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0343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2:37
改善的冷却辊此外的特征在于,在贯穿冷却辊的冷却剂流通管路系统(KD)的不同管路部段之间设有多种不同的流动偏转机构(41、41';141、141'),这些流动偏转机构如此构成,使得冷却剂穿流历非直角的流动方向改变。

Cooling roll

In addition, the improved cooling roll is characterized by a variety of flow deflection mechanisms (41, 41'; 141, 141') between different sections of the coolant flow pipeline system (KD) running through the cooling roll. These flow deflection mechanisms are so constituted that the direction of coolant flow through non-right angles is chan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辊
冷却辊可以用于不同
中。冷却辊主要在塑料薄膜制造中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介绍
为此通常所谓的挤塑薄膜,亦即熔膜由宽口喷嘴转移给转动的冷却辊。这样的冷却辊必须由内部冷却,以便将挤塑薄膜冷却到优化的温度。附加地,熔膜的另一侧可以在某些塑料的情况下借助于水池中的水冷却。相应的冷却辊由现有技术已经已知。按照文献DE19705796C2描述一种冷却辊,其包括双重壁系统,其带有外部辊体和位于其中的内部辊体,其中在外部辊体的内面与内部辊体的外面之间形成间隔空间。该间隔空间被冷却介质穿流,由此可以相应地冷却辊外罩。冷却剂在此在一个端侧上供应给冷却辊,而又在对置的端侧上导走。通常这通过径向上升管路实现,由此冷却剂沿径向方向输送给位于在辊外罩之下的穿流空间。通常冷却剂在此经由在轴头中的纵向孔输送给冷却辊,其中,冷却剂随后经由提及的上升管路可以沿径向方向向外流。在对置的端侧上,冷却剂可以经由设在那里的径向管路又流出到设在对置的轴头中的出口管路。在按照文献DE19705796C2的实施形式中,相比之下应用供应和排流系统,其中供应管路贯穿整个冷却辊轴。在与流入侧远离的端侧上,冷却介质于是可以经由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冷却辊,具有以下特征:‑带有外辊体(13),其具有外辊冷却面(9)和与之对置的内冷却面(10);‑带有内辊体(13),其具有外辊面(15)和优选与之对置的内辊面(16);‑在外辊体(7)与设置在外辊体(7)内部的内辊体(13)之间设有形成穿流空间(11)的间隔空间(17);‑在间隔空间(17)中,在外辊体(7)的内冷却面(10)与内辊体(13)的外辊面(15)之间构成分隔板条或分隔壁(19),由此在间隔空间(17)中形成侧面相互位错的冷却通道(21),所述冷却通道平行于中间轴线(3)或者螺旋形地绕中间轴线(3)延伸地设置;‑在冷却辊(1)的两个对置的端侧(5;5a、5b)上分别设有一个辊尾...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06 DE 102017125836.11.冷却辊,具有以下特征:-带有外辊体(13),其具有外辊冷却面(9)和与之对置的内冷却面(10);-带有内辊体(13),其具有外辊面(15)和优选与之对置的内辊面(16);-在外辊体(7)与设置在外辊体(7)内部的内辊体(13)之间设有形成穿流空间(11)的间隔空间(17);-在间隔空间(17)中,在外辊体(7)的内冷却面(10)与内辊体(13)的外辊面(15)之间构成分隔板条或分隔壁(19),由此在间隔空间(17)中形成侧面相互位错的冷却通道(21),所述冷却通道平行于中间轴线(3)或者螺旋形地绕中间轴线(3)延伸地设置;-在冷却辊(1)的两个对置的端侧(5;5a、5b)上分别设有一个辊尾端(23;23a、23b);-所述两个辊尾端(23;23a、23b)之一配设有用于冷却剂的中间的且沿中间轴线(3)的方向延伸的供应管路(25);-排流管路(27)沿中间轴线(3)的方向延伸地设置在对置的辊尾端(23b)上或设置在也容纳供应管路(25)的辊尾端(23a)中;-在供应管路(25)与流通和间隔空间(11、17)之间以及在流通和间隔空间(11、17)与排流管路(27)之间分别设有上升管路(35;35a、35b),使得在供应管路(25)、随后的多个上升管路(35;35a)、流通和间隔空间(11、17)与安置在其中的冷却通道(21)以及随后的上升管路(35;35b)和与之连接的排流管路(27)之间形成一个冷却剂流通管路系统(KD),其特征在于以下另外的特征,-在所述冷却剂流通管路系统(KD)中设有至少一个流动偏转机构(41、41';141、141'),亦即:a)在供应管路(25)与多个入口侧的上升管路(35;35a)之间或在由供应管路(25)到多个入口侧的上升管路(35;35a)的过渡处;和/或b)在多个排流侧的上升管路(35;35b)与排流管路(27)之间或在多个排流侧的上升管路(35;35b)与排流管路(27)之间的过渡处;和/或c)在多个入口侧的上升管路(35;35a)与流通和间隔空间(11、17)之间或者在入口侧的多个上升管路(35;35a)与流通和间隔空间(11、17)之间的过渡处;和/或d)在流通和间隔空间(11、17)与多个入口侧的上升管路(35;35b)之间或在流通和间隔空间(11、17)与多个出口侧的上升管路(35;35b)之间的过渡处;-所述流动偏转机构(41、41';141、141')构成为使得冷却剂流通管路系统(KD)在流动偏转机构(41、41';141、141')的范围内经过方向改变,和/或穿流该冷却剂流通管路系统(KD)的冷却剂流在流动偏转机构(41、41';141、141')的区域内经历以角β、β'、γ或γ'的方向改变,其中,角β、β'、γ或γ'≥92°且≤17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辊,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a)在供应管路(25)与多个入口侧的上升管路(35;35a)之间或在由供应管路(25)到多个入口侧的上升管路(35;35a)的过渡处;和/或b)在多个排流侧的上升管路(35;35b)与排流管路(27)之间或在多个排流侧的上升管路(35;35b)与排流管路(27)之间的过渡处;和/或c)在多个入口侧的上升管路(35;35a)与流通和间隔空间(11、17)之间或者在入口侧的多个上升管路(35;35a)与流通和间隔空间(11、17)之间的过渡处;和/或d)在流通和间隔空间(11、17)与多个入口侧的上升管路(35;35b)之间或在流通和间隔空间(11、17)与多个出口侧的上升管路(35;35b)之间的过渡处:在产生带有角β或γ的流动方向改变的情况下分别设有一个单级流动偏转机构(41、141);或者设有至少一个双级的流动偏转机构(41、41';141、141'),由此在至少两个步骤中可产生带有角β和β'或γ和γ'的第一流动方向改变和随后的第二流动方向改变。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偏转机构(41、41';141、141')具有一个或多个导流面(43、43';143、143')和/或弯曲的管路部段,使得带有延伸方向(X')的相应冷却剂管路部段(X)以角β、β'、γ或γ'过渡到带有延伸方向(Y')的冷却剂管路部段(Y),亦即围成角β、β'、γ或γ',其中,带有延伸方向(X')的相应冷却剂管路部段(X)直接在流动偏转机构(41、41';141、141')之前并且产生沿流动方向(X")的冷却剂流,带有延伸方向(Y')的冷却剂管路部段(Y)直接跟随流动偏转机构(41、41';141、141')并且产生沿流动方向(Y")的冷却剂流。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冷却辊,其特征在于,角β、β'、γ和/或γ'具有如下值,该值:a)≥93°、94°、95°或至少≥100°,优选≥110°、120°、130°、140°、150°、160°或≥170°;并且b)≤177°、176°、175°或至少≤1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梅策A·埃德费尔德P·莱尔希A·贾波利斯
申请(专利权)人:布鲁克纳机械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