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液下微孔滴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0264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液下微孔滴加装置,在反应釜内底部固定安装有滴加盘管,滴加盘管绕反应釜内壁圆周设置,滴加盘管上开设有微孔,若干微孔的喷射方向均朝向反应釜的中心,滴加盘管通过滴加管道连通有具有搅拌功能的沉淀剂调配桶,滴加盘管和沉淀剂调配桶之间的滴加管道上连通有滴加泵。反应沉淀剂通过沉淀剂调配桶进入滴加泵,经过滴加泵的输送通过滴加管道进入反应釜内的滴加盘管,由于泵的压力,沉淀剂从滴加盘管的微孔内均匀地喷出,液滴小,喷出后直接与被沉淀物接触,沉淀剂均匀地与反应釜内被沉淀物发生反应,降低了局部反应快,易团聚的现象,反应釜内pH变化比较平稳,产品粒径更加均匀。

Microporous Dropping Device under Reactor Liqui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icroporous dripping device under the liquid of a reaction kettle, which is fixedly installed with drip coil at the bottom of the reaction kettle, drip coil is arranged arou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reaction kettle, and microporous drip coil is arranged on the drip coil. The spraying direction of several microporous holes is toward the center of the reaction kettle. The drip coil is connected with a precipitator dispensing barrel with agitation function through a drip coil pipe, drip coil and sink. A drip pump is connected on the drip-adding pipeline between the dispensing barrels of the sediment. Reaction precipitant enters the drip-adding pump through the precipitant dispensing barrel and enters the drip-adding coil in the reactor through the drip-adding pipeline through the drip-adding pump. Because of the pressure of the pump, the precipitant ejects evenly from the micropore of the drip-adding coil. The droplet is small and contacts with the precipitate directly after ejection. The precipitant reacts evenly with the precipitate in the reactor and reduces the local reaction speed. It is easy to agglomerate, the change of pH in the reactor is relatively stable, and the particle size of the product is more uni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应釜液下微孔滴加装置
本技术涉及反应容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应釜液下微孔滴加装置。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传统的反应釜滴加采用液上垂直管子滴加,液滴大,局部反应较快,pH变化波动大,容易引起团聚,产品颗粒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传统的反应釜滴加采用液上垂直管子滴加,液滴大,局部反应较快,pH变化波动大,容易引起团聚,产品颗粒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一种反应釜液下微孔滴加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应釜液下微孔滴加装置,包括反应釜和转动设置在反应釜内的搅拌装置,所述反应釜内底部固定安装有滴加盘管,所述滴加盘管绕反应釜内壁圆周设置,所述滴加盘管上开设有微孔,若干所述微孔的喷射方向均朝向反应釜的中心,所述滴加盘管通过滴加管道连通有具有搅拌功能的沉淀剂调配桶,所述滴加盘管和沉淀剂调配桶之间的滴加管道上连通有滴加泵。本技术的反应釜液下微孔滴加装置,在反应釜内底部固定安装有滴加盘管,滴加盘管绕反应釜内壁圆周设置,滴加盘管上开设有微孔,微孔数量根据滴加量确定,若干微孔的喷射方向均朝向反应釜的中心,滴加盘管通过滴加管道连通有具有搅拌功能的沉淀剂调配桶,滴加盘管和沉淀剂调配桶之间的滴加管道上连通有滴加泵。在使用时,反应沉淀剂通过沉淀剂调配桶进入滴加泵,经过滴加泵的输送通过滴加管道进入反应釜内的滴加盘管,由于泵的压力,沉淀剂从滴加盘管的微孔内均匀地喷出,液滴小,喷出后直接与被沉淀物接触,沉淀剂均匀地与反应釜内被沉淀物发生反应,降低了局部反应快,易团聚的现象,反应釜内pH变化比较平稳,产品粒径更加均匀。为了实时监测反应釜内产品的pH值,所述反应釜内固定安装有用于检测反应釜内产品pH值的pH检测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微孔的直径为1-3毫米。进一步的,所述沉淀剂调配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转动设置有搅拌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反应釜液下微孔滴加装置,在反应釜内底部固定安装有滴加盘管,滴加盘管绕反应釜内壁圆周设置,滴加盘管上开设有微孔,微孔数量根据滴加量确定,若干微孔的喷射方向均朝向反应釜的中心,滴加盘管通过滴加管道连通有具有搅拌功能的沉淀剂调配桶,滴加盘管和沉淀剂调配桶之间的滴加管道上连通有滴加泵。在使用时,反应沉淀剂通过沉淀剂调配桶进入滴加泵,经过滴加泵的输送通过滴加管道进入反应釜内的滴加盘管,由于泵的压力,沉淀剂从滴加盘管的微孔内均匀地喷出,液滴小,喷出后直接与被沉淀物接触,沉淀剂均匀地与反应釜内被沉淀物发生反应,降低了局部反应快,易团聚的现象,反应釜内pH变化比较平稳,产品粒径更加均匀。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二维示意图。图中:1.反应釜,2.搅拌装置,3.滴加盘管,3-1.微孔,4.滴加管道,5.沉淀剂调配桶,6.滴加泵,7.pH检测装置,8.搅拌桨。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的一种反应釜液下微孔滴加装置,包括反应釜1和转动设置在反应釜1内的搅拌装置2,所述反应釜1内底部固定安装有滴加盘管3,滴加盘管3的材质为PP,所述滴加盘管3绕反应釜1内壁圆周设置,所述滴加盘管3上开设有微孔3-1,所述微孔3-1的直径为1-3毫米,若干所述微孔3-1的喷射方向均朝向反应釜1的中心,所述滴加盘管3通过滴加管道4连通有具有搅拌功能的沉淀剂调配桶5,所述滴加盘管3和沉淀剂调配桶5之间的滴加管道4上连通有滴加泵6。为了实时监测反应釜1内产品的pH值,所述反应釜1内固定安装有用于检测反应釜1内产品pH值的pH检测装置7,pH检测装置7为pH检测仪。所述沉淀剂调配桶5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转动设置有搅拌桨8。本技术的反应釜1液下微孔3-1滴加装置,在反应釜1内底部固定安装有滴加盘管3,滴加盘管3绕反应釜1内壁圆周设置,滴加盘管3上开设有微孔3-1,微孔3-1数量根据滴加量确定,若干微孔3-1的喷射方向均朝向反应釜1的中心,滴加盘管3通过滴加管道4连通有具有搅拌功能的沉淀剂调配桶5,滴加盘管3和沉淀剂调配桶5之间的滴加管道4上连通有滴加泵6。在使用时,反应沉淀剂通过沉淀剂调配桶5进入滴加泵6,经过滴加泵6的输送通过滴加管道4进入反应釜1内的滴加盘管3,由于泵的压力,沉淀剂从滴加盘管3的微孔3-1内均匀地喷出,液滴小,喷出后直接与被沉淀物接触,沉淀剂均匀地与反应釜1内被沉淀物发生反应,降低了局部反应快,易团聚的现象,反应釜1内pH变化比较平稳,产品粒径更加均匀。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液下微孔滴加装置,包括反应釜(1)和转动设置在反应釜(1)内的搅拌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内底部固定安装有滴加盘管(3),所述滴加盘管(3)绕反应釜(1)内壁圆周设置,所述滴加盘管(3)上开设有微孔(3‑1),若干所述微孔(3‑1)的喷射方向均朝向反应釜(1)的中心,所述滴加盘管(3)通过滴加管道(4)连通有具有搅拌功能的沉淀剂调配桶(5),所述滴加盘管(3)和沉淀剂调配桶(5)之间的滴加管道(4)上连通有滴加泵(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液下微孔滴加装置,包括反应釜(1)和转动设置在反应釜(1)内的搅拌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内底部固定安装有滴加盘管(3),所述滴加盘管(3)绕反应釜(1)内壁圆周设置,所述滴加盘管(3)上开设有微孔(3-1),若干所述微孔(3-1)的喷射方向均朝向反应釜(1)的中心,所述滴加盘管(3)通过滴加管道(4)连通有具有搅拌功能的沉淀剂调配桶(5),所述滴加盘管(3)和沉淀剂调配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玉青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卓群纳米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