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火标专利>正文

具有双向翘针的发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2387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7 22:17
一种具有双向翘针的发梳,包含本体单元、第一梳针单元及第二梳针单元。所述本体单元包括第一侧缘、第二侧缘、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所述第一梳针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面,并包括数支第一梳针,每一支第一梳针具有第一定位段及第一梳理段,每一个第一梳理段由所对应的第一定位段朝外侧延伸时逐渐偏向第一侧缘,所述第二梳针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二端面,并包括数支第二梳针,每一支第二梳针具有第二定位段及第二梳理段,每一个第二梳理段由所对应的第二定位段朝外侧延伸时逐渐偏向第一侧缘。借此,所述发梳具有双向翘针,能达到操作方便的目的。

Hair comb with two-way warping needle

A haircomb with two-way warping needle comprises a body unit, a first comb needle unit and a second comb needle unit. The main body unit includes the first side edge, the second side edge, the first end face and the second end face. The first combing needle unit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end face and includes several first combing needles. Each first combing needle has a first positioning section and a first combing section. Each first combing section gradually deflects to the first side edge when the corresponding first positioning section extends outward. The unit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end face and comprises several second combing needles, each of which has a second positioning section and a second combing section, each of which gradually deflects to the first lateral edge as the corresponding second positioning section extends outward. In this way, the haircomb has two-way warping needle, and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onvenient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双向翘针的发梳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梳,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双向翘针的发梳。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发梳(中国台湾证书号D129815号专利案),包含一个本体、一个安装于该本体的弹性腹板,以及数支安装于该弹性腹板的梳针。虽然这种发梳已普遍被使用,但是由于所述梳针皆呈直杆状,则在梳理毛发时,所述梳针的末端必须先接触到毛根与皮肤衔接处,再朝特定方向进行梳理的操作,所以操作者的手部扭转的角度会较大,长时间操作下来会产生不适感,这种发梳并不符合人体工学。再者,一般的发梳都是只在单侧设有弹性腹板及所述梳针,且以单侧的梳针进行不同梳理方向的操作较不顺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梳理操作较不费力且操作顺畅的具有双向翘针的发梳。本技术具有双向翘针的发梳包含本体单元、第一梳针单元及第二梳针单元,所述本体单元包括第一侧缘、相反于所述第一侧缘的第二侧缘、介于所述第一侧缘与所述第二侧缘之间的第一端面,以及介于所述第一侧缘与所述第二侧缘之间且相反于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梳针单元连接于所述本体单元的第一端面,并包括数支由所述第一端面朝相反于所述第二端面的外侧延伸的第一梳针,每一支第一梳针具有相交于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一定位段,以及相交并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段的第一梳理段,每一支第一梳针的第一梳理段由所对应的第一定位段朝外侧延伸时逐渐偏向第一侧缘,所述第二梳针单元连接于所述本体单元的第二端面,并包括数支由所述第二端面朝相反于所述第一端面的外侧延伸的第二梳针,每一支第二梳针具有相交于所述第二端面的第二定位段,以及相交并连接于所述第二定位段的第二梳理段,每一支第二梳针的第二梳理段由所对应第二定位段朝外侧延伸时逐渐偏向第一侧缘。本技术具有双向翘针的发梳,所述第一梳针单元的每一支第一梳针的第一定位段与所对应的第一梳理段之间产生有介于120度至150度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梳针单元的每一支第二梳针的第二定位段与所对应的第二梳理段之间产生有介于120度至150度之间的夹角。本技术具有双向翘针的发梳,所述第一梳针单元的每一支第一梳针的第一定位段与所对应的第一梳理段之间所产生的夹角为135度,所述第二梳针单元的每一支第二梳针的第二定位段与所对应的第二梳理段之间所产生的夹角为135度。本技术具有双向翘针的发梳,所述本体单元还包括呈中空框状的框件、连接于所述框件的握柄、安装于所述框件的第一弹性腹板,以及安装于所述框件且相反于所述第一弹性腹板的第二弹性腹板,所述第一侧缘、所述第二侧缘设置于所述框件,所述第一端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腹板且由所述框件朝外鼓出呈球面状,所述第二端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腹板且由所述框件朝外鼓出呈球面状。本技术具有双向翘针的发梳,所述第一梳针单元的每一支第一梳针的第一定位段倾斜相交于所述第一端面,每一个第一定位段由所述第一端面朝外侧延伸时逐渐偏向所述第二侧缘,所述第二梳针单元的每一支第二梳针的第二定位段倾斜相交于所述第二端面,每一个第二定位段由所述第二端面朝外侧延伸时逐渐偏向第二侧缘。本技术具有双向翘针的发梳,所述第一梳针单元的每一支第一梳针的第一定位段的长度与所对应的第一梳理段的长度比值不小于2,所述第二梳针单元的每一支第二梳针的第二定位段的长度与所对应的第二梳理段的长度比值不小于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所述第一梳针单元、所述第二梳针单元分别连接于所述本体单元呈相反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且每一支第一梳针的第一定位段与所对应第一梳理段连接呈弯曲状,以及每一支第二梳针的第二定位段与所对应第二梳理段连接呈弯曲状的作用,能达到操作方便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有双向翘针的发梳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图;图2是该实施例的一个俯视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1,图2与图3,本技术具有双向翘针的发梳的一个实施例,包含一个本体单元10、一个第一梳针单元20及一个第二梳针单元30。该本体单元10包括一个呈中空椭圆形框状的框件11、一个连接于该框件11的握柄12、一个安装于该框件11的第一弹性腹板13,以及一个安装于该框件11且相反于该第一弹性腹板13的第二弹性腹板14。该框件11具有一个第一侧缘111、一个相反于该第一侧缘111的第二侧缘112、一个介于该第一侧缘111与该第二侧缘112之间的第一侧平面113,以及一个介于该第一侧缘111与该第二侧缘112且相反于该第一侧平面113的第二侧平面114。该第一弹性腹板13具有一个由该第一侧平面113朝外鼓出呈球面状的第一端面131。该第二弹性腹板14具有一个由该第二侧平面114朝外鼓出呈球面状的第二端面141。该第一梳针单元20连接于该本体单元10的第一端面131,并包括数支由该第一端面131朝相反于该第二端面141的外侧延伸的第一梳针21,每一支第一梳针21具有一个相交于该第一端面131的第一定位段211,以及一个相交并连接于该第一定位段211的第一梳理段212,每一个第一梳理段212由所对应的第一定位段211朝外侧延伸时逐渐偏向第一侧缘111。且每一个第一定位段211与所对应的第一梳理段212之间产生一个介于120度至150度之间的夹角θ,本实施例中该夹角θ为135度。每一个第一定位段211倾斜相交于该第一端面131,每一个第一定位段211由该第一端面131朝外侧延伸时逐渐偏向第二侧缘112。且每一支第一梳针21的第一定位段211与所对应的第一梳理段212的长度比值不小于2。该第二梳针单元30连接于该本体单元10的第二端面141,并包括数支由该第二端面141朝相反于该第一端面131的外侧延伸的第二梳针31,每一支第二梳针31具有一个相交于该第二端面141的第二定位段311,以及一个相交并连接于该第二定位段311的第二梳理段312,每一个第二梳理段312由所对应的第二定位段311朝外侧延伸时逐渐偏向第一侧缘111。且每一个第二定位段311与所对应的第二梳理段312之间产生一介于120度至150度之间的夹角θ,本实施例中该夹角θ为135度。每一个第二定位段311倾斜相交于该第二端面141,每一个第二定位段311由该第二端面141朝外侧延伸时逐渐偏向第二侧缘112。且每一支第二梳针31的第二定位段311与所对应的第二梳理段312的长度比值不小于2。为供进一步了解本技术各组件配合所产生的作用、运用技术手段,以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将再说明如下叙述,相信当能由此而对本技术有更深入且具体的了解。再如图2及图3所示,制造完成后的发梳,利用该第一梳针单元20的每一支第一梳针21的第一定位段211与所对应的第一梳理段212之间产生有该夹角θ,且每一个第一梳理段212由所对应的第一定位段211朝外侧延伸时逐渐偏向第一侧缘111,以及每一个第一定位段211由该第一端面131朝外侧延伸时逐渐偏向第二侧缘112。利用该第二梳针单元30的每一支第二梳针31的第二定位段311与所对应的第二梳理段312之间产生有该夹角θ,且每一个第二梳理段312由所对应的第二定位段311朝外侧延伸时逐渐偏向第一侧缘111,以及每一个第二定位段311由该第二端面141朝外侧延伸时逐渐偏向第二侧缘1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双向翘针的发梳,包含本体单元、第一梳针单元及第二梳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单元,包括第一侧缘、相反于所述第一侧缘的第二侧缘、介于所述第一侧缘与所述第二侧缘之间的第一端面,以及介于所述第一侧缘与所述第二侧缘之间且相反于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梳针单元,连接于所述本体单元的第一端面,并包括数支由所述第一端面朝相反于所述第二端面的外侧延伸的第一梳针,每一支第一梳针具有相交于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一定位段,以及相交并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段的第一梳理段,每一支第一梳针的第一梳理段由所对应的第一定位段朝外侧延伸时逐渐偏向第一侧缘;所述第二梳针单元,连接于所述本体单元的第二端面,并包括数支由所述第二端面朝相反于所述第一端面的外侧延伸的第二梳针,每一支第二梳针具有相交于所述第二端面的第二定位段,以及相交并连接于所述第二定位段的第二梳理段,每一支第二梳针的第二梳理段由所对应第二定位段朝外侧延伸时逐渐偏向第一侧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向翘针的发梳,包含本体单元、第一梳针单元及第二梳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单元,包括第一侧缘、相反于所述第一侧缘的第二侧缘、介于所述第一侧缘与所述第二侧缘之间的第一端面,以及介于所述第一侧缘与所述第二侧缘之间且相反于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梳针单元,连接于所述本体单元的第一端面,并包括数支由所述第一端面朝相反于所述第二端面的外侧延伸的第一梳针,每一支第一梳针具有相交于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一定位段,以及相交并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段的第一梳理段,每一支第一梳针的第一梳理段由所对应的第一定位段朝外侧延伸时逐渐偏向第一侧缘;所述第二梳针单元,连接于所述本体单元的第二端面,并包括数支由所述第二端面朝相反于所述第一端面的外侧延伸的第二梳针,每一支第二梳针具有相交于所述第二端面的第二定位段,以及相交并连接于所述第二定位段的第二梳理段,每一支第二梳针的第二梳理段由所对应第二定位段朝外侧延伸时逐渐偏向第一侧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向翘针的发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梳针单元的每一支第一梳针的第一定位段与所对应的第一梳理段之间产生有介于120度至150度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梳针单元的每一支第二梳针的第二定位段与所对应的第二梳理段之间产生有介于120度至150度之间的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向翘针的发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火标
申请(专利权)人:王火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