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裕雄专利>正文

电动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2256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夹持装置,包括:一壳体、一夹持单元、一电驱动单元、一控制单元、一托件、一复位弹簧、以及一触发单元,该夹持单元能夹持于一手机两侧,该手机底缘则由该托件所承载,该电驱动单元负责驱动该夹持单元,该控制单元负责控制该电驱动单元,该托件能被短距离移动,该复位弹簧连接于该托件,在无外力的情形下,该复位弹簧牵引该托件移动至原始位置;该触发单元电性连接于该控制单元,当该托件受外力被推动时会触发该触发单元,经该控制单元驱动该电驱动单元,使得该夹持单元开启,后续该夹持单元则利用自身弹力回复夹紧。

Electric clamp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夹持装置
本技术为一电动夹持装置的
,尤其是一种用于手机的电动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对于现代人而言,普及程度几乎是人手一机。在部分的使用环境,仍建议使用免持装置夹持手机,安全性较高,例如汽车内。常用免持装置主要利用弹簧驱动夹紧组件或是以螺丝旋紧固定,使用者须施力操作,使用上并不方便。因此有些厂商设计了电动夹持装置,利用马达带动齿轮组来驱动夹持组件进行夹持或开启的动作,有些机型甚至会利用传感器辅助,达到自动开启的目的,但是使用者欲取下手机时,皆须以手触及一开关,才能让该夹持组件再度开启。但是常用电动夹持装置夹持手机后,往往遮蔽了该开关的位置,造成用户不容易看到或碰触到该开关,操作上有些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夹持装置,为一种能以单手施压方式,完成手机自动被夹紧或松开的设计。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包括一壳体、一夹持单元、一电驱动单元、一控制单元、一托件、一复位弹簧、以及一触发单元,该夹持单元安装于该壳体,该夹持单元包括能相对移动一第一夹臂及一第二夹臂,该第一夹臂与该第二夹臂是利用弹力维持夹持状态及开启后能自动移回原位;该电驱动单元安装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一夹持单元,安装于该壳体,该夹持单元包括能相对移动一第一夹臂及一第二夹臂,该第一夹臂与该第二夹臂是利用弹力在开启后回复原位及维持夹持状态;一电驱动单元,安装于该壳体内,能驱动该夹持单元,使该第一夹臂与该第二夹臂相互远离而开启,该电驱动单元包括一马达、一齿轮、一第一推块及一第二推块,该齿轮受该马达所驱动,该第一推块具有一第一齿条,该第一齿条啮合于该齿轮的底部位置,该第二推块具有一第二齿条,该第二齿条啮合于该齿轮的顶部位置;一控制单元,安装于该壳体内,与该电驱动单元电性连接,控制该电驱动单元运作模式及作动时机;一托件,安装于该壳体,能被移动;一复位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一夹持单元,安装于该壳体,该夹持单元包括能相对移动一第一夹臂及一第二夹臂,该第一夹臂与该第二夹臂是利用弹力在开启后回复原位及维持夹持状态;一电驱动单元,安装于该壳体内,能驱动该夹持单元,使该第一夹臂与该第二夹臂相互远离而开启,该电驱动单元包括一马达、一齿轮、一第一推块及一第二推块,该齿轮受该马达所驱动,该第一推块具有一第一齿条,该第一齿条啮合于该齿轮的底部位置,该第二推块具有一第二齿条,该第二齿条啮合于该齿轮的顶部位置;一控制单元,安装于该壳体内,与该电驱动单元电性连接,控制该电驱动单元运作模式及作动时机;一托件,安装于该壳体,能被移动;一复位弹簧,安装于该壳体内,且连接于该托件,在无外力的情形下,该复位弹簧会牵引该托件移动至初始位置;一触发单元,安装于该壳体内部,电性连接于该控制单元,当该托件受外力而被推动时会触发该触发单元,经该控制单元控制该电驱动单元,使得该夹持单元开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臂与该第二夹臂两者型体呈L型,采用左右相对配置的方式且局部被安装于该壳体内,使两者能平稳地相互靠近或远离但无法脱离该壳体,该第一夹臂于该壳体内区段具有一第一挡板,该第一挡板与位于该壳体内的一第一弹簧接触,由该第一弹簧负责该第一夹臂的夹持力,该第二夹臂于该壳体内区段具有一第二挡板,该第二挡板与位于该壳体内的一第二弹簧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裕雄
申请(专利权)人:范裕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