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非织造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1182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静电非织造布,一种防静电非织造布,包括连接区(1),设置在所述连接区(1)内的保形区(2)和防静电区(3),连接区(1)总面积占非织造布总面积的40‑60%、保形区(2)总面积占非织造布总面积的35‑55%,防静电区(3)占非织造布总面积的3‑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静电非织造布,通过连接区(1)、保形区(2)和防静电区(3)的有效结合,使得非织造布在具有防静电能力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触感、耐用性和保形能力。

An Antistatic Nonwoven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static non-woven fabric, which comprises a connecting area (1), a conformal area (2) and an anti-static area (3) arranged in the connecting area (1), a connecting area (1) which accounts for 40 60% of the total non-woven fabric area, a conformal area (2) which accounts for 35 55% of the total non-woven fabric area, and an anti-static area (3) which accounts for 3 10% of the total non-woven fabric area. The anti-static nonwovens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ve good touch, durability and shape-keeping ability while having anti-static ability through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connecting area (1), conformal area (2) and anti-static area (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静电非织造布
本技术涉及非织造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静电非织造布。
技术介绍
非织造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它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通过各种纤网成形方法和固结技术形成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非织造布一般应用于卫生、医疗行业较多,在使用过程中,多涉及到摩擦,引起静电之后,会吸附灰尘,影响使用的卫生及安全,行业内多使用抗静电纤维做成的纤维网或非织造布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舒适性,且增加成本,降低了产品的竞争性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种纤维缠结而成的抗静电非织造布。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静电非织造布,包括连接区,设置在连接区内的保形区和防静电区,连接区总面积占非织造布总面积的40-60%、保形区总面积占非织造布总面积的35-55%,防静电区占非织造布总面积的3-10%。连接区用于增加非织造布的光滑度和触感,保形区用于增加非织造布的强度和弹性恢复能力,防静电区用于提供防静电能力,三个区域由具有不同功能的纤维组成,保形区和防静电区均匀分布,使得非织造布在具有防静电能力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触感、耐用性和保形能力。优选地,连接区总面积占所述非织造布总面积的50%,保形区总面积占所述非织造布总面积的45%,防静电区总面积占所述非织造布总面积的5%。优选地,连接区由黏胶纤维组成,保形区由PET纤维组成,防静电区由抗静电纤维组成。黏胶纤维柔软光滑,具有真丝绸的外观和垂感,具有不易起静电和起球的优点。但是黏胶纤维不耐磨,水洗时,织物容易变形,缩水严重。而PET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坚牢耐用、抗皱免烫。再综合抗静电纤维的抗静电能力,当非织造布按配方所提的比重织成时,最大比例地综合了抗静电纤维的抗静电能力、黏胶纤维的光滑质感和PET纤维的耐用性,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竞争性,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作为防静电夹层应用到各中产品中。当黏胶纤维的含量为50%,PET纤维的含量为45%,抗静电纤维的含量为5%时,各纤维占比达到的抗静电性能、丝滑性和保形能力达到最佳。优选地,防静电非织造布经过水刺工艺制备而成。水刺工艺制成的非织造布手感柔软、蓬松、高吸湿性、强度高、起毛性低、有一定的吸油效果,会增加防静电非织造布的性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连接区、保形区和防静电区的有效结合,使得非织造布在具有防静电能力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触感、耐用性和保形能力。通过合适的选材及配比,最大比例地综合了抗静电纤维的抗静电能力、黏胶纤维的光滑质感和PET纤维的耐用性,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竞争性,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作为防静电面层或夹层应用到各中产品中。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防静电非织造布的区域分布示意图。附图标记:1、连接区;2、保形区;3、防静电区。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防静电非织造布,包括连接区1,设置在连接区1内的保形区2和防静电区3,连接区1总面积占非织造布总面积的50%、保形区2总面积占非织造布总面积的45%,防静电区3占非织造布总面积的5%。非织造布是由50%黏胶纤维、45%PET纤维和5%抗静电纤维混合后相互缠结而成的结构。非织造布是经过水刺工艺制备而成的。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防静电非织造布,包括连接区1,设置在连接区1内的保形区2和防静电区3,连接区1总面积占非织造布总面积的40%、保形区2总面积占非织造布总面积的50%,防静电区3占非织造布总面积的10%。非织造布是由40%黏胶纤维、50%PET纤维和10%抗静电纤维混合后相互缠结而成的结构。非织造布是经过水刺工艺制备而成的。实施例3如图1所示,一种防静电非织造布,包括连接区1,设置在连接区1内的保形区2和防静电区3,连接区1总面积占非织造布总面积的60%、保形区2总面积占非织造布总面积的35%,防静电区3占非织造布总面积的5%。非织造布是由60%黏胶纤维、35%PET纤维和5%抗静电纤维混合后相互缠结而成的结构。非织造布是经过水刺工艺制备而成的。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认识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可以作出的任何修改、变化或等效,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静电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织造布包括连接区(1),设置在所述连接区(1)内的若干保形区(2)和防静电区(3),所述连接区(1)总面积占所述非织造布总面积的40‑60%、所述保形区(2)总面积占所述非织造布总面积的35‑55%,所述防静电区(3)占所述非织造布总面积的3‑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织造布包括连接区(1),设置在所述连接区(1)内的若干保形区(2)和防静电区(3),所述连接区(1)总面积占所述非织造布总面积的40-60%、所述保形区(2)总面积占所述非织造布总面积的35-55%,所述防静电区(3)占所述非织造布总面积的3-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区(1)总面积占所述非织造布总面积的50%,所述保形区(2)总面积占所述非织造布总面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艳青吴靖李长伟张星
申请(专利权)人:大源无纺新材料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