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070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棉箱(1)、开松机(2)、梳理机(3)、铺网机(4)、热风炉(5)、在线分切系统(6)、卷绕装置(8)和设置在热风炉(5)的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线能够有效的提高非织造布产品的厚度和产品的稳定性。定性。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非织造布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热风非织造布是热粘合工艺中的一种,采用并列结构或者皮芯结构的双组份纤维,经过梳理成网后,通过热空气加热复合纤维,复合纤维中的 PE熔融后,纤维互相搭接,经过冷却而成为有一定强伸性能的非织造布。由于在加工过程中未受到加压作用,热风非织造布的弹性和蓬松性远远好于其他工艺制作的非织造布。热风非织造布由于手感柔软、蓬松,能够使使用者感到舒适,而广泛应用于个人卫生护理用品中,尤其是应用于女士卫生用品和婴儿尿裤中,通常应用在表层或二层,它能迅速吸收体液(月经排出液、尿液),并将其尽可能均匀地导入其下层的吸收芯体,这样既保持了皮肤干爽,又防止体液的侧向渗漏。
[0003]由于面层需要与人体表面相接触,客户对于其柔软性、舒适性和干爽性具有更高的要求,而现应用于卫生材料面层的非织造布通常为平面形状,其舒适性与干爽性无法达到客户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用于卫生材料面层的非织造布无法达到客户对产品柔软性、舒适性和干爽性要求,提供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线,能够有效的提高非织造布产品的厚度和产品的稳定性。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线,包括依次相连的棉箱、开松机、梳理机、铺网机、热风炉和在线分切系统;
[0006]在热风炉内设有热风循环系统,所述热风循环系统包括上风室,平行设置在上风室下方的下风室,与上风室、下风室一端相连的出风室和设置在上风室与下风室之间的产品通道,出风室、上风室、产品通道和下风室组成热风循环通道;在上风室与产品通道之间设有上喷嘴,在下风室与产品通道之间设有下喷嘴;在出风室一端设有风机和排风通道,在出风室与上风室之间设有挡风板,挡风板与上喷嘴之间的夹角为30
°

[0007]在线分切系统包括设置在热风炉出口处的制冷装置和设置在制冷装置出口处的分切装置;制冷装置包括制冷室,设置在制冷室外部的制冷机,设置在制冷室内部的抽风装置和第一压辊,在制冷机和抽风装置之间形成制冷空间,非织造布通过第一压辊穿过制冷空间;分切装置包括分切支架,设置在分切支架上的第一过辊、第二过辊、夹轮、第二压辊、摆杆、展开辊、切刀和导辊,非织造布依次穿过第一过辊、第二过辊、夹轮、第二压辊、摆杆、展开辊、切刀和导辊。
[0008]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线,作为优选方式,下喷嘴包括纱网,设置在纱网两端的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另一端与下风室相连;纱网、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组成的截面为梯形,第一导风板与纱网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纱网为10目;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底端之间的距离为40mm。
[0009]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线,作为优选方式,棉箱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物料系统和回风系统;物料系统包括设置在箱体内侧上方的储料槽,设置在储料槽下方的喂入罗拉,与喂入罗拉相连的开松罗拉,设置在开松罗拉下方的喂槽,设置在喂槽下方的输出罗拉、设置在输出罗拉下方的导网板和设置在箱体内部与喂入罗拉相连的驱动电机;回风系统包括设置在箱体上的压缩空气系统,设置在压缩空气系统下方的压缩空气分配系统,设置在压缩空气分配系统下方的压缩空气导出梳,与压缩空气导出梳相连的回风管,一端和回风管相连的外循环风道和设置在箱体外侧与外循环风道另一端相连的吸尘管;在压缩空气系统的入口设有过滤网。
[0010]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线,作为优选方式,过滤网为30 目不锈钢过滤网
[001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线,作为优选方式,切刀包括设置在分切支架上的刀架,设置在刀架自由端的活刀和设置在分切支架上与活刀向配合的底刀。
[001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线,作为优选方式,生产线还包括设置在在线分切系统出口处的卷绕装置。
[0013]本技术由于在热风炉出口处增加制冷装置能够使非织造布在出热风炉后实现快速冷却,能够有效的保持非织造布的厚度。
[0014]本技术进一步将定型后的非织造布实现在线分切,能够避免二次卷绕产生的厚度损失,能够有效的提高了非织造布的厚度。
[0015]本技术进一步将棉箱的风道由内循环改为外循环,能够有效的避免风管路挂花的情况产生。
[0016]本技术进一步在在压缩空气系统的入口设有过滤网,能够进一步改善挂纤现象,提高非织造布产品的稳定性。
[0017]本技术进一步降低纱网的目数,增加下喷嘴出风口的距离,提高了下喷嘴的出风量,使热风的气流对非织造布材料穿透的气流加大,让纤维焊接点增多、焊接面积加大,提高了非织造布材料的强力,减少起毛。
[0018]本技术进一步将挡风板与上喷嘴之间的夹角由40
°
调整为30
°
能够减少上风室的横向气压,稳定风流,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线示意图;
[0020]图2为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线的棉箱主视图;
[0021]图3为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线热循环系统主视图;
[0022]图4为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线下喷嘴主视图;
[0023]图5为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线冷却装置主视图;
[0024]图6为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线分切装置主视图;
[0025]图7为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线改善前后强力数据对比图;
[0026]图8为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线改善前后起毛性能对比图
[0027]图9为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线改善前后非织造布克重分布对比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1、棉箱;11、箱体;12、储料槽;13、喂入罗拉;14、开松罗拉;15、喂槽;16、输出罗拉;17、导网板;18、压缩空气系统;19、压缩空气分配系统;110、压缩空气导出梳;111、回风管;112、外循环风道;113、吸尘管;114、过滤网;115、驱动电机;2、开松机; 3、梳理机;4、铺网机;5、热风炉;51、上风室;52、下风室;53、出风室;54、产品通道;55、上喷嘴;56、下喷嘴;561、纱网;562、第一导风板;563、第二导风板;57、风机;58、排风通道;59、挡风板;6、在线分切系统;61、分切支架;62、第一过辊;63、第二过辊;64、夹轮;65、第二压辊;66、摆杆;67、展开辊;68、切刀;681、刀架;682、活刀;683、底刀;69、导辊;7、制冷装置; 71、制冷室;72、制冷机;73、抽风装置;74、第一压辊;8、卷绕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所示,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线,包括依次相连的棉箱1、开松机2、梳理机3、铺网机4、热风炉5、在线分切系统6和卷绕装置8;
[0032]如图2所示,棉箱1包括箱体11,设置在箱体11内的物料系统和回风系统;...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棉箱(1)、开松机(2)、梳理机(3)、铺网机(4)、热风炉(5)和在线分切系统(6);在所述热风炉(5)内设有热风循环系统,所述热风循环系统包括上风室(51),平行设置在所述上风室(51)下方的下风室(52),与所述上风室(51)、所述下风室(52)一端相连的出风室(53)和设置在所述上风室(51)与所述下风室(52)之间的产品通道(54),所述出风室(53)、所述上风室(51)、所述产品通道(54)和所述下风室(52)组成热风循环通道;在所述上风室(51)与所述产品通道(54)之间设有上喷嘴(55),在所述下风室(52)与所述产品通道(54)之间设有下喷嘴(56);在所述出风室(53)一端设有风机(57)和排风通道(58),在所述出风室(53)与所述上风室(51)之间设有挡风板(59),所述挡风板(59)与所述上喷嘴(55)之间的夹角为30
°
;所述在线分切系统(6)包括设置在所述热风炉(5)出口处的制冷装置(7)和设置在所述制冷装置(7)出口处的分切装置;所述制冷装置(7)包括制冷室(71),设置在所述制冷室(71)外部的制冷机(72),设置在所述制冷室(71)内部的抽风装置(73)和第一压辊(74),在所述制冷机(72)和所述抽风装置(73)之间形成制冷空间,非织造布通过所述第一压辊(74)穿过所述制冷空间;所述分切装置7包括分切支架(61),设置在所述分切支架(61)上的第一过辊(62)、第二过辊(63)、夹轮(64)、第二压辊(65)、摆杆(66)、展开辊(67)、切刀(68)和导辊(69),所述非织造布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过辊(62)、所述第二过辊(63)、所述夹轮(64)、所述第二压辊(65)、所述摆杆(66)、所述展开辊(67)、所述切刀(68)和所述导辊(6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喷嘴(56)包括纱网(561),设置在所述纱网(561)两端的第一导风板(562)和第二导风板(563),所述第一导风板(562)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星范艳青李长伟吴靖刘海玲
申请(专利权)人:大源无纺新材料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