7)、收合槽(8)、伸缩臂(9)、高密度毛刷(10)、万向轮(11)、高密度滚刷(12)、U型软胶刮刷(13)、蓄电池(14)、越野驱动轮(15)、接触插板(16)和充电座(17),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扫地机的周围设计有四个吸尘触手(1),所述吸尘触手(1)上设计有高密度毛刷(10),且吸尘触手(1)上端设置有伸缩臂(9),所述伸缩臂(9)安装在扫地机身的收合槽(8)内,所述智能扫地机的正中心内部设置有真空吸尘器(3),所述智能扫地机的上表面一侧设计有控制开关(5),且其表面设计有左右两个排风口(4),所述智能扫地机的另一侧设计有定位导航仪(2),所述智能扫地机的四周侧面总共设计有八个地检感应器(6),所述扫地机的后侧设计有充电插口(7),所述扫地机的底部前端设计有万向轮(11),且左右两侧设计有越野驱动轮(15),所述其底部内后端设计有蓄电池(14),所述扫地机的底部中心真空吸尘器(3)一周分别设计有高密度滚刷(12)和U型软胶刮刷(13),所述充电插口(7)正对安装有充电座(17),所述充电座(17)的前侧设计有接触插板(16),且充电座(17)的上表面设计有控制开关(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扫地机,包括吸尘触手(1)、定位导航仪(2)、真空吸尘器(3)、排风口(4)、控制开关(5)、地检感应器(6)、充电插口(7)、收合槽(8)、伸缩臂(9)、高密度毛刷(10)、万向轮(11)、高密度滚刷(12)、U型软胶刮刷(13)、蓄电池(14)、越野驱动轮(15)、接触插板(16)和充电座(17),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扫地机的周围设计有四个吸尘触手(1),所述吸尘触手(1)上设计有高密度毛刷(10),且吸尘触手(1)上端设置有伸缩臂(9),所述伸缩臂(9)安装在扫地机身的收合槽(8)内,所述智能扫地机的正中心内部设置有真空吸尘器(3),所述智能扫地机的上表面一侧设计有控制开关(5),且其表面设计有左右两个排风口(4),所述智能扫地机的另一侧设计有定位导航仪(2),所述智能扫地机的四周侧面总共设计有八个地检感应器(6),所述扫地机的后侧设计有充电插口(7),所述扫地机的底部前端设计有万向轮(11),且左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元荷
申请(专利权)人:罗元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