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端自动翻边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040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大口径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端自动翻边机器,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第一移动装置,第一移动装置上固定连接固定板,固定板上滑动卡接设有第一滑动装置,第一滑动装置包括第一推动装置、气缸、第二推动装置、限位板和滑动座,第一推动装置上转动设有气缸,使得能够快速对复合管进行固定,避免了复合管固定不当导致翻边工作无法进行的情况发生,进而节省了整个翻边的工作时间,降低了使用成本,使得能够快速对复合管进行翻边工作,避免了直接进行翻边工作对复合管的损坏,进而提高了客户的收益,同时能够防止复合管翻边压合时发生松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Automatic flanging machine for end of large-caliber stainless steel lined composite pip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flanging machine for the end of a large-caliber stainless steel composite pipe with inner lining,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first movable device on the base, a fixed plate fixed on the first movable device, and a first sliding device connected with a sliding clamp on the fixed plate. The first slid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driving device, a cylinder, a second driving device, a limit plate and a sliding seat, and a first driving device. Up-rotating cylinder makes it possible to fix the composite pipe quickly, avoiding the improper fixing of the composite pipe which leads to the impossibility of flanging work, thus saving the working time of the whole flanging, reducing the cost of use, making it possible to flange the composite pipe quickly, avoiding the damage to the composite pipe caused by the flanging work directly, and thus improving the customer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easy populariz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口径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端自动翻边机器
本技术涉及复合管加工设备
,具体为大口径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端自动翻边机器。
技术介绍
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是在钢管内壁复合薄壁不锈钢管,这种双金属复合钢管大大提高钢管在输水、输热水、输煤气、输天然气、输油过程中的耐腐蚀性能,表面光滑,流体阻力小,又保留了钢管机械强度高,可采用焊接、沟漕、螺纹连接,密封性好的优点。大多数大口径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端自动翻边机器,不能够快速对复合管进行固定,复合管固定不当容易导致翻边工作无法进行的情况,进而浪费了整个翻边的工作时间,提高了使用成本,不能够快速对复合管进行翻边工作,直接进行翻边工作容易对对复合管的损坏,进而降低了客户的收益,同时不能够防止复合管翻边压合时发生松动,现有技术中,操作简单,实用性弱,不便于推广使用,为此我们提出大口径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端自动翻边机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大口径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端自动翻边机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大口径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端自动翻边机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移动装置,所述第一移动装置上固定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滑动卡接设有第一滑动装置,所述第一滑动装置包括第一推动装置、气缸、第二推动装置、限位板和滑动座,所述第一推动装置上转动设有气缸,所述气缸另一端转动设在第二推动装置上,所述第二推动装置一端铰接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下端固定设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侧下方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上设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一侧上方设有第二滑动装置,所述第二滑动装置一侧设有第二移动装置,所述第二移动装置下端固定设在底座上。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装置包括固定座、丝杆和滑动块,所述固定座内转动卡接设有丝杆,所述丝杆贯穿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板。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下端固定设在底座上,所述滑动块在丝杆上滑动距离大于凸块的高度。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为中空圆形的矩形状,所述第一推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与第二支撑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转动设在固定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杆一端铰接设在限位板一侧,所述限位板为圆弧形状。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动装置与第一滑动装置结构相同且对称设在固定板上,所述第二移动装置与第一移动装置结构相同,且第二移动装置固定连接固定板另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先将复合管竖直贯穿放置在固定板上,通过伸缩气缸,使第一推动装置与第二推动装置间距减小,则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夹角增大,向固定板内侧推动限位板,第二推动装置做相同的运动,第二滑动装置做相同的运动,则将复合管固定在固定板内,此时完成复合管的固定工作,使得能够快速对复合管进行固定,避免了复合管固定不当导致翻边工作无法进行的情况发生,进而节省了整个翻边的工作时间,降低了使用成本。2.然后通过转动丝杠,使滑动块在固定座内向下移动,第二移动装置做相同的运动,则固定板向下移动,当复合管接触到凸块时,加热板对复合管进行加热软化,复合管向下移动,移动至凸块中间部位时复合管下端向外扩张,复合管继续向下移动接触底座时,固定板向下挤压复合管外扩部分上端,使复合管外扩部分与底座保持平行,此时完成了复合管自动翻边工作,使得能够快速对复合管进行翻边工作,避免了直接进行翻边工作对复合管的损坏,进而提高了客户的收益,同时能够防止复合管翻边压合时发生松动,本技术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滑动装置结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第一移动装置、21固定座、22丝杆、23滑动块、3固定板、4第一滑动装置、41第一推动装置、411第一支撑杆、412第二支撑杆、42气缸、43第二推动装置、44限位板、45滑动座、5凸块、6加热板、7第二滑动装置、8第二移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大口径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端自动翻边机器,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第一移动装置2,第一移动装置2包括固定座21、丝杆22和滑动块23,固定座21内转动卡接设有丝杆22,丝杆22贯穿滑动块23,滑动块23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板3。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3,第一移动装置2上固定连接固定板3,固定座21下端固定设在底座1上,滑动块23在丝杆22上滑动距离大于凸块5的高度。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3,固定板3上滑动卡接设有第一滑动装置4,第一滑动装置4包括第一推动装置41、气缸42、第二推动装置43、限位板44和滑动座45,第一推动装置41上转动设有气缸42,气缸42另一端转动设在第二推动装置43上,第二推动装置43一端铰接设有限位板44,限位板44下端固定设有滑动座45,滑动座45侧下方设有凸块5,凸块5上设有加热板6,固定板3为中空圆形的矩形状,第一推动装置41包括第一支撑杆411和第二支撑杆412,第一支撑杆411一端与第二支撑杆412一端铰接,第一支撑杆411一端转动设在固定板3上,第二支撑杆412一端铰接设在限位板44一侧,限位板44为圆弧形状。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加热板6一侧上方设有第二滑动装置7,第二滑动装置7一侧设有第二移动装置8,第二移动装置8下端固定设在底座1上,第二滑动装置7与第一滑动装置4结构相同且对称设在固定板3上,第二移动装置8与第一移动装置2结构相同,且第二移动装置8固定连接固定板3另一侧。工作原理:本技术先将复合管竖直贯穿放置在固定板3上,通过伸缩气缸42,使第一推动装置41与第二推动装置43间距减小,则第一支撑杆411和第二支撑杆412夹角增大,向固定板3内侧推动限位板44,第二推动装置43做相同的运动,第二滑动装置7做相同的运动,则将复合管固定在固定板3内,此时完成复合管的固定工作,然后通过转动丝杠22,使滑动块23在固定座21内向下移动,第二移动装置8做相同的运动,则固定板3向下移动,当复合管接触到凸块5时,加热板6对复合管进行加热软化,复合管向下移动,移动至凸块5中间部位时复合管下端向外扩张,复合管继续向下移动接触底座1时,固定板3向下挤压复合管外扩部分上端,使复合管外扩部分与底座1保持平行,此时完成了复合管自动翻边工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大口径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端自动翻边机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第一移动装置(2),所述第一移动装置(2)上固定连接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上滑动卡接设有第一滑动装置(4),所述第一滑动装置(4)包括第一推动装置(41)、气缸(42)、第二推动装置(43)、限位板(44)和滑动座(45),所述第一推动装置(41)上转动设有气缸(42),所述气缸(42)另一端转动设在第二推动装置(43)上,所述第二推动装置(43)一端铰接设有限位板(44),所述限位板(44)下端固定设有滑动座(45),所述滑动座(45)侧下方设有凸块(5),所述凸块(5)上设有加热板(6),所述加热板(6)一侧上方设有第二滑动装置(7),所述第二滑动装置(7)一侧设有第二移动装置(8),所述第二移动装置(8)下端固定设在底座(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大口径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端自动翻边机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第一移动装置(2),所述第一移动装置(2)上固定连接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上滑动卡接设有第一滑动装置(4),所述第一滑动装置(4)包括第一推动装置(41)、气缸(42)、第二推动装置(43)、限位板(44)和滑动座(45),所述第一推动装置(41)上转动设有气缸(42),所述气缸(42)另一端转动设在第二推动装置(43)上,所述第二推动装置(43)一端铰接设有限位板(44),所述限位板(44)下端固定设有滑动座(45),所述滑动座(45)侧下方设有凸块(5),所述凸块(5)上设有加热板(6),所述加热板(6)一侧上方设有第二滑动装置(7),所述第二滑动装置(7)一侧设有第二移动装置(8),所述第二移动装置(8)下端固定设在底座(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口径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端自动翻边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装置(2)包括固定座(21)、丝杆(22)和滑动块(23),所述固定座(21)内转动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国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舜龙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