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燕侠专利>正文

一种健脾行气中药疗法对术后促进肠内营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10010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0:57
一种健脾行气中药疗法对术后促进肠内营养的方法,手术后24h,采用口服或经术中放置的胃空肠造瘘置管或经胃肠鼻饲管注入瑞素肠内营养乳剂治疗,同时给予健脾行气中药(药物组成:太子参、山药、麦芽、陈皮、三七)治疗,连续治疗1周。在术后第1天和第8天(即营养疗法前和营养疗法后1d),观察患者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H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以及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比值(ρA/ρG)的变化情况。

A method of promoting enteral nutrition after operation by invigorating spleen and promoting Qi

A method of promoting enteral nutrition by invigorating spleen and Invigorating Q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was introduced. 24 hours after operation, gastrojejunostomy tube was placed orally or intraoperatively or Ruizu enteral nutrition emulsion was injected through gastrointestinal nasal feeding tube. At the same time, spleen-invigorating and Qi-invigorating herbs (drug composition: Radix Pseudostellariae, yam, malt, orange peel, Panax Notoginseng) were given for one week. The changes of hemoglobin content (Hb), total lymphocyte count (TLC), serum albumin (ALB), total serum protein (TP) and ratio of serum albumin to globulin (P A/P G) were observed on the first and eighth days after operation (i.e. before and after nutritional therap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健脾行气中药疗法对术后促进肠内营养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健脾行气中药疗法对术后促进肠内营养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以一种健脾行气中药疗法对术后促进肠内营养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为促进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康复,目前已倾向于将肠道内营养(EN)疗法作为营养支持的首选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研究对象:选择本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4月外科腹部手术后进行肠内营养疗法的住院病人共60例,按照简单随机的方法设立肠内营养加中药组(EN+TCM组)为观察组,单纯肠内营养组(EN组)为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3.41±14.11)岁;病种:胃穿孔12例,胰腺手术9例,胆道手术6例,其他手术3例。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4.77±11.92)岁;病种:胃穿孔10例,胰腺手术10例,肝胆道手术5例,其他手术5例。所有病例排除代谢性疾病和肠功能紊乱、肠吸收障碍等消化道疾病。两组性别、病种等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两组年龄比较和营养支持前实验室指标比较用t检验,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方法;治疗方法腹部手术后按常规对症处理、补液抗感染、纠正酸碱平衡、卧床休息。两组均采用EN疗法:即于术后24h,按热量为104.75~125.70J·kg-1·d-1,氮为0.2g·kg-1·d-1的标准,给予口服或经术中放置的胃空肠造瘘置管或胃肠鼻饲管注入营养制剂共7d(第1天为半量);若采用经造瘘管或胃肠鼻饲管输注的方式则使用EN专用输液泵,输注速度为10~50mL/h。观察组在进行上述方法前0.5h先口服或注入已制成的健脾行气中药合剂50mL。观察时间为1周。肠内营养制剂来源和健脾行气制剂的配制;EN制剂使用华瑞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的瑞素肠内营养乳剂[国药准字(2001)J-36号]作为临床EN用药。瑞素肠内营养乳剂每100mL含蛋白质38g、脂肪34g、碳水化合物138g、多种矿物质及各种维生素,热量为419J/mL。健脾行气制剂选择中药制剂药物组成:太子参24g,山药15g,麦芽12g,陈皮4g,三七末2g(冲)。以上配方由本院中药制剂室煎制浓缩为50mL中药汤剂。检测指标的采集和数据处理;检测指标所有病例均在术后第1天和第8天,即营养疗法前、后1天,从外周静脉抽血各1次检测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H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以及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ρA/ρG)。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上述各项实验室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提高(P<0.05或P<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除TP外,其他指标差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比对照组好。专利技术目的:为促进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康复,目前已倾向于将肠道内营养(EN)疗法作为营养支持的首选方法。腹部术后营养支持的探讨EN能维护肠道屏障功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由于细菌易位而引起感染的机会。表明EN对肝功能影响较完全肠道外营养(TPN)小,肠功能恢复快,住院费用及药物费用低,具有更符合生理、安全、有效、价廉等优点。近10年的研究表明,直接向肠道提供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保护肠粘膜屏障,防止肠道细菌移位,阻断肠内细菌、病毒素向体内转移,明显减少肠源性感染的发生,减少由此而产生的机体免疫炎症反应。刺激消化液和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促进胆囊收缩,减少肝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示术后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另外EN患者住院费用减少也是人们倾向于EN的原因之一。认为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有更多的优点。技术方案:采用简单随机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于手术后24h,采用口服或经术中放置的胃空肠造瘘置管或经胃肠鼻饲管注入瑞素肠内营养乳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健脾行气中药(药物组成:太子参、山药、麦芽、陈皮、三七)治疗,连续治疗1周。在术后第1天和第8天(即营养疗法前和营养疗法后1d),观察两组患者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H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以及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比值(ρA/ρG)的变化情况。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健脾行气中药能加强外科腹部手术后患者肠内营养疗法的效果。最佳实施方式:运用药物治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健脾行气中药疗法对术后促进肠内营养的方法,手术后24h,采用口服或经术中放置的胃空肠造瘘置管或经胃肠鼻饲管注入瑞素肠内营养乳剂治疗,给予健脾行气中药(药物组成:太子参、山药、麦芽、陈皮、三七)治疗,连续治疗1周;在术后第1天和第8天(即营养疗法前和营养疗法后1d),观察患者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H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以及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比值(ρA/ρG)的变化情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健脾行气中药疗法对术后促进肠内营养的方法,手术后24h,采用口服或经术中放置的胃空肠造瘘置管或经胃肠鼻饲管注入瑞素肠内营养乳剂治疗,给予健脾行气中药(药物组成:太子参、山药、麦芽、陈皮、三七)治疗,连续治疗1周;在术后第1天和第8天(即营养疗法前和营养疗法后1d),观察患者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H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以及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比值(ρA/ρG)的变化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给予健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侠
申请(专利权)人:王燕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