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壳体、电机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9608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领域,提供一种电机壳体、电机和车辆,其中,所述电机壳体包括外水套和内水套,所述外水套包括外筒体和第一法兰,所述内水套包括内筒体和端盖,所述外筒体和所述内筒体之间设置有冷却通道,所述端盖的外表面设置有位于径向外侧的第一环面、位于径向内侧且相对于所述第一环面向外凸出的第二环面,所述第一环面抵压于所述第一法兰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环面与所述第一法兰之间的环缝填充有焊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机壳体中,通过内水套的端盖与外水套的第一法兰的配合,可以为搅拌摩擦焊的焊接头提供支撑面,从而允许内水套和外水套具有更小的厚度,降低电机壳体的整体厚度,同时焊缝位于外侧,避免泄漏后直接影响电机壳体内部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壳体、电机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电机的
,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壳体,并且涉及一种电机和车辆。
技术介绍
电机是新能源车辆的重要部件,电机壳体用于支撑内部的定子、转子等结构。电机通电后产生热量,需要对电机进行散热处理,其中一种方法是在电机壳体中形成冷却通道,向冷却通道中提供冷却介质以实现对电机壳体的冷却,从而冷却内部的结构。电机壳体可以为分体式结构,通过分别制造外水套和内水套并套设装配制成。外水套和内水套需要通过焊接连接,其中搅拌摩擦焊可以提高焊接质量,提高密封性。一般地,外水套和内水套在两端形成接缝,为了支撑搅拌摩擦焊的焊接头,实施焊接的接缝处的两侧需要具有足够大的支撑面,这要求外水套和内水套具有足够的厚度,导致电机壳体的整体厚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机壳体,以解决电机壳体的厚度相对较大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机壳体,其中,所述电机壳体包括外水套和内水套,所述外水套包括外筒体和从所述外筒体第一端的周缘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法兰,所述内水套包括内筒体和设置在所述内筒体第一端的端盖,所述外筒体套设在所述内筒体外部并且所述外筒体的内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包括外水套和内水套,所述外水套包括外筒体(1)和从所述外筒体(1)第一端的周缘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法兰(3),所述内水套包括内筒体(2)和设置在所述内筒体(2)第一端的端盖(4),所述外筒体(1)套设在所述内筒体(2)外部并且所述外筒体(1)的内周面和所述内筒体(2)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冷却通道(6),所述端盖(4)的外表面设置有位于径向外侧的第一环面(41)、位于径向内侧且相对于所述第一环面(41)向外凸出的第二环面(42),所述第一环面(41)抵压于所述第一法兰(3)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环面(42)与所述第一法兰(3)的外表面之间的环缝填充有焊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包括外水套和内水套,所述外水套包括外筒体(1)和从所述外筒体(1)第一端的周缘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法兰(3),所述内水套包括内筒体(2)和设置在所述内筒体(2)第一端的端盖(4),所述外筒体(1)套设在所述内筒体(2)外部并且所述外筒体(1)的内周面和所述内筒体(2)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冷却通道(6),所述端盖(4)的外表面设置有位于径向外侧的第一环面(41)、位于径向内侧且相对于所述第一环面(41)向外凸出的第二环面(42),所述第一环面(41)抵压于所述第一法兰(3)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环面(42)与所述第一法兰(3)的外表面之间的环缝填充有焊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1)的第二端周缘设置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法兰(5),所述第二法兰(5)、所述外筒体(1)的第二端端面以及所述内筒体(2)的第二端端面平齐,所述外筒体(1)的第二端端面与所述内筒体(2)的第二端端面之间填充有焊缝。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义鹏孙厚朝邵长志吴磊卢家铮李旭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